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明月山打造成“心”经济的活力之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2383
颗粒名称: 把明月山打造成“心”经济的活力之源
分类号: F592.7
摘要: 旅游业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再次,实施明月山旅游升温战,是“把宜春建成赣西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战略之措。宜春历来是赣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萍乡、新余设市后,凭借大工业优势,发展势头强劲,宜春中心城处于东西崛起、中部陷落的尴尬境地。根据省委“把宜春建成赣西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要求,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心圈廊”的发展构想。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使决战明月山的意义、思路、目标、任务、措施深入人心,激发内动力,形成合力。
关键词: 明月山 旅游发展 旅游业

内容

新年伊始,以“工业强攻战、城市扩张战、旅游升温战”为主要内容的“三大战役”,吹响了我市新一轮科学发展、加速前进的进军号,擂响了做大中心城、做强“心”经济的出征鼓。日前,记者就市民关心的一些问题采访了市委副书记、市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任桃英。实施“明月山旅游升温战”时不我待记者:任副书记,您好!作为“三大战役”之一的“旅游升温战”的总指挥,能否请您先谈谈我市实施“旅游升温战”的背景、地位和作用?任桃英:众所周知,市委、市政府近年实施的“心圈廊”发展构想决策部署,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然而,我们无法回避的是,我们的“心”经济虽然有所增强,但与发展迅猛的“圈”、“廊”相比还比较弱。在这种背景下,实施中心城“三大战役”,无疑是做大中心城、做强“心”经济的明智之举。我认为,如果说实施“工业攻坚战”是打造“心”经济的增长极,实施“城市扩张战”是打造中心城的新形象的话,那么,实施“明月山旅游升温战”则是打造“心”经济的活力之源。首先,实施明月山旅游升温战,是顺应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大趋势的睿智之举。据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发布的报告,2005年,世界旅游经济总量达到6.2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量的10.6%;旅游投资9180亿美元,占全球投资的9.4%;旅游就业人口2.2亿人,占世界总就业人口的8.3%。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标志着我国开始进入旅游消费的黄金期。2006年,全国旅游业总收入855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全国GDP的4.3%。云南省和深圳、杭州、成都、大连、三亚等城市,旅游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的顶梁柱。而且,我市的旅游业经过近10年的夯实基础和积蓄后势,特别是成功举办第五届全国农运会后,每年以近20%的幅度快速增长。去年,全市接待海外旅游者首次突破万人大关,接待国内游客383.8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22.65亿元,占全市GDP的5.33%,已成为我市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可以说,旅游业已经成为21世纪全球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其次,实施明月山旅游升温战,是把宜春建成“江南生态休闲城市”的必然选择。在“十一五”规划中,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将宜春定位为“江南生态休闲城市”,这是立足宜春实际,彰显宜春优势的明智选择。宜春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山清水秀、沃野流金;宜春中心城是全国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特别是去年,我们一举摘取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国家园林城、全国畅通工程模范管理城市”三顶桂冠,现在我们正向“全国卫生城市”发起冲刺,为把宜春建成“江南生态休闲城市”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沪瑞高速的通车,浙赣铁路电气化改造的完成,武吉高速、宜安一级公路的动工,明月山机场的筹建,宜春将成为赣西连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的交通枢纽中心,为明月山旅游业发展创造了周边城市所无法比拟的有利条件。加快明月山旅游业的发展,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再次,实施明月山旅游升温战,是“把宜春建成赣西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战略之措。