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7476
颗粒名称: 综述
分类号: D625
页数: 3
页码: 86-88
摘要: 本文介绍了2007年鹰潭市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态势,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运行质量显著提高,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县域经济不断壮大,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市政府围绕推进“四大一新”战略,重点抓了建设世界铜都、打造现代物流中心等方面的工作。铜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其他工业产业也保持强劲发展势头。物流产业呈现呼之欲出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鹰潭市 人民政府 综述

内容

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构建和谐社会这根主线,牢牢抓住超常发展这个关键,扎实推进“四大一新”发展战略,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新态势。
  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预计全年完成生产总值206.49亿元,同比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780亿元,同比增长74.1%,其中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60亿元,同比增长140.2%。实际完成财政总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43.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46.8%。
  运行质量显著提高。三次产业结构为9.3:63:27.7,二产比重同比提高9.6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增幅历史上首次超过财政总收入增幅。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3.6%,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91.2%。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33.5%,同比提高19.9个百分点。
  发展后劲持续增强。全市预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5亿元,增长30%,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77.2亿元,增长29.5%。共实施重点工程项目36项,累计完成投资58亿元。全年用电量达17.4亿千瓦时,增长2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8亿元,增长17.3%。投资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明显增强。
  县域经济不断壮大。贵溪市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连续五年位居全省第一。余江县、月湖区、龙虎山景区、鹰潭工业园区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其中鹰潭工业园区财政收入实现了翻两番的目标。全市财政收入过千万元的乡镇(街道)达13个,其中过亿元的乡镇有2个。
  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全面启动了绿色生态鹰潭建设,先后取缔了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耕地总量保持总体平衡。空气和水质量分别达到国家二级和Ⅱ类标准。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6.1%,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全面完成年度减排指标。
  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1.16万元,增长19.9%;农民人均纯收入4406元,增长11%:城乡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108.5亿元,增长14.7%。省政府下达的80项民生指标基本完成,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显著增强。
  一年来,市政府紧紧围绕以推进“四大一新”来谋求经济社会超常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抓了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建设世界铜都取得阶段性成效,工业发展日趋强劲
  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鹰潭要建成世界铜都”这一战略定位,及时顺应铜产业集聚的新趋势,确立了以建设“三个基地、一个中心”为核心内容的发展目标,全市铜产业发展势头迅猛,铜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0亿元、税收25亿元,其中地方铜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37亿元、税收9.2亿元。在与江铜的战略合作上,双方签订了《共同发展铜产业壮大铜经济合作协议》,从发展目标、铜原料、铜加工、铜物流、铜文化等十个方面全面加强合作。在铜冶炼基地建设上,贵冶四期技改扩建顺利投产,标志着江铜以70万吨电解铜生产能力.跻身世界铜行业前三强。在铜废旧原料再生利用基地建设上,通过招商引资新增阳极板、粗铜锭等铜原料60万吨,为江铜和本地铜加工企业发展提供了原料保障;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区已获国家环保总局批准,成为中国内陆地区唯一的铜拆解加工区:由国内最大的废旧铜回收利用企业广东南海陈氏集团投资建设的铜拆解加工区项目进展顺利,一期1000亩土地平整已基本完成。在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上,全国500强企业浙江金田、国内铜板带加1前三强宁波兴业等一批规模以上铜加工企业相继落户本市,其中金田铜业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预计可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5亿元。全市铜加工能力达116万吨,新增50万吨,铜加工企业达65家,新增28家,初步形成了粗铜、电解铜、铜杆、铜线、铜管、铜棒、铜板带、异型材及铜铸件等上下游产品配套的铜产业链。
