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10》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8922
颗粒名称: 鹰潭市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
分类号: R12
页数: 4
页码: 35-38
摘要: 本文记述了鹰潭市自2008年开始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以来取得的成就。鹰潭市探索出了一套适应农村特点的垃圾治理模式,即“2+5”模式,其中“2”代表农民和保洁员,而“5”则代表对不同类型垃圾的五种处理方法。通过这个模式,鹰潭市成功地实现了农村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改变了农民的不良卫生习惯,建立起了长效的农村卫生管理机制。该工程取得的成绩包括清理垃圾、改善卫生面貌、提升农民环境意识等方面的明显改变。文章强调了领导重视、有效的垃圾处理设施和长效管理机制以及农民的广泛参与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鹰潭市 农村工程 卫生清洁

内容

从2008年8月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开展以来,鹰潭市已探索出一条符合现阶段农村特点的农村垃圾治理模式,初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机制,初步总结出了一些农村垃圾治理的经验,把这件看似小事的复杂的大事办得有声有色。
  一
  有关专家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村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农村固体废弃物的数量也开始迅速增长。数据表明,中国农村每年产生的生活垃圾量2800亿千克,农村年生活污水排放量9万亿千克,仅猪、牛、鸡三类畜禽粪便的年排放量就达3万亿千克左右。这些垃圾随意散乱堆放在农村的周围,污染面广、量大,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如果不加以及时整治,这些垃圾引起的环境问题将严重影响农村村民的生存健康。
  这些垃圾主要堆放或散落在房前屋后、低洼地段,有的甚至倾倒在池塘河沟里,对农村环境构成极大危害,甚至严重影响到周边广大地区环境安全。应该说,生活垃圾污染对人民生活、生产和身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严重。按照目前村镇生活水平的发展趋势,对村镇生活垃圾进行规范化处理已经势在必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策应省委、省政府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决策,从2008年8月开始,鹰潭市在全市范围内实施了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活动以治理农村垃圾对环境污染问题为主抓手,以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现状为目标,以建立农村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为核心,大力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整顿,使农村垃圾走向规范化处理的轨道,达到有效遏制并最终解决垃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这是市委、市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融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速鹰潭超常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农村建设“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客观要求,是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水平的具体体现,对于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提高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鹰潭市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的目标是要达到“六个基本没有”,即一是农民房前屋后基本没有零星垃圾;二是农户庭院基本没有随地流淌的污水;三是村间、集镇基本没有散放的垃圾;四是江河、库塘水面基本没有漂浮的垃圾;五是村间道路基本没有裸露的人畜粪便;六是公路、铁路沿线,基本没有散落的塑料垃圾。最终实现农村垃圾集中、统一、规范和无害化处理。
