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要把握四个着力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3674
颗粒名称: 作风建设要把握四个着力点
分类号: D262.3
摘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着重强调了作风建设,提出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作风关系着党的形象,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四个着力点。加强作风建设,目的是促进各级干部干好事业,激励各级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施展才华,尽心尽力去谋事、担事、干事。一是要专心谋事。绝不能为了私事而抛弃工作,绝不能为了小事而影响工作,绝不能为了邪事而贻误工作。感情是密切干群关系的基础,感情决定态度,感情决定行动,感情关乎成败。要做到协力安民,必须坚持抓信访、重调处、搞防控。只有这样,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才能不断增强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关键词: 作风建设 群众思想

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着重强调了作风建设,提出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作风关系着党的形象,关系着人心向背,关系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如何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笔者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四个着力点。
  作风建设要成就在事业上。加强作风建设,目的是促进各级干部干好事业,激励各级干部在各自的岗位上施展才华,尽心尽力去谋事、担事、干事。一是要专心谋事。所谓谋事,就是脑中想着事业、心里装着工作,就是时时刻刻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抓好落实上。绝不能为了私事而抛弃工作,绝不能为了小事而影响工作,绝不能为了邪事而贻误工作。二是要勇于担事。
  所谓担事,就是勇于负责、敢于负责、善于负责,遇到困难不回避,关键时刻敢出面,处理问题能决断。敢不敢担事,敢不敢负责,反映了一个干部的品质和官德。三是要踏实干事。所谓干事,就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求真务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各项事业推向前进。应当看到,说的多、做的少、抓落实不够的问题,目前还相当程度地存在着。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在攻坚克难上狠下功夫,在改革创新上狠下功夫,在抓好落实上狠下功夫。
  作风建设要立足在为民上。加强作风建设,核心问题是要在领导干部中树立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良好风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虽然群众主体趋于多样化、利益关系日益多样化,党群、干群关系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但党的宗旨必须遵循,为民的原则始终不能变。一是要真情待民。
  就是要解决各级干部对群众的思想感情问题。感情是密切干群关系的基础,感情决定态度,感情决定行动,感情关乎成败。
  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注重并善于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要从群众的意见和呼声中,听出责任和义务,听出方向和努力,听出鞭策和警戒,真正做到群众有苦,我们心里难甜;群众有难,我们心里难安;群众有冤,我们心里难平,永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二是要实意帮民。就是要为人民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就是要全心全意,绝不能半心半意、三心二意、无心无意,甚至假心假意。要做到实意帮民,就是要以民为本,关注民生;就是要大力发展经济,增加群众收入。要做到实意帮民,就是要每年为群众办几件实事,让群众年年感受到惠及自身的发展成果。三是要协力安民。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能够安居乐业。要做到协力安民,必须坚持抓信访、重调处、搞防控。
  抓信访,就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强化责任,定期、定点接访,坚持谁接待、谁负责,一包到底,一案一清;要实行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深入一线及时解决问题;要求各单位“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做好自己的事”,确保本单位的矛盾不上交、问题不外推。重调处,就是要经常组织力量,排查各种矛盾和纠纷,做好调解和处理工作,使各类矛盾和问题消化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搞防控,就是要整合综治资源和力量, 完善防控网络和机制,形成“撒开成网、收拢为拳、上下联动、左右链接”的治安防控体系。
  作风建设要体现在导向上。选人用人上的导向,直接关系到作风建设的导向。用人导向不端正,作风建设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们要进一步端正用人导向,匡正用人风气,促进作风建设。一是要用能力衡量干部,注重发展导向。要坚持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真正让肯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地位,干成事的人有作为。二是要用德行衡量干部,注重作风导向。选用品行端正、作风过硬的人,是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如果我们选的都是一些人品差、荣辱不分、德行不良、缺乏爱心、不敬不孝的人,要搞好作风建设就无从谈起。三是要用口碑衡量干部,注重民意导向。群众心中有杆“秤”,谁好谁差最知情。我们在选用干部时,一定要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了解干部在群众中的口碑,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选用干部的一个重要依据。
  作风建设要表现在修养上。各级领导干部的自身修养如何,影响着一方干群,影响着一方发展,影响着党的作风建设。要切实改进干部作风,必须重视修学、修身、修心、修德,不断增强“四力”。
  一是重修学,增强免疫力。修学,是加强修养的基础。古人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非学无以立德。”各级领导干部只有重修学,才能强自身,从而不断增强拒腐防变的免疫力。二是重修身,增强约束力。修身,是加强修养的重点。
  “名节源于修身,境界升于内省。”修身,就是倡导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时刻检点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坚持“天天洗脸”、“经常照镜子”,洁身自好,做到台上和台下一个样,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一个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个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三是重修心,增强亲合力。修心,是加强修养的根本。古人云:“心,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就是说,修心是理顺情绪的关键,情绪是身体健康的要害。对领导干部来说,修心就是要有平和之心、互让之心、相帮之心、坦荡之心。四是重修德,增强感召力。修德,是加强修养的关键。修德,对领导干部来说,就是要做到秉公用权、廉洁从政,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只有这样,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才能不断增强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建政
责任者
胡锦涛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