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世界铜都”开局良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08》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7397
颗粒名称: 打造“世界铜都”开局良好
分类号: F426.32
页数: 3
页码: 21-23
摘要: 2007年,本市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与江铜集团展开合作,致力于打造世界铜都。通过招商引资、加强项目合作等举措,铜产业发展态势强劲。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奖励和扶持政策,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铜产业链逐渐完善,产量和收入都取得了显著增长。
关键词: 鹰潭市 “世界铜都” 战略思路

内容

2007年,是本市建设世界铜都的开局之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国家、省有关部门的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推动和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本市铜产业发展态势十分强劲,世界铜都建设稳步推进,工作成效非常显著,开局良好。
  一、战略思路的形成和确定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召开以后,市委、市政府在过去历届班子工作的基础上,就如何进一步发展铜经济,壮大铜产业进行了深入思考。2006年12月31日,市委书记杨宪萍和江铜集团公司领导一道,带领县(市、区)政府和市直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赴浙江富阳、桐庐等地开展铜产业发展调研,2007年元月5日,市委书记杨宪萍又专程到北京中国有色金属研究所,咨询铜产业发展问题。2007年元月10日,市委书记杨宪萍、市长董企生与原江铜集团总经理何昌明一道,再次带领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到广东清远、南海等地进一步对铜产业发展进行调研。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和咨询,市委、市政府深刻感受到:当前国内铜资源紧缺和铜冶炼能力迅速扩张的矛盾日趋尖锐。国内大型铜冶炼企业争夺控制铜资源的竞争日益激烈,铜资源已成为制约铜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只要掌握了铜资源,就能抢占新一轮铜产业发展的先机,从而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经与江铜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多次商讨,认为鹰潭是江西省铜产业发展基地,铜产业发展基础条件优越,江铜集团是中国有色金属行业中采、选、冶、加于一体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中国铜工业领头羊,只要双方优势互补,全面合作,就一定能开创铜产业发展的新局面。双方达成了共识,提出了依托江铜,服务江铜,构建利益共同体,合力打造“三个基地、一个中心”,把鹰潭建成世界铜都的战略思路,并明确了阶段性发展目标,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实现铜冶炼能力达到100万吨以上,铜材加工能力超过120万吨,铜产品销售收入100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300亿元,涉铜企业就业人数6万人,铜产业综合实力全国第一,江铜集团公司综合生产能力进入世界铜行业前三强的目标。
  二、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
  建设世界铜都的战略定位和目标,得到了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国家、省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大支持。2007年2月11日,市委、市政府和江铜集团公司领导一道向省长吴新雄和副省长洪礼和专题汇报了共同建设世界铜都有关情况。2007年2月23日,在全省部分工业部门和省属工业集团公司推进“十百千亿工程”座谈会上,副省长洪礼和在听了市长董企生的发言后,又充分肯定了建设世界铜都的思路。2007年4月4日,副省长洪礼和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来本市现场考察调研,提出了“五看”:一看定位,二看招商,三看聚集,四看效率,五看环境。2007年4月5日,在全省第十九次重大项目调度会上,常务副省长凌成兴和副省长洪礼和要求本市坚定打造世界铜都的信心,并对世界铜都建设中的有关问题作了明确指示,要求省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2007年5月19日,省长吴新雄在鹰潭主持召开了建设世界铜都现场办公会议,副省长洪礼和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有关部门和鹰潭市委、市政府及江铜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参加了会议,省长吴新雄强调,鹰潭世界铜都建设“要精心抓好铜都规划、要精心抓好招商引资、要精心抓好强强合作、要精心抓好服务、要精心抓好环境优化”。