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与监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07》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6638
颗粒名称: 经济管理与监督
分类号: F123
页数: 14
页码: 189-20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鹰潭市经济管理与监督相关内容,包括综合管理与宏观调控、国有资产管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价格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方面。文章中涉及到了这些经济管理领域的基本情况、重要问题和解决方案的探讨,但并没有深入探讨某个特定话题,而是提供了相关的基础信息和概述。
关键词: 经济管理 经济监督 鹰潭市

内容

综合管理与宏观调控
  【概述】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鹰潭市改革和发展委员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探索加快鹰潭发展的新路子,解决好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努力发挥宏观部门在建设和谐平安鹰潭、加快富民兴市大业、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职能作用,集中精力编规划,全力以赴抓项目,综合协调搞服务,各项)作取得了新的成绩。
  【积极推动各项规划顺利实施】 编制完成了《鹰潭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和《鹰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信息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并会同市直有关部门共同编制上报厂《鹰潭市“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规划》、《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上程建设项目规划》、《鹰潭市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和《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规划》等专项规划。为强化产业政策的调控和引导,编制出台了《鹰潭市“十一五”产业化调整指导意见》。
  【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重大研究】 在抓好经济运行预测预警分析的同时,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注重加强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先后完成了《对鹰潭铜产业的战略思考》、《加速鹰潭工业崛起的建议》、《鹰潭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十一五”期间把鹰潭建成全国最大铜产业基地》等15篇有价值的调研文章。其中:《对鹰潭铜产业的战略思考》、《加速鹰潭工业崛起的建议》和《鹰潭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分别荣获江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优秀研究成果二、三等奖。
  【大力争取国家资金和项目的支持】 在编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同时,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各地、各部门研究提出了489个重大储备项目。2006年,根据国家的资金投向,从中筛选出41个作为争取国家和省支持的主要项目。通过多次积极有效的汇报与沟通,在国债资金总量减少的情况下,2006年共争取上级资金1亿元,为全市社会经发展增添了后劲。
  【抓好抓实重点工程建设】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把安排好、实施好重大建设项目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切入点,编制完成2006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加强了重点建设项目管理。认真做好招标投标信息发布工作,增加招标投标活动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度,为各投标人及时准确了解招标投标信息和投诉举报提供了便利。完成了市体育场、市垃圾填埋场渗滤处理站等工程的招标投标工作。参与监督了市体育馆暖通设备、市体育馆电力设备的政府采购招标工作。完成了《鹰潭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送审稿)的修改,并上报市政府。对国债项目进行了稽察,协助省稽察办对贵溪一西排公路进行了专项稽察;协助国家、省稽察办对贵溪市妇幼保健站、余江县妇幼保健站工程进行了专项稽察。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重点抓好全市重大工业项目和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试点项目的开发、论证、储备和建设的申报工作,建立了全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项目库,为贵雅照明高效高品质JUST三基色稀土节能灯项目争取到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450万元国债专项资金支持,并将贵溪新世纪水泥有限公司余压余热利用项目列入全省(全国)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规划。进一步加强能源开发利用工作,开展全市10万千瓦及以下装机容量的火电机组调查及电厂供热改造。积极争取贵溪火力发电厂2X600MW机组“以大代小”工程列入全省“十一五”重大建设项目,并完成了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对诚志、华南等35家使用非政府性资金进行建设的企业投资项目实行备案管理。积极引导工业园区健康发展。通过努力,鹰潭工业园区、贵溪工业园区、余江工业园区被确立为省级工业园区,其中贵溪工业园区还被评为铜产业省级特色工业园区。为促进工业园区做大做强,努力争取省发改委同意,增设全市三个工业园区用电户销售电价标准执行江西电网电价标准,推动了全市工业园区健康发展。
  【努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争取资金近4000万元,用于标准化粮田建设、小流域治理、血防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饮水安全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的建设。充分发挥价格主管部门职能作用,运用价格杠杆和积极的价费政策,为促进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20条贯彻意见。认真组织开展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申报的推荐工作,推进了全市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健康发展。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应用系统建设,对政府门户网站进行了多次改版,并在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办“全国政府网站评比”活动中获第二十九名,位居全省第一。加强了市场价格的监管,制定了《鹰潭市价格异常波动监测预警制度》和《鹰潭市应对价格异常波动工作预案》。按照“适度、稳妥、择重、衔接”的原则,先后组织召开了“鹰潭市公交IC卡售票价格听证会”和“鹰潭市区出租车运价调整既运价联动方案价格听证会,缓解了油价上涨给公交企业造成的压力。加强城市出租车收费管理,对涉及出租车行业收费部门的收费标准进行严格的核查清理,按文件要求取消收费项目1项,降低收费标准6项。深入开展化肥和农资价格、医疗收费和药品价格、铁路客票代售代办服务收费、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收费以及电力价格执行情况等专项检查,并对通信服务代理商的价格欺诈行为做了市场调查。全年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68起,实施经济制裁1274万元。开展了全市“价格诚信单位”评选活动,评选出了江西移动通信有限公司鹰潭分公司等十三家“价格诚信单位”,有力地推动了全市价格诚信建设。
  (李文)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县级以上干部名录】
  主任:艾农( --2006.6)
  副主任:陈思
  副主任、物价局长:高长和
  党组成员、物价局副局长:计青(女)
  纪检组长:程家春
  党组成员、副调研员:胡爱华(女)
  调研员:张隆来 胡日辉
  副调研员:汤象辉
  市经济信息中心主任:胡海俊
  价格监督检查局局长:廖晓林
  国有资产管理
  【概述】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国资委的指导下,市国资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倡导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围绕国有资产监管、产权交易、妥善处理改制企业遗留问题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较好成绩。
  【市国资委正式成立】 根据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鹰潭市人民政府部分机构调整的通知》(赣委【2004]214号)文件精神,鹰潭市编委于2006年元月15日下发了《关于鹰潭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人员编制、内设机构、领导职数规定的通知》 (鹰编字【 2006】 1号),核定国资委人员编制13名,其中行政编12名,工勤编1名,内设三个科室,即办公室、产权管理科、统计财务科,监察室为市监察局派出机构。2006年8月份,有关工作人员从市经贸委和市体改办划转到位,办公场地放在市政府大楼二楼,至此,国资委的机构已正式组建。
