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香催春来、古村展新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1920
颗粒名称: 梅香催春来、古村展新姿
分类号: F303.3
摘要: 一垄垄整齐划一的标准农田,一条条平坦的水泥道路,一幢幢清新靓丽的农家小楼房……春节前夕,踏访高安市大城镇古楼村古楼铺自然村小组,感受这里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工作纪实

内容

一垄垄整齐划一的标准农田,一条条平坦的水泥道路,一幢幢清新靓丽的农家小楼房……春节前夕,踏访高安市大城镇古楼村古楼铺自然村小组,感受这里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以前一下雨,泥泞的土路变成了真正的’泥水路',一出门身上就沾满了泥浆,卫生状况更加差劲,依主屋而建的牛栏猪圈,散发着阵阵臭味,污水横流,蚊子、苍蝇嗡嗡乱飞。”回想起去年10月以前的境况,村里73岁的老人雷元英连连摇头。她感慨地告诉记者,现在村里一切变化是与高安市交通局倾心帮扶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分不开的。
  干部“沉”下去
  古楼铺自然村是一个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古村,全村有农业人口137人,有农田面积525亩。
  去年10月24日,按照高安市委、市政府开发古楼新农村建设示范区的总体部署和要求,高安市交通局与古楼铺自然村结对帮扶。当日,高安市交通局局长肖松林、局党组书记席卫国便带着班子成员来到了古楼铺自然村,与群众“五同”,征求群众意见,商讨新农村建设方案。之前,该局还迅速组建包村工作领导机构,局长肖松林担任领导小组负责人。
  搞好新农村建设,首要的是要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以局人武部部长陈继成为组长的包村工作组常驻古楼铺自然村,他们入驻第一站便是对新农村建设积极性不高的村民谭友根家。谭友根告诉记者,当初村民的确怀疑过包村工作组搞新农村建设的诚意和能力,村民中普遍有三种担心:一是担心工作组轰轰烈烈搞了几个月后,便虎头蛇尾,不了了之,留下一个烂摊子;二是担心雷声大雨点小,做面子工程,见不到实质性成效;三是担心帮扶资金难到位、技术指导难到位,劳民伤财。为了攻下老谭这个“堡垒”,陈继成等人不分昼夜地与老谭谈心,两天三夜过去了,老谭思想上的疙瘩终于被解开了。
  诚心换真心,老谭没有了思想顾虑,开始协助包村工作组的干部一道做群众工作。据介绍,包村工作组进驻该村以来,陈继成等人一直自带伙食,天天奋战在群众中间,与群众打成一片,每家每户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如今,陈继成面对90%以上的村民都可以叫出姓名。村民谭兆定感慨地说:“像他 们这样的工作作风,我们没有理由不做好自 己该做的事,我们信得过他们。”
  工作“细”起来
  做农村工作,陈继成等包村工作组的同志是大姑娘上头一回。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市交通局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加上包村工作组的同志的用心,在确保工作时间到位的前提下,他们把工作做“细”,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好评。
  局长肖松林带领包村工作组的同志认真开好了“三会”,即村组干部会、村党员会、村民大会。在村组干部会上了解村民各家的基本情况、提出着重要解决的问题;在党员会上,号召党员当好“六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经济建设的领航员、乡风文明的倡导员、村级民主的监督员、社会稳定的护卫员、自然环境的保护员,共同为建设新农村出谋划策;在村民大会上,局长肖松林围绕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和如何处理好主体与帮扶关系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并结合 该自然村实际,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听取 群众呼声,顺应民意解决问题。
  为浓厚新农村建设的氛围,工作组的同 志坚持做到每个星期出一期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黑板报,并印发致村民的一封公开信。