  在实践中鹰潭市创新出全新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为了把农村“卫生清洁”工作抓紧抓好,鹰潭市专门成立了农村“卫生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多次组织市、县、乡机关干部清理散落在村野的“白色垃圾”。市领导与相关市直单位直接挂点到村组,每人建立一个联系点,依靠群众智慧探索出“2+5”垃圾处理的新方法、新机制,即两个行为主体加上垃圾处理的五种方法。其中,“2”即两个行为主体——农户和保洁员。“5”即对三类垃圾的五种处理方法:对有机垃圾实行人沤肥窖和人沼气池作为有机肥及清洁能源投料两种处理方法;对不可直接降解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实行能回收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利用的统一进垃圾焚烧炉焚烧两种处理方法;对农村不可利用但无危害的垃圾实行由村民理事会选择合适场所作为指定的垃圾填埋场(点)进行填埋。“2+5”鹰潭模式确定农户和专职保洁员为两个主要责任主体,从源头上对垃圾产生的渠道和垃圾分类处理进行了“规约”。而三类垃圾的五种处理方法,又对垃圾进行了合理的利用,让垃圾去了该去的地方,使农村垃圾得到行之有效的处理。“2+5”鹰潭模式比“村集、乡运、县处”模式大大节省了垃圾处理成本,用于垃圾处理的焚烧炉、沤肥窖,不仅操作简便、经济实用,而且适合在农村推广。这种垃圾处理模式,重在把住污染源头、培养村民卫生清洁习惯,政府除日常督导和支持硬件建设外,平日的垃圾清扫及处理不需投一分钱,而村民们每月每户只需缴纳3至5元卫生费,就能创造清新宜人的生活环境,深受农民的欢迎。
  二
  那么,什么是“2+5”模式,该模式又有什么亮点呢?对此为你解读如下:
  解读一:“2+5”鹰潭模式提出的基本理念和思路。“这个世界,原本不应该有垃圾的污染,之所以有,是因为有人把有些废弃的东西放错了地方。人类只要规约自己,让一切废弃物到它该去的地方,用一种合理方法处理,将其充分利用,‘垃圾’就可以控制,污染就可以避免。”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农村“卫生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彭中华用寥寥数十字,就道出了全市农村垃圾治理的基本理念。遵循这个理念,全市确定了农村垃圾治理的一个基本思路:根据“原态垃圾”中的各种物质属性进行分类,用一种合理的方法处理,将其充分利用,变废为宝,使“垃圾”不成为污染物,而成为可利用的再生资源。“2+5”鹰潭模式就是基于这种理念和思路而被提出的。
  解读二:有效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规范化、一体化、节俭化。在开展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中,鹰潭市采用“2+5”模式正确处理农村垃圾,做到了就地、就近、无中间环节,一步到位,不搞垃圾转移,不形成二次污染,消除隐患,有效实现农村垃圾无害化、规范化、一体化、节俭化的目标。
  无害化。采用“2+5”模式,三种垃圾处理不出村,不需要较长距离的运送,不会造成转移性的污染和二次性的污染;无中间环节,不在地表“贮存”、不在土壤中“滞留”,不会造成水体和二次性污染;收集后的塑料废旧品基本作回收处理,需要焚烧的垃圾主要是不容易沤烂的农产品杂质物和废弃的针织品、木(竹)屑等,不会造成对空气的污染;对废弃物垃圾的焚烧是用炉子,而且有专人负责,定时实施,可以避免或减少野外(或村内)的裸烧,极大程度上减少和预防了山林火灾和农村火灾的发生。
  规范化。采用“2+5”模式,操作程序规范,以自然村为单元,农民为主体,自然村理事会统一组织实施,节约各级领导成本;设施建设规范,一户一窖,一村一炉、一场等,模式一样,便于操作,节约资金成本;保洁制度规范,各农户对产生的垃圾把关分拣,保洁员对收集的垃圾进行第二次分拣,对公共场所产生的垃圾及时清拣,理事会对农户和保洁实行指导和监督。有利于责任到位,便于长期坚持,节约二次成本。
  一体化。推行“一体化”,各县(市、区)统一组织协调,以自然村为单元,以乡(镇、场)为基本责任区域,没有“断层”;联动一体化,村民理事会统一组织、统一操作,各家各户自己动手,干群联动,邻里联动,不留死角;“除老、防新”一体化,对面上的陈积垃圾的清理、处理,与新产生垃圾的预防、处理,一步到位,没有“断链”;废旧利用一体化,三种垃圾,五种处理方法,其中有四种方法可以实现回收利用,变废为宝,没有“浪费”。
  节俭化。“2+5”的垃圾治理模式,是由农户和保洁员一步处理到位的,没有中间环节,没有交叉重复,所以,它不但节约了一次性对设施(填埋场等)、设备(垃圾运输车辆等)建、购资金的投入,而且极大节省了运行过程中人力、物力、资金的投入。实践证明:运行的链条越长、环节越多,所涉及的人力、物力和相关因素就越多,所需要的经费(资金)的投入越多。同时这种模式还增加了废旧利用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
