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摔孩子”与“三顾茅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4145
颗粒名称: “刘备摔孩子”与“三顾茅庐”
分类号: I022
摘要: 刘备摔孩子”与“三顾茅庐”一样,都是爱惜人才的表现。刘备一向是爱惜人才、重视人才的,因为人才是实现其政治抱负的保证。赵云救阿斗时,正值刘备创业之初,用人之际,当此之时,他把赵云这样难得的将才看得比自己的家小还重,是可以理解的。刘备“三顾茅庐”时虽未黄袍加身,但也是一方诸侯,且是大汉皇叔,而孔明不过一布衣耳。显而易见,这样吹毛求疵的逻辑推断是牵强的,是站不住脚的,与刘备一贯的为人处世之道也是矛盾的。综观刘备的一生,以情动人,以诚感人,以德服人,这是他为人处世的原则,也是他取胜的法宝。可以看出,只要我们全面地、本质地认识刘备的为人处世原则,就不会把二者对立起来。
关键词: 刘备 孩子 人才

内容

我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同是刘备做的事,“三顾茅庐”,成了爱惜人才的典范,万古流芳,而“刘备摔孩子”却成了收买人心的典型,世代讥讽?待把《三国演义》细读几遍之后,便找到了原因:由于认识上的表面性和片面性,导致我们人为地将二者对立起来。实际上,“刘备摔孩子”与“三顾茅庐”一样,都是爱惜人才的表现。所谓的“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是冤枉了刘皇叔。刘备一向是爱惜人才、重视人才的,因为人才是实现其政治抱负的保证。赵云救阿斗时,正值刘备创业之初,用人之际,当此之时,他把赵云这样难得的将才看得比自己的家小还重,是可以理解的。因此,当他见到为救自己的儿子险些丢了性命的赵云时,掷子于地,脱口而出:“为此乳子,几损我一员大将。”这是爱才之情的自然流露,既不是作秀,更不是收买人心。难道刘备接过孩子,置赵云于不顾,一个劲地“亲儿的脸,吻儿的腮”,才算是合情合理?如果硬说刘备摔孩子,就是收买人心,那么,按照这样的逻辑思维,同样可以推断出“三顾茅庐”也是收买人心。刘备“三顾茅庐”时虽未黄袍加身,但也是一方诸侯,且是大汉皇叔,而孔明不过一布衣耳。这样的尊卑关系,却一而再,再而三亲顾,岂不是收买人心?显而易见,这样吹毛求疵的逻辑推断是牵强的,是站不住脚的,与刘备一贯的为人处世之道也是矛盾的。综观刘备的一生,以情动人,以诚感人,以德服人,这是他为人处世的原则,也是他取胜的法宝。他就是靠爱才如命的德行,才感动了一批像孔明、赵云这样的文臣武将,从而成就了他与孙曹两家分庭抗礼的一番霸业。可以看出,只要我们全面地、本质地认识刘备的为人处世原则,就不会把二者对立起来。因为,“刘备摔孩子”也罢,“三顾茅庐”也罢,都是对人才的爱惜,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我说这些,只是想说明一个事实:刘备之所以能够打天下,靠的不是收买人心的小伎俩,而是对人才真心爱惜的德行。这值得今天的当政者深长思之。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