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只有书本知识市场并不欢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3634
颗粒名称: 大学生就业只有书本知识市场并不欢迎
分类号: G645
摘要: 媒体报道的一个话题经久不衰,那就是“大学生就业难”在2006年上半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大学生要到技校学习一技之长后才容易就业。《中国青年报》去年8月14日报道:某机构调查8777名大学毕业生,未就业者达39.2%;当下社会急需的月薪超过5000元的“十大职位”中,高级技工占4个。《文汇报》8月18日报道:长三角出现“高级技工荒”,上海民企开价40万元请“洋技工”,江苏年薪28万元聘请不到高级电焊工,杭州开出 6000元月薪,3个月只招到两名技工……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熊市”,高技能人才就业“牛市”现象,引人深思。要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
关键词: 大学生 就业工作

内容

近年来,媒体报道的一个话题经久不衰,那就是“大学生就业难”在2006年上半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大学生要到技校学习一技之长后才容易就业。《中国青年报》去年8月14日报道:某机构调查8777名大学毕业生,未就业者达39.2%;当下社会急需的月薪超过5000元的“十大职位”中,高级技工占4个。《文汇报》8月18日报道:长三角出现“高级技工荒”,上海民企开价40万元请“洋技工”,江苏年薪28万元聘请不到高级电焊工,杭州开出 6000元月薪,3个月只招到两名技工…… 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熊市”,高技能人才就业“牛市”现象,引人深思。
  应试教育导致大学生素质结构缺陷
  应试教育“重书本、轻实践”,就培养科技人才而言,可以有科研型、设计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的素质教育。素质包括科技素质、思想人文素质以及身体素质,其中科技素质包括:学科知识、专业技能、实用知识、专业信息、创新能力。一些高校除了抓学科知识外,其它方面处于不同程度的边缘化状态,加上大量扩招,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有限的高校,在教学时形成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包打天下的倾向。只有书本知识的大学生,市场是不欢迎的,正如杭州汽轮机厂负责人所说:“动辄几百万元的数控设备,谁敢放心交给那些只有理论而没有一点实际操作经验的人操作呢?”
  高校部分专业与就业岗位难以对接
  就业市场是动态的,有些高校把握不住“专业冷热多变化”的趋势,在前几年通讯专业毕业生紧俏时,大办通讯专业;这两年市场却青睐数控专业,导致通讯专业毕业生找工作就比较麻烦。有些高校与企业联系不多,对数控岗位“知识技能综合化”趋势不了解,培养出来的数控博士在实验室编程序是个高手,但无法面对车间里的加工中心。大学生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就业。
  大学生要摒弃“学而优则仕”和“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错误思想,树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观念。要想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千里之行胎于足下”,大学生们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心态,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炳大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