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3442
颗粒名称: 书家
分类号: I054
摘要: 胡郎迷上毛笔字,是给人逼的。胡郎被同学将了一军,下决心要学写毛笔字。胡郎在家一练就是两年。
关键词: 胡郎 毛笔字

内容

胡郎迷上毛笔字,是给人逼的。胡郎有个同学在浙江当了十几年兵,回家探亲时正赶上过春节。大年二十九下午,那个同学的胳肢窝里夹了厚厚一卷红纸,来找胡郎写春联,没想到把胡郎闹了个大红脸。胡郎尴尬地说:“在家干了十几年活,钢笔字都忘得差不多了,哪里会写毛笔字?” 同学看看胡郎确实为难,胳肢窝里夹着红纸连忙走了。胡郎被同学将了一军,下决心要学写毛笔字。他来到城里一家书店,什么颜体、柳体碑帖、字帖买了一大堆,又在“艺云斋”买了一书包狼毫毛笔。胡郎在家一练就是两年。一天,胡郎上街看见杏花村酒家换了新匾额,端详了半天,对酒楼老板说:“酒家的酒字三点水没写好。”胡郎没想到那匾额是镇党委书记题的字,更没料到党委书记的车恰好经过。镇党委书记见有人对匾额指指点点,下车想听听高人指点。胡郎见书记来了,指着匾额说酒字三点水没写好。书记脸一沉,对胡郎说:“你习书哪家?”胡郎习帖习得杂,还真说不上来具体习哪家,一时间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书记说:“习哪家书都不知道,还算书家?”胡郎书家的名字由此而诞生。这年春天,县书法家协会准备举办书法展览,在电视台打了广告。胡郎看了广告,一连三天没出门,写了几十幅字,最后选了一幅,生怕寄丢了,来回花了30多块钱买车票,亲自送到县文联。这幅字虽说没被选上参展,却接到书法家协会的邀请,开展时到文化馆去参观书展。书展开幕那天,胡郎赶车赶晚了,到文化馆时,开幕式刚好结束。胡郎看得十分认真仔细,在每一幅字前都要站上半个小时,或是更长时间,一遍一遍在心里默读。看完参展的上百幅字后,胡郎就爱上一个叫马之先生的字,尤其是马之先生的那一弯勾,饱墨里竟能带出枯笔,勘称书家一绝。胡郎看得如痴如醉,一连去了三天,天天琢磨马先生的枯笔。胡郎回家后埋头习字,纸用了两火车,墨用了一河,还是写不出枯笔来。老婆见胡郎为了弯勾里的枯笔,茶不思饭不想,夜不能寐,就让胡郎去找马先生指点。马先生是小城有名的书法大家,就凭一弯勾浓墨里的枯笔,马先生的字不光在国内参加各类书法大展屡屡获奖,还飘洋过海到日本和东南亚几个国家办过个人书展,一个字少说也值一两千块钱。胡郎买了两斤“铁观音”茶,夹了一卷字上门求教。马先生摊开胡郎的字,竖幅横幅一一看过,极有修养地微微一笑。马先生微微一笑。胡郎心里像揣了只小白兔一样,“怦怦”乱跳起来,怯怯地问马先生:“马先生,你看我这字……”马先生笑而不答。胡郎又说:"好坏由您评说,我扛得住。”半晌,马先生伸手在胡郎的字上指指点点,胡郎一下睁大了眼睛,盯着马先生的手看,连马先生说了些什么也没听清。马先生见胡郎盯着自己的手看,不经意间抽了回来,点拨胡郎说,要胡郎到大山里去走走看看获得灵气,没有灵气,怎能写出浓墨里的枯笔呢?胡郎连连点头说:"马先生,我知道了。”五月里的一天,胡郎头戴遮阳帽,脚穿旅游鞋,带上吃的喝的,坐汽车,坐火车,再坐汽车,来到海边的花果山。他大路不走走小路,专门到险峻的地方去看风景,不料一脚踏空,从山坡上滚到山沟里,摔得浑身是血,右手、脖子也跌断了。他昏迷了好长时间,才被游人发现, 送到山下医院救治。
  胡郎的伤养好了,手却残了,不光伸不直,往里勾,还少了一截中指。第二年春节前,县书法家协会搞活动,马之先生带着县书法家协会会员下乡给群众义务写春联,胡郎被老婆逼得正好也在街上写春联卖。马先生认出胡郎,停下脚步看了半晌,不由拍手叫好,指着字说:“你这弯勾里的枯笔写得比我还好,进步真的不小啊!”胡郎看看,久练不成的枯笔果然写成了,一把抓住马先生的手说:“马先生,我的手跟你的手一样啊!” 胡郎把那只残手伸出来和马先生的手一比,两个人的中指都少了一截。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李琳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