  【产权交易工作】 经市国资委与省产权交易所充分协商,于2006年12月29日,在本市正式挂牌设立“江西省产权交易所鹰潭办事处”,办事处与市产权交易管理中心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合署办公。办事处成立后,方便了本市产权单位的进场交易,降低了交易成本,为加速本市的产权流转、优化资源配置,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据统计,2006年组织进场交易的产权有10宗,评估价总额为1172万元,成交价总额为1290万元,增值118万元,增幅为10%,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黄宗根)
  【市国资委副县级以上干部名录】
  主任:苏水生(兼)
  副主任:裴小林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概述】 2006年全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下,在各地和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落实两个主体责任为切入点,突出重点时段和重点领域,加强安全监管,深化专项整治,狠抓隐患治理,努力保持了安全生产的平稳态势,为全市和谐社会建设及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稳定的环境。
  据统计:全市共发生各事故303起,同比下降5.6%,死亡64人,同比下降15%,占省下达控制目标的97%。其中:道路交通事故201起,同比下降3.83%,死亡58人,同比下降4.92%,占省下达控制目标的95%,受伤245人,同比上升28.27%,直接经济损失45.2万元,同比下降58.35%。火灾事故97起,同比下降11%,死亡1人,与去年持平,受伤1人,同比下降66.7%,直接经济损失86万元,同比上升48.9%;生产性安全事故5起,同比增加2起,死亡5人,同比增加2人,占省下达控制目标的100%,未突破省下达控制目标;水上交通事故为零。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市委、市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及为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实。2006年,市政府召开了四次常务会议、三次市长办公室会议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市长胡宪多次给市安委会、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亲笔写信提要求,市安委会召开了三次全体成员会、四次主任会议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6月23日,市委书记黄建盛、市长胡宪、常务副市长阎钢军深入生产和建设一线,督查指导安全生产工作。新一届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在11月17日召开了全市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工作会议,市委书记杨宪萍、代市长董企生对安全生产等工作作出了重要指示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副市长林军一上任就到安监局视察,督导安全生产工作,并多次深入企业车间、厂矿工地一线检查指导。由于领导高度重视,促使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目标考核】 年初市政府下达了《2006年全市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分解了省下达的控制目标任务,加强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也都层层签定了安全生产责任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市安委会印发了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内容和考核标准,从而使全市的安全生产工作得到了量化、细化和深化。市安委会办公室组织对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单位进行了严格考核,市政府对考评结果在全市进行通报,并首次拿出了5万元资金,对安全生产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实行重奖。
  【健全隐患排查机制】 2006年,在全市建立安全生产联席会议制度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度,定期在全市全面排查安全隐患,一季度一次,全年已经进行了四次。市安委会对排查出的重大安全隐患认真进行梳理,严格落实整改标准、整改期限、整改责任单位、监管责任单位,并在全市进行通报,大大增强隐患整改的力度和透明度。全年共通报治理重大安全隐患四次,共通报治理重大安全隐患68项,大多数重大安全隐患得到了有效治理。
  【严格安全生产源头管理】 2006年,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严格安全生产源头管理,使得本市安全生产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一是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严格按照有关标准条件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全年市县两级共核发非煤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36个(其中市局发证30个,发证率100%),核发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76个。全市现有非煤矿山企业48家(砖瓦粘土、采沙等除外)全部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现有危化品生产企业14家,烟花爆竹批发企业6家,全部取得了安全许可证。二是加强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监督管理,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的通知》(鹰府办字【2006】 45号),在危险化学品、非煤矿山领域严格执行了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全年共开展“三同时”审查验收38个。三是继续开展了重大危险普查登记工作,结合安全生产工作许可证的发放,新普查登记危险源单位25个,到2006年底共有135家危险源单位在普查监管系统中登记建档。四是启动了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备案工作。全市共有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20家,全部属于第三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备案登记20家。五是认真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选择了贵溪冶炼厂、贵溪海利化工农药公司和贵溪化肥有限责任公司进行试点,安全标准化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六是组织开展了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许可“回头看”活动,确保企业在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提高、安全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宣传】 进一步加大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首先以“安全发展、国泰民安”为主题认真开展了“第5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创新丰富了“安全生产活动月”的形式和内容,取得显著成效。活动期间,分管市长发表了动员讲话,制作了电视专题,播放悬挂了公益广告宣传条幅。除认真开展了省“安全生产月”活动指委会要求的各项活动外,还在活动月期间组建了安全生产专家组并深入企业一线开展了安全生产咨询服务,举办了安全生产大型专题文艺晚会,邀请了省安监局领导来本市进行《安全生产法》知识讲座。向全市手机用户群发安全宣传短信,向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法院、检察院等张贴安全生产笪传图画。其次深入开展了“安全生产培训年”活动。制定并下发了《关于下达2006年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的通知》,各级各部门共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约1000多人,培训特种作业人员1600多人。
  【坚持安全生产以预防为主】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坚持未雨绸缪,切实做好元旦、春节、“两会”、“五一”、汛期、暑期、“十一”等特殊时段的安全生产工作。认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自查、大检查,及时排查整改隐患,同时对各地开展安全生产督查,并接受了省政府安全生产督查组的督查。
  【强化执法监察】 进一步加大了行政执法监察力度,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深化安全整治,解决安全生产中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非煤矿山安全整治以许可证制度实施为切入点,严格办矿条件,严把市场准入关,关闭各类不符合条件的矿山企业17家。危险化学品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许可“回头看”活动为契机,加强动态监管,督促企业时刻关注安全生产。联合市建设局,对市区(包括工业园区)所有在建工地进行了全面专项执法监察,共检查施工单位17家,查出安全隐患95项,下达整改指令书17份。此外,公安、消防、交警、交通、海事、环保、质监、安监、卫生、教育、气象等部门开展了道路交通、公众聚集场所、乡镇船舶和非法渡口、安全环保、特种设备、三线交越、校园安全、防雷等专项整治工作。对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处理,追究了有关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的责任。
  (刘晓水)
  【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县级以上干部名录]