  在铜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其他工业产业的发展也保持了强劲的势头,水表、节能灯、眼镜、微型元件、医药、食品、轻纺、化工等地方特色产业的发展都出现了喜人的局面。在重点产业的强力拉动下,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24亿元,增长21%,其中市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1.5亿元,增长57.5%。鹰潭、贵溪两个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均突破100亿元,预计分别可达105亿元和115.8亿元,双双跻身全省超百亿十强工业园区之列。余江工业园区预计可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5亿元,增长20.5%。贵溪铜城220千伏、鹰潭工业园区110千伏、余江五湖110千伏变电站相继竣工投运,为鹰潭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一、打造现代物流中心开局良好,区位交通优势日趋凸显
  全市物流产业呈现呼之欲出的发展态势,以运起步初见成效,全年新增货运车辆820辆、吨位5746吨。货运车辆外挂流失现象得到基本扭转,先后引进了中联物流等5家大型物流企业,开通了3条省际物流专线,认定了9家规模以上汽车货运企业,其中江铜物流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上缴税费1400万元。全面加强了与宁波港集团、中国诚通集团、中铁现代物流、中国邮政物流等大型物流龙头企业的沟通合作,与宁波港集团签订了合作建设“无水港”项目协议,中国邮政物流公司将鹰潭列入全国邮政物流节点城市。鹰潭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当选为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常务理事单位,成为全国设区市中唯一入选的物流组织。全面启动了“十一五”鹰潭物流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制定出台了促进汽车货运产业发展的意见、规模以上汽车货运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洼地效应正在逐步形成。
  沪昆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贵溪疏解线工程、鹰潭车站站台扩建工程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新增5列动车组、1列北京至福州直达列车,景鹰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本市被成功列入国家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全年公路客运总量达1100万人次,鹰潭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
  三、旅游兴市进展顺利,第三产业日趋繁荣
  旅游品牌创建成果丰硕。龙虎山申报“世界地质公园”获得成功,上清镇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江铜工业游被授予“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龙虎山申报国家5A级旅游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工作全面启动。旅游宣传促销成效明显。组织了旅游“大篷车”赴浙江五市巡回推介,成功举办了中国鹰潭第十届龙虎山道教文化旅游节、第二届海峡两岸道教文化论坛、中国道教名山旅游合作大会、国际帐篷节等系列活动,鹰潭龙虎山知名度不断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积极推进了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以申报世界地质公园为契机,相继兴建了龙虎山地质博物馆等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引进了多家高星级酒店,组建了鹰潭首家大型旅游专业车队,旅游接待能力进一步提高。全年实现接待国内旅游者669万人次,增长15.3%;接待境外旅游者5.52万人次,增长28.4%:旅游总收入20.5亿元,增长32.2%;旅游创汇930万美元,增长29.2%;龙虎山核心景区接待游客达35万人。城市经济更趋活跃。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民创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意见》,全面启动了全民创业园项目前期工作。全市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到2.7万户,从业人员9.4万人,注册资金33.9亿元。金融业稳健运行。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77.75亿元,贷款余额149.34亿元,分别增长23.2%和21.6%。邮电、通讯、保险、餐饮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7%。
  四、推进城市化工作迈出坚实步伐,城市面貌日趋改观
  全面启动了鹰潭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修改完善了一批区域规划及专项规划,城市基础设施布局更加科学合理。重点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景鹰高速公路鹰潭连接线顺利竣工,雄鹰大道、龙虎山大道延伸工程进展顺利,贵溪三桥顺利合拢,梁余线改造全面完成,锦黄线、贵西公路建设顺利推进。城市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垃圾填埋场、杏园市场改造、蔬菜批发市场、站江路综合改造、东湖景观二期工程、人民公园改造、市体育馆、人民医院住院大楼、胜利文化休闲广场主体工程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顺利竣工,完成了17条小街小巷路面硬化亮化和杏南、站江、赵家弄三个居民生活片区改造,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沿江景观工程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顺利实施,白露河桥工程、47号路等一批城市路网建设项目顺利开工。城市管理取得阶段性成效。以“迎省运会、创文明城”活动为统揽,深入开展了整治市容环境和规范客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组建了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违法建筑得到有效遏制,城区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治理,城市面貌明显改观,市民素质进一步提高。出台了《门前三包管理实施意见》,扎实开展了联建共创文明社区活动,初步建立了城市管理长效机制。
  五、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基础地位日趋巩固
  全市223个试点村的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累计拆除“空心房”近40万平方米,硬化村组道路243千米,完成改水1.11万户、改厕1.1万余户,新建沼气池5100户,95%的试点村通了有线电视,100%的试点村通了电话,基本实现了“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住整洁房、用洁净能源”的目标。完成农村公路建设408千米,90%的行政村通了班车,93%的行政村通了水泥路,实现了农村用电户户通。
