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袋苯残留超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2873
颗粒名称: 食品包装袋苯残留超标
分类号: TB484.3
摘要: 食品用的包装袋、包装膜存在很多质量问题。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一项抽检结果,包括浙江在内的9省市生产的100种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只有69种合格。这次检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包装袋溶剂残留总量和苯系溶剂残留量不合格。苯具有蓄积性,人体一旦摄入就很难排出,日积月累达到一定量,会增加人体致癌的可能性。在我国,目前仍然允许使用微量含苯等有害物质的食品包装材料,但这种微量控制是难以做到的。其实无苯包装并非绝对做不到,有的食品企业已经在做,但是因为使用无苯油墨会增加不少成本,而且消费者一般情况下无法辨识包装是否安全,食品企业往往就会忽视材料的安全性。
关键词: 包装袋 环境污染

内容

食品用的包装袋、包装膜存在很多质量问题。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一项抽检结果,包括浙江在内的9省市生产的100种食品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只有69种合格。
  这次检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是部分包装袋溶剂残留总量和苯系溶剂残留量不合格。
  有关专家说,包装袋质量不好很容易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像苯系溶剂主要来自于包装袋上的油墨印刷,部分厂家使用低质的油墨印刷包装袋,导致油墨中残存的苯系物质污染食品。苯具有蓄积性,人体一旦摄入就很难排出,日积月累达到一定量,会增加人体致癌的可能性。目前,欧洲及日本都已规定在食品包装中不得使用含苯的原材料。
  在我国,目前仍然允许使用微量含苯等有害物质的食品包装材料,但这种微量控制是难以做到的。其实无苯包装并非绝对做不到,有的食品企业已经在做,但是因为使用无苯油墨会增加不少成本,而且消费者一般情况下无法辨识包装是否安全,食品企业往往就会忽视材料的安全性。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肖扬
责任者
崔博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