   局长:杨柏样
  副局长:许俊 黄洪生
  价格管理
  【概述】 2006年,全市价格主管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价格工作全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年初确定的工作总体部署和省发改委的工作要求,创新思路、更新观念,积极疏导价格矛盾,切实履行价格管理职能,为建设和谐平安鹰潭,加快富民兴市大业,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全年市场供应丰富,物价基本平稳,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与上年相比上升14%,控制市政府年初确定的3%目标范围之内。
  【不断加强价格调控,维护市场基本稳定】 坚持做好全市月度、季度、年度价格走势分析及后期价格走势预测工作,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动态,为政府价格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当好参谋。出台了《鹰潭市价格异常波动监测预警制度》和《鹰潭市应对价格异常波动丁作预案》。成立了处置价格异常波动事件领导小组,采用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重点对城市居民食品价格,居民服务价格、居民日用工业品价格、重要能源价格、主要生产资料价格、房地产价格进行监测,对可能出现的价格异常波动及时预警预报。做好节日市场价格监管工作。加强春耕秋种生产、早晚稻收购、汛期、成品油调整等时期的价格监测工作。对一些有可能引发异常波动的商品价格进行跟踪调查和书面分析,及时向政府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积极推进价格改革和价格监管】 完成了贵溪四平、风形等五个小型水电站的电价测算上报工作。完成了市政府交办的市区新建经济适用房价格测算上报工作。参与完成了全市第三批药品集中招标和价格审核工作。完成厂全市石油液化气供应销售情况和县级电网企业经营情况的调查汇报工、作。对本市公路客运标准进行了调整,进一步规范厂春运期间客运票价。对市区化肥价格实行差率管理,保护了农民的利益。督促市区成品油经销单位做好价格公示工作。
  【加强收费管理,优化发展环境】 对市直263个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经营性收费单位进行了年审,清理不合理收费项目8项,吊销《收费许可证》5本,对年审中查出的问题,及时移交市价格监督检查局处理。继续清理和规范各种涉农收费,进一步治理农村计划生育、婚姻登记、农民务工、农民建房等方面的收费,促进“三农”建设。加大教育收费管理,对教育“一费制”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调查,规范教育行为。督促各级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费用控制目标管理制度,建立病历记录与收费清单查对制度和住院费一日清单制度。
  【积极疏导价费矛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为疏导多年积累的价格矛盾,促进地方经济协调发展,按照“适度、稳妥、择重、衔接”的原则,2006年4月份和8月份先后组织召开了“鹰潭市公交IC卡售票价格听证会”和“鹰潭市区出租车运价调整暨运价联动方案价格听证会”。听证方案经市政府批准出台实施。方案的出台,有利于缓解油价上涨给公交企业造成的压力,促进了本市公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稳定,改善和优化了本市投资旅游环境,提高了城市品位,满足了广大市民对出行质量提高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运用价格职能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遵照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省发改委有关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求,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研究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价格主管部门职能作用促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价格政策和措施,召开了全市价格主管部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及时将涉农价格工作置于整个价格工作的重中之中,为促进鹰潭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言献策。
  【搞好成本调查,当好政府参谋】 为及时了解农民对中央一号文件的反映,市价格成本调查队认真开展了粮食播种面积,农户存粮和农资购买,粮食收购价格执行情况等专项调查。开展了公交车、出租车、自来水价格普通中学教育等成本监审工作。多次到农业等相关部门对出现的生猪瘟疫情况及早籼稻种植先农系列遭受虫灾的原因进行了解,为农调户排忧解难,为农民增收服务。2006年,市价格成本调查队被国家发改委评为2004-2005年度全国农产品调查工作先进集体,这是本市价格成本调查队连续五年获次殊荣。
  【强化价调基金征管力度,增强政府经济调控能力】 2006年,鹰潭市区共征集价格调节基金230.5万元,与上年相比增长35.3%,动用价格调节基金14.9万元对城市低保户石油液化气进行价格补贴强了政府调控市场价格的能力,对促进本市“菜篮子”工程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稳定市场物价,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厂积极作用。
  【拓宽服务领域做好价格鉴证、认证工作】 价格认证工作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积极寻找新的服务领域。2006年,市价格认证中心共受理交通事故定损173起,定损金额120万元,受理公 检、法及相关行政单位委托的涉案物品价格鉴证共计303件,鉴证标的8000万元, 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幅10%。通过公平、公正、准确的价格鉴证,为司法、行政执法机关办案和处理案件提供厂重要证据。
  【加大价格执法力度,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2006年,市价格监督检查局先后开展了农资价格医疗收费、药品价格、铁路客票代售代办服务收费、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收费电力价格以及建设项目执行情况等专项检查。全年共查处价格违法案件68起,实施经济制裁1274万元,其中退还用户15.51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08.57万元,罚款3.33万元,受理价格举报案件77起,责令退还用户15.51万元,罚款0.1万元。没收违法所得0.25万元,办结率100%,为维护市场价格稳定,促进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大力推进“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进一步强化价格服务意识】 将“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作为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构建和谐平安鹰潭的一个重要抓手,大力推进保障价格知情权、参与权、投诉权和增强经营者价格诚信意识等方面的服务。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开展价格服务进社区、进农户进企业、进校园、进商店、进医院等各项活动的试点工作,典型引路,总结经验,逐步推开。积极开展“价格诚信3A单位”评选活动,宵传党的价格政策,倡导价格诚信经营理念,以诚信活动强化企业服务意识,鹰潭宾馆、鹰潭电信公、贵溪烟草专卖局等3家企业被评选为全省首届“价格诚信3A单位”。
  【积极开展价格宣传和价格调研工作】 2006年6月份组织召开了全市价格宣传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县(市、区)价格主管部门要把价格宣传和价格调研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协助抓落实,并对价格宣传和调研工作做得好的人员实行重奖,形成领导班子齐抓共管,干部职工人人参与的良好价格宣传氛围。2006年,本市价格主管部门在《价格视窗》、《价格月刊》、《江西省价格监督检查》《江西价格监测》《鹰潭日报》、《鹰潭通信》、《鹰潭政务汇要》、鹰潭人民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媒体发表、播报调研文章和消息报道280余篇,其投稿、用稿数均创历史新高。
  【加强廉政勤政建设,提高物价队伍素质】 一是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增强为基层为群众的服务水平。二是响应市委、市政府号召,进一步强化安商亲商意识,建立客商联系制度,定期邀请客商座谈,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过程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加强干部队伍的政治、业务学习和教育培训,提高理论素养和解实际问题的能力。四足结合“八荣八耻”教育提高十部职工思想认识,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确保党风廉政建设落到实处。
  (吴卫民)
  工商行政管理
  【概述】 2006年,全市工商系统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止确领导下,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工作部署,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全嘶实施市局党组提出的“12345厂程”,全市工商系统广大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开拓进取,积极履职,深入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积极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加强班子和队伍建设,确保了“队伍不出问题、市场小出问题”,确保了“十一五”开局之年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和进步,体现了小市局有大作为。2006年全市各级工商部门共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章案件1689件,案件总标值760余万元,同比去年增长115%。被省工商局评为2006年度全省行政执法办案先进单位。