  解读三:必要的垃圾处理设施和长效管理机制。推行“2+5”模式,要求从各村农户到各乡(镇、场)都要配备必要的垃圾处理设施。每家农户都要自备一个装可回收垃圾的编织袋,一个装可沤肥或作为沼气投料的有机垃圾桶,一个装不可降解的无机垃圾桶,自己动手,按图施工,自挖自建一个沤肥窖,有沼气或已建三格式化粪池的农户,要求沤肥窖要与沼气池、“三格式”化粪池联建。
  每个自然村要民主选举成立群众信任的村民理事会;推荐产生一名有能力、有威信、负责任的理事长;配备一名专职保洁员;按市里统一设计图纸,乡镇统一勘察选址,高质量地建造一座垃圾焚烧炉;在焚烧炉边建一个垃圾晾晒(保洁员再分类)池;在焚烧炉边建一间或在村内选择一间可回收垃圾储存房;统一规划选择污水塘、臭水沟、坑洼道路等为全村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场;设废品回收点一个。
  每个乡(镇、场)都要负责建一个废品回收站,为各自然村指定一名废品回收员,翻印一册《鹰潭市废品回收网络手册》发给专职保洁员和废品回收员,联系一家废品收购公司或加工企业。
  同时,为了健全垃圾处理的长效管理机制,制定了群众自愿接受且行之有效的村规民约;制定了理事会的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制定了保洁员工作职责;建立了日常保洁经费的筹措和监督执行机制;制定了理事会指导下的村民“卫生清洁”活动评比、竞赛规则和奖惩办法。
  实践证明,“2+5”鹰潭模式是一个在现阶段条件下,对农村垃圾实行无害化处理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沿袭千年的卫生习惯,从而建立起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的长效机制。
  三
  短短几个月,鹰潭市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就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09年5月,全市已成立了3118个村民理事会,共聘专职保洁员2694人;建焚烧炉2046座,设置建筑垃圾堆放场3067个,农户挖掘沤肥窖4.12万个,农户“两桶一袋”配备5.07万户;共建乡一级废品回收站88个,建自然村(中心村)废品回收点1914个,确定垃圾回收龙头企业8个,确定分片包干流动收购人员118人;开展了集中清理陈年垃圾的村庄3150个,参与活动村民14.41万人次,清理陈年垃圾1660万千克:通过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建立了一支稳定的农村卫生保洁队伍,探索出一套垃圾处理办法,涌瑚了一批农村“卫生清洁”样板村,带动了农村综合治理、维护稳定、土地管理、新农村建设等各项工作的开展。
  农村卫生体系实现三个明显改变
  通过开展农村垃圾集中治理、宣传教育及周检查、月评比等活动,全市的农村卫生体系实现了三个明显的改变。
  一是农村卫生面貌发生了明显改变。彻底清理了沉积多年的陈年垃圾,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垃圾的污染问题。农村的中小学,原来陈积在校园里堆积如山的垃圾或转移到树林里的垃圾得到彻底清理,公路、铁路沿线的散落垃圾得到有效清拣,活动效果受到方方面面的好评。副省长孙刚说,短短3个月,在鹰潭农村,沿途看不到垃圾成堆、垃圾横飞、环境脏乱差的现象。
  二是农民长期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发生了明显改变。在农村,农民基本上告别了千百年来形成的不良卫生习惯,讲卫生的多了,不讲卫生的少了。“讲卫生光荣,不讲卫生可耻”、“环境好,身体好”、“比卫生、比健康”、“物尽其用,变废为宝”等观念正在形成并不断加强。不乱扔乱倒垃圾、合理处理垃圾和维护居室、庭院、村落、田园清洁已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拣垃圾、扫庭院、爱干净、勤洗晒蔚然成风。
  三是农民以前对垃圾不进行处理的习惯发生了明显改变。每家每户自备了装有机垃圾、非有机垃圾的两个桶和袋子,对当天产生的生活垃圾自觉及时分类,为保洁员统一进行二次分拣提供了便利。开展农村“卫生清洁”工程,花钱少,见效快,农民得实惠,广大群众称这项工作想得周到、做得漂亮。
  农村干群、村民邻里、机关干部与农民的关系实现三个明显改善
  按照思路,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是市领导挂点督导乡镇工作的一个切入点,是一项涉及面广、组织发动要求高、实际操作难度大的基础性工作。通过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其最终目的就是广泛组织发动农民,引导农民逐步走向村民自治和管理民主发展道路,在最基层的农村实现组织再造,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事实上,鹰潭市开展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已经把干部的视线和精力引向了农村。市、县、乡干部深入农村上门宣讲、包村挂点、督查调研,和群众零距离接触,帮助他们开展“卫生清洁”工程,增进了干群感情,融洽了干群关系。