  按照“村民主体”原则,包村工作组组织村民依法选举成立了村民理事会。通过理事会,让农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通过理事会,把新农村建设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为深入动员群众,工作组除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外,还到南昌、靖安等地,对不在家的村民登门拜访,对远在湖北等地的则电话联系,取得支持。
  去年11月3日,村民理事会作出决定,组织村民走出去,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做法。全组各家各户派出代表,到附近的八景镇、上湖乡、蓝坊镇等新农村建设 点参观。通过参观学习,进一步激发了村 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
  针对该组劳.动力少的情况,在新农村建设任务繁重的时刻,高安市交通局先后抽调180多人次到该村参加义务劳动,帮助村民打扫卫生、清沟排水、拆除旧房。
  从群众最关心的事做起。市交通局在短期内便迅速帮古楼铺自然村规划建设了28套新猪牛栏,在30天内就交付给村民使用。看到包村单位的干部真心为村民搞新农村建设,广大村民也感到了压力和责任,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热情迅速高涨。村民小组长谭立响不久前刚花7000余元建了猪牛栏附房。当得知村民理事会决定拆除各家的猪牛栏附房,统一建新的猪牛栏,实行人畜分离的情况后,他二话没说,请来帮工,把猪牛栏附房拆了,并热情地为前来帮忙的包村工作组干部及村民各煮了一碗热乎乎的高安挂面,演绎了“一碗面“的感人故事。村民谭兆坤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自己家 被拆除了100多平方米的旧房,眼前是受 了点损失,但长远受益。开展新农村建设的 确是政府在为群众办好事!”
  群众“迷”了心
  在古楼铺自然村采访,有一个场景令记者感动不已:在一条正在修建的村内水泥路上,几条狗在还未完全硬化的水泥路面上留下了脚印,一名村民从自家拿出了 泥工工具,小心翼翼地把 狗留下的脚印抹去。同行的村干部说,村民们都把新农村建设当成自己的 事,事事关己。通过这件 小事,我们看到了集体主义精神在这里闪光。
  陈继成还给记者讲了一件这样的事:几天前,他从村民雷元英家门口经过,雷元英老人硬是拖住他不放。原来,雷元英老人不知从哪儿听说陈继成等包村干部要撤 走。已经与陈继成部长等 人结下深厚情谊的村里 的老百姓议论纷纷,担心 新农村建设半途而废,于 是有了雷元英老人拖住 陈继成不放的一幕。
  雷元英老人说:“建设新农村,拆除了好多旧房子,改变了原有的村落结构,一开始有点失落,后来被包村工作组的干部说服了。搞了新农村建设后,道路好、空气好、卫生好,是好事。加上我看出这些包村干部是干实事的,所以就全力支持他们。村里有什么需要我出面跟他们年轻人说的事,我一定会去帮忙, 我现在成了这些包村干部的坚强后盾 了。”
  雷元英老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拆除旧房过程中,碰到了一件令所有干部头疼的事:原来,按照当地风俗,为健在老人备好的棺木是不能随便移动的。而恰好在这些要拆除的旧房中,共放有四口棺木。一时,谁也不敢轻举妄动,拆迁工作遇到了很大的麻烦。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雷元英老人毅然下定决心,率先把后辈们为自己备好的棺木移走了。在雷元英老人无声的带领下,其他棺木移出了旧屋,确保了拆迁工作顺利开展。
  高安市交通局全体干部职工的真情服务和大力支持,清淤、清障、清垃圾等一件件好事实事的办成,让农村群众切身体会到帮扶活动带来的实惠。到目前为止,该自然村实际拆迁面积2160多平方米,新建猪牛栏1080平方米,村民关心关注的几个建设项目正在逐步落实,新猪牛栏已经交付使用,水塘已经开挖完毕,公厕已投入使用,进村公路正在修建,晒场、村路路面硬化已基本完工。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热情空前高涨,形成了人人关心、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全村没有因新农村建设而发生一起上访的事。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邹思球
责任者
雷元英
相关人物
肖松林
相关人物
席卫国
相关人物
陈继成
相关人物
谭友根
相关人物
谭立响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高安市交通局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湖北
相关地名
南昌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