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亮乡村的“明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3212
颗粒名称: 点亮乡村的“明灯“
分类号: F407.61
摘要: 2006年9月29日,随着袁州区新坊供电所所长邹清的一声“合闸送电”,远在4公里以外的新坊乡涧富村干龙坑组的熊启亮一家,顿时变得亮堂起来。熊启亮一家人早就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这个特殊时刻的到来。“来电啦!来电啦!”兴奋不已的熊老汉欢呼中几乎要掉下泪来。这户点了30多年煤油灯的乡村人家,终于盼来了电灯照明的好日子。
关键词: 乡村电灯 袁州区 供电公司

内容

2006年9月29日,随着袁州区新坊供电所所长邹清的一声“合闸送电”,远在4公里以外的新坊乡涧富村干龙坑组的熊启亮一家,顿时变得亮堂起来。熊启亮一家人早就守在电视机前,等待着这个特殊时刻的到来。“来电啦!来电啦!”兴奋不已的熊老汉欢呼中几乎要掉下泪来。这户点了30多年煤油灯的乡村人家,终于盼来了电灯照明的好日子。
  2006年10月4日,在袁州区水江乡塘下村大山坳组,农民陈基贵家也告别了点煤油灯的历史,用上了亮堂堂的电灯。70多岁的陈大爷单屋独户,离村子比较远,上世纪70年代,整个村子就他一户人家没有用上电。“这样的条件下能用上电,真的没想到。”陈大爷抑制不住满心的欢喜。
  公司领导说:“为一户人家架专线通电,投入大,安装困难,但为了加快’户户通电’工程建设步伐,公司克难攻坚,尽了最大努力。”据介绍,在启动“户户通电”工程建设步伐前,袁州供电公司用电区域内有129户无电户,涉及居民400多人,涉及13个乡镇34个村。袁州区有不少边远村落因地势复杂、交通闭塞等原因,不能正常通电。到2006年初,全区还有156户农户未用上电。启动“户户通电”工程建设以来,公司先后投入54万多元,组织了20多支施工队,300余人次,立电杆100多根,架高低压线路18公里多,新建台区3座,于去年底完成了“户户通电”目标,结束了袁州区乡村群众靠煤油灯照明的历史。
  为保证乡村人家用上“放心电”、“满意电”,公司在完成农网改造一、二期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农电网架结构,提高电能质量,提高供电率。去年8月中旬,公司开始进行第三期农网改造。他们针对柏木乡和寨下乡线路长,用户分散,供电可靠率和电压合格率偏低的问题,投资 160多万元,在西岭埗新建了一座35KV 变电站,今年2月完工,柏木、寨下两乡用电户用上了放心电、满意电。
  在加大用电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公司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为优质服务提供技术保障。去年,针对35KV雷击跳闸频繁的情况,公司投入20多万元购买了16组35KV新型避雷器,对35KV线路进行加装。去年初,公司还投入30多万元,推广使用捷宝抄表机,大大减少了抄表时间,减轻了抄表员工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工录入表码差错。为解决好用户交费问题,公司投资130多万元,开通了新的用电营销系统,推进抄收分离和定点收费,极大地提高了抄表的准确率。
  今年组建的“青年光明小分队”是该公司优质服务客户的一个新举措。现在,公司19个供电所都成立了小分队,公布了服务电话,随时为客户解决用电难题。同时,公司还与管区内的59户特困户建立了长期服务关系,免费为他们解决用电问题,垫付电费,并定期走访,帮助他们解决生活、生产方面的困难。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李昕
责任者
邬润萍
责任者
辛冬妹
责任者
邹清
相关人物
熊启亮
相关人物
陈基贵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袁州供电公司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