  【注册登记管理】 2006年,全市登记注册的内资企业总数为2252户,注册资金29.92亿元,其中国有企业952户,集体企业792户,股份合作企业36户,有限责任公司472户。外商投资企业88户(合资31户、合作1户、独资55户),投资总额3.22亿美元,注册资本2.22亿美元,其中外方认缴额147亿美元。个体工商户2.19万户,从业人员5.61万人,注册资金3.44亿元;私营企业2006户,从业人员2.69万人,注册资本24.67亿元,注册资本100-500万元的私营企业306户,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34户。在加强注册登记管理工作的同时,有力促进企业发展。“江西铜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到市局外资局申请办理注册登记,并且要求尽快办理完毕,但由于该公司注册登记需到国家工商总局办理个例授权注册登记手续,才能办理注册登记。当市局领导知道后,十分重视,委派外资局人员陪同企业到国家工商总局办理授权审批手续,并且在两天内办理完毕注册登记手续,使企业很快顺利开业,受到厂企业的好评。
  【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 认真落实中央“一农”政策,出台丁服务新农村建设“十条措施”,通过红盾护农、合同帮农、经纪活农、品牌兴农、权益帮农和政策爱农等措施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尤其加大对农资市场监管,加大对化肥市场的抽检力度。共抽检化肥62批次,对不合格的18个批次的化肥进行了立案查处。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工商系统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和市委、市政府治理商业贿赂会议精神,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正确把握政策界线,与有关部门加强协作,扎实稳妥地开展厂治理商业贿赂工作。全市系统共查处商业贿赂案件29起,案值194.19万元。在全市大中型超市全面推行市场准入制,该项制度实施以来,企业主动将食品下柜退市的就有果冻、花生、瓜子、月饼、水饺、奶粉等六大类食品;在元旦、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等节日市场整治中,共出动执法人员400余人次,车辆80余台(次),检查个体商店(摊位)、食品生产、经营厂家2500余户,大型超市、商场、农贸市场、水果批发市场等165个;取缔无照经营35户,严格认真地进行了流通领域食品质量抽检,对不合格商品进行了处罚并责令下柜、退市。在全市开展了三次网吧集中专项整治,加强了日常巡查取缔了一批黑网吧,配合有关执法部门对校园周边环境和“扫黄打非”等进行了专项整治,净化了校园环境和文化市场秩序;组织实施了打击侵犯公司资本制度的违法行为工作;加强了高危行业安全生产的监管。投入力量整治市容环境。市、区两级工商局抽调60人开展市容整治工作,并在迎检前10天再次抽调7人组成机动工作分队,负责主要干道、重要部位、重要时间的市容整治与巡查,确保创建工作圆满成功。
  【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 全市工商系统通过12315等投诉热线,建立预警机制,密切关注传销和变相传销的动态,对举报及时出击,做到件件有落实。一年来,共出动执法人员265人次,执法车辆96台次,取缔传销窝点36个,驱散传销人员520人,配合公安机关解救人质5人,移送公安机关案件3起,由公安机关拘留3人。保持了高压态势,有效打击了传销活动。
  【商标广告监管】 以反假冒、反误导、反欺诈工作为重点,加大了对辖区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开展了专营、专卖店商标使用的专项整治,进一步规范了专营、专卖店商标使用行为;鼓励辖区企业积极争创驰名、著名商标,用品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2006年在保护商标专用权行动中,全市共组织专项执法行动35次,出动执法车辆65台,执法人员462人次,共查处案件28起,案件标值11万元。通过突出整治重点,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全年全市共查处各类违法、违规广告案63起。一是对辖区开展广告市场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重点是对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广告加强监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对大众媒介开展广告监测并建立了监测台帐,按月汇总全市监测台帐资料并备案,全年全市共监测保健食品广告221起,药品广告530起,医疗广告410起。二是对市区的户外广告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清理排查,共清理未登记的违规户外广告48件,责令限期整改48起,立案查处12起。
  【落实全民创业“20”条措施】 全系统干部职工进一步树立了“帮扶是责任,管理是服务,富民是目的”的思想观念。认真贯彻落实新《公司法》及《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规范登记行为,极大地方便投资者创业;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创业”主题,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监管,坚持发展不动摇,促进了个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面推行了企业登记“一审一核制”,简化了办事程序,缩短了办事时间。市、县企业登记机关已全部入驻当地政府设立的统一审批(办证)中心,并落实了“一个窗口对外”的行政许可办理制度,继续实行了首办负责制及上门年检、咨询服务等制度;积极开展了全民创业宣讲活动,激发群众创业热情,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市场主体数量的不断增长、实力的不断增强。据统计市局按照省局20条优惠政策登记的企业,减少注册资本的有限公司6户,其中3万元的有限公司2户;一人有限公司11户;分期缴资的企业9户。
  【再就业优惠】 截至2006年11月底,全系统为下岗失业人员持《再就业优惠证》申办个体工商户717户、减免管理费89万元。2003年以来,累计减免工商管理费286万元。
  【“12315”消费者投诉服务】 围绕“3·15”消费与环境遇境年主题,做到早筹划、早安排、早落实,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科学合理、安全健康消费。一年来共受理消费者投诉587件,调解562件,调解率达95.7%,解答咨询1300余人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86万余元,向有关行政部门提供案源7件,案值达百余万元。投诉案件中按类别分:通信类242起,家用电器机械76起,日用百货类68起,食品类56起,美容、医疗用品类32起,服装类30起,农用生产资料类30起,房屋建筑装饰类26起,邮购类14起,其它13起。按性质分:质量方面330起,价格方面120起,计量方面56起,假冒过期商品28起,虚假宣传22起,其它37起。
  【信访工作】 坚持落实了领导接待日制度、接访制度、办信制度、办案制度、包案制度、信息预测预报制度等。各基层分局负责人注重做好预防上市、上省上访行为的经常性工作,随时接待上访群众,切实解决群众的信访问题。对重大上访事件,市局主要领导、部门负责人都做到了尽快赶到现场,亲自接待处理。局领导对重点案件包案,按要求做到了解决一案,息访一案。市局还加大了对信访案件的督办力度。对县(市、区)局领导包案、局领导接待处理的案件以及其他重要信访案件,进行检查、督办,及时通报解决落实情况。一是加大工商行政执法以及信访工作相关政策等方面内容的宣传力度,各基层单位都设立了工商执法依据、工商行政相关政策及工作程序公示栏,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二是注重提高依法处理水平;三是规范和公开了处理信访事项程序。
  【开展“机关作表率活动”】 在全市工商系统围绕践行“八荣八耻”、开展“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发挥表率作用”活动。为使活动取得实效,市局党组结合实际,提出了机关干部“十要十不要”行为规范,即要政治坚定,不要随波逐流;要依法行政,不要徇私枉法;要服务大局,不要脱离中心;要守土有责,不要失职渎职;要开拓创新,不要因循守旧;要严守纪律,不要松弛散漫;要精通业务,不要浅尝辄止;要襟怀坦荡,不要心胸狭猛;要和谐团结,不要团团伙伙;要清正廉洁,不要以权谋私。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进一步完善奖惩机制,激发干部职工工作激情;开展了建设“学习型、节约型、廉洁型、服务型”机关活动;抽调了6名市局机关干部下到基层帮助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机关党建工作,调整了党支部,重视抓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开展了机关文体活动。通过以上措施,力求达到政治坚定、素质良好、务实创新、团结和谐、廉洁高效、纪律严明、成绩显著的目的。
  【信息化建设】 按照省工商局的要求,初步实现了金信工程框架建设目标任务,实现了四级联网。被省工商局评为信息化建设达标单位。市局、县(市、区)局均设立了信息中心,并落实了工作人员,明确了各级信息中心的职责,各基层分局落实了专人负责信息工作,信息化工作进入了正常运作轨道;加大了投入,加强了培训。各级工商部门2006年用于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达30万元。全面完成了基层网络建设,完成了市局与省局、各县(市、区)局、基层分局四级联网,数据库建设全面完成;注重应用,强化监管执法各项职能,大大提高了工商行政管理效能。以网站为平台,为社会及企业服务,围绕网上办事、公众服务和政务信息公开等重点,不断完善网站功能。同时,政务信息得到加强,取得了明显成效。
