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物流产业的壮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7398
颗粒名称: 大力推进物流产业的壮大
分类号: F259.22
页数: 3
页码: 21-23
摘要: 2007年,鹰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在领导重视和科学定位下,着力推进物流工作。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制定政策,营造良好环境等举措,促进了现代物流企业的引进和发展,并提升了服务质量。同时,加强与邮政物流等企业的合作,推动了物流信息化建设。此外,还致力于解决铜拆解园区进口铜废料转关通关问题。总体而言,鹰潭市的现代物流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关键词: 鹰潭市 物流产业 经济主体

内容

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是市委、市政府“四大一新”重大发展战略之一,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2007年的物流工作紧紧围绕定思路、打基础、搭架子、开好局、起好步的总体要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集中精力抓重点,攻难点,自4月中旬启动工作以来,发展现代物业形成共识,氛围浓厚,形势喜人,可以说,全市物流产业发展已呈呼之欲出之势。货运车辆外流的现象基本得到了遏制,2007年1-10月,新增货运车辆247辆,同比增长7.45%,吨位1438吨,同比增长7.86%;缴纳公路规费4950万元,同比增长13.27%;缴纳税费525万元,同比增长183%。现有货运车辆3594辆、1.1万余个吨位,其中3吨以上的871辆、7398个吨位,3吨以下的2723辆、3613个吨位。新增仓储面积3.5万平方米,新开通三条省际物流专线。
  一、领导重视、科学定位,高起点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1.领导高度重视,高位推进物流工作。7月24-25日,市委书记杨宪萍率团赴北京先后会晤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铁物资总公司、中铁现代、中国诚通、中国邮政物流的高层,达成了战略合作意向,取得丰硕成果。并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聘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黎明为鹰潭市经济发展顾问,何黎明对本市发展现代物流工作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9月3日,市长董企生率有关部门负责人赴宁波考察访问,并与宁波港签订了合作建设“无水港”备忘录,有力地推动了本市物流业的发展。
  2.建立了工作班子和工作机制。市政府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晓军任组长,副市长林军、市长助理张永泽、刘滇鸣为副组长的发展现代物流业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抽调精干人员,组成专门的工作班子。领导小组不定期地召开工作会议,总结阶段性的成果,分析物流发展态势,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作任务与要求,从而推动了物流工作的健康发展,为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3.明确了物流工作思路。自2007年5月份组建物流工作班子以来,在市长助理张永泽的带领下,利用一个月的时间进行了大量调研,在充分吸收外地发展现代物流经验的基础上,结合鹰潭实际,提出了以运起步的物流工作思路。目标是把鹰潭构建成物流政策盆地、服务高地、投资福地,用3-5年的时间,用不太多的投入,使得鹰潭物流及相关产业成为每年对于地方财政收入贡献上亿元,产值百亿元的产业群。
  4.出台了促进现代物流业的一系列政策。为加快本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促进汽车货运产业发展的意见》、《规模以上汽车货运企业认定暂行办法》,各涉运部门相继制定了具体实施意见和操作办法,如稽征分局对外来注册新办的物流企业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国土部门对物流项目的用地比照工业用地办理等。
