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载旧宗祠成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大课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4266
颗粒名称: 万载旧宗祠成为新农村和谐文化建设“大课堂”
分类号: K928.75
摘要: 劳作之余,万载县株潭镇亭下村的农民总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该村的叶家祠堂里,或翻翻科技书报,或玩玩乒乓球,或尽情地看地方戏表演。在万载农村像叶家祠堂这样的宗族祠堂有上百座,不仅建筑规模宏大,而且普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过去这些祠堂大多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只是在年头岁尾或一些节日,由族人组织宗亲祭祖、修谱等,这些活动带有明显的宗族色彩,有些甚至会演化为不安定因素。潭埠镇池溪村丁氏祠堂是万载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祠堂之一,占地约有1000平方米。万载把祠堂变为文体活动中心后,一些农民业余剧团、民间乐队等文化活动团体也日渐活跃起来。如今,该剧团重新焕发生机,成了罗城镇和谐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关键词: 祠堂 文化 宗族

内容

劳作之余,万载县株潭镇亭下村的农民总会不约而同地聚集在该村的叶家祠堂里,或翻翻科技书报,或玩玩乒乓球,或尽情地看地方戏表演。该祠堂原来是人们祭祀祖宗和讨论宗族事情的地方,如今成为了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阵地。在万载农村像叶家祠堂这样的宗族祠堂有上百座,不仅建筑规模宏大,而且普遍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过去这些祠堂大多时间都处于闲置状态,只是在年头岁尾或一些节日,由族人组织宗亲祭祖、修谱等,这些活动带有明显的宗族色彩,有些甚至会演化为不安定因素。该县去年“4·26”宗族派性聚众闹事事件发生后,县委、县政府从消除宗族派性影响、建设农村和谐文化出发,正确引导农民群众自觉地对各祠堂中带有明显封建糟粕的东西进行清理,并腾出地方,根据各自条件相应建设阅览室、娱乐室、书画室、排练室等活动阵地,配备彩电、VCD、乐器、图书等,使这些祠堂具有学习、娱乐等功能。如今,该县不少祠堂成为了农村和谐文化建设的“大课堂”。潭埠镇池溪村丁氏祠堂是万载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祠堂之一,占地约有1000平方米。原来摆放、悬挂在祠堂里的都是大鼓、族旗、牌匾等搞宗族活动的器物。现在祠堂张贴的是充满时代气息的标语,墙壁上也刷上了“九好九无”、“八荣八耻”等宣传内容。偌大的祠堂内还秩序井然地摆放着乒乓球桌、台球桌、健身器材等,阅览室内书架依墙而立,书籍分类摆着,电视机、VCD 等一应俱全,真正成了农民心怡的、常去的好地方。该村农民丁奇军深有感触地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家里都买了彩电,看上了有线电视,但以前大家聚在一起开展文体活动的机会很少,现在好了,党和政府帮助我们把祠堂改造成文体活动场所,大伙有了一个学习科技、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万载把祠堂变为文体活动中心后,一些农民业余剧团、民间乐队等文化活动团体也日渐活跃起来。罗城镇卢家村卢州农民业余剧团一度停演了20余年,自该村的卢氏宗祠改造成村里的文体活动中心后,剧团便有了很好的演练场地,于是他们添置了服装道具、请回老演员,自编自演地方戏剧、民间山歌等传统节目,并且根据时事特点编排反映计划生育、移风易俗、公民道德教育、普法宣传等内容的说唱、歌舞、小品等,并不定期地在祠堂排练上演。如今,该剧团重新焕发生机,成了罗城镇和谐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此外,该县还积极组织艺术团、电影放影队、书画协会等专业团体带着戏曲、电影、书法、绘画、楹联等,在改造后祠堂里上演或展览,把先进文化送给富裕起来的农民群众。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高叙景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万载县
相关地名
株潭镇
相关地名
亭下村
相关地名

相关实物

社会主义
相关实物
26
相关实物
八荣八耻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