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10》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8921
颗粒名称: 鹰潭市荣获“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分类号: F427.9
页数: 2
页码: 33-34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9年中国鹰潭市在铜产业发展方面的成就和措施。鹰潭市作为铜集聚区,通过加强保障机制、完善配套体系以及科学规划布局,提升了铜产业的规模化水平和技术含量。同时,鹰潭市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和延伸产业链,形成了铜产业集群效应,并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鹰潭市 铜产业 经济发展

内容

继2008年获得“中国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和“中国铜产业基地”称号之后,2010年1月18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一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鹰潭市铜及铜加工基地榜上有名,成为全国铜产业中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这是鹰潭市实施“四大一新”发展战略以来,荣获的又一张国家级名片。
  强化保障,服务铜产业发展体制日趋完善
  为全面推动铜产业发展,提高铜产业规模化水平,充分发挥铜产业基地对其他各区域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鹰潭市将发展大铜产业纳入“四大一新”发展战略,并在组织、人才、技术、要素、政策等五个方面提供了全面保障,不断丰富、完善铜产业服务体系。
  在组织保障方面。成立了以市长钟志生为组长,分管副市长和市经贸委、市科技局等市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江铜集团等有关单位领导为成员,邀请省工信委领导任顾问的鹰潭市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形成了举全省之力打造鹰潭市铜产业基地的良好格局。在此基础上,鹰潭市建立了以联席会议制度为重点的鹰潭市铜产业基地协调机制,研究解决鹰潭市铜产业基地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协调解决涉及财税、融资、用地、环保、项目推进、优化服务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聘请行业内知名专家,拟组建鹰潭市铜产业基地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指导铜产业布局、发展,引导支持组建铜行业协会,加强全省铜及铜加工企业间信息交流和咨询服务等工作。
  在人才保障方面。一是制定了企业不同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培养计划,建立了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基地,培养和引进了一批懂生产经营和资本运作、熟悉国际惯例、具有战略眼光、善于驾驭市场、在铜行业领域有重要影响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二是聘请国家和省内相关专家组建专家组,着力进行支撑服务工作的技术装备与人才队伍组建。三是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把铜产业的技术人才培养规划与教育发展规划相结合,在鹰潭职业技术学院、鹰潭应用工程学校、鹰潭九龙中专、江铜技工学校等学校有计划地开设了铜加工专业或课程,逐步形成面向全国的铜加工人才技术培训基地。
  在技术保障方面。一是积极支持以江铜为主体的国家级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技术创新,发挥江铜国家级技术中心的带动作用,不断扩大鹰潭铜工业的行业影响力和带动力。二是积极推动省有关大专院校增设铜加工、铜模具设计与加工以及金属材料等相关专业和课程,以开放、流动、协作的运行机制,促进省大专院校与铜工业企业的结合和资源集成与共享;积极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培育发展势头强劲、潜力大、带动力强的铜加工高新技术企业。三是积极组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涉铜中小企业提供各类咨询和中介服务;完善鹰潭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手段,正在逐步建成较为完备的铜工业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在要素保障方面。一是在积极支持江铜集团进一步加快自有矿山改扩建的同时,积极“走出去”合资、合作开发铜矿资源,全力保障资源供应。二是搭建铜产业项目资金需求与金融部门对接平台,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鼓励各商业银行加大对铜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围绕发展铜加工中小企业,不断创新金融产品,积极为企业开拓融资渠道。三是优先解决铜产业发展用地,加强煤、电、油、运监测和综合协调,加大需求预测工作力度,确保重点企业运输、电力、煤炭和成品油等方面的需求,探索出台“信息畅通、反应快捷、调控有力、责任明确”的铜产业运行应急联动机制预案,确保生产要素正常供应。四是积极争取在鹰潭(贵溪)建立铜期货交割仓库、设立海关和检验检疫办事机构、建立海铁联运体系、建立废旧铜拆解市场,尽快形成铜产业物流中心,大力完善配套服务,努力构建铜材大市场、大流通格局。
  在政策保障方面。市委、市政府在产业发展、财税扶持、环保审核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做到了“利益上能让的让到底,工作上该做的做到位”。
  科学规划,铜产业布局、结构更趋合理