2007年5月21日,市委书记杨宪萍与省环保局局长许苏卉率有关部门负责人到国家环保总局向副局长张力军和污控司司长樊元生汇报了鹰潭市设立铜拆解园区有关工作,国家环保总局表示对本市铜拆解区项目给予支持。2007年6月6-7日。国家环保总局专家组一行到本市开展进口废物圈区管理试点建设现场考察和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专家组对本市前期开展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07年6月11日省发改委副主任马承祖率专家组和省有关部门负责人来本市,就本市进口第七类废物拆解区项目建议书及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评审。2007年8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以《关于同意鹰潭市设立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加工园区的复函》文件形式,同意本市设立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加工园区。2007年9月15日,江西鹰潭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区开工典礼隆重举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凌成兴下达开工令,副省长洪礼和作重要讲话。2007年9月15日,南昌海关关长李多宽、副关长林建平到鹰潭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区调研,实地考察了解加工区的规划和建设情况,进行现场办公,并与市政府、企业进行了座谈。2007年9月29日,省委书记孟建柱来本市就工业发展和工业园区建设等情况进行调研,参观了金田铜业、三川集团、中核铜业、兴业电子、宏磊铜业、同心铜业等涉铜企业,并对共同打造“世界铜都”作了重要指示。2007年10月9—10日,省委政研室副主任余森清、副巡视员陈强等来本市开展世界铜都建设调研,随后带领本市和江铜集团有关人员到安徽省铜陵市学习考察铜产业发展情况。2007年11月20日,省委常委、省委组织部部长弘强到江铜集团和正在建设中的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区进行考察调研。2007年12月18-19日,省委书记苏荣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陈达恒的陪同下到本市调研,期间先后深入金田铜业、兴业电子、宏磊铜业以及鹰潭铜产业循环基地拆解加工区考察,充分肯定了本市打造世界铜都的思路和目标。
  三、全面加强与江铜的合作
  为实现优势互补,更好地服务江铜,依托江铜,共同发展铜产业,壮大铜经济,打造利益共同体,本市与江铜集团积极开展了全方位合作。经双方多次协商和沟通,2007年2月4日,市政府和江铜集团公司签订了《共同发展铜产业壮大铜经济合作协议》,从发展目标、铜原料、铜加工、铜物流、铜文化、铜拆解市场建设等十个方面,全面加强合作,开启了共同打造世界铜都的新篇章。
  一年来,通过地企双方不懈的奋斗和努力,认真履行合作协议,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建立了合作机制。双方加强了高层互动.达成合作共识,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明确了双方共同推进全面合作组织领导,就合作中的一些重大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和协商。二是加强了产业合作。双方围绕发展铜产业共同进行调研并开展了招商;在扩大铜原料供应量的同时,初步建立了滚动计划和沟通协商机制;双方在项目合作上迈出了新的步伐,江西铜材公司与江铜铜达新产业公司年产10万吨阳极板合作项目投入生产;共同开展区域内铅锌资源整合前期工作,取得一定成效。三是营造了良好环境。完成了贵冶电解车间东扩、江铜家属区西区的扩征用地和拆迁;集中开展了对江铜及贵冶周边治安环境整治取得较好效果,全力配合江铜及贵冶进行环保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四、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铜产业发展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市委、市政府从两个层面组建了四个机构。领导层面,一是成立了鹰潭市铜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指导全市铜产业发展工作,研究解决全市铜产业发展重大问题:二是成立了鹰潭市与江铜集团共同推进全面合作领导小组,主要负责协调地企合作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工作层面,一是成立了鹰潭市铜产业发展工作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和综合组、项目组、园区组三个工作组,从相关单位抽调人员集中办公,分别负责协调小组日常工作,铜产业规划、政策、信息和重大项目调度推进,以及铜拆解市场审批建设等工作;二是成立了鹰潭市铜产业办公室,负责推进铜产业发展日常工作。
