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第等古民居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唯一号: 141034020230000151
专题名称: 留侯第等古民居
文件路径: 1410/01/object/PDF/1410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T00087_00.pdf
专题类型: 人造景区
产地: 鹰潭市

专题描述

明、清、民国时期,在上清镇居住的天师后裔较多,他们的私宅,多冠以“留侯第”。现在上清镇尚存的留侯第还有7处,距今已有100余年以上。在刻有“留侯第”3个字的大门上,一般设有四个“门簪”,门簪之上,两边又设有“门罩楼”、“斗望砖”,上下排列3层,错落有致,而这个“门簪”和“门罩楼”都是有相当社会地位和官职的人才可以设置的。进入大门,步入前厅,前厅有后堂门,共四扇,遇到重要客人时,中间两扇门才打开,平时是关闭的,可以起到“照壁”的作用。到中厅,因为门上都采用镂空雕刻,花纹图案精美,所以中厅中堂门叫花门,中厅也叫花厅,是主人会客设宴的地方。中厅两边正房为主人居住。中厅的后面,便是私宅的后厅,公子小姐及女眷在此居住。私宅内,梁以下的门、柱、窗等都涂上黑色油漆,梁以上的椽子、望板、梁等都涂刷朱红色油漆。这一方面是为了显示出大府第的气派,另一方面是为了与朱门红梁的天师府区分开来。宅内厅主梁靠后顺枋还横托着一块长板,这叫“过桥”,是用来供奉祖先灵位和家谱用的。厅堂地面都是用青砖铺成,而天井内水池地面是用大块石料砌成的。天井内设有暗沟,据传暗沟内还放有乌龟,乌龟的爬动使暗沟不会被堵塞,起到疏通暗沟的作用。此外,古民居还有宫保第、济阳第、吴家大宅、李家大宅、何家大宅等建筑。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龙虎山志》

出版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龙虎山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地理、天师道、文化、居民和经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龙虎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景区景点、天师道文化、文化与文物、民情风俗、经济活动和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鹰潭市
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