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0476
颗粒名称: “专门”
分类号: C913.11
摘要: 终于我要出门了,母亲送到门口,她像是一夜的焦虑,终于鼓足了勇气,母亲问:“你这一回,是专门回来的吗?”母亲不识字,这个“专门”,她肯定是跟谁学的。可那一刻脱口,是意识不到这些的。转念再细想一下,我这些年,哪一次是“专门”回家看望父母的呢?
关键词: 母亲 儿子 生活故事

内容

我转业以后,被安排到省城工作,离家近了一些,有时间总要回家,看看母亲。这种回家,一般都是公私兼顾,凑巧单位在当地有个什么事儿,派谁也是派,就把这份差事让给了我。有时甚至是为了照顾我回一趟家,“回去看看吧,顺便组组稿,见几个作者。”这时候,工作,实际上成了给假和报销差旅费的名义。有一阵子,报纸上面还提倡这样的工作方式,表扬这种做法富有人情味,能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它总还是有好处的吧。身兼着公事,总归是不能在家里多住。出去转个三五天,在家里住上一两天,见见老人,拉拉家常,就返回了。我也没有感觉到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又是这样一次,我回了家。又是打算住上一两天。和母亲坐着拉闲话,却感觉母亲有些心事,要问我一点别的什么,可也老没有问。终于我要出门了,母亲送到门口,她像是一夜的焦虑,终于鼓足了勇气,母亲问:“你这一回,是专门回来的吗?”我一时不明白母亲的意思。犹豫了一下,知道母亲是问我是否还担着出差的任务。我于是给母亲说,单位在邻县还有件小事,我跑一趟就回去了。我看到母亲的眼睛里,像是一颗烧得旺旺的炭火突然熄灭,那光芒一下子暗淡了下去。母亲的脸色刹那间也变得灰白。没有了初见儿子的喜气和生气。她不再说什么,郁郁地把我送出门。出了门我就后悔得想抽自己一个耳光。母亲不识字,这个“专门”,她肯定是跟谁学的。为了学会这两个发音,她私下不知要练习多少天。她要闹清楚,她的儿子到底是回来看她,还是出差路过,捎带着,顺个便,到家里敷衍一下。我也是的,就说没有旁的事,专一回家看她,安慰安慰老人不就行了么。可那一刻脱口,是意识不到这些的。转念再细想一下,我这些年,哪一次是“专门”回家看望父母的呢?没有。一次也没有。我总要等到一个什么机会,或者单位有事,或者是自己的要紧事一定要办,办事地点又离家不远,才要求到这边跑一趟。事实上,每次都是自己的事情顶顶要紧,看望父母确实是个捎带。每次回家,都是急急巴巴,住上一两天就走。最短的一次,我在家只待了十五分钟。放下点心,问候几句,回头就走了。在母亲看来。儿子从来没有“专门”回家,住上十天半个月,认真负责地和他们团聚一阵,儿子没有把他们放在心上。我这么多年,专门看望母亲的只有一次。那是接到电话,母亲摔倒,昏迷不醒,人已经不行了,要我回家料理后事。这一次,确确实实没有任何别的事,专门。我还没有狼心狗肺到出个差,捎带办理母亲丧事的程度。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星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