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放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2843
颗粒名称: 永不放弃
分类号: G632.474
摘要: 说到高考,每一个参加过高考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或惊喜、或懊恼、或遗憾、或兴奋。回忆我参加过的三次高考,那是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虽然 屡屡遭受失败和挫折,但心中始终保持 永不放弃必胜的信念,终于到达成功的彼岸。1985年,我高中毕业后,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第一次髙考。那时的农村中学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都落后。高中只读了两年,我的英语水平只相当于现在初一学生的水平。我记得那年考英 语时只花了半个小时,在考场里如 坐针毡,于是我索性走出了考场。好不容易熬到张榜的那一天,我的 成绩与最低录取线相差18分,我第一次落榜了。功夫不负有心人,1987年,我以优异 的成绩考入了重点大学,从此,改变了我 一生的命运。
关键词: 高考 高考成绩

内容

说到高考,每一个参加过髙考的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或惊喜、或懊恼、或遗憾、或兴奋。回忆我参加过的三次高考,那是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有。虽然 屡屡遭受失败和挫折,但心中始终保持 永不放弃必胜的信念,终于到达成功的彼岸。
  1985年,我高中毕业后,怀着激动的心情参加了第一次髙考。尽管其他课程马马虎虎,但英语拖了严重的后腿,只考了可怜的16分,因为我一直在农村中学读初中、髙中。那时的农村中学教学条件和教学设施都落后。初中毕业时,我才学了两个月的英语,只学会了26个字母和最简单的几个单词。高中只读了两年,我的英语水平只相当于现在初一学生的水平。记得当时打开英语考卷,我顿时傻了眼,单词起码有80%不认识,没办法,只得凭感觉 做了几道选择题。我记得那年考英 语时只花了半个小时,在考场里如 坐针毡,于是我索性走出了考场。
  好不容易熬到张榜的那一天,我的 成绩与最低录取线相差18分,我第一次落榜了。
  父亲可我怎么办?我毫不犹豫地说: “重读,我一定要考上!” 我满怀希望地踏上了第一次复读之 路。
  第一次复读之路是充满艰辛的。记号称“统铺”,连过路的地方都没有,睡在里面的人只能爬过去睡觉。这算不得什么苦,苦还在后面呢。由于礼堂破旧,窗户的玻璃全没了。冬天到了,北风像刀子一般刮进来。风大时连被角都会掀起,冷得人在被子里瑟瑟发抖。早上洗脸时没有热水,怎么办,只得到井里打冷水。下雪天都用冷水洗澡,一个个冻得脸发青,皮肤像炒红的虾子。我清楚地记得,我的手、脚都生了冻疮,手冻得像馒头似的,连拿笔写字都很困难。那时虽然身体在吃苦,但心情却是愉快的。因为心中始终装着一个目标定要考上大学。为了这个目标,我一个星期只吃霉豆腐和酸菜下饭;为了这个目标,每天深夜1点才睡觉,凌晨五点起床;为了这个目标,把别人的冷嘲热讽当成耳边风……
  好不容易熬到七月,我怀着期望的心情参加了第二次髙考。考完后,我很轻松,就像卸下了千斤重担一样。我觉得自己考得还可以。父母问我考得如何时,我说:“应该没问题。”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待到分数出来时,命运又一次无情地捉弄了我,离录取线相差一分!我又一次落榜了。
  这次落榜对我的打击太大了,对家庭的打击也太大了。为了供我复读,父母把家里能卖的东西全卖了。那时我和两个妹妹都在读书,一个妹妹读高中,一个妹妹读初中。同时供养三个孩子读书,父母的压力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放弃高考,回家帮家里干农活。虽然心有不甘,但没有 别的办法。
  这时,我那只有小学文化的母亲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现在政策好了,可以参加高考了,这是改变种田命运的好机会,只要你肯读书,就是砸锅卖铁我也要 供你上学……” 母亲的一席话,让我重新燃起了希 望。带着亲人的嘱托,我踏上了第三次追梦之路。
  这次复读的条件虽然也艰苦,但由于是在县城,比在乡下好多了。不过压力还是很大,一方面要忍受应届生和其他人异样的眼光,另一方面要时刻牢记家里人的付出。因此,我一刻也不敢偷懒。哪怕是在来回寝室的路上,我都捧着书本不放。一次走路看书因看得入了神,一不小心撞在路边的电线杆上,头上 隆起了一个大包。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7年,我以优异 的成绩考入了重点大学,从此,改变了我 一生的命运。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一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