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农村必须突破五大难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3677
颗粒名称: 建设新农村必须突破五大难点
分类号: F303
摘要: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为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目标要求,,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深受鼓舞。但是,要真正实现这样一个目标,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五大难点必须童点突破。这个责任在党支部、村委会,上级也要加强指导。其五,如何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而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又必须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要进行民主法制教育,教育引导农民知法懂法、遵法守法、依法办事,自觉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同不良现象作斗争,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关键词: 农村建设 生产发展

内容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为新农村建设提出的目标要求,,广大农村干部群众深受鼓舞。但是,要真正实现这样一个目标,绝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有五大难点必须童点突破。
  其一,如何实现农民群众的共同富裕。由于农村群众素质参差不齐、家境状况各不相同,要实现共同富裕不是件容易的事。为此,在大力发展农村生产的过程中,一方面要继续鼓励支持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另一方面必须注重抓住一些使广大农民群众实现共同富裕的措施。比如,发动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兴办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全村农户共同致富;通过发展一村一品,成立专业合作社,把广大农民群众组织起来实现共同富裕等。这个责任在党支部、村委会,上级也要加强指导。
  其二,如何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问题。建设新农村,钱从哪里来?从群众手里要,此路已经走不通;单纯依靠上级支持也不现实。靠什么?还得靠兴办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段时期内,人们对集体经济看得 一无是处,在认识上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
  一个极端,村办集体企业不是分了,就是卖了,不少村成了“空壳村”。其实,集体企业的管理关键在人,江苏省华西村绝大多数的村办企业至今不还是集体性质么! 现在看来,农村集体经济还是要发展的。
  然,在形式上不见得纯而又纯,可以用集体资产参股或者控股兴办企业,可以将集体闲置的房屋、设备和集体所有的机井、林地、沙荒地等,通过租赁、拍卖、承包等形式保值增值。集体经济发展了,收入增加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也就不会在 “钱”字上发愁了。
  其三,如何解决农村建房无序的问题。缺乏统一的村庄规划是农村建房无序的主要原因。为此,要实现中央《意见》中提到的“村容整洁”,必须强化村庄的建设规划,规划一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就要严格执行,坚持下去。与此同时,农村住房样式也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市、县有关部门要为农村多提供一些新样式,让农民自主选择。同时也要坚持抓点,以点带面,大家都看着好,自然也就都跟着去学。
  其四,如何改变农村脏、乱、差的落后局面。有人形容说,现在有些农村是“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垃圾围村庄,臭水满坑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习惯成为自然;二是缺乏统一管理;三是缺乏科学处理。脏、乱、差的现象与新农村的要求格格不入,必须改变。实践证明,只要群众思想上重视,措施得当,是可以解决的。比如,粪便实行村外定点存放;秸秆实行切割还田,或通过发展沼气进行科学利用;对环境卫生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加以整治: 这些措施在一些生态村建设中已经收到实效,应大力进行推广。
  其五,如何提高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农民文化程度不同,在掌握技术、驾驭市场能力上也有差异,要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是个难点。而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又必须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因此,必须把培养有文化、守法律、懂技术、会致富的新型农民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要在农民中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文明新风教育,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要进行科技文化教育,通过培训、示范,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技能和外出务工的能力。要进行民主法制教育,教育引导农民知法懂法、遵法守法、依法办事,自觉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同不良现象作斗争,从而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提高农民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要在“经常”上下功夫,在“对症”上用气力,在“提高” 上出成果。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宜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