  为了使铜产业发展布局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规划相结合,与江铜发展战略相衔接,鹰潭市按照“统一规划、市场运作、圈区管理”的原则和“上下延伸、双向扩张”思路,以江西铜业和铜产业循环经济基地拆解加工区为龙头,以鹰潭、贵溪、余江3个工业园区为建设铜产业基地主战场,重点引进大型铜加工企业,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的铜加工产品,有序展开鹰潭市铜产业布局,形成科学发展的整体格局。
  从四个方向提升加工能力。充分发挥现有规模技术优势,加快建设步伐,形成全国最大的杆、线、棒、排、型材等特色铜材生产基地,提升以铜线杆为坯料的铜加工能力。逐步提高产品质量和规模水平,满足迅速扩大的建筑市场及电力、家电制造业需求,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提升铜管加工能力。积极引进和利用国内外先进设备和技术,在努力降低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的基础上,选准项目,错位发展,加快推进铜板带加工业,提升铜板带加工能力。依托铜拆解加工区,积极开拓国际废旧铜材回收渠道,提高拆解水平和效益,努力缓解原材料供应制约,提升再生铜加工能力。
  延伸五条产业链。一是围绕电子行业用铜延伸铜产业链,重点引进从事电子引线框架用铜材、印刷电路用铜材、电子器件铜系弹性材料及铜系复合材料生产企业。二是围绕家用电器用铜延伸铜产业链,重点引进从事空调用铜材、冰箱用铜材加工的企业。三是围绕电力电气行业用铜延伸铜产业链,重点引进从事电机与变压器用铜材、电缆与电线用铜材加工的企业。四是围绕交通运输行业用铜延伸铜产业链,重点引进从事轨道交通行业用铜材、汽车产业用铜材加工的企业。五是围绕建筑行业用铜延伸铜产业链,重点引进从事铜水管、铜制散热器、铜连接件、装饰装潢用铜板、动力电线等加工企业。
  完善两个配套体系。加大接续铜矿资源勘查力度,加快培育废杂铜拆解交易市场,加快发展铜冶炼、加工设备制造业等,完善产业配套体系。积极发展物流配送、海铁联运,加快建设期铜交割仓库和现货交易市场等,完善服务配套体系。
  有效推进,产业集聚效应不断提升
  近年来,鹰潭市坚持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原则,在认真执行铜产业发展规划、综合考虑园区定位和产业布局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物流、通关、期货交易等铜产业发展配套服务,不断推进阶段性目标的实现,铜产业的集聚效应稳步、逐年上升。一是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切实加强政府在产业升级改造、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企业合作重组等方面的引导作用,大力营造,发展铜产业的良好环境,激发广大企业和创业者在推进国家新型铜产业基地建设进程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二是坚持壮大龙头企业与高起点引进相结合,全力支持江铜集团加快发展,裂变扩张,吸引了中国宏磊集团、宁波金田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兴业铜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诸多知名企业到鹰潭投资铜产业,形成了一批核心竞争力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强企业和在全国称得上“单项冠军”的优势品牌。三是坚持做大产业集群与延长产业链相结合,引进、培育一批铜加工企业,提升了铜产业配套能力;引进了一批具有较强生命力和竞争力的前沿先进技术,开拓了产品领域,提高了铜产品的精深加工水平,延长产品产业链,使铜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四是坚持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坚持发展高技术新材料产业与传统铜加工产业技术升级并行,大宗铜产品和高新铜产品并重,提高铜产业整体经济效益,着力构建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有效地提高了技术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和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努力抢占部分高端市场。五是坚持项目带动与可持续发展相结合,杜绝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及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项目进驻。
  由于产业集聚效应显著,鹰潭市铜加工企业数量剧增。铜加工企业已由2003年的8家发展到88家。2009年,在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下,全市88家铜加工企业年铜材加工能力达到了11亿千克,规模以上铜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83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89.18%。其中江铜集团铜材公司、同心铜业、海燕实业、兴业铜业、宝山铜业、亿新铜业、江西铜材有限公司等21家企业年生产铜材产量均过万吨,年销售收入均在5亿元以上。据市经贸委估计,2010年全市所有铜加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并有望达到1200亿元。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10

《鹰潭年鉴.2010》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收录2009年鹰潭市各条战线和各个方面的情况,分为综合情况、动态信息和辅助资料三个部分,内容包括:特载、大事记、市情概览、军事、法治、工业园区、城乡建设等数十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况建军
责任者
方岚
责任者
曹玉臣
责任者
占来金
责任者
钟志生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
贵溪市
相关地名
余江区
相关地名
宝山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