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主要物质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消费要求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追求绿色环保型农产品消费成为主流。因此,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对于提高农产品卫生质量,提高农产品安全性,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我市是个传统农业大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优势,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近些年来,我市各地在发展无公害农产品过程中,进行了大胆探索与创新,取得了可喜成效,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经营者,都尝到了甜头。实践证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刖景广阔,大有可为。为进一步发展我市无公害农产品,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观念影响,许多农民习惯于传统种植耕作方式,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以来,农作物过度使用农药化肥,既破坏了土壤,又降低了农产品品质,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的甚至发生中毒事件。上述现象的产生,其原因是不少生产经营者对无公害农产品缺乏质量意识。由此可见,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的宣传至关重要。各地应采取多种形式,多层面、多渠道大力宣传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意义与作用,倡导生产绿色环保农产品。从保护人民身体健康,提高农产品品质,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媒手段,大力宣传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必要性,在全社会形成共识。在农贸市场设立无公害农产品销售点,在餐饮行业设立无公害农产品定点店,给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创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氛围。加大生产技术培训力度。生产无公害农产品要求高,推广适用技术是关键。鉴于目前许多地方的农民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认识不高,掌握的基本技术知识少,各地应采取有力措施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培训。一是形式要灵活。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利用空余时间,以村委会、村民小组为单位进行辅导和培训,使更多的农民参加,确保培训教育面。二是方法要得当。在培训过程中,要了解和掌握培训对象的文化水平现状,采取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法进行培训,使农民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三是内容要实用。在教育培训过程中,要突出重点,具有针对性,选择确定要发展的项目进行教学培训似提高参训对象的学习兴趣,使教与学两个方面有机结合,帮助农民提高技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是提升现代农业水平的有效途经。各地要紧跟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从多方面制定政策给予大力扶持。一是项目上扶持。对无公害农产品龙头企业或基地,制定相关配套政策进行扶持,实行扶优扶强,制定近期、中期、远期的发展规划目标,让龙头企业和基地吃下“定心丸"。二是资金上扶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程度高,生产环节、基础设施建设、防止环境污染等方面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作为政府部门,应帮助龙头企业和基地出主意、想办法,采取多渠道融资,帮助协调和解决生产资金困难,为企业和基地排忧解难。三是市场经营上扶持。要畅通无公害农产品进入市场的“绿色通道”,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要在设点、办证、收费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尤其是在出县、出省、出境等方面,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倾力提供服务,为无公害农产品畅通流通渠道,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以实现无公害农产品最大效益化。加大监管力度。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产品质量有严格的检测标准,企业和基地在生产或加工时,应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来实施和组织生产。同时,有关部门应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对无公害农产品的检查监督。一是加强对项目实施单位的监督。按照谁实施谁负责的要求制定严格的责任制,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列入项目实施人的工作目标考核,一旦出现问题,对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二是加强对农药化肥使用的监督。有关部门对农药化肥的使用应制定严格的标准,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大力推广和运用生物农药、生物肥料。三是加强对品种栽培的监督。近些年来,国家、省、市农业科技部门研创了一系列高产优质的良种,各地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挑选一批良种让农民选择栽培。大力推广良种良法,是实现优质高效的可靠途径。与此同时,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技术规程生产。产前严格把好生产和加工的质量关,加强检疫,防止带病虫害产品及劣种产品进入市场坑害农民;产中对农药化肥的使用进行有效指导和监控;产后对产品进行严格检验。通过多措并举,齐抓共管,全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