  【基层基础建设】 近几年来,全市工商系统投入经费400多万元,改进完善基层基础设施。目前各基层分局分别配有执法汽车、电脑、电视机、空调、照像机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所有分局完善了服务承诺、收费评议、执法公示、错案追究、市场巡查、廉政督察六项制度,建立了《政治业务学习制度》、《车辆管理制度》等24项制度。做到了以制度管人管事,按章办事、有章可循;队伍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全市系统大专以上学历占80%以上。基层分局队伍法制观念加强,学法、懂法、守法已日渐深入,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吃、拿、卡、要、报现象也基本遏制;基层分局领导班子建设明显加强。为培养优秀基层干部进班子,全市工商系统近年来通过竞争上岗,公开选拔,培养了一批年轻有干劲的基层分局局长。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层分局均成立了党支部,积极培养年轻人入党,现在全市基层分局的党员占到80%以上。各党支部建立了“三会一课”度,经常开展各类有益活动,涌现了许多优秀党员。
  【班子建设、廉政建设】 按照《条》有关规定,充实调整了县、市、区局和龙虎山分局班子成员;带头践行“八荣八耻”,按照市局党组要求,做到“十个带头”即:带头加强学习,提高政治素养;带头依法行政,秉公执法;带头抵制跑官要官的歪风;带头严格执行“六项禁令”;带头讲团结、讲原则、讲大局;带头改进领导作风;带头廉洁从政,严格执行各项政策规定;带头严明纪律,确保政令畅通;带头开拓创新,争创一流业绩;带头艰苦奋斗,爱局如家,勤俭办一切事业。努力把班子建设成“政治素质好、忠于职守好、工作业绩好、和谐团结好、作风形象好、清正廉洁好”的六好班子;针对班子存在的问题,制订了《进一步加强县(市、区)局、基层分局班子建设的意见》,提出了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廉政、制度等建设的18条措施,要求做到勤奋学习、政治坚定;依法行政、执法如山;守土有责,确保队伍不出问题、市场监管不出问题,开拓创新,争创一流业绩;按照“德才兼备、任人唯贤”和“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选拔了一批科级干部,充实了县局、分局班子。尤其对基层干部更加关心爱护,选拔了一些基层干部进县局班子;积极稳妥地做好《公务员法》实施工作,完成了公务员登记工作。
  注意紧贴岗位职能,严把易发问题环节。加强了对各级领导干部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着重落实了领导干部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在建立健全副科以上干部廉政档案的基础上,加强对中层干部的管理,对县(市、区)局所有科级干部提出要求,个人重大事项必须事先报告;加强了对基层分局行政执法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针对一线执法岗位点多、线长、面广和基层执法人员人人手中都有行政执法权力、个人素质参差不齐等特点,高度重视基层的思想、作风、纪律建设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局党组工作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全系统通过与直属各单位负责人签订廉政建设责任状、目标责任书,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进行量化,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大了事前监督和源头治腐力度;加大了对办案、收费、办照等易侵害群众利益的关键环节的监督力度。严格贯彻落实了总局提出的“八个严禁一个必须”的纪律要求,对《行政许可法》贯彻执行情况开展了监督检查;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示范点建设;重视抓好廉政文化建设,做到“四个紧扣”和“五进五上”,切实把工商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加强党的建设、队伍建设、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服务发展环境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坚持把工商廉政文化建设情况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考核内容,并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 目前各级工商机关都全面地开展了工商廉政文化建设。
  (彭卫平)
  【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副县级以上干部名录】
  局 长:刘章明
  副局长:罗建国 余成勇 余香娇(女)
  纪检组长:徐文高
  调研员:杨亮生
  副调研员:操进官 陈标利 苏春
  国土资源管理
  【概述】 2006年鹰潭市国土资源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国土资源厅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发展为第一要务,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落实国土资源部《关于当前进一步从严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和国办发【2006】 37号文件精神,从严土地管理,保护矿产资源,维护合法权益,各项工作均取得良好成绩。
  【土地开发整理】 大力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全年全市累计申报10个项目,申报整理面积14万公顷,预计总投资2.72亿元,国家批准画桥、上清童家、雷溪、塘湾、杨溪、中童等7个项目,整理面积4787公顷,到位资金5874万元。
  【土地利用工作】 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精神,进一步完善土地市场配置方式,完善招拍挂制度,建立健全土地利用规划审核、用地报批、审批和发证等内部会审制度。收购国有土地使用权67亩,支付收购补偿费用2280万元,严格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批地、供地,建设用地计划优先保证重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用地需求。全市共组织了19个城(镇)建设用地批次和一个单独选址项目,报批用地总面积340.81公顷,其中农用地260.80公顷。完成厂月湖童家镇,贵溪罗河镇、志光镇,景区龙虎山镇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编)任务,补充和完善26个涉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设项目的相关材料。全面落实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制度,经营性用地招拍挂达100%。全年共拍卖挂牌出让用地8宗,出让面积3728万平方米,成交价款199亿元;办理协议出让及划拨供地15宗,面积18.15万平方米,收取土地出让金113亿元,契税938.16万元,办理改扩建用地8宗。
  【加强地籍管理】 积极推进国土资源政务信息网上公开,不断完善国土资源网站,通过建立网站资料发布制度、网上政务信息公开检查考核制度,努力将“鹰潭市国土资源网”打造成政务信息公开、方便群众办事、指导行业信息、展示部门形象的窗口。完成了土地登记发证2449户,其中国有土地2420户,集体土地29户;土地抵押登记23宗,抵押面积32575亩,抵押贷款金额195亿元。全年共调处土地权属纠纷5起,土地估价备案40宗。
  【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 贯彻落实国发【2005】 28号文件精神,对各种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进行了全面排查。共排查开采矿山146个,其中市级甲类矿山24个,县级乙类矿山122个。通过排查发现无证矿山42个,采矿许可证到期未延续矿山33个,汪照资料不全矿山49个,越界开采7起,非法转让采矿权1个。整顿中依法取缔、关闭无证及到期矿山35个,延续采矿许可证14个,补办采矿许可证26个,越界开采查处罚款5.25万元。目前,全市持证矿山118个,其中甲类矿山25个,乙类矿93个,持证勘查项目19个。
  【地质灾害防治】 制定发布了《鹰潭市地质灾害防治方案》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将此预案列入了鹰潭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健全并落实了汛期值班、险情巡查、应急调查灾情速报等制度,对全市地质灾害危险点和隐患点进行了排查,共排查危险点和隐患点237个,发放地质灾害防治明白卡1278份。因地制宜结合实际将新农村建设与地质灾害危险点搬迁工作相结合,完成「彭湾乡小岭村微源垄村13户66人的搬迁和新居重建。全年全市由于强降水过程诱发的散点崩塌23处,滑坡10处,损坏房屋14间,倒塌房屋6间,毁坏农田5亩,直接经济损失55.71万元,由于措施得当,未发生人员伤亡。
  【测绘管理工作】 认真编制了《鹰潭市本级基础测绘规划》(初稿),并督促指导县(市)开展本区域内的基础测绘编制丁作,完成了全市地图编纂工作的资料收集汇总;组织开展了全市测量标增、普查工作,建立测量标志数据库,为建设“数字江西”打下了良好基础。
  【维护群众合法利益】 建立健全征地工作程序,严把征地补偿标准和安置途径审核关,确保被征地农民依法行使咨询、确认和申请听证的权力,市本级全年征收土地2591亩,征收土地补偿费用全部及时足额到位。对被征地村集体预留“三产”用地近200亩,解决被征地农民后顾之忧。注重法律法规宣传;认真开展以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为主题的“4·22”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开展以依法合理用地,促进科学发展为主题的“6·25”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手册1200册,出专刊一期,开展“8·29”测绘法宣传日活动;召开了全市国土资源系统“四五”普法总结及“五五”普法动员会,印制“五五”普法教材1000余册;编制鹰潭市国土资源行政执法依据目录。重视群众信访,确保工作落实,开展领导干部集中“下访月”活动,开展“创学习型机关,建高素质队伍”活动,提高信访干部政治业务素质,按要求及时办结了省厅交办的6件重复信访案件,市本级管理办理信访案件11件。
  【宝山片区一期地块挂牌出让】 经市政府批准,市国土资源局以挂牌方式,整体出让宝山片区一期编号为G2006-07#、G2006-08#、G2006-09#、G2006-10# G2006-11#、G2006-12#六宗地国有土地使用权。鹰潭市括苍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总价6635万元竞得。宝山片区一期总用地面积为78.92万平方米(折合1183.8亩),其中出让土地面积为53.00万平方米(折合794.96亩),出让红线范围内的农民宅基地占地面积8459平方米(折合12.69亩),报经市政府同意,拆迁农民将统一规划,异地安置。
  (徐中华)
  【市国土资源局副县级以上干部名录】
  党组书记、局长:叶銮清
