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张包春和他的家庭广播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3461
颗粒名称: 农民张包春和他的家庭广播站
分类号: TN932
摘要: 播音“主持人”,就是坚持了15年义务办广播的农民张包春。张包春是一个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上富裕路的普通农民。1992年3月,张包春建起了龙田村第一幢混凝土结构的两层小楼房。就在搬进新房的这天晚上,张包春去村里的小商店买香烟,发现许多村民无聊地坐在一起闲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打扑克、玩麻将。就这样,一个“家庭广播站”在一对农民夫妻朴实的话语中诞生。张包春从银行取出了1万元积蓄,买来了收录机、扩音器、广播线和高音喇叭等器材,请来了师傅架设线路,办起了万载县第一个村民广播站,取名为“龙田村广播站”。
关键词: 张包春 广播站 宣传

内容

致富思源办广播,“各位乡亲,早上好!龙田村广播站现在开始今天的第一次播音,首先请欣赏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5月8日一大早,我们来到万载县双桥镇龙田村采访时,听到了这样一段广播。播音“主持人”,就是坚持了15年义务办广播的农民张包春。在村里,张包春的房子很显眼,房顶上插着国旗,还支了个木头架子,上面架着四个大喇叭。我们爬上二楼,只见一个房间里堆着六七台或新或旧的功放、喇叭等广播设备,数百册图书、报纸整齐排列。张包春说,这就是我的广播站。张包春是一个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上富裕路的普通农民。26岁时,他向银行贷款买了一辆手扶拖拉机,起早贪黑,没日没夜地跑运输,随后又承包了村里的榨油厂、碾米厂。天道酬勤。1992年3月,张包春建起了龙田村第一幢混凝土结构的两层小楼房。就在搬进新房的这天晚上,张包春去村里的小商店买香烟,发现许多村民无聊地坐在一起闲扯,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打扑克、玩麻将。看到这一切,张包春陷入了沉思。回家后,他与妻子商量说:“你发现没有,这些年我们村致富的没几个,瞎扯闲谈、赌博的却不少。这都是信息闭塞、文化生活落后造成的。我想以村里的名义办个广播站,把富民政策和致富信息传播给乡亲们。”睡眼惺松的妻子沉默了一下,随后说:“那就办一个吧,要是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那该有多好啊!”就这样,一个“家庭广播站”在一对农民夫妻朴实的话语中诞生。张包春从银行取出了1万元积蓄,买来了收录机、扩音器、广播线和高音喇叭等器材,请来了师傅架设线路,办起了万载县第一个村民广播站,取名为“龙田村广播站”。小广播带来大变化,自从办起了广播站,张包春每天都是天刚亮就起床,全身心地放好广播。为了掌握广播知识,尽快熟悉业务,他主动到县广电局学习取经,并自费订阅《半月谈》、《科技致富》等杂志,时时留心搜集和积累资料,把从收音机、报纸、杂志上获取的信息及时播放给乡亲们。张包春还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了解民情,收集民意,先后开办了“科技致富”、“庄稼病虫防治”、“种植养殖”等农村适用的广播栏目,引导农民走科技致富的新路。农民朱学发最喜欢听“种植养殖”节目,他从中受到启发后办起了鱼、鸭、猪立体养殖的养殖场,很快走上了致富路。村民张华耀外出打工没赚到钱,只好又回家种田。张包春看他这样折腾来折腾去,生活越过越苦,便主动上门教他科学种养知识,并提醒他认真听“种植养殖,,节目。在张包春的帮助下,张华耀承包了3亩鱼塘和一个果园场,仅养鱼一项每年可获纯利1500多元。在张包春的广播声中.,龙田村民的思想观念渐渐发生了变化,机砖厂、石料厂、茶叶厂应运而生,搞科学种养的、经商办企业的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村民朱相爱一直留心听广播,听到某地冬笋走俏时,就忙着贩卖冬笋;听到哪里需要仔猪时,他便贩运仔猪,生意越做越好。张包春还是个热心人。村民要寻人寻物等,他总是来者不拒,一概免费服务。2003年7月10日,张包春的广播站在播完一首歌曲之后,插播了一则“寻牛启事”。当这声音在数个村民小组回荡数遍之后,山口村张生明、蔺桥村梁何根、龙田村谢光南等4户人家在“双抢”期间丢失的4头耕牛,就有3头失而复得。更多的时候,张包春的广播站扮演着“庄稼医院”的角色。春天播种时,遇气温下降,他就在广播里提醒农民及时盖好农膜,以防稻种受寒受冻。水稻什么时候杀虫,哪个时期防病,用什么药,药量多少,张包春总是在广播里三番五次地播放。去年8月,水稻病虫害频发,县政府在一个月内连续下发了4个灭虫防病文件。张包春每拿到一个文件,立即丢下手中的活,迅速在广播里播放,为农民防病灭虫赢得了时间。办起“流动广播站”为了办好广播,张包春不仅放弃了许多赚钱机会,还倒贴了不少钱维修更新广播设备,购买磁带、光盘和图书资料。据估算,15年来,张包春办广播站花费了5万多元,始终无怨无悔。他说:“为村民致富架桥铺路,是我办广播的初衷。"我们看到,张包春的房子是十几年前建的,至今还未装修,家里除了一台21英寸的彩电外,再也没有其它较值钱的东西。去年4月,张包春花3000多元购买了一辆人力三轮车,改装成一个流动的“包春家庭广播站”。张包春发现,近年来农村修了不少水泥马路,司机喜欢开快车,危及沿路群众特别是小孩的安全,就推着“流动广播站”去各村巡回宣传,提醒过往司机注意文明行车。今年春节期间,万载县工业园出现用工紧张的情况,而双桥镇的农民又找不到工作,张包春了解这个信息后,就推着“流动广播站”到各村去广播招工信息,20多天时间就为万载声佳电子厂等园区企业招工200多人。在“综合整治百日行动”中,“包春家庭广播站”巡回在17个村义务宣传。连续一个星期,张包春每天都是早上6点出发,晚上8点回家,吃饭也是在路上。在“我与万载同行,人人都是环境”主题教育活动中,“包春家庭广播站”连续在各村巡回宣传了11天。此外,双桥镇的森林防火、计划生育、花炮安全生产、农村土地清理整顿等一个个中心工作,都留下了张包春巡回宣传的身影。双桥镇宣传委员张颖告诉我们:“这些宣传都是义务的,张包春从没向镇里要过一分钱。”前年,张包春的广播站坏了两个喇叭,因为手头紧,妻子王正华南下打工,用第一个月的工资在广东买了两个大喇叭寄了回来。张包春回忆说,在没有钱的时候,为了搞宣传,他卖过谷子,卖过摩托车。镇政府领导多次表示要支持,可他说这是他应该做的,现在还挺得住。2005年11月,张包春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广电总局、全国总工会等十部委授予2001-2005年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个人称号;2001年以来,张包春连续6年被宜春市、万载县评为法制宣传先进个人,并被聘为万载县人口与计划生育业余宣传员、交通安全义务宣传员。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包春
相关人物
张华耀
相关人物
朱相爱
相关人物
张生明
相关人物
谢光南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央文明办
相关机构
广电总局
相关机构
全国总工会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龙田村
相关地名
万载县
相关地名
双桥镇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科技致富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