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3534
颗粒名称: 音乐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
分类号: J60-059
摘要: 音乐教育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对于促进青少年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重视音乐教育,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提高音乐教学水平,是历史赋予音乐教师的责任。
关键词: 音乐 学生 教育

内容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语言已经穷尽的地方,音乐才开始了它起作用的领域。那些无法用言语告诉人的东西,可以用音乐的旋律来诉说,因为音乐是直接表现人的情绪和内心感受的。在这方面应当注意到,音乐是对年轻的心灵起作用的不可替代的手段。”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对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对于促进青少年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冲击,加上人们对音乐教育的种种偏见,音乐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使这门具有特殊作用的学科不但没能对其他学科产生协调和促进作用,还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素质发展造成了不平衡的后果。重视音乐教育,努力在教学实践中提高音乐教学水平,是历史赋予音乐教师的责任。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必要的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关键还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情感,使他们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成为道德美好、情操高尚、心灵纯洁的人。这也充分说明音乐教育的目的与思想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而两者教育目标的一致性,为音乐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协同合作、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为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深入挖掘教材的思想内容,把思想教育融入音乐教育之中,使音乐艺术与思想品德融为一体,使教育效果得到明显提高。例如,在教唱或欣赏《黄河大合唱》时,可结合歌曲的感情和音乐形象,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讲述中华民族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抗日故事,使学生在奋发向上的音乐声中,自发地产生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从而更加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利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