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华侨父子的助学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2678
颗粒名称: 一对华侨父子的助学情
其他题名: 丰城市“余母教育基金会”侧记
分类号: G467.8
摘要: 在丰城市拖船中学高二就读的李安平给“余母教育基金会”来信说:“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哥患精神病,是年迈体弱的奶奶照顾着我和哥哥,我本没有读书的机会,是余耀南父子的资助扬起了我学习的风帆。”作为海外华侨的余耀南、余元父子, 并非特别富有,他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捐 资助学,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是因为他们深深眷恋着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
关键词: 华侨 助学

内容

又是一个新学期。在丰城市拖船中学高二就读的李安平给“余母教育基金会”来信说:“父亲去世,母亲改嫁,哥患精神病,是年迈体弱的奶奶照顾着我和哥哥,我本没有读书的机会,是余耀南父子的资助扬起了我学习的风帆。” 正在赣南师院就读、家住丰城市曲江镇老岸村的吴海燕告诉笔者,10年来,如果没有余耀南父子的资助,上大学对她来说只能是个梦,因为父亲多病,母亲又残疾,五口之家生活特别困难。
  自1979年余耀南教授在丰城市石滩镇捐资建设校舍并设立奖学金,到1989年捐资在丰城中学设立”余母奖学金”; 又从1997年余元博士继承父志在丰城市曲江镇设立“胡氏奖助金”,到2005年在丰城市教育局设立“余母教育基金会”至今,像李安平、吴海燕这样因家庭困难无法读书而受到余耀南父子资助得以上学的学生已逾千名,资助总额达50多万元。
  故地重游心系教育
  1909年生于丰城市石滩镇塔前曾家村的余耀南,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是母亲将他抚育成人。“五四”运动后,他受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投身革命,与当时进步青年在丰城广泛宣传新思想、新文化,并于192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捕杀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被通缉的余耀南逃往日本求学。在日本,余耀南获得了东京工业大学电机系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湖南大学教授。日本投降后,余耀南被派往台湾接收日本在台湾的电机机械设备。1957年赴美任大学教授,后又应聘为加拿大温哥华大学教授。
  1979年,科研成果卓著的余教授应邀回国讲学,顺便探望了阔别已久的故乡一江西丰城。目睹丰城石滩塔前小学破烂不堪的样子,余教授心里很不是滋味,当即捐资上百美元,用于改善这所小学的办学条件。后来,余教授每年都会寄来美金改善该校办学条件或用于奖励优秀学生,先后为该校捐助资金共23700元人民币。
  中加建交后,时为国际电力学会终身会员、加拿大温哥华大学一级物理教授的余耀南,既带研究生,又要搞科研,但他不顾工作繁重,每隔一年回国一次,先后11次在国家水电部、电力科学院及清华大学、湖南大学、江西工业大学(现南昌大学)讲学,亲自为我国一些大学培养研究人员。怀念慈母捐资助学
  面对自己在世界电力科学领域取得的硕果,余教授总会想起当年慈母的辛苦抚养与谆谆教诲。母亲常教导他,不论身在何处,都不能忘本,要多关心故乡的下一代。1989年,余教授捐资在丰城中学设立了“余母奖学金”,以奖励学业优秀的学生。当年就有10名学生获奖,奖金各为100元。学生欣喜,家长感激,学校领导也干劲倍增。第二年,该校罗智华老师所带班级参加高考,80%以上的学生被大中专院校录取,罗老师获得了余教授的教学奖200元和一套教学资料, 当时年轻的罗老师深受鼓舞,满怀教学热情。余教授还多次来信鼓励丰城中学
  200多园丁和3000余学子,他说:“动乱时期要有勇气,和平时期要学科技。”并表达了海外赤子的一片悠悠乡情和对故乡教育的深切关心。
  1991年获得“余母奖学金”的周伯文同学,进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后,感到自己与其他同学相比有许多不足,因而有些畏难情绪,便写信向余教授求教。余教授读了他的信后当即回复了一封长信,从环境、机遇等方面开导启发他,信中说:“相信你不会气馁,我以为人生不必争一时之短长,要紧的也不是一时的进度,而是自己是否在不断地努力。”
  继承父志扩大助学
  1996年,将近90岁的余教授考虑到自己年迈体弱,精力不济,但又打算将“余母奖学金”发扬光大,继续为故乡的教育奉献爱心,于是便将助学事业交给儿王余元。
  余元1940年出生于丰城市曲江镇,8岁随父离开丰城到台湾,台湾大学毕业后,又到美国杜克大学攻读太空电子博士,毕业后供职于美国国防部,10年前辞去公职在洛杉矶等地开办高科技公司至今。
  余元博士按照父亲设立“余母奖学金”的初衷,满腔热情地进一增加捐资。到2005年初,历时十六载的“余母奖学金”共奖励丰城优秀学子268人次,奖励优秀教师25人次,奖励金额58990元。
  1996年11月4日,余元给在曲江镇工作的亲人发来一封信:“我虽安居于海外,但心系祖国,心系家乡,从不敢忘本,中国欲求自强,教育为一切之本,而中小学教育实为养成教育,是国家振兴和社会安定之基础,国家教育经费或许不足,海外侨民皆应倾力相助。因而,我想在曲江设立奖学金,以表达我对祖国、对家乡的一片赤子之情,借此推动家乡的中小学教育。” 经过其亲人紧锣密鼓的运作,1997年,余元在曲江镇设立了“胡氏奖助金” 基金会,每年捐资1500美元。到2005年,该基金会奖助优秀或贫困学生共800余人,奖励优秀教师100余人次,奖助金额达10万元。8年中,获奖受助的学生遍及曲江镇各个村委会、各所中小学。
  因丰城中学改制,2005年,余元博士将“余母奖学金”、“胡氏奖助金”合二为一,在丰城市教育局设立“余母教育基金会”,并增加捐助资金和扩大资助范围,每年捐资12500美元,从2005年上半年到2006年底,累计资助贫困生 386人次,资助金额127250元。
  新年伊始,余元博士给基金会发来电子邮件,表示将不断增加"余母教育基金会”的金额,今年已增加至3万美元。他还表示,今后要把资助范围扩大到江西省其他地区,计划每年在全省资助 1000名贫困学生。
  作为海外华侨的余耀南、余元父子,并非特别富有,他们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捐资助学,是因为他们都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是因为他们深深眷恋着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郭敬文
责任者
熊学义
责任者
李安平
相关人物
余耀南
相关人物
吴海燕
相关人物
余元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丰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