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榴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3171
颗粒名称: 吃榴莲
分类号: S667.9
摘要: 在我几十年的生涯中,已说不清楚吃过多少种水果,但是,再好的水果,吃过之后,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它的味道。然而,一种叫榴莲的热带水果,却不仅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且改变了我看问题的方式。
关键词: 榴莲 思想方式

内容

在我几十年的生涯中,已说不清楚吃过多少种水果,但是,再好的水果,吃过之后,过不了多久就会忘记它的味道。然而,一种叫榴莲的热带水果,却不仅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而且改变了我看问题的方式。
  前年七月下旬,我和妻子来到向往已久、风景如画的珠海市。侄婿小文,从水果店买来好几种水果款待我。以前,我只见过荔枝和香蕉等几种。那些不认识的水果,小文虽然一一作了介绍,到现在我只记得火龙果和榴莲了。
  榴莲有小西瓜大小,硬壳上长着很粗壮的毛刺,我第一眼看到它时,身上起了鸡皮疙瘩。用菜刀砍开外壳,里面是一瓣瓣乳白色的卵状果肉。小文盛情递给我一瓣,我拿在手里,有种滑润感。突然间,一股臭豆腐般的气味扑鼻而来,我顿时有恶心的感觉。这时,小文一个劲催我快吃,我将榴莲凑近鼻时,才敢相信这臭味竟是这榴莲散发出来的。心想,小文怎能拿变了质的水果,款待我这个从老远来的姑父呢?小文看出了我的尴尬,笑了,急忙解释说,这种气味,正是榴莲的特殊之处。据小文说,这种臭味有如著名的“臭豆腐”一样,使许多人迷恋。小文说:“姑父,你头一次吃,要先憋住气,放一点在口里面……”经他这么一说,我便硬着头皮吃下一瓣,觉得它的味道真的不错,有如奶油般的香甜,吃下后回味无穷,臭味也好像没有了。于是,我很快吃下一瓣又一瓣。
  榴莲产于东南亚热带森林,被称为“水果之王”,我却因它的外貌和气味,将它视为异类,可见我对世间事物的认识十分肤浅。榴莲是登了大雅之堂的果王,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的《世界学科全书》上介绍榴莲时说:“榴莲是亚洲珍贵的水果,所含成分和荔枝相近,含糖、蛋白质、脂肪、维他命C、钙、铁、磷等元素,能滋补身体、润滑肌肤。”其貌不扬,却深受人们的喜爱。
  榴莲不仅因营养丰富被誉为“水果之王”,它还有一个十分传奇的故事。相传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后,随从们因离乡背井,渐生思乡之情,弄得他们寝食难安。郑和为此焦急万分,日夜寻思稳定军心的好办法。一日,郑和来到他们当年登陆的地方,忽然发现,在他们昔日解大便的位置上长了一棵树,还结出了硕大的果实。郑和好奇地将果实带回驻地,砍开坚硬的外壳,剥出果实分给大家吃。面对散发着臭味的果实,随从们只好硬着头皮慢慢地吃着。没想到越吃越有味,到后来,他们竟吃上了瘾,一日不吃便觉得不舒服。思乡之情因此渐渐消失了,从此军心稳定。郑和大喜,便将这种果实叫“榴莲”,意思是吃了它会流(留)连忘返。
  正如这个美丽的传说,我在接连吃了许多次榴莲后,不仅不觉得它有臭味了,到后来,甚至发展到饭后就想吃一两瓣的地步。在珠海吃榴莲,不仅增长了我的见识,而且,它还再一次使我认识到一个道理:对待任何事物,都不能只看外表,而应该看其实质。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陈怀生
责任者
郑和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英国牛津大学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珠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