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思路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2807
颗粒名称: 创新农业综合开发思路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分类号: F303.3
摘要: 农业综合开发是公共财政支持"三农”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服务“三农”工作大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樟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致力发展粮食生产、特色农业,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 的发展。该乡以“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中药材2万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到38个,其中有10个基地面积超过1000亩。2004年以来,樟树市投入财政无偿资金283.5万元,支持做强一批药业骨干企业。对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坚持按照设计和规划进行综合治理、规模建设。市、乡两级积极 组织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农 村劳动力素质。
关键词: 创新农业 农村建设

内容

农业综合开发是公共财政支持"三农”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服务“三农”工作大局,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樟树市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致力发展粮食生产、特色农业,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有力地推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 的发展。
  用现代理念抓农业综合开发。一是科学规划。以大农业的理念,围绕粮食增产目标,按照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投入科技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因地制宜,着眼长远,进行科学规划、设计。二是脱开发。坚可持续发展观,依据当地的社会发展规划和农业资源状况,以超前性、科学性、可行性、全局性的思路,进行规模开发。2003年,由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投入吴城乡财政资金238万元,支持发展中药材种植业。该乡以“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中药材2万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发展到38个,其中有10个基地面积超过1000亩。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突破15万亩,其中1000亩以上的基地有18个,100亩以上的基地有81个,国家科技部认定的“三子一壳“(黄梔子、吴萸子、车前子、枳壳)为主体的中药材基地近百个。三是集中连片。2004年以来,在昌傅、观上、刘公庙、昊城、临江、经楼等乡镇及大桥街道办事处集中连片改造中低产田共5.8万亩。四是统筹发展。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把中低产田改造、生态农业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合理规划结合起来,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使农村环境变美、面貌变新、农民变富。五是加大投入。逐年加大农业综合开发投入,重点用于中低产田改造、农业产业化:页目建设,并加强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六是细化管理。坚持做到每抓一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工程,在工作上有部署,在质量上有验收,在资金上有督查,在责任上有考核,确保工 程项目高质量高标准完成。
  用产业化理念抓农业综合开发。实现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是农业综合开发的目的所在。一是着力培育壮大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及基地。结合本地的资源条件,全市已建立良种冲药材、花卉苗木等基地30多个,同时,狠抓了配套基地建设。二是扶强做大龙头企业。2004年以来,樟树市投入财政无偿资金283.5万元,支持做强一批药业骨干企业。其中天齐堂中药饮片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形式,与吴城乡药材种植大户联合开发"三子一壳“地道中药材基地8000亩,不仅为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而且带动了项目区药农增收,人均年增收520多元。三是大力支持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市里组建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协会,各乡镇组建了合作经济组织行业分会,在政府、龙头企业、农户之间 架起了联系的桥梁,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 程度。2005年国家投入财政无偿和有偿资 金160万元,支持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江 西其门堂蔬菜食品有限公司”种植蔓头 5000亩;该项目年新增产值600万元,新 增利税120万元,还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 250人。
  用市场化理念抓农业综合开发。从市场建设入手,搞活农产品流通,是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升级的重要丢段。一是抓“有形市场”。大力建设农产品交易市场,为农产品的顺利流通提供有效平台。目前,樟树已建立和完善了辐射全国的专业药材批发交易市场。同时,为配合城乡一体化建设和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造完善了各乡镇农贸市场,构建了以市场为基础的开放式的农产品交易体系,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接轨。二是抓“无形市场”。积极支持发展农产品流通大户和流通组织,不断提高其经营能力,鼓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在各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窗口,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
  用最优化理念抓农业综合开发。一是注重涉农资金的配置。整合支农资金,重点加强土地治理和中低产田改造,以及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产业化生产基地 的扶持。二是注重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
  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引导农户进行土地占补的调剂。对中药材等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原则进行开发,确保农村和谐、稳定。三是注重技术资源的配置。按照“为农村发展、为农民服务、为农民增收”的原则,促进市涉农部门由行政管理型向提供技术信息等服务 型转变。四是注重劳动资源的优化配置。
  积极引导现有农村劳动力扩大种植规模,使之成为种植大户,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导他们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来。用科技化理念抓农业综合开发。一是科学实施。对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坚持按照设计和规划进行综合治理、规模建设。二是整合技术资源。扶持一批专业性的精深加工农业企业,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三是大力引进技术。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引进、培育、推广符合区域条件与产业调整方向的优良品种和 配套栽培技术,提高区域特色农产品的 品质,改善生产环境,推动产业转型升 级。四是抓好技术培训。市、乡两级积极 组织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高了农 村劳动力素质。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孙文达
责任者
陈林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