同时,由于在试点自然村普遍都成立了群众信任,由村组干部、党员、优秀中青年、热心公益事业的村民组成的理事会,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培养和造就了彭良、戴明良等一批有公心、有才干、有威信的土生土长的村民理事会理事长,实现了农村基层组织再造,使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得到了有效落实,推动了农村“两委”换届、新农村建设、控访维稳、综治计生和村民事务民主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使一批“告状村”、“宗族派性村”、“治安不稳定村”等所谓的“老大难村”,重新焕发了生机,成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领头羊”。
  四
  鹰潭市开展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时间虽短但成效明显,关键是抓住了以下几个环节:
  1.领导重视是保证。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是一项有广度、有深度、有难度的工作,如果没有领导重视,尤其是没有党政主要领导重视,就很可能流于形式。主要领导的身体力行,不仅能够起到表率作用,而且更能昭示决心,为全市农村“卫生清洁”工程的开展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市、县、乡都成立了由分管农村工作的党政领导担任组长、副组长的农村“卫生清洁”工程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选调得力干部抓好这项工作,建立了工作调度、责任追究和工作考评等制度。在多方听取、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鹰潭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卫生清洁”工程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建立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工作机制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明确了不同阶段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县(市、区)党委分管领导在抓好辖区内总的组织协调工作的基础上,侧重抓“面”,政府分管领导侧重抓“点”,确保点上农村垃圾按照“2+5”模式的要求全部到位。乡镇每个领导班子成员,乡镇机关干部和村委会干部,包干负责若干个自然村的垃圾治理工作,并将这项工程考核与其全年工作考评挂钩。
  2.深入宣传是基础。农村垃圾治理能不能搞好,能不能坚持,关键要看农民是否真正组织发动起来了。实践反复证明,做农村工作,凡是农民拥护的,工作就好做,凡是农民不理解、不支持的,工作就难做。
  为调动农民的积极性,鹰潭市在宣传发动上想了很多办法,下了很大功夫。一是通过媒体造势,进行了广泛的宣传。《鹰潭日报》、鹰潭电视台连续刊登、播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公开信》,开辟“农村环境卫生人人谈”专栏,连续采访基层干部和群众,刊登读者建言。二是层层组织召开动员会。实行以会代训、以会宣传,市、县、乡、村、组共召开各种类型、各种规模不等的动员会1.2万余次,参会人员达到70.6万人次。三是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机关干部2300多人,集中一个月的时间,带着统一编制的《宣讲手册》,上门宣讲农村垃圾治理的意义、治理方法以及农户在这项工程中的作用和责任。四是抓好理事长、专职保洁员的培训。做到每个自然村培训一个理事长、一名专职保洁员,使之成为农村“卫生清洁”工程的骨干,承担农村垃圾治理的义务监督和与农户垃圾处理的配合工作。此外,还通过刷写永久性标语、发放《宣讲手册》、制作宣传栏、放电影、放幻灯以及将农村垃圾治理知识编成快板书、“三句半”等文艺节目形式,使宣传发动面不断扩大,宣传发动效果不断提高。
  3.解决方法是根本。农村垃圾治理方法符不符合农村实际,政府能不能组织起来,农民能不能接受,财力可不可以承受,事情能不能干好,工作能不能坚持,关键看方法。鹰潭市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之所以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成效,最根本的就是找到了一条符合鹰潭农村实际的垃圾处理模式。
