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与考古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8557
颗粒名称: 文物与考古事业
分类号: G269.27
页数: 1
页码: 244
摘要: 本文记述了鹰潭市文化局在2007年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完成了多项工作。其中包括学习宣传指导性文件、做好文物普查前期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博物馆管理办法》、启动文物行政执法工作、做好文物其他工作以及完成与文物工作有关的其他任务。
关键词: 文物考古 考古事业 鹰潭市

内容

2007年,市文化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认真贯彻落实《博物馆管理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紧紧围绕“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认真学习,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成绩。一是认真抓好各项法律法规以及指导性文件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多次召集全市各县(市、区)文物主管部门、文物收藏单位负责人以及业务骨干就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和《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博物馆管理办法》进行学习和座谈讨论,进一步增强了文博工作者的法制观念和责任意识。二是积极做好了文物普查的前期工作,为2008年全面展开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认真组织全市文博单位和干部职工学习了《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文件精神。组织参加了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成立了普查工作机构。市政府成立了鹰潭市第三次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市文化局成立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印发了《鹰潭市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实施方案》。三是深入学习贯彻《博物馆管理办法》,提高了博物馆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水平。(1)按照《关于加强和改进博物(纪念)馆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博物馆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依法组织开展并全部完成了本市的博物馆登记年检工作,受到省文物局通报表扬。三是正式启动了文物行政执法工作。召开了全市文物行政执法工作座谈会,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迎接了全省文物行政执法大检查。下发了市文化局2007年1号文对省级文保单位锦江天主教堂内的安全隐患进行了限期整改。对余江县出现的盗卖文物(石狮子)和龙虎山上清镇发掘的出土文物进行了鉴定,并依照“文物法”有关规定进行了处理。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角山板栗山遗址农田修复灌溉水渠严格按“文物保护法”要求进行了逐级逐项办理。四是做好了文物的其他工作。开展了角山保护课题研究,配合省考古所对角山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并为角山申报国保做了前期准备工作。加强了收藏行业管理,举办了收藏协会成立庆典,省文化厅副厅长曹国庆亲自到场剪彩,繁荣了古玩收藏一条街。制定了《文物安全责任状》并与县(市、区)签订了文物安全责任状,同时组织开展了文物安全检查三次,确保了全年文物安全无事故。对全市范围内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范管理,划定了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以及树立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制定具体保护措施等。积极筹备江西畲族博物馆,项目选址与规划方案已完成。组织了江西省文化系统文化艺术科学论文撰写工作,文博论文《创建江西畲族博物馆与传承畲族民间文化之我见》获全省一等奖。五是完成了与文物工作有关的其他任务。配合景鹰高速公路的修建与省考古所一起进行了文物发掘工作。支持龙虎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两次行文实地考察并借展道教崖墓文物复制品,帮助筹备建立了龙虎山地质博物馆。支持鹰雄大道建设,为领导当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参谋,做好了线路地表地下文物特别是角山的文物保护工作。组织了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申报工作,龙虎山上清镇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8

《鹰潭年鉴.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收录2007年鹰潭市各条战线和各个方面的情况,分为综合情况、动态信息和辅助资料三个部分,内容包括:特载、大事记、市情概览、军事、法治、工业园区、城乡建设等数十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志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