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权改革催生生态宜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3664
颗粒名称: 林权改革催生生态宜丰
分类号: F316.23
摘要: 山山岭岭绿如屏,河溪水库碧波漾。走进“中国竹乡”宜丰,只见山上青竹摇曳、瓜果飘香,山下绿油油的庄稼、鲜艳的花卉交相映衬。近年来,这个被绿拥抱的山区县,按照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改革思路,深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林农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宜丰冇着丰富的森林资源,过去,集体山林归属不清、权责不明、经营机制不活等,严重制约了全县林业产业的发展和全县林农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实行木竹收购最低保护价,让林农真正得到了实惠。据了解,林改后宜丰林农普遍增收。
关键词: 林权改革 植树造林

内容

本报讯袁晓琴陈亮报道:山山岭岭绿如屏,河溪水库碧波漾。走进“中国竹乡”宜丰,只见山上青竹摇曳、瓜果飘香,山下绿油油的庄稼、鲜艳的花卉交相映衬。近年来,这个被绿拥抱的山区县,按照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改革思路,深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林农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据统计,去冬今春,全县完成植树造林6.9万亩, 占计划任务的136.1%,全县涌现出千亩以上的造林大户10多户,仅杨树栽植就达100多万棵。
  一棵棵绿树、一块块林地,成了宜丰农民的“绿色银行”。
  宜丰冇着丰富的森林资源,过去,集体山林归属不清、权责不明、经营机制不活等,严重制约了全县林业产业的发展和全县林农生产的积极性。
  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林地、林权、树苗、栽管落实到户,林农由护林人转变为了林主人,植树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目前全县完成林业产权改革面积196.95万亩,占应改革面积的91.6%,分山到户率达80.7%。
  为确保林农在林改中真正得到实惠,宜丰县通过转让、转包、互调、拍卖、租赁等形式,激励全民造原料林、养老林、科技林、丰产林等生态林,全县山林使用权逐步向林农转移。
  同时,实行木竹收购最低保护价,让林农真正得到了实惠。双峰乡直源村林农魏满堂告诉笔者:“以前卖根毛竹,我们农民只能得到4到5元钱,现在可以得到11~13元,这实惠是明摆着的,现在我们村人人手机响、户户住新房,林改给我们带来的实惠真的让我们子孙后代都受益。”据了解,林改后宜丰林农普遍增收。
  2006年,全县林农年平均每亩山林增收达到 50元,林农户均增收1500元。
  在林改过程中,该县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山上建银行、山下建粮仓”和“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绿色经营之路。立足山区生态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长防林国家种苗工程国家育种基地等一批生态林业工程。全面实施农村纯女户和二女不再生育户 “绿色养老工程”,从2004年起,该县为全县农村只有一个或两个女孩、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户实施“绿色养老工程”,每户免费栽种100-200棵速生杨树,收益用于其养老。全民造林,全县植绿, 让宜丰县境内生态资源环境品质大为提升,森林覆盖率逐年递增。
  同时,宜丰县还大力鼓励创办“绿色企业”,积极引导竹木加工企业向外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努力向科技要效益,做到深加工、低消耗。积极帮扶和引导竹木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校攀亲结缘,依靠科技提升竹木产品品质,促进竹木加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目前,该县涌现出奋发、宇安、四春、鑫荣等一大批高档次、高科技、高效益、高税收的竹木加工企业,竹木加工产品也由过去的竹筷、竹席、木竹家具等发展到木三板(中纤板、细木工板、耐磨地板)、竹三板(竹帘板、竹地板、竹胶板)和竹木工艺品为主的数十个种类,其中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的竹木加工企业就有 12家。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竹炭工艺产业也正在发展壮大。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袁晓琴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宜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