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的年味是和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2142
颗粒名称: 这个春节的年味是和谐
分类号: K892.18
摘要: 春节长假过后,成千上万的人们带着与亲人团聚后的喜悦和满足踏上了返程的路。全社会对亿万农民工命运的深切关注,对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待遇、让他们享有与城市居民同样权利的越来越强烈的呼唤,反映出构建和谐社会正在从决策层的倡导,变成公众的愿望与共识。
关键词: 春节 年岁节令 传统文化

内容

春节长假过后,成千上万的人们带着与亲人团聚后的喜悦和满足踏上了返程的路。虽然鞭炮之声渐稀,但这个春节里“和谐”二字调出的浓浓年味儿,所带给人们的温馨、亲切和欢乐,却融入人们心底,成为人们长久的美好记忆。大年三十,正当人们万家团圆之时,胡锦涛总书记远行甘肃农村,与农民一起剪窗花、炸油果子,品尝年饭,倾听乡亲们的心里话;温家宝总理赴东北,踏雪访山村,深入企业车间,与职工们一起吃饺子,话家常。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各级领导干部纷纷走进城市困难居民的家中,来到农民工的工地,下到偏远乡村贫困农户,带给他们节日的祝福。给低收入人群更多的关爱,不仅给这个春节增添了和谐与温暖,也让人们从党和政府“关注民生”的执政理念中,对美好的明天有更多的期盼和信心。春晚节目中打工者子弟一首“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的诗朗诵,不仅让许多农民工热泪盈眶,也打动了无数城里人的心。全社会对亿万农民工命运的深切关注,对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待遇、让他们享有与城市居民同样权利的越来越强烈的呼唤,反映出构建和谐社会正在从决策层的倡导,变成公众的愿望与共识。人们热议春晚打工者子弟的诗朗诵,传达出的正是这样一种认识:只有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都能被尊重,都享有共同的权利,我们民族和国家才会变得更美好。过年就是过团圆。全家团圆欢聚的天伦之乐,是中华民族最浓的情愫之一。除夕灯下,一家人包饺子说家常,老少一堂其乐融融,那一份扯不清、割不舍的浓浓亲情,就是最浓的年味。此时此刻佳节欢聚,用我们的亲情,给老人奉上一份孝心,给儿女一份关爱,也给自己的心灵找回那份亲情和至爱,这难道不是最美好的感觉吗?家和万事兴,中华民族对家庭的这种深沉情感,正是维系和凝聚全民族的强大力量,正是让我们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内在动力。在“年”里,城市“禁改限”,鞭炮声越来越响;手机短信拜年和登门串亲戚并举;自驾车旅游和逛庙会并行;就连北京的庙会,也有了厂甸“传统庙会”、龙潭公园“体育庙会”、朝阳公园“洋庙会”。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让我们的春节更加丰富多彩,年文化的精神内核生长出新的繁茂枝芽。在“年”里,既有历史传承,又有时代特色;既有中国民族特点,又以世界文明进步为载体。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过年是个人的自由,春节在岁月更迭的过往中依然保持着独特韵味继续传承,社会正是在这种不断融合、选择中阔步前行。“和谐春节”的浓浓年味儿,越千山过万水,把世界华夏儿女的心'连接在一起。从北极村到南太平洋岛国,从巴黎华人社区到纽约唐人街,无数的华人亲友相聚,共享天伦之乐。这浓浓的年味也吸引了世界各国的关注,赢得了越来越多海外朋友的喜爱。中华文化的亲和力随着华人欢快的狮舞和高挂的红灯笼,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感受着中国春节的喜庆和吉祥。
  “和谐春节”少不了百姓的丰衣足食,少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少不了国家的日益强盛。正是由于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正是老百姓的日子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人们才有心思过个好年,才有舒心开怀的笑脸。“和谐春节”的浓浓年味,预示着我们民族的明天更美好。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胡锦涛
相关人物
温家宝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甘肃
相关地名
北京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