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子恭道团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唯一号: 141034020230000212
专题名称: 杜子恭道团
文件路径: 1410/01/object/PDF/1410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T00142_00.pdf
专题类型: 玄学宗教
产地: 鹰潭市

专题描述

东晋最有影响的五斗米道组织,由信奉五斗米道世家的钱塘杜氏家族传播。开始主要有两人,一为杜炅(字子恭),一为杜呙(字叔恭)。按炅、呙二字相通,皆为光明之义,而杜子恭道团的创始人后被道民称作杜明师,故后人认为二者当为一人。杜子恭仙逝,接替他掌教的是晋代另一奉道世家琅琊孙氏。他一面在下层民众中传道,一面继续向上流社会扩张势力。晋安帝隆安二年(398),王恭、桓玄、殷仲堪等发动叛乱,五斗米道首领、新安太守孙泰见天下兵起,以为晋祚将终,乃煽动百姓,私集徒众,三吴士庶多从之。会稽内史谢辅发其谋,会稽王司马道子令其子晋中领军司马元显杀孙泰。孙泰兄子孙恩逃于海,聚合徒众,得百余人,志欲复仇。隆安三年(399),孙恩白海上袭击会稽,杀内史王凝之,有众数万。于是会稽许铖、吴郡陆环、吴兴丘旭、绍兴许允之、临海周胄、永嘉张永,及东阳、新安等凡八郡,一时俱起,杀长吏以应之,旬日之中众数十万。起义时间之长前后历时13年。这次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晋腐朽的门阀统治,导致了晋王朝的覆灭。但参加起义的一些奉道家族也同归于尽。至于下层普通道民战死、饿死或被迫自杀的,更数以十万计。至南北朝时期,五斗米道称呼就很少出现了。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龙虎山志》

出版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龙虎山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地理、天师道、文化、居民和经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龙虎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景区景点、天师道文化、文化与文物、民情风俗、经济活动和人物等。

阅读

相关人物

杜炅
相关人物
杜呙
相关人物
王恭
相关人物
桓玄
相关人物
殷仲堪
相关人物
孙泰
相关人物
孙恩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鹰潭市
产地
龙虎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