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树市全方位构建城乡社会经济救助体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1599
颗粒名称: 樟树市全方位构建城乡社会经济救助体系
分类号: F126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樟树市坚持协调发展,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和灾民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相配套,以慈善救济、社会互助为补充,建立了一个广覆盖、全方位、多层次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2006年,该市累计投入各类救助金2110.8万元,有 33056名困难群众得到救助。
关键词: 樟树市 城乡 经济救助

内容

寒冬腊月,家住樟树市阁山镇黄家巷村的困难户陶才林心、里却是暖洋洋的。几天来,刚刚出院的他分别收到了市农医局按规定报销的1.5万元医药费以及当地民政所干部送来的3000元大病医疗救助款。而此前,他还得到了当地政府发放的400元救济款。陶木喜极而泣:“党和政府对我们就像亲人一样体贴入微。”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樟树市坚持协调发展,以城乡低保、五保供养和灾民救助为'基础,以医疗、教育、住房等专项救助相配套,以慈善救济、社会互助为补充,建立了一个广覆盖、全方位、多层次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2006年,该市累计投入各类救助金2110.8万元,有 33056名困难群众得到救助。
  该市从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入手,不断延伸“三条保障线”覆盖面,救助对象由最困难的低保人群覆盖到城乡所有困难群体。按动态管理,该市将17054名符合低保条件的城市困难居民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在应保尽保的基础上推行分类施保,对低保对象中的无子女、无固定生活来源和患病、高度残疾、高龄老年人等给予重点照顾。该市在农村也实行了低保制度,全市共审定农村低保对象11848名,发放低保资金177.8万元。此外,该市投资1200万元对全市16所敬老院进行新建或改扩建,全市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超过70%。该市还采取定期定量救助和临时救济相结合的办法,为灾民 修复重建房屋提供扶助资金31万元,发 放临时救济金21.5万元,2000多户受灾 群众得到救助。
  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前提下,该市相继推出一系列专项救助措施,救助范围由单纯的生活救助拓展到就业、就医、教育、住房、法律等方面。去年,该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樟树市城市医疗救助实施方案》和《樟树市农村低保对象大病医疗救助办法》,进一步降低了救助门槛,调整 了救助对象、范围和标准,有效地缓解了城乡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针对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该市在长期实施“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的基础上,设立了以贫困大学生为对象的“太阳工程”,以长期稳定的救助形式,救助贫困大学生500多人,累计发放各类助学基金300余万元。对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农村特困户等困难群体,该市尤其注重变“输血”为“造血”,在政策上给予重点关注。去年,该市发放小额贷款1237万元,累计减免各 项工商规费126万元,有600多户贫困农 户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该市还充分整合社会资源,吸引企业、社会各界人士为救助城乡困难群众出力。2006年,全市共募集慈善资金34.9万元,先后开展了“千名干部扶贫帮困”、“爱心助残”、“园丁助学”、“阳光助学行动”等多项救助活动。鹿江街道“心连心”党员帮扶小组,17年间先后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1000余个,并帮助安置辖区内200多名无业、下岗、失业群众。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黎俊
责任者
程永康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樟树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