  按照“因地制宜、就地节省、无中间环节、一步到位”的理念,市委、市政府专门发文,要求挂点督导市领导用一个月的时间,在自己所挂乡镇选定一个自然村,以农村“卫生清洁”工程为重点进行垃圾治理调研和实践,摸索出一些实用的治理方法。市委在活动结束时,又专门组织召开情况汇报会,每个市领导都分别对各自调研和实践情况进行发言交流。最后,集中大家的意见,选择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农村“卫生清洁”工程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彭中华的“2+5”垃圾治理模式。为了使这种处理模式能够在全市迅速推广,又统一设计了焚烧炉和沤肥窖的设计图纸,并分期分批对县(市、区)分管领导和清洁办人员、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进行了4期培训,统一明确了垃圾处理设施建造方案,提出村保洁人员要固定,垃圾处理方法要规范。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又不断地总结基层的好做法,如焚烧炉门、烟囱的不断改进,“两位一体”、“三位一体”垃圾焚烧炉功能不断完善,垃圾治理流程的不断优化,建筑材料的不断择优实用等,使全市农村垃圾处理“2+5”模式日臻完善。
  4.规范操作是重点。在推动农村“卫生清洁”工程的过程中,鹰潭市坚持按照“要让垃圾原态消失而不是异地转移”的要求,确立了“以人为本,环保节能”的基本原则,对农村垃圾治理进行大量调研,组织了多层次、多类型的试验与实践。
  试点之初,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以“科学的态度、严格的要求”认真对待每一类垃圾处理,注意讲究科学、讲究方法,反复强调农村垃圾处理要做到“四个注意”、“四个不准”、“八个结合”。“四个注意”即注意政府好组织、基层好操作、农民好接受、工作好坚持。“四个不准”即不准在垃圾治理过程中出现二次污染,不准搞大拆大建增加农民负担,不准“一窝风”搞成运动,不准政府包办代替。“八个结合”即农村“卫生清洁”工程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农村爱国卫生活动相结合,与城市卫生联建共创相结合,与村镇建设改造相结合,与景区开发建设相结合,与沼气开发相结合,与农民有机利用相结合,与人畜安全饮水工程相结合。
  正是由于坚持科学切入,坚持以人为本,把农村垃圾治理作为一项科学试验,从严要求,审慎决策推广,才使全市农村垃圾治理有效地避免了二次污染,实现了治理与环保有机统一。
  5.激活主体是关键。治理农村垃圾没有农民的支持和参与,单靠政府号召、政府投入是不能持久的。只有把农民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让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把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当作自己的事,自己动手,积极配合,全民参与,就会事半功倍,就能从根本上为治理农村垃圾提供不竭动力。
  在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工作中,鹰潭市坚持城乡联动、工农联动、干群联动、企村联动、校村联动,形成全民关心、人人参与,实施农村“卫生清洁”工程的良好局面。一是统一组织全市各部门、各单位(包括条管单位)的所有机关干部、职工、学生步行到郊区农村,开展垃圾清理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二是成立农民事务理事会,选好理事长,通过理事会和理事长去影响和带动农民积极参与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并制定规章制度,实行长效管理;三是通过印发《致全市农民朋友的一封信》,编印《农村“卫生清洁”工程手册》,组织召开村组干部会、党员骨干会、村民理事会、全体村民动员会,刷写永久性标语,制作农村“卫生清洁”工程宣传栏等有效形式,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四是落实卫生保洁责任,农户负责各家居室、庭院、房前屋后垃圾的清理、治理,保洁员负责公共场所垃圾清理及与农户的联系,充分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五是由村民理事会组织开展家庭卫生“周比月评”活动,根据垃圾清扫、分拣、处理(回收)的情况进行打分排位,形成争先恐后营造清洁家园的氛围,培养村民卫生清洁的习惯;六是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资金,充分体现农民主体,增强责任意识。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10

《鹰潭年鉴.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收录2009年鹰潭市各条战线和各个方面的情况,分为综合情况、动态信息和辅助资料三个部分,内容包括:特载、大事记、市情概览、军事、法治、工业园区、城乡建设等数十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况建军
责任者
危世安
责任者
周信
责任者
周剑平
责任者
彭中华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