宜春历来是赣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但萍乡、新余设市后,凭借大工业优势,发展势头强劲,宜春中心城处于东西崛起、中部陷落的尴尬境地。根据省委“把宜春建成赣西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要求,市委、市政府适时提出了“心圈廊”的发展构想。做大中心城、做强“心”经济,不仅是省委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也是宜春人民的热切期盼!去年,我市成功举办了2006中国光彩事业宜春行暨明月山森林温泉旅游节,温泉搭台、光彩联姻、经贸唱戏,带来了签约项目28个、合同资金25.8亿元的丰硕成果。打好明月山旅游升温战,搞好明月山旅游开发,将直接拉动中心城以教育、文化、体育为主元素的大文化产业发展,对于推动工业攻坚战和城市扩张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建设“江南生态休闲城市”是总体目标记者:我们知道,“明月山旅游升温战”是一场长达5年的“战役”。古人行军打仗、排兵布阵,讲究有的放矢。那么,我市确定的战略与长远目标是什么?今年我们要完成的任务和工作有哪些?任桃英:简单地说,我们的战略与目标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心圈廊”战略构想和建设“江南生态休闲城市”目标,凸显月亮文化、温泉文化、禅宗文化和农耕文化四大文化,打响富硒温泉、明月山水、禅宗圣地和天工开物四大品牌,推动旅游升温,做旺景区人气,做强旅游产业,做大经济总量。到2011年,游客总量力争达120万人次,财政总收入达1亿元,各类门票收入达1亿元,旅游综合收入达8亿元。把明月山风景名胜区建成管理规范的国家AAAAA级景区,具有吸引力的生态休闲旅游胜地,人气兴旺的全国著名风景名胜区,拉动宜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今年是打基础的头一年,关键性的开局年,高标准的起步年。我们将全面实施“13566”计划,即:突出一个重点:月亮文化建设;引进三个项目:国际禅修中心、高品质矿泉水厂、里布水库;建设五大工程:完成游客服务中心、仰山栖隐禅寺主体工程的建设,动工建设天工开物园、温泉养生文化公寓、日出水量1万吨的地热水供应系统;完成六大指标:游客总量达25万人次,财政总收入达2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5%,各类门票收入达20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达1.5亿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0%,森林采伐量比上年下降20%;办好六件实事:整治温汤河,建设温泉古井公园,开通宜春一温汤一明月山公交线路,完成温潭公路的拓宽改造,植树100万株、抓好温汤镇和洪江乡的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打赢“战役”的关键是方法得当、执行有力记者:方向已明,战略已定,关键的还是在工作落实中要方法得当、执行有力。我们欣喜地看到,“升温战”拉开序幕后,各有关部门、单位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如火如荼的“战役”当中。就目前的进展情况来看,您认为各相关部门、单位应当注意解决一些什么问题?任桃英:是的。在一个接一个的高规模、高层次的动员大会召开以后,各有关部门、单位都以必胜的信心投入到工作中,城市管理部门正着手解决宜春~温汤~明月山的公交问题;公路部门也拿出方案,主动接手明月山风景区公路的管护工作,并着手对道路两旁的绿化进行布置;市直部分党委部门、群团单位也纷纷调整工作思路,围绕“三大战役”,积极发挥部门职能,做好服务工作……呈现出热情高、声势大、力度强、成效好的特点。就目前的进展来说,我认为应该着力解决好六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以解放思想为先导,着力解决好干群观念问题。我们将每年开展一次主题教育活动,坚持不懈,常抓常新。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使决战明月山的意义、思路、目标、任务、措施深入人心,激发内动力,形成合力。引导辖区干部群众往高处站、往大处想、往远处看,克服小成即满、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破除畏首畏尾、怕担风险的保守思想,摒弃遇事等待、办事拖拉的懒散习气,树立自我加压、负重奋进,勇于创新、争创一流,惜时如金、只争朝夕的精神。第二,以深化改革为动力,着力解决好运行机制问题。明月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必须加快实现由依托管理向自主管理、由部门意识向政府意识、由管理保护向开发保护、由筹措资金向运作资本、由自成一体向外连成线五个转变。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尽快做好风景区的财政、公安、林业三个分局的组建工作,健全工作运行机制;组建明月山旅游发展投资公司,建立资本运作机制;建立层级负责制、领导分工负责制、重点工作负责制,形成奖优罚劣的激励机制。第三,以招商引资为重点,着力解决好建设资金问题。必须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用别人的钱办自己的事;重点盘活土地、温泉资源,用看不见的钱办看得见的事;加大跑部进京,争取上级更多的项目资金支持,用上级的钱办本级的事;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与合作,用未来的钱办现在的事;激活民间资金,用个人的钱办大家的事。