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首次为“吃饭”立法引入专业营养指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宜春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41120020220000061
颗粒名称: 我国将首次为“吃饭”立法引入专业营养指导
分类号: R151
摘要: 我国将诞生第一部专管吃饭的法——《国民营养条例》。由中国营养学会起草的《条例》(草案)已进入专家讨论阶段,有望下月完成。该《条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让专业营养指导走近国人生活,以改变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的现状,培养科学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国民素质。据悉,《条例》(草案)还要求,所有幼儿园、学校和社区都应配备专业营养师,让孩子们从每一份点心、每一顿午餐中培养健康饮食习惯。第二医科大学人文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马进指出,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通过立法,可以进一步改善群众营养状况,提高生命质量。
关键词: 营养指导 国民营养条例 “吃饭”立法

内容

我国将诞生第一部专管吃饭的法——《国民营养条例》。由中国营养学会起草的《条例》(草案)已进入专家讨论阶段,有望下月完成。该《条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让专业营养指导走近国人生活,以改变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均衡的现状,培养科学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国民素质。
  据悉,《条例》(草案)还要求,所有幼儿园、学校和社区都应配备专业营养师,让孩子们从每一份点心、每一顿午餐中培养健康饮食习惯。
  上海市一些营养专家介绍,上海市民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慢性疾病逐年增长,与“不会吃饭”有密切关系,引入专业营养指导迫在眉睫。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营养教研室主任郭红卫认为,目前上海市民营养摄入存在“多油少饭、乱吃保健品”的误区。据介绍,上海每人每天平均摄入50克左右植物油,比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合适量多了一倍。如做个炒鸡蛋,最多只需1汤匙油,但很多家庭放两汤匙都不止。再如,上海人每天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也不能满足能量所需。她还指出,一些上海人在服用营养保健品上也缺乏针对性,喜欢买 “流行”品。
  对于制定中的《条例》,郭教授认为,营养摄入要“量体裁衣”,就离不开专业营养师的指导。她说,本市亚健康人群、慢性病人群大都存在营养过剩或营养不足问题,但很少有人主动去医院营养门诊寻求科学指导。一旦专业营养师常驻社区,不仅能为他们提供出门可及、“量身定做”的营养咨询,而且对建立社区人群营养档案和监控膳食结构很有帮助。
  第二医科大学人文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马进指出,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00美元,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填饱肚子只是一种低层次的生存需求,讲究营养才是科学的现代生活方式。通过立法,可以进一步改善群众营养状况,提高生命质量。

知识出处

宜春日报

《宜春日报》

出版者:宜春日报社

出版地:江西宜春

《宜春日报》是中共宜春市委机关报,其前身为《赣中报》,创刊于1949年9月,1992年1月改为《宜春日报》,报纸采用电脑激光排版,版版印刷,对开四版,周七刊。是全市惟一全国公开发行的综合性报纸,是全市最具权威性的新闻媒体,也是全省地市报中发行量最大的报纸,期发数6万多份。

阅读

相关人物

郭红卫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上海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