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易成是大山深处的乡村医生,今年56岁,现在宜丰县天宝乡草坪村卫生所行医。这位扎根乡村的土郎中,除了给当地的乡亲看病外,还接诊过江西九江及江苏、湖南等外地慕名前来求医的患者。
为了乡亲们的健康,30多年来,况易成走村串户,风雨无阻,为病人精心诊治,为村民提供咨询防疫保健服务,在平凡的岗位上,用爱心与执著,书写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孜孜不倦学医术
况易成热爱中医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在最基层行医,自己又不是医学院校毕业,医学理论功底不扎实,先进的检查仪器设备更谈不上,平常只能靠血压计、体温表、听诊器进行初浅诊断,很多疾病还是凭经验诊断的,而中医在农村市场很受欢迎,相对来说中医诊断只需望、闻、问、切,中药价格相对便宜,有的药材还可自己上山釆挖,这又可为群众减轻经济负担。
于是,况易成1970年参加了宜丰县举办的赤医班,拜当地有名的老中医为师,同时借来中医书籍慢慢啃,潜心钻研。1972一1973年,他又参加了江西省中医函授班学习,1976年还到宜春地区人民医院进修了一年。
况易成经常向本乡本县的中医行家请教,并注重总结、完善,逐步形成了用中草药治疗中风后遗症、慢性肝炎、麻痹症等疑难病症的经验疗法。
行医贵有德
况易成历来注重医德,年轻时他就这样想:要做一名受群众欢迎的医生,医德同医术一样重要,二者缺一不可。
况易成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看病收费低廉,还每年给当地的五保户、孤寡老人、特困家庭患者免收医疗药品费不少于1000元。长期以来,他拒收患者或家属的感激酬谢费达几万元。
1998年12月一个寒冷的深夜,一位名叫胡俊太的五保老人突发急病,况易成得知后沿着乡村小道,顶着寒风细雨,背着出诊箱,来到了一公里以外的患者家。经检查诊断,老人得了急性肠梗阻,必须立即转到大医院手术治疗。不料,老人流着眼泪对况易成说:“我家里非常贫困,只剩20多块钱,深夜到哪里去借,求你开个药方,行就行,不行就一死了之。”此时的况易成耐心地给老人讲解病情,说明病理,并从自己身上掏出了600元钱塞给了老人。为确保老人路途上的生命安全,况易成又亲自送他到了一所县直医疗机构,进了手术室才放下心来。
弘扬中医文化
据不完全统计,况易成35年来用中医治疗患者10余万人次,患者遍布省内外,最远的患者来自江苏省海安市,中药处方占80%以上,并尽量选择疗效好、价格低的中药材。看到一个个疑难病症患者通过治疗后奇迹般康复,心里更加坚定弘扬中医文化的信心。
原国营黄岗山垦殖场患者余灿祥27岁就患了膀胱括约肌麻痹,造成尿潴留,天天要插导尿管,在县级医院治疗几天后转到南昌某大医院,医生说要在腹部开刀,终身插管装尿袋子(即膀胱造痿)。想到自己年纪轻轻就要背上这沉重的包袱,余灿祥坚持不肯做手术,并想好了万一要这样治疗就一死了之。后听说况易成擅治疑难杂症,就抱着一线希望找到他。况易成先从思想上开导小余,配合治疗。令小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他的病中药内服外敷二次后就基本痊愈了,只花费了20元不到。半年后他就结婚生子,而且多年来 一直未复发。
况易成高超的医技、高尚的医德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肯定,他每年都被乡里评为先进个人,他的卫生所年年被评为先进卫生所,2000年还被县卫生协会评为先进诊所。2005年,宜丰县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国家、省、市专家验收组的专家专程到他的卫生所实地考察,获得高度评价。因业绩突出,2005年况易成被评为江西省优秀乡村医生。
对荣誉,况易成看得很淡,他说他只想做_个扎根农村的“永久牌” 土郎中,并将继续努力钻研中医医术,为更多的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