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言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唯一号: 141030020230000218
人物姓名: 夏言
人物异名: 字:公谨;号:桂洲
文件路径: 1410/01/object/PDF/141010020230000001/001
起始页: T00405_00.pdf
性别:
时代:
出生年: 1482
卒年: 1548
籍贯: 上清桂洲村
亲属: 夏鼎

传略

夏言(1482—1548):夏鼎之子,字公谨,号桂洲,上清桂洲村人。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中进士,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机敏善论,以廷辩刚直自许。 嘉靖元年(1522)明世宗继位,夏言上疏说:“太祖有训,朝堂决政;众论称善,即与施行。正德以来,壅蔽已极。今陛下维新庶政,请日视朝,后御文华殿阅章疏,召阁臣面决。或事关大利害,则下廷臣集议。不宜谋及亵近,径发中旨。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绝壅蔽矫诈之弊。”此议深得世宗的赞赏,夏言奉诏和御史郑本公、主事汪文盛先核实亲军及京卫,淘汰3200名冗员,又条呈9事,“辇下为肃清”。 嘉靖初,夏言为弹劾宦官赵彬、建昌侯张延龄夺民田产之事,凡七次上疏,“谔谔为人传诵”。时青羊山一带有山民作乱,副使牛鸾缴获“乱民”中交通名册。夏言请皇帝当众烧毁以安民心。 嘉靖七年,夏言调吏部。当时世宗正着意于向神佛或祖先进行祭祀的典章,认为“天地合祀非礼,欲分建二郊,并日、月而四。”大学士张孚敬不敢决。夏言却上疏请皇帝“亲耕南郊,后亲蚕北郊,为天下倡”。建议皇帝带头,倡导天下重视农桑。自此,夏言深得世宗皇帝的赏识。 大学士张孚敬颐指百官,朝臣无敢与抗者,夏言持理雄辩,敢于抗疏劾张孚敬及吏部尚书方献夫。夏言还协助世宗更定文庙祀典及各种礼仪,博得世宗的信任。嘉靖十年,夏言被提升为少詹事兼翰林学士掌院事,“直讲如故”。夏言眉目疏朗,美须髯,音味宏畅,不操乡音。讲书时,世宗听得目不转睛。这年八月,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建成,夏言随之升为礼部左侍郎,仍掌翰林院。一个月后,代替李时为礼部尚书。夏言由一谏官未及一年便拜为六卿之一,升迁之快,前所未有。嘉靖十五年十二月擢武英殿大学士,人参机务,当时李时为首辅大臣,而大政皆出自夏言。不久李时去世,夏言遂为首辅。十八年加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有明以来,臣子无加上柱国者,唯夏言始领此衔。 继夏言出任礼部尚书的严嵩(江西分宜人),原和夏言以同乡称,对夏言甚恭谨,言遂提拔嵩以自代。严嵩内心却十分妒恨夏言,他看出夏言和嘉靖及武定侯郭勋等人的矛盾,并窥透皇帝喜怒无常的秉性,便不断进谗陷害夏言,在嘉靖面前总说夏言的坏话。夏言渐渐失去了世宗的宠信,接二连三地遭受斥责,如“稽缓敕稿之责,不遵用印记之责,入阁晏晚以及禁内肩舆(坐轿子)之责”。小有过失即蒙申斥。 嘉靖二十一年,因“昭圣太后崩,诏问太子服制,言报制疏中有误字”,夏言被严嵩排挤去官,回江西,并在家乡贵溪象山书院建“象麓草堂”以自适。 夏言虽于家中养病,但朝内大事多可裁决。后武定侯郭勋坐贪纵不法下狱,世宗对严嵩的贪鄙行为也有所觉察,遂于嘉靖二十四年,重新起用夏言,“尽复少师诸官阶”。同时却又命严嵩为少师,以互制。夏言在朝廷上屡次和严嵩展开激烈的斗争,制止严嵩的奸贪。严嵩所引用的私人,夏言加以斥逐。 夏言针对河套地区三面凭河,土地肥沃,而不断入侵的鞑靼部正是据此为扰等情形,积极推荐并支持总督三边的兵部侍郎曾铣力主收复河套的奏议。嘉靖二十六年,曾铣率兵出塞袭击,取得胜利,再次提出收复河套的方略。严嵩早就摸清了嘉靖皇帝的昏庸苟安之意,力言河套不可复,由于严嵩屡进谗言,昏庸的世宗不问是非曲直,便把夏言罢官,曾铣下狱,其他支持收复河套的官员,悉遭廷杖或贬谪,从而边势大弱。不久鞑靼可汗俺答谋犯延安、宁夏。严嵩乘机激怒世宗说:“俺答合众人河套,都是曾铣开边衅所致”。于是世宗把曾铣斩首。世宗听信谗言,又欲安抚入侵的俺答,遂于嘉靖二十七年十月,把本来已被夺职放归的夏言,从行至通州的路上逮回,于京师弃市。时年67岁。 待嘉靖之子穆宗继位,柄政祸国20余年的严氏父子终于败死。夏言家人上书伸冤,穆宗予以昭雪。下诏复其官爵,重祭安葬并追谥“文愍”。夏言有《桂洲集》18卷及《南宫奏稿》传世。 夏言墓葬于上饶市郊(今秦峰乡)。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龙虎山志》

出版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龙虎山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地理、天师道、文化、居民和经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龙虎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景区景点、天师道文化、文化与文物、民情风俗、经济活动和人物等。

阅读

相关专题

行人
职位
给事中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