  5.营造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浓厚氛围。6月15日在鹰潭华侨饭店召开了“建设现代物流,打造世界铜都”新闻发布会。会上,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晓军,副市长林军和市长助理张永泽先后介绍了本市的基本情况,发展物流的基本思路和扶持政策,并回答了境内外记者的提问。这次新闻发布会,在全省乃至周边地区都造成了很深的影响,引起了物流界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及时编辑《物流工作简报》和《物流快报》,交流工作经验和成果,反映存在问题,提出工作要求。分别编辑报送9期,市委书记杨宪萍,市长董企生,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晓军,副市长林军,市长助理张永泽分别在三期《物流快报》上作了批示。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晓军,副市长林军,市长助理张永泽多次出面协调涉运部门的关系,亲自解决有关问题,为本市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
  二、以运起步、滚动发展,选准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切入点和着力点
  1.全力推进“无水港”建设。“无水港”是内陆城市兴建的大型综合性物流园区,既是本市打造承东启西、通江达海、公(路)铁(路)衔接枢纽性物流区域中心的关键载体,又是建立进口铜废料转关通关的重要路径。在鹰潭市与宁波港两地六方的共同推动下,9月24日,正式签订了合作建设“无水港”协议。宁波港务集团公司投资在贵溪铜拆解园区征地500亩,作为“无水港”永久性造址。一期开发300亩,设计年作业量10万个标准箱,通关量5万标准箱,货物作业量500万吨;二期开发200亩。两地六方共同努力,把鹰潭“无水港”建设成为高标准的具有示范意义的江西省一流的“无水港”。
  2.采取外引内强的办法,培育、引进了一批物流企业。市政府14、15号文件出台后,先后认定了11家重点物流企业。江铜物流等6家被认定为规模以上物流企业,邮政物流、星宇物流、铜都物流等企业规模不断壮大,规模效益日益显现,截至2007年10月,江铜物流营业收入实现1.5亿元、缴纳税费1400万元,税费同比增长150%.2007年将为贵溪财政增加500万元的收入;邮政物流营业收入实现407.6万元、同比增长164.7%,在全省邮政系统列第二位,增幅排第一位,税费同比增长113%;星宇物流营业收入实现200万元、缴纳税费45.6万元,税费同比增长103%:铜都物流作为2007年新开办的物流企业,发展较快,拥有货运车辆19台400多吨位,实现营业收入900多万元,缴纳税费50多万元:安顺、宏畅等4家物流企业落户鹰潭。
  3.深化了与中国邮政物流战略合作成果。8月9日,中国邮政物流公司副总经理靳德标专程来鹰出席了邮政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推介会,将鹰潭列入全国100个邮政物流节点城市。鹰潭邮政物流抓住这一机遇,开通了上海省际物流专线,不断扩大运能运量,逐步开通温州、宁波、深圳、广州等地的省际物流专线,开通了福建三明、漳洲、厦门、福州和贵、川、渝等省市的公铁联运专线。
  4.启动了城市物流中心项目规划。城市物流中心初步规划面积2000亩,城市物流中心包括涉运部门联合服务大楼、汽车交易市场、汽配服务市场、家装建材市场、配套仓储设施、城市生活物资配送中心。充分利用鹰潭铁路南站货场和市场群优势,一方面积极开展物流招商,引进“长、珠、闽”三角经济区等地客商,来鹰投资创办物流企业,发展整理、包装、配送、加工、装配等物流企业,建设物流基地;另一方面,鼓励本地货运代理企业、公路运输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发展,促其做大做强。
  5.启动了“十一五”物流发展规划。按照物流规划操作性强,规划编制水准高的要求,已与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北京邮电大学进行了沟通,经过努力,6月19—20日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综合运输研究所主任冯浩等一行专家组,就本市“十一五”物流规划的制定工作来本市进行调研,明确由他们负责本市物流产业规划的编制和信息化工作。目前,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则、范围、思路已经形成,正在积极开展规划前期的各项准备。经费落实后,即可启动编制工作。
  6.努力提高货运车辆运力。2007年全市力争增加货运车辆运力3.15万吨位,并以市发展现代物流工作领导小组的名义,下达各目标单位。各目标责任单位将目标进行了分解,落实到责任科室和人头,大多数建立了工作班子。余江县、鹰潭工业园区、市经贸委行动迅速,新增货车运力较快。
  三、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不断优化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环境
  1建立了货运汽车联合办公、审批、收费制度。市政府14号、15号文件出台后,为货运企业提供方便,集中办证交纳税费,市委常委、副市长吴晓军,副市长林军先后多次到实地进行考察,确定在鹰潭稽征分局月湖稽征所联合办公,目前地税、稽征、运管部门已集中办公。