  党组副书记:彭 伟(正县)
  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喜佑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韩学工
  党组成员、副调研员:童年茂 郑云霞(女)
  质量技术监督
  【概述】 2006年,鹰潭市质监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围绕《鹰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坚持以质取胜,从源头抓质量,勇于作为,敢于作为;按照市局制定的“一三五”规划(2006年工作计划、2006至2008年中期发展规划、2006至2010年长期发展规划。),紧紧抓住“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注重研究和破解“人的问题,服务经济的问题和系统发展的问题”乏大难题,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质监事业发展的势头越来越强劲,干部职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劲头越来越足,食品和特种设备安全工作成效明显,质量、计量、标准化等基础性工作稳步推进,“创服务品牌、树质监形象”活动深入展开,行风和廉政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服务经济工作】 围绕地方经济建设大局,服务经济出台新举措。通过大兴调查研究,剖析产业发展趋势,编写出眼镜制造业、铜材加工业及食品加工业等行业发展的质量报告,提出建议和对策,引起了市政府和省局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一举破解眼镜生产许可证办理工作难以推进的老大难问题。截至2006年底,全市已有5家企业获得眼镜生产许可证,8家企业正在积极申办,取证率达30%,眼镜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促使余江眼镜工业园升格为江西眼镜制造基地。
  【质量工作】 大力推进以质取胜战略,加快质量振兴的步伐。继贵溪市开展质量兴市试点后,余江县和月湖区的质量兴市活动基础性工作开始启动,推荐了三川水表、贵化复合肥、贵雅节能灯等3家企业的产品申报中国名牌,推荐亚菲达铜杆等6个产品申报江西名牌。其中三川水表获中国名牌称号。全市中国名牌产品总数达2个,在全省11个地市排名前列;亚菲达铜杆、江铜铜材铜杆、康彪皮鞋获江西名牌称号,全市江西名牌产品总数达13个;实现了争创名牌产品的新跨越。余江局和质量科积极帮助耐乐铜业公司申办铜管生产许可证,解决了该公司产品市场准入问题,得到市委市政府和余江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赞扬。
  【食品安全】 以完善食品加工业普查建档为基础,以细化区域监管责任为落脚点,以强化巡查、回访为手段,以专项整治为突破口,积极推进食品质量安全准入制度,食品生产监管取得新进展。全市建立了协管员队伍,对生产企业实行分类监管,做到定人、定责、定区域、定企业的“四定”监管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白酒、大米和纯净水等食品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食品小作坊黑窝点打击查处力度,全年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500余份,发放食品质量安全告知书700份;出动2400余人次,检查企业680余家,查出食品安全隐患213起,查处无证生产30余起;普查建档录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691家,办理食品生产许可证73家。
  【特种设备安全】 以“抓基层,打基础,规范管理”工作为主线,健全了安全监察机构,充实了安全监察人员,着力建立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县(市)局已开通特种设备信息网络平台,全面实现全市特种设备监管电子化。全年共出动安全检查人员280人次,检查巡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256家,检查特种设备406台,提出整改意见216条,下发监察指令书32份,保障了特种设备安全运行。开展节日和“两会”期间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查和“特种设备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发放特种设备宣传单1000余份,知识卡通画册50余本,向5000余名中小学生宣传了特种设备安全知识,取得较好的社会效益。
  【标准化计量工作】 大力推行农业标准化工作,发挥农业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指导南方早熟梨示范区建立农业标准体系,为农户查询农业标准20余个;开展了铜产品标准的研究,加强了对食品企业产品标准的清理和修订,帮助企业制(修)订企业产品标准12个,审查备案企业标准3个,进行标准咨询服务60余(人)次,组织新办(检)代码证445家,年检627家,初步建立了标准管理数据库。计量工作坚持服务与监督并举,完成了对全市36家加油站的计量确认(复检)工作,对6家食品定量包装生产企业开展计量确认,开展了液化石油气计量标识工作,加大了对定量包装商品的监督检查,检查企业19家共28个批次;启动了全市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普查登记工作。认证认可工作进一步加强,涉及3C认证企业认证通过率达85%,新增体系认证企业15家。
  【执法打假】
  坚持把“在服务中监督,在监督中服务”的工作理念贯穿于监督执法工作。强化在执法中体现服务的观念,人性化执法,把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服务企业和社会经济发展上。对制假、贩假、售假,严重危害人身安全,人体健康的行为进行严厉的打击。在执法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注重以人为本,用真心真情教育感每一位行政相对人,告知违法的事实及享有的权利,告知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等,得到了企业主和社会的认可。
  【队伍和行风建设】 倾力打造一支学习型、开拓型、成功型的质监队伍。培养一批能干能说能写的“三能”干部,培养一批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人才,能善解难题,打破局面,开创新局面的人才队伍。在用人识别干部中,做到了“不问出身问学识,不重学历重能力,不论资格论水平,不看年龄看成果”,把那些德才兼备的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在干部队伍的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对干部既提标准、压担子,又教方法、出主意,对调整的干部倍加关心,合理安排岗位,做到调整之后不泄气,职务变动不阻气,新的岗位更顺气。注重班子建设,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班子成员更加团结、更加心齐,更好地发挥班子整体作用。注重干部素质的培养,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千方百计地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全系统内举办了“廓清思想,消除疑虑,明明白白干事业”系列讲座,先后派出干部到海南、新疆、云南、西安等地学习考察,系统内有3名人员参加了函授学习,分三批次组织干部到兄弟市区学习考察。
  进一步完善行风和廉政建设责任制,把行风建设作为生命工程来抓,影响行风的钱一分也不要,影响行风的事一件也不能做。班子成员分别与各县(市、分)局、直属各单位、机关各科室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食品和特种设备“两大安全”签订了责任状。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层层落实。纪检监察室积极组织开展了“创服务品牌、树质监形象”主题活动,开展了“八荣八耻”学习教育活动,以及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活动,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思想和业务两提高。2006年,鹰潭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单位”。
  (彭政)
  【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副县级以上干部名录】
  党组书记、局长:胡平
  党组成员、副局长:邵长生 管希志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程志平
  党组成员、副局长:何新义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概述】 2006年,全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树立科学的监管理念,围绕年初制定的“一条主线、两个中心、三个保证、四项工程”的工作思路,认真履行职责,扎实开展工作,努力提高食品药品监管水平,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
  【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高】 积极开展树立荣辱观和学习党章的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倡导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认真安排干部上挂下派、交流轮岗,鼓励提高学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严抓细管促作风,制定完善了门卫值班、公车派遣等规章制度,制定下发了《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分工细则》,不断强化干部按章办事的自觉性和执法行为的规范性。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积极弘扬主弦律,广泛开展文体活动,全系统呈现团结和谐、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市局机关党委被市直机关工委评为基层党组织工作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局机关在2005 - 2006年度全市行风评议中位列条管单位第三名,并被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授予“十佳依法治理单位”称号。
