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新型农民激活新农村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3073
颗粒名称: 樟树新型农民激活新农村建设
分类号: F320.3
摘要: 去年以来,樟树市以“三联三送”活动为载体,为新型农民搭建起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如今的樟树市,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新型农民活跃在乡间沃野,他们引领乡亲促发展,传播文明育新风,有力地激活了和谐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樟树市 农村建设

内容

去年以来,樟树市以“三联三送”(联创业能人,送致富技能;联农村“五老”,送政策法规;联文艺骨干,送先进文化)活动为载体,为新型农民搭建起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如今的樟树市,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纪的新型农民活跃在乡间沃野,他们引领乡亲促发展,传播文明育新风,有力地激活了和谐新农村建设。
  该市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扶助等措施,鼓励农村创业能人、农村“五老”和农村文艺骨干等领头创办或参加各类协会组织和文化团体,由宣传、农业、文化、科技等部门实行对口帮扶,提升其促进发展、教育农民的功能。永泰镇农产品流通协会是该镇创业能人在当地政府支持下成立的农村专业协会,现有会员20多人。每年年初,协会与江西其门堂蔬菜加工有限公司签订蔬菜种植合同,由公司负责为蔬菜种植户免费提供良种、技术服务,协会则负责督促蔬菜种植户分项落实种植面积,配合公司及时保质保量地收购蔬菜。今年,在该协会的协调下,其门堂公司与永泰镇及周边乡镇的1300多户农户签下了“订单”,每户农民可从中增收800多元。据统计,目前该市已组建生产流通类协会78个,读书协会、农民剧团等文化组织290个,村民自治组织 400余个,影响辐射全市80%以上的农户。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该市多渠道筹集资金,新建或改造了2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800多个村级科技示范点,19个文化中心站和266处村级文体活动场所,并釆取所有权与经营权、使用权相分离的办法,将其租赁或免费提供给协会组织和文化团体管理,使之成为传授致富经验和弘扬先进文化的舞台。昌傅镇中心文化站过去由于管理人员不够,经常是“铁将军”把门。该镇将文化站交给农民读书协会管理后,全天候开放,走以文养文之路,藏书量由1991年的不足千册增加到现在的一万余册。以文化站为依托,读书协会在各村发展读书小组,会员达417名。会员们常常以文会友畅谈读书体会,切磋种养技术,探讨管理办法,交流致富信息,80%的会员不仅培养了良好的读书兴趣,而且还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涌现了养猪大户张桂生、养牛能手程洪根、养鸡状元简春根等一大批种养大户。
  该市按照因人而异、分类指导的原则,由相关部门组织专业人员下到协会组织和文化团体,对各类新型农民进行有针对性的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的素质。
  市、乡两级政府还坚持每年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协会组织和文化团体经常性开展科技推广、普法宣传、文艺演出等活动,使新型农民的作用发挥常态化。大桥街道社区文工团成立以来,市文化局的创作人员指导文工团编写了《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农家》、《姑嫂劝赌》和《新农村里喜事多》等剧目,街道办事处也先后拨出5万多元资金为文工团添置服装道具。仅今年1至3月,该团在街道及周边乡镇巡回演出10余场,观众达5000多人次。
  乡间多“舞台”,新风进农家。在新型农民的引领下,樟树乡村出现了“三多三少”的喜人变化,即:学科学文化的多了、信封建迷信的少了;勤劳致富的多了、偷盗赌博的少了;遵纪守法的多了、违法犯罪的少了。这些变化为该市全面建设和谐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程永康
责任者
陈建平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樟树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