  2007年5月1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建设世界铜都动员大会.标志着本市建设世界铜都的宏伟战略正式实施,建设世界铜都的号角已经吹响,建设世界铜都的巨轮已经扬帆起航。
  五、铜产业招商成效显著
  建设世界铜都,项目是关键。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按照“上下扩张、两头延伸”的思路,积极开展铜项目招商,全方位延伸铜产业链,以产业集聚带动项目集群,以项目集群推动产业集聚,铜产业集聚效应逐渐显现。2007年以来(包括元旦和春节期间),市委书记杨宪萍、市长董企生和江铜领导多次带领县(市、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员同到浙江富阳、宁波、诸暨、台州和广东清远、南海、佛山、深圳等地开展铜原料、铜精深加工项目招商,广泛接触了一批铜项目重点客商,谈成了一批重大铜项目。全国500强、国内铜加工龙头企业浙江金田,中国专业从事高精密度铜基合金板带材压延加工、国内铜板带加工前三强企业宁波兴业,香港上市公司长盈集团及宏磊、世茂、奥泰、宏宇等28家规模以上的铜冶炼及铜加工企业落户本市工业园区,增加加工能力50多万吨。
  六、铜产业循环基地筹建工作有序展开
  为给江铜和地方铜加工企业提供原料保障,本市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市场运作、圈区管理”的原则,规划了约10平方千米的土地,建设铜产业循环基地,并多次向国家和省有关部门汇报沟通、争取支持。2007年4月省政府将该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专门进行调度,2007年6月省发改委批复拆解加工区项目建议书和控制性详规,2007年7月拆解加工区项目正式与广东客商签约.2007年8月国家环保总局批准同意本市设立废弃机电产品集中拆解利用加工园区.2007年9月拆解加工区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07年10月通过了规划环评。到2007年底该项目已完成了一期1000亩土地的平整,即将动工建设厂房和基础设施,二期1000亩土地已上报审批。整个项目完成后将形成180万吨拆解能力,生产45万吨废铜、10万吨废铝、9万吨废塑料、95万吨废钢铁,最终将成为全国最大的铜废旧原料回收利用基地和再生资源集散中心。
  七、着力打造政策洼地
  为促进铜产业发展,本市着力打造政策洼地。一是在奖励政策方面,出台了《鹰潭市企业纳税大户奖励办法》、《鹰潭市工业发展奖励办法》、《鹰潭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业绩考核奖励办法》;二是在扶持政策方面,出台了《鹰潭工业园区工业企业抵押贷款办理费用优惠办法》、《鹰潭市铜加工福利企业和废旧金属回收企业税务管理意见》;三是在招商政策方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配套政策。
  八、铜产业发展态势十分强劲
  打造“三个基地、一个中心”,建设世界铜都战略的提出,以及铜产业政策洼地的构筑,引起了国内铜行业业内人士和企业广泛关注,一大批铜原料和铜精深加工企业向鹰潭集聚。
  2007年全市落户规模以上铜加工企业65家,与2006相比增加了28家;冶炼能力70万吨,新增30万吨;铜加工能力116万吨,新增50万吨;废旧铜收购企业43家,初步形成了铜杆、线、管、棒、板带、异型材及铜铸件等上下游产品配套的铜产业链。全市铜企业实际铜产品产量135.3万吨(含阴极铜55.4万吨),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4亿元、税收2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5%、32%;其中,地方铜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3亿元,实现税收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8%、242%。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8

《鹰潭年鉴.2008》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主要收录2007年鹰潭市各条战线和各个方面的情况,分为综合情况、动态信息和辅助资料三个部分,内容包括:特载、大事记、市情概览、军事、法治、工业园区、城乡建设等数十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余战龙
责任者
邵琴
责任者
杨宪萍
相关人物
董企生
相关人物
何昌明
相关人物
张力军
相关人物
凌成兴
相关人物
洪礼和
相关人物
吴新雄
相关人物
樊元生
相关人物
许苏卉
相关人物
马承祖
相关人物
陈强
相关人物
余森清
相关人物
陈达恒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江铜集团
相关机构
金田铜业
相关机构
兴业电子
相关机构
宏磊铜业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
南海区
相关地名
清远市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