  【食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健全完善了食品安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加强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建设,启动并推进了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建立了信用征集、评价、披露及分类管理制度。大力推进了食品放心工程,全市共有9种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通过认定,586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完成了普查建档工作,大中型超市全面推行了食品市场准入制度,85%的大中型餐饮单位和县级以上学校食堂全面实行了分级量化管理。扎实开展了保健食品、食品冒充药品、“东方牌”劣质奶粉及桶装纯净水生产企业等专项整治活动。积极组织了食品安全宣传,举行了大型食品安全宣传现场咨询活动,开展了食品安全文艺演出进社区、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绿色通道”和万条手机短信宣传食品安全活动,采取悬挂宣传标语、举办食品安全知识培训(讲座)、开设食品安全宣传教育课等形式广泛进行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和法制教育。提高了群众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的热情,营造了食品安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全市食品安全形势平稳,没有发生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药品市场秩序逐步规范】 日常监管与专项整治相结合,严厉打击涉药违法行为。采取GMP、GSP跟踪检查、飞行检查、日常检查、有因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强化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各个环节的日常监管,组织开展了重大节假日药品医疗器械专项整治、过期失效药品的专项检查、“齐二药”和“欣弗”的专项检查以及以非药品冒充药品销售等专项检查,充分利用技术、信息资源,依托技术支撑提高稽查效能,有力促进了药品市场秩序规范有序,医药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5128人次,检查各类涉药单位共2180家(次),立案查处134件,涉案金额73万余元,查获假劣药品60批次。
  【“两网”建设内涵拓展】 清晰农村药品配送主体,对农村药品供应实行标准化管理,采取政府组织、企业竞标、经营使用业主投票的方式,从药品批发企业中竞标产生药品质量体系完善、资金雄厚、信誉良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品种供应保障有力、配送及时、价格实惠的企业取得农村涉药单位药品配送资格,将市场竞争纳入规范化轨道。健全网络,加大宣传。开通了政务网站,建立了电子监管网络系统和诚信体系电子档案,设计了工作软件,实现了农村药品监管电子化。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两网”建设工作,通过在乡(镇)卫生院和“新农合”医疗点等场所张挂永久性标语、宣传栏、宣传牌及散发食品药品安全知识宣传册和宣传单(画)等形式加大“两网”建设宣传。省、市人大代表、市政府领导专程视察了“两网”建设工作。以规范药房建设为切入点,将规范药房建设工作融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大力支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点的药房建设,既促进了农村医疗机构全面发展,又促进了“两网”建设的健康长效发展。
  【整规工作成效显著】 坚持把整规工作与帮促企业发展相结合,在要求各涉药单位、企业按照方案进行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确定检查的重点企业、重点环节与内容,工作人员深入涉药单位进行督促检查、现场指导,帮助企业查找解决生产经营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对问题较多的企业给予警告,并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整规工作开展以来,各涉药单位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和实施GMP、GSP的自觉性普遍增强,药品生产、经营、使用质量管理责任得到较好落实,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查处,依法经营、公平竞争的氛围进一步浓厚,医药市场秩序逐步正规,群众用药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治贿工作按步实施】 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下发了实施方案。深入企业就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和主要特点进行了调研,召开了全市药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座谈会,进一步摸清了底数,交流了思想。全系统47名干部职工开展了自查自纠,并做出了拒绝商业贿赂的承诺。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联名发出“反对商业贿赂,树立企业诚信,确保药品医疗器械质量”倡议书。通过在企业悬挂横幅,设立举报箱,公布举报电话,提高了广大职工的认知参与度,营造了治理商业贿赂的良好氛围。
  (王晓燕)
  【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县级以上干部名录】
  局长:吴细美(女)
  副局长:周文崇 汪茂林 李倪珍(女)
  审计监督
  【概述】 2006年全市审计机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围绕市委、市政府实施建设“小康鹰潭”、 “和谐平安鹰潭”的总体部署,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方针,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突出审计重点,严肃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加大专项审计调查和效益审计力度,努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依法审计能力,为推进依法治市,依法行政,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全市共审计单位132个,查出违规资金3.17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9300万元,应上交财政金额900万元,已上交财政金额700万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965万元,已归还原渠道资金530万元,调帐处理金额3651万元,提交审计工作报告和信息88篇。
  【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 重点审计了15个财税部门和部分部门预算执行单位。在本级预算管理方面查出的问题有:一是市财政局“土地出让金”专户2005年节余657万元和“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专户2005年节余430万元,未及时解缴国库,纳入预算管理。二是市契税征收管理所2005年末契税余额1624万元,滞留未缴库。出借资金790万元,给城投公司和市工业园区,占用了税款,影响及时缴国库。三是市住房资金管理所出借资金919万元给市液化气公司等单位。由于有的单位已倒闭,出借资金形成了呆帐。四是市预算外资金管理局截至2005年底,累计借出资金3315万元,其中2005年借出资金1243万元。2001年以前借出的400万元,由于借款单位改制或关、停、并、转,很多单位已不存在,形成了呆帐损失。五是2004年和2005年在商品房维修基金中出借资金650万元给城投公司、月湖区资产运营公司等单位。龙虎山景区查出的问题:一是地方财政收入未完成预算任务,2005年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88万元,仅完成预算的78.19%。二是2005年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收支超支129万元,累计超支达379万元。三是预算外资金专户向企业举债429万元。工业园区查出的问题:一是2005年在“一般预算支出一其他支出”中拨付园区财政征地款专户资金800万元,当年从土地出让金专户缴国库94万元,从土地收益金专户缴国库381万元,列作“一般预算收入一其他收入”,虚增了一般预算收入。二是2005年在“一般预算支出一企业挖潜改造资金”中违规拨付给市移动公司企业技术改造资金92万元。
  【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 开展了全市2005年度基础教育经费及2003年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及专项资金的审计。通过审计查出的问题:一是至2005年底,余江县拖欠教师工资358万元,“普九”债务欠款达1264万元,影响了教师队伍稳定。二是违规乱收费。余江县教体局和余江一中自立项目收费283万元,向有关单位收取赞助款34万元;贵溪市教育局收取贵溪市一中赞助款100万元,用于新建教体中心楼,挤占了学校教育经费。三是余江县公安局经侦大队违规向余江县一中、二中乱收费、乱扣押17万元。四是贵溪市教育局违规将城市教育附加费172万元用于发放教师补贴。
  开展了对全市住房公积金归筹、管理、使用的专项审计。通过审计查出的问题:一是贵溪市财政未按规定配套住房公积金。截至2004年底,贵溪市财政未按规定配套乡镇中小学教师住房公积金33797万元。截至到审计时,贵溪市财政少配套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664万元左右。二是违规多头开户。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在各地建行、中行、工行均设有帐户,而贵溪办事处违规在农行增设了帐户。四是沉淀资金大,存在惜贷的现象。2005年底全市住房公积金沉淀资金109亿元,占归集金额2.72亿元的40.07%。
  开展了对县乡公路改造工程审计。通过审计查出的问题:一是配套资金不到位,影响了工程进度。二是基建财务管理混乱,童家镇政府会计服务中心收取上级补助44万元,支出5749万元,其中白条支付42.42万元,其收支均未进行会计核算。
