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2002年4月,江西省党政代表团100多名干部远赴浙江,学习考察,观潮听涛。6月份,省委召开省党代表会议,在选举我省十六大代表的同时,就如何学习浙江经验专门部署,随后下发了《中共江西省委关于学习浙江经验,进一步提高改革开放水平,加快经济发展的意见》。今年4月,省委、省政府再次组织200多名干部赴浙江学习考察,5月140-15日,省委召开党代表会议,在选举我省十七大代表的同时,再次对学习浙江经验进行部署,具体意见即将出台。
值此再学浙江的重要关头,认真总结回顾我市过去五年学习浙江经验的点点滴滴,很有必要,正当其时。炎炎夏日,兴业季节。2002年8月,市委一届七次全体会议作出了《中共宜春市委关于学习浙江经验,加快经济发展的决定》。由此,1.87万平方公里的宜春大地拉开了学习,浙江、全民创业、谋求崛起的帷幕。5年来,530万宜春儿女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与“坚韧不拔、不畏艰难,事在人为、负重奋进,众志成城、敢创一流”的宜春精神相结合,确立了科学发展、创新创业的崭新理念,演绎了一出高潮迭起的时代活剧,书写了一页光彩四射的历史篇章。2006年全市完成GDP4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3.2%,跨过了人均1000美元的“门槛”;10个县市区财政收入均突破亿元,其中丰城市突破10亿元,全市涌现出纳税亿元以上的企业6家。五年学浙江,我们倍感鼓舞、倍觉振奋、倍增信心。因为这五年,我们既有付出,更有回报;既有辛劳,更有收获。
回眸之一: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在对接浙江经验中闯新路、在承接产业转移中谋发展,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和共为。2001年,全市引进外资2652万美元,引进内资25.92亿元,到2006年,这一数字分别变为23604万美元,220.0亿元(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资金95.76亿元)。5年间,引进外资和内资分别增长了7.5倍、7.8倍。工业园区从无到有,去年底,全市10个工业园区入园企业累计达993家,实现税收14.5亿元。尤其是浙商,已成为我市主要客商来源,足迹遍布各县市区,投资涉足各个领域。截至今年3月底,浙江客商在我市投资项目达628个,投入资金202.3亿元,占市外总投资的40%。
2006年,浙商在宜投资项目缴纳税收超过7亿元。
回眸之二:全民创业兴起热潮借鉴浙江经验,为助推全民创业,52个市直单位纷纷放宽准入“门槛”,便民创业,拿出“干货” 。—石激起千重浪,引发全民创业潮,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画卷。丰城人办的超市、家具城走向了全国;樟树人从敲铁皮开始,把保险柜做到了全国;高安10万农民搞货运,每年上交税费超过1亿元;靖安人活跃在周边六七个省份搞漂流,四川的九寨沟、安徽的黄山都有靖安人的身影。去年,全市民营企业注册资金突破100亿元,达119.7亿元,私营企业总户数超过7000户,民营经济纳税总额19.5亿元,占据财政收入的“半壁江山”回眸之三:政府效能升档提速2004年和2006年,我市先后2次对市属单位行政许可项目进行全面清理审查,2004年取消和调整行政许可项目156项,取消调整率达30.95%,2006年又对市本级行政许可项目重新清理,共取消和调整行政许可项目52项,取消调整率达12%。从2004年开始,持续3年开展了打造诚信宜春活动,每年一个主题,每年一个目标,几年来,市、区两级行政服务中心查处侵商扰商、违规收费、违规检查等影响发展环境的问题100多起,处理当事人100多人,对其中20起影响较大的典型案件和问题在《宜春日报》和宜春电视台进行公开曝光,有力地促进了发展环境的优化行政许可即办件比例由2002年的45%提高到现在的87.5%,所有许可项目办结时限比2002年平均缩短10个工作日。
回眸之四:思想观念焕然一新“滔天巨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在钱江大潮的强势冲击下,一批批干部走出去,一个个项目引进来,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变新了,自信心更强了,尤其是市场意识、开放意识、竞争意识大为增强,专心干事、齐心创业、共谋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人们在亲身感受全市的发展变化中;对宜春的未来言心。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5年间,我们在励精图治,浙江也在快马加鞭。顺应科学发展的大潮,勇敢的浙江人在继续书写传奇。正是基于我省的发展现状,基于我们存在的差距,基于我们与浙江的相似性,时隔5年后,我省党政代表团再度远赴浙江,学习考察,旨在根据新的发展形势、新的市场变化,向浙江借鉴学习更新的发展理念,形成促进江西发展的新的巨大精神推力。省委书记孟建柱明确指出,学习浙江经验,要“抓住一个根本,实现五个新突破” 。
遵照这一重要指示,再学浙江,我们理应在以下六个方面着力:
1.大张旗鼓开展“学浙江、见行动”活动,着力培育创业文化。
建议结合作风建设推进年活动,围绕“创新创业促发展、共建共享促和谐”这个主题,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学浙江、见行动”活动,着眼点放在“再学浙江,行在哪里,动在何处”上,落脚点放在 “培育创业文化、弘扬创业精神”上。重点在于进一步破除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小胜即安,守土不怕穷,创业怕风险的落后意识,大力弘扬“四千”精神与“两板”精神,即:想千方百计、说千言万语、跑千山万水、经千辛万苦的精神,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的精神,切实把浙江经验学到手、运用好、见实效。
2.以更大的气魄和力度推进市场建设,提高经济的市场化程度。
市场,是浙江腾飞的法宝,是浙江经济的命脉。
不少客商反映,宜春的环境不错,但市场不发达、物流不活跃,尽管土地、用电、劳力成本不高,但由于市场、物流的制约,产业配套能力差,企业营运成本仍然很高。为此,政府应全力组织好、引导好、实施好市场和物流场站建设,可否考虑政府投资建设,然后以最低廉、最合理的价格租出去,目的就在于通过政府掌控市场资源,形成低成本竞争优势。
3.进一步完善全民创业举措,实现创业”零烦恼”。
一是对首次创业者建议在规定时间内延缓办理工商登记:给足休养生息的时间,增强抗风险的能力。二是拓宽仓创业者的融资渠道,进一步激活全民创业。三是高度重视规划工作,合理配置工业商业资源,吸取浙江民营企业遍地开花、浪费土地资源的教训。
4.积极引导产业“块状”集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重点加快市本级的医药澤新的纺织、樟树的盐化工、丰城的煤电、高安的建筑陶瓷、上高的鞋革等六大产业“块状”集聚。在具体操作中,应做到“三到位、三有为”:一是正确引导产业到位,在合理配置资源上有为;二是营造产业环境到位,在推动企业技术创新上有为;三是导入企业文化到位,在打造企业品牌上有为。
5.加大安商力度,在富商中留商。
客商最看重的是能否赢利,所以,应根据客商这一特性,更好地做好安商、富商工作。一方面,应尽可能地减少对已落户客商分派会议、接待、参观、培训任务,另一方面,立足扶助客商做大做强,让客商多得些实惠,从而在富商中留商。
6.加快“两集中、两到位”步伐,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
积极探索在行政单位推行“两集中、两到位”改革,即:单位内部行政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单位行政审批科室向行政服务中心集中;单位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全部进入行政服务中心落实到位,单位对窗口工作人员授权充分到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我们相信,经过再度学习浙江经验,宜春一定能实现新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