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丢了一本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3710
颗粒名称: 我丢了一本书
分类号: G321.5
摘要: 朋友相约,“五一”期间,我去了趟大连。大连是个让人迷醉、让人向往的城市,是个张扬个性张扬美的地方,是个创造精彩、创造感动的旅游圣地。晚饭后,出去散散步,去寻找盎然情趣,偶尔淘一两件“宝”回来,是我长期以来养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行人摩擦接踵,好不热闹,我一头钻进了书店,买了本《读者》,那里面有我喜欢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没有一条路是重复的》。哼着哼着,我来到了一书报亭前,向摊主要了一份《大连晚报》,其中有一篇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我说我住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这样也好,要是老人家能把那本《读者》卖出去,我心里也宽慰些。我半天无语,脑海中又浮现出那个蹒跚的背影。
关键词: 旅游 文化交流

内容

朋友相约,“五一”期间,我去了趟大连。大连是个让人迷醉、让人向往的城市,是个张扬个性张扬美的地方,是个创造精彩、创造感动的旅游圣地。
  到大连旅游,我住在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晚饭后,出去散散步,去寻找盎然情趣,偶尔淘一两件“宝”回来,是我长期以来养成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天,我又步出了“师大”门口,在街上看景、看人。行人摩擦接踵,好不热闹,我一头钻进了书店,买了本《读者》,那里面有我喜欢的一篇文章,题目是《没有一条路是重复的》。看了一半,我从兜里取出随身所带的随时记点什么的便笺,夹在书里,准备晚上回去把这篇文章看完。由于得到了自己喜欢的东西特别高兴,我乐滋滋地哼起了小曲:我们的过去,我们的甜蜜,我们在回忆……
  哼着哼着,我来到了一书报亭前,向摊主要了一份《大连晚报》,其中有一篇文章吸引了我的眼球。我决定要买下这份报纸,不料付钱时发现身上没带钱。我尴尬地望着摊主:她是位老人,满脸沧桑,一头白发。
  她说:“你不是本地人吧?”我说我是外地人。
  你住在哪家宾馆?她又问。我说我住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你喜欢什么报纸?再看看,反正到明天也值不了几个钱了,我要收摊回家了。老人继续说,《大连日报》、《半岛晨报》、《华商报》都拿去看看吧。
  我很感动,怀揣着收获的幸福离开了书报亭。没走多远,我看着她也蹒跚地离开了。望着她的背影,我心里有点酸楚。她生活得多不容易啊! 回到宾馆,我的心还没平静,又想: 我明天应该把这几份报纸的钱送给她。
  夜深了,我仍没睡意,还在回忆生活中值得回忆的事。不行,得睡觉,明天要不没精神去数点港城秀色。脑子里想事,怎么也睡不着,找本书看看吧,不是刚买了本《读者》吗?糟了,《读者》找不着了,肯定是丢在那个书报亭里了。这样也好,要是老人家能把那本《读者》卖出去,我心里也宽慰些。
  第二天,从恐龙园回宾馆后,天下着雨,我的心好像也淋湿了。我坐立不安,想去书报亭,想找回那本杂志,也想把报纸钱付给那位善解人意的老人。
  我来到书报亭,一看人不在,报亭的门关着。老太太去哪了?是不是因为今天下雨?明天就要离开大连了,我有点沮丧。和服务员聊天时,我把这事告诉了服务员。
  第二天上午,我从外面回宾馆收拾东西时,服务员来电话叫我到总台去一下。
  一到总台,我的眼睛突然一亮:我看到了那本《读者》。
  老人家说了什么吗?她说她看到书里有几张辽宁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便笺,便送了来,还说这本书要物归原主。
  我半天无语,脑海中又浮现出那个蹒跚的背影。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罗光辉
责任者

相关机构

辽宁师范大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辽宁省
相关地名
大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