  2.对县(市、区)和市区涉运部门进行督查。由市政府督查室和物流办组成专门的物流工作督查组,在市长助理张永泽的带领下,先后深入到县(市、区)及涉运相关部门作了专门督查。要求涉运部门与物流企业召开座谈会,听取企业的意见,减少办事环节,降低收费标准,改善服务态度,提高办事效率;县(市、区)要尽快成立相应的物流工作机构,认真落实“四大一新”发展战略,结合当地实际,摆正位置,进行科学定位,找准发展物流工作的突破口,推动物流工作向纵深发展。
  3.组织物流企业对涉运部门进行行风评议。为改善发展现代物流的环境,制定了对涉运部门进行行风评议表,争取在年底或明年初组织评议,评议的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并督促有关部门制订改进措施。
  4.落实部门责任制,制订操作性强的实施细则。要求各涉运职能部门,尤其是交警、运管部门要解放思想,顾全大局,制定宽松的配套政策和服务指南,简化手续,提供优质服务,遗留问题能不追究的,尽量不追究,能豁免尽量豁免,逐项予以解决。
  5.筹建并开通了鹰潭市物流信息网站。在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牵头下,在电信、移动、联通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鹰潭物流信息网已于12月正式开通,为社会及物流企业提供了快捷的物流信息服务。
  6.成立了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为搭建企业与政府沟通交流的平台.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经市政府同意,市物流办与企业共同运作,民政部门批准成立了鹰潭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共吸纳物流企业57家。通过政府与企业的互动,积极争取优惠政策的扶持。
  7.加强了物流办制度建设。市物流办按照物流工作思路,制定建立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责、涉运部门办事指南和操作流程,建立了物流工作协调落实机制、内部岗位职责、管理制度。
  四、巧借外力,协同作战,着力解决铜拆解园区进口铜废料的转关通关问题
  为解决铜废料进口转关通关问题,副市长林军、市长助理张永泽率市物流办、口岸办工作人员分别赴宁波、天津、廊坊、南海等地的拆解园区和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学习考察。多次与江西检验检疫局、南昌海关、省口岸处座谈沟通,取得了江西检验检疫局、南昌海关的支持,并同上海、宁波、厦门等地的海关、检验检疫、港口等部门进行了联系,并赴九江港作了实地调研,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打通第7类铜废料通关工作思路。11月3日本市和宁波两地六方共同签订了合作建设“无水港”备忘录,南昌海关、江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宁波海关、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将高度关注、密切配合、大力支持鹰潭“无水港”建设,积极实施出口货物“属地报关、口岸放行”和“产地检验检疫、口岸查验放行”以及进口货物“先报检,后报关”的通关模式,两地口岸查验部门将争取海关总署和国家质检总局的支持,使符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进口货物获得更多的转关便利。11月1日,九江港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刘秀清来本市考察调研后,表示要积极打通九江到香港的直航航道。利用上海港对九江港80%的控股权,近期赴上海港协调上海海关,上海检验检疫局的关系,帮助本市解决进口铜废料从上海到鹰潭的直接通关问题。本市将积极争取国家海关总署和质检总局把鹰潭列为进口废旧金属转关试点,在起步阶段建立港口初检——园区清关的转关通关机制,最终争取口岸验放,园区查验清关的直接通关模式。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8

《鹰潭年鉴.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收录2007年鹰潭市各条战线和各个方面的情况,分为综合情况、动态信息和辅助资料三个部分,内容包括:特载、大事记、市情概览、军事、法治、工业园区、城乡建设等数十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黄东风
责任者
杨宪萍
相关人物
何黎明
相关人物
董企生
相关人物
吴晓军
相关人物
林军
相关人物
张永泽
相关人物
刘滇鸣
相关人物
冯浩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中铁物资总公司
相关机构
中铁现代
相关机构
中国诚通
相关机构
中国邮政物流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
宁波市
相关地名
天津市
相关地名
廊坊市
相关地名
南海区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