  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农业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粮食产量再创新高,总产达57.23万吨,增长2.1%;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补贴5396万元:培育了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一村一品”示范点。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9.65亿元,增长20%,带动农户12万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2亿元,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5座,植树造林6万亩,新增省级公益林31.55万亩。
  六、改革开放向纵深拓展,发展空间日趋广阔
  各项改革全面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进展顺利。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全面启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稳步推进,林业产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配套改革进展顺利。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全市乡镇基本实现了“乡财县代管”:国有农场税费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全面启动。农信社改革顺利推进。改制企业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四冶破产改制全面启动,平稳推进。开放型经济成效显著。先后组团参加了江西(香港)招商引资活动周、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中国“五会”南昌经贸恳谈会等一系列大型招商引资活动,引进了沃尔玛、中电投集团、哈萨克斯坦乌尔宾斯基股份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招商体系逐步健全,建立了招商引资协同联动、利益分成机制和重大项目调度机制,深入推广了贵溪“异地办厂、原地纳税”招商引资模式,全面落实了领导联系客商、客商评议评价环境、客商证等亲商安商制度,招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5000万元以上省外工业项目实际进资38.98亿元,增长65.5%;实际利用外资8450万美元,增长4.8%:外贸出口8000万美元,增长66%。
  七、社会事业明显进步,经济社会发展日趋协调
  国家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快速推进。组织申报了32个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2家企业被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个项目被成功列入省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全面推进,本市参加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电脑机器人竞赛获得冠军;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得到省评估团的充分肯定:改造中小学校危房2.2万平方米。文化事业多姿多彩。两首原创歌曲获全省“五个一工程”奖。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迅速,计划免疫工作全面达标,重大疾病防治和卫生执法监督得到进一步加强。强化了市场监管,组织开展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加大了整治性别比失调工作力度,计划生育率为89.36%,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85‰以内。组团参加了江西省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荣获团体总分一等奖。成功举办了全国女篮俱乐部联赛鹰潭赛区比赛。进一步落实了拥军优属政策和优惠措施,开展了以庆祝建军80周年为主题的一系列纪念活动,广大驻鹰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为建设和谐平安鹰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国土、审计、人事编制、档案、人防、新闻出版、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服务、防震减灾、老龄、残疾人等各项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八、改善民生成效显著,社会环境日趋和谐
  民生工程普遍惠民。共安排1.23亿元财政配套资金,用于发展民生工程。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零就业家庭就业安置率达100%.“4050”人员就业15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34亿元。发放养老金172亿元,人均月基本养老金水平达734元。发放低保金4010万元,城乡低保人均月补差水平分别达90.36元和33.18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64.2万人,参合率达90.7%,在全省排位第一。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2万人。为全市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杂费2754万元,为贫困家庭学生免教科书费227万元,为7015名贫困家庭学生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16万元,资助普通高中贫困生2131人,资助高考贫困生356人,资助中职学校贫困生13502人,资助贫困大学生977人,全年共拨付义务教育公用经费1170万元。经济适用住房和谐小区一期工程顺利竣工,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廉租住房受益户208户。社会环境更趋稳定。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权力运行,政务环境进一步优化。“五五”普法成效明显,依法治市战略不断深入。城乡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稳步推进,严厉打击了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了矛盾纠纷大排查,严格落实了“四定四包、四个决不放过”责任制,社会政治保持总体稳定。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态势总体平稳。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8

《鹰潭年鉴.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收录2007年鹰潭市各条战线和各个方面的情况,分为综合情况、动态信息和辅助资料三个部分,内容包括:特载、大事记、市情概览、军事、法治、工业园区、城乡建设等数十个栏目。

阅读

相关机构

鹰潭市人民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