湘赣同胞一家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4268
颗粒名称: 湘赣同胞一家亲
分类号: TN949.194
摘要: 6月5日,上高县野市乡新塘村廖家组出现感人的一幕,湖南籍移民曾涛紧紧地握着乡广播电视站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曾涛系湖南省隆回县人,因当地人多地少,生活难以维继,他便与其他3户湖南籍老乡于1998年经人介绍来到了廖家组落户从事农业生产,4家人聚居在一个较为偏僻的山头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枯燥生活,家中的电视机因无线电视信号弱无法接收而成了摆设,文化生活十分匮乏。
关键词: 有线电视 农业生产

内容

“谢谢你!小熊!”“谢谢你!小郑!”“真没想到你们对我们湖南老乡这么好!盼了多年的有线电视今天终于通到我们家里来了。”6月5日,上高县野市乡新塘村廖家组出现感人的一幕,湖南籍移民曾涛紧紧地握着乡广播电视站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激动之情溢于言表。曾涛系湖南省隆回县人,因当地人多地少,生活难以维继,他便与其他3户湖南籍老乡于1998年经人介绍来到了廖家组落户从事农业生产,4家人聚居在一个较为偏僻的山头上,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枯燥生活,家中的电视机因无线电视信号弱无法接收而成了摆设,文化生活十分匮乏。他们也曾多次申请要求安装有线电视,但因廖家组较为偏僻,住户又少,加上离信号源(光点)又远,若要开通有线电视,需要上万元投入,因此该组的开通有线电视工程被搁置下来。2007年,上高县开展以服务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干部作风建设推进年活动,面对湖南老乡的所盼所急,为构建和谐新农村,野市乡党委、政府积极与上级广电部门取得联系,在最短的时间内争取到了工程的立项、审批,并组织精干力量进行施工,最后于6月5日由乡广播电视站的工作人员为他们安上了有线电视。看到清晰稳定的电视画面和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湖南老乡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