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小县大作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1513
颗粒名称: 山区小县大作为
分类号: F403.56
摘要: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对靖安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首届中国三爪仑生态漂流文化节、首届中国靖安械柑节、首届靖安农民运动会成功举行;在这一年里,全县农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广袤的山水田地间大施拳脚;在这一年里,工业强县初现端倪,有色金属加工、机械铸造、木竹精深加工、电力四大支柱产业活力彰显。更让人激动的是,12月5日,在靖安的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数字定格了一个精彩的瞬间: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08亿元,人均贡新闻聚焦献财政收入达到756元,站在全省前列。
关键词: 财政企业 工业发展

内容

2006年,是“十一五”开局之年,对靖安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首届中国三爪仑生态漂流文化节、首届中国靖安械柑节、首届靖安农民运动会成功举行;在这一年里,全县农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在广袤的山水田地间大施拳脚;在这一年里,工业强县初现端倪,有色金属加工、机械铸造、木竹精深加工、电力四大支柱产业活力彰显。更让人激动的是,12月5日,在靖安的历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数字定格了一个精彩的瞬间:县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008亿元,人均贡新闻聚焦献财政收入达到756元,站在全省前列。
  小县同样有大发展,小县同样有大作为,小县同样有大贡献!对于一个只有13万多人口的山区小县来说,财政收入突破亿元大关是在向人们宣告:靖安经济腾飞的春天到来了!然而,在实现跨越历史创造这一辉煌的过程中,靖安儿女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和努力。“铁算盘”算出新希望在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迅猛的态势下,靖安如何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快发展成了该县谋划全县工作的头等命题。靖安资源丰富,却没有发挥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只要进一步整合县域资源,重新包装并推向市场,靖安经济一定会有个飞跃发展。于是,在2006年年初,靖安县委、县政府响亮提出:2006年财政收入一定要过亿!
  全县财政收入要超过1个亿,这个消息无艇让人振奋,也同时让经济部门和乡镇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紧迫感,财税战线更是高度紧张。
  由县政府牵头组织财政、国税、地税等三家专业人员对全县的税源情况进行了一次精细的摸底,写出了数据翔实、很有说服力的《全县财政收入情况调查报告》。报告着重调查了当年财政收入情况、今后财政工作方向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摸清了家底,心里踏实了,过亿的劲头更足了。
  要用“铁算盘”算出这个新希望的落实。财税战线的同志们这样说。2006年新年刚过,他们就忙开了:通过对重点产业、骨干企业、重点项目等税源逐一进行分析,摸清、摸准税源潜力;进一步加大重点税源监控力度,挖掘税源潜力,掌握动态税源,积极寻找新的收入增长点,确保应收尽收;加大清欠力度,严厉打击税收领域的各种违法行为;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和纳税大户进行全面检查,让国家的每一分钱都不流失。税务部门更是将过亿任务瘪实到具体科室和具体责任人,实行局领导包片、科室包重点税源大户、征管员包户的办法,集中力量朝着过亿目标迈进。
  强攻工业凸现财政强势
  在“工业强县”的发展战略中,靖安通过大力招商引资来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加快工业发展速度。2006年通过整合资源、优化环境等措施做活了招商这篇大文章,全年共引进项目69个,超亿元项目两个,从而为靖安经济发展打下了基础,培植壮大了税源。
  靖安的:工业度比较弱,对财政贡献比较小。1998年以前,该县的机械铸造、有色金属加工只有腸规模极小的乡镇农矿。2002年从浙江引进的江西金发铜业有限公司,是一个以铜加工为主的企业,当时只有一个车间,2000万元的产值。仅仅4年的时间,该企业产值达到6个亿,年纳税额就达到3645.6万元。如令,靖安已有机械铸造业、有色金属加工企业十几家,大大拉动了靖安财政的增长。据统计到2006年底,全助械铸造鉴有色金勵口工企业实现税收4615.7万元,占工业企业税收总数的 66.6%,撑起了靖安财政的半壁江山。
  木竹精深加工企业是靖安本土企业,全国80%的出口竹木园艺制品来自靖安,仅江西邓氏园林集团有限公司就出口产值达228.2万元。为了扶大扶强这些企业,该县下狠心关闭了100多家粗放型的木竹加工企业,对目前的10家规模以上的企业釆取资源供应倾斜,对外县购进材料的规费实行减免政策。同时,企业也根据市场的不断变化寻找自己发展的坐标,江西邓氏园林集团开发出高档实木家具,设计生产的家具在欧洲、韩国等市场很受欢迎。为此,该县大力引进毛竹产业综合开发商到本地营造原料基地,促进毛竹的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毛竹附加值由30元/根升到60元/根。
  水是靖安的优势资源,全县可用于开发的水 电资源11万千瓦,已经开发了4.5万千瓦,有小水 电站53家,上网电量8900万度。2006年全县电力 行业实现税收1020.5万元,比上年增长了16%。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工业企业发展速度, 经济才能跳跃式发展,已成了靖安全县上下一致的共识。目前,该县的财政大厦已逐渐告别“木竹” 结构,向“钢混”框架迈进,水电建设、机械、铸造、木竹精深加工、有色金属加工、现代物流等特色产业成为加速发展的主力军,工业经济成为财政支 柱,工业强县已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发展旅游产业增强财力后劲
  在旅游兴县发展战略的推动下,2006年,靖安旅游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亮点频频闪现:8月5日12日冲国三爪仑生态漂流文化节成功举办,接待游客3.5万人;乡村游发展步伐加快,在全省举办的2006江西乡村游十大美景及十大景区评选中,三爪仑景区以最高票入选,并获得社会最佳影响奖;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速度加快,金罗湾度假村、太平山庄、白水洞、神仙谷、龙象户外拓展训练项目基地建成投入使用。景区功能的不断完善,拉动了整个旅游市场,客源逐渐由湖北向广东、福建、上海扩展,全年共接待游客61.8万人次,旅游综合 收入实现4500万元。
  旅游业的发育成熟,带动了全县餐饮、商业、交通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到2006年底,全县工商各税达到8230.7万元,来自三产的税收由2002年的1491.5万元,上升到2006年的3171万 元,第三产业在三产中的比例上升到第二位。
  在旅游大产业的建设理念引导下,靖安找准 发展方向,积极向上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使三爪仑风景旅游景区晋升全国旅游排行榜,该 县率先进入全省旅游十强县。
  打响生态绿色品牌,靖安在发展乡村游上大做文章。统一设计装修景区内的住房,给它们穿上美丽的新装。大力推广沼气工程,全县猪沼果生态模式户达到3000多户。实行林权改革,大力发展林果业,靖安农民在从林果业直接受惠的同时,也引来了乡村游的蓬勃发展。一到夏天,靖安避暑度假游便火暴登场,城里人纷纷来到这里享受清凉,呼吸着无污染的空气,吃着山里绿色无公害的蔬菜,徜徉在青山绿水之中,这是2006年靖安乡村 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对靖安未来,该县的决策者们作了这样精彩 的描述: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 原则,坚定不移地走“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 县,林果富民”之路,精心整合各类资源,加大市场运作力度,着力发展具有本地特点的特色经济,做特做优“红(洪)橙黄绿青褐紫黑白”九彩文章,努力 将靖安打造成“人居佳地,旅游胜地,工业高地,农 业净地”,力争人均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站全省、全 市前列,达到三年再造一个靖安的目标。
  实现历史跨越的靖安,发展的步伐一定会迈 得更快、更稳!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邱京华
责任者
丰帆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宜春市
相关地名
靖安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