第四,以大节庆活动为抓手,着力解决好聚集人气问题。今年8月,我们将举办明月山之夜“月之歌”大型文艺晚会;2008年,以天工开物园竣工为契机,举办中国农耕文化旅游节;2009年,以建成月亮湖度假村、月亮湾文化乐园为契机,举办中国月亮文化旅游节;2010年,以建成仰山栖隐禅寺沩仰宗祖庭和国际禅修中心为契机,举办国际禅宗文化旅游节。通过举办大节庆活动聚集人气,不断拉动明月山旅游升温、升级。第五,以资源保护为根本,着力解决好可持续发展问题。严格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明月山风景名胜区实施“四严管”:管好山,一是管好山上的树,严禁砍伐古树和阔叶林;二是管好山上的矿,严禁在景区采矿;三是管好山上的坟,景区山上的坟墓严禁修建大墓面,提倡从简殡葬。管好水,一是要管好淡水,严禁在温汤河道采砂,严禁污染河流;二是要管好温泉水,实行计划供应,提倡节约,减少浪费,严禁违规使用温泉资源。管好地,必须控制温汤镇的房地产开发,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管好房,景区内控制高层建筑,民房要保持地域民居风格。严禁在公路两边建房,要结合新农村建设,逐步撤退现有路边村庄。通过对资源的有效保护,实现风景区资源的永续利用、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六,以资源整合、部门配合为手段,着力解决好协同作战、整体联动问题。各县(市、区)要有全市一盘棋的思想。以明月山为龙头,将全市的旅游资源捆绑成势,连点成线,在整个宜春范围内着力打造四大旅游精品线路:一是绿色山水旅游线;二是禅宗文化旅游线;三是生态农业、农耕文化旅游线;四是红色文化旅游线。市直各部门、单位要赋予明月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充分的职能和权力,并在项目、资金、资源、政策上给予倾斜。景区周边的乡镇、街道、场和景区群众,要顾全大局、全力保护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山景、林貌;维护沿线交通秩序,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大力整治沿线村庄和卫生环境。以必胜的信念努力实现美好蓝图记者:运筹帷幄才能决胜千里。按照您刚才的“排兵布阵”,我们相信未来的明月山一定会充满活力,魅力无比。最后,请您给广大市民描绘一下明月山未来的美好蓝图。任桃英:在未来的5年中,我们将对明月山的山、泉、禅、农实施综合开发,力争让明月山因山而秀、秀在明月,因泉而奇、奇在富硒,因禅而名、名在久远,因农而趣、趣在古朴。为此,我们将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把山做美,打造月亮文化品牌。按照“山上造个月亮湖,山下建个月亮湾,沿途建好月亮景,处处都有月亮情”的设想,让整个明月山随处都彰显出月亮文化特色,浸染着明月的深情。届时,如织的游人赏明月、观山水,既可面对明月发出“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无端之问,也可寄情明月,表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爱恋之情;既可相邀明月,观赏“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也可品味“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佳境,或者独自一人在皓月之下,放松自我,放飞心情。二是把泉做精,打造温泉文化品牌。温汤温泉有800多年历史,富硒低硫、可饮可浴。我们将做大温泉产业经济,延伸产业链条,从泡泉到喝茶,从休闲到养生,可以说是无所不有、无所不精。营造“欣赏蓝天白云,聆听百鸟啼鸣,沐浴温汤温泉,洗尽旅途风尘”的高品位温泉沐浴意境,叫响“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宜春归来不泡泉”的口号。三是把禅做名,打造禅宗文化品牌。我们要让神秘的禅宗文化成为大众乐于接受的旅游文化,要让宜春“禅宗圣地”的名片走向世界。我们将恢复重建仰山栖隐禅寺,重现仰山的佛光,恢复昔日的鼎盛;建设国际禅修中心,弘扬禅宗佛法,光大沩仰宗风。着力开拓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市场,把明月山的禅宗文化打造成一个国际品牌。四是把农做趣,打造出农耕文化品牌。我们以建天工开物园为平台,充分挖掘出宜春厚重的农耕文化资源,全面展现《天工开物》所记载的古代农业科技和手工制作,增强明月山旅游的趣味性和参与性。让游客在观赏中增长知识,在参与中亲近自然,在劳作中体验“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农禅风范。号角已吹响,战鼓已擂动,只要全市上下继续发扬“宜春精神”,以必胜的信心投入到“战役”当中,明月山一定会成为宜春“心”经济的活力之源头,迸发出闻名遐迩的无穷魅力。待到蓝图实现时,我们将举明月之樽,斟温泉玉液,品农耕之珍,抒禅风豪情!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任桃英
相关人物
沩仰宗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宜春市委
相关机构
宜春市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明月山
相关地名
云南省
相关地名
深圳
相关地名
杭州
相关地名
成都
相关地名
大连
相关地名
三亚
相关地名
宜春
相关地名

相关作品

天工开物
相关作品
月之歌
相关作品
月上柳梢头
相关作品

相关实物

十一五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