  开展了环保资金的审计。通过审计查出的问题:一是财政部门未将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纳入年度预算、按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计划拨付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而是年底拨入环保部门,造成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在环保部门形成无使用项目的滞留资金。2005年12月31日贵溪市环保局滞留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就有731万元。二是政府相关部门违规挤占“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用于非环保治理项目。2004年贵溪市财政局在排污费中预算拨贵溪市城建局60万元,用于零星工程维修费、象山公园和城南绿地广场接管启动资金。2005年贵溪市环保局在“环保治理资金支出”列支余家乡政府等11个乡(镇)生态治理款25.4万元。三是余江县环保局由于经费紧张,没有设立环境监测站,无法向企业收取排污费,造成该县的环保工作基本处于“不作为”状态。四是部门排污费缴费单位未依法及时足额缴纳排污费。贵溪新世纪水泥有限公司欠缴排污费24万元,海利贵溪化工农药有限公司欠缴排污费12万元。
  【开展财务收支审计】 开展了鹰潭市农村信用社系统2005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审计查出主要问题:一是历年亏损挂帐反映不实,虚增固定资产410万元。不良贷款反映不实,2002年少报不良贷款3706万元。二是存款化为股金。2005年月湖联社城郊等6个信用社将储户定期存款2835万元转为股金。余江县洪湖等3个信用社将储户一年以上定期存款238万元转作股金。三是职工贷款入股488万元。四是有三家企业贷款入股500万元。五是违规揽存教育储蓄1010万元。六是虚报贷款。虚增涉农贷款9277万元,违规异地贷款243万元。七是漏交国家相关税费88万元,多提呆帐准备金525万元,未经批准核销历年应收利息1571万元,违规多提应付利息144万元。
  开展了对市烟草公司2005年度财务收支审计。审计查出了该公司2005年度欠交企业所得税、营业税、防洪保安基金等93万元。并查出了该公司违规为烟厂担保2300万元和无效益投资252万元等问题。
  开展了对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至2005年度的财务收支审计。查出了该公司欠交企业所得税和印花税等23万元。
  【开展经济责任审计】 开展了对市公安局、市委政研室、市交通局等部门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全市共完成经济责任审计项目59个,其中:县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10个,科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49个,查出违规金额2900万元。
  (徐道福)
  【市审计局副县级以上干部名录】
  局长:卢越明
  副局长:徐加样 孙水春 詹正兴 汪桂昌
  纪检组长:李荣生
  调研员:黄兰景
  副调研员:吴来生
  房地产管理
  【概述】 2006年,市房产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创新工作机制为动力,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以提高干部职工整体素质为核心,以培育和发展房地产市场为重点,认真贯彻落实“国六条”各项调控措施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九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精神,不断加强对全市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加快城市住房建设,改善人居环境:加强房屋拆迁管理,认真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继续整顿和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为构建“和谐鹰潭”作出了积极贡献。
  【房地产开发】 一是立足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稳定发展,坚持以稳定房价为主要任务。①正确行使政府的调控职能,紧紧围绕调控的目标和任务开展工作。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大力发展普通商品住房建设,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和管理,多渠道解决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严格控制高档商品房建设规模,进一步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引导和调控,及时解决房价上涨过快引发的投机炒作和投资性购房。②房地产开发建设稳步发展。由于受国家对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全市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市局通过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等措施,房地产开发还是呈现出了良好的态势。2006年全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62亿元,其中,住宅完成投资4.46亿元,分别同期增长22.19%;房屋施工面积4798万平方米,其中,住宅施工面积42.86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36.5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竣工面积314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增长10.18%;经济适用住房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占商品房开发量的10.03%以上,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24.31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2792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23.78万平方米。二是立足于维护普通居民的基本住房权益。加强了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住房供应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实际竣工面积占当年商品住房竣工面积的70%。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意见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和完成市区住房状况调查工作,通过调查,市区现有住房特困户215户,经过各方面的努力,解决了115户特困户的住房问题,廉租住房覆盖面较上年增加125.5%。2006年对51户住房特困户进行了租金减免,在原房租150元/平方米的基础上减免了30%,共计减免金额896748元;配合市规划局完成了住房建设规划的编制任务。三是立足于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综合调控。通过银行信贷和税收调节等措施,合理引导投资和消费的总量及方向。通过各种调控措施的协调,通过法律手段的配合以及政府调控措施的合理组合,形成政策合力,确保稳定房价工作取得实效。
  【物业管理】 市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规范市区商品房专项维修资金管理的通知》,以加强市区商品房专项维修资金的收缴归集工作,现已累计归集商品房维修资金1900万元。开展了前期物业管理招投标工作,建立了市区前期物业管理评标专家库,今年有5家物管企业实行厂前期物业招投标。积极开展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创优工程活动,制定下发了《鹰潭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考核评比标准》,并在年底根据此标准,对市区住宅小区进行考核评比。加强了对物业管理企业经理培训工作。2006年组织了14名物业管理企业经理参加了全国物业企业经理培训班,均取得了物管企业经理培训合格证书。
  进一步抓好住宅小区业主委员会的建设及指导工作。指导小区成立了业主委员会6家,日前已有17个住宅小区成立厂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覆盖率达83.3%,新建小区物业管理覆盖率达100%。审批外省进赣物业管理企业报送省厅备案率100%。
  【房屋拆迁】 2006年市局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继续压缩拆迁规模,控制拆迁面积,对城市房屋拆迁实行审批制度。在拆迁工作中一是精心组织,加强拆迁领导;二是注重宣传,增加拆迁知名度;三是依法拆迁,做到合理合规;四是有情拆迁,注重人性化操作。2006年审批拆迁项日3个,其中委托拆迁1项,拆迁面积约2800平方米,应收取管理费157万元(2003年已交项目未启动,经市政府协调叮抵交),被拆迁户40户。自行拆迁项目2项,拆迁面积约3100平方米,拆迁户46户(其中610台2500平方米,市政府责令其自拆,未收费;鹰王大厦二期600平方米)。回迁安置250户,安置面积3万平方米,解危解困120户,面积9000平方米。拆迁后叮提供巾政公用建设用地及房地产开发用地约1万平方米,为国家及地方财政增加税费来源约300万元,拉动相关行业发展牛产投资约700万元。
  【直管公房管理】 市局为做好直管公房的维修养护,保证租金的收缴,达到以租养房的目的,在市场发展中找准位置,使非住宅租金趋向市场化,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全年按新租金标准收取房租合计63万元,其中:住宅租金26万元,非住宅租金37万元,新租金标准到位率100%。
  全年房屋维修353(户)次,维修面积174平方米,维修费用2.14万元。
  【危房鉴定】 全年完成房屋危房鉴定11宗,鉴定面积2800平方米。
  【房地产交易管理】 认真贯彻落实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进一步整顿规范房地产交易秩序的通知》,规范商品房、集资房、房改房和其他“二手房”的上市交易行为,维护房地产市场的正常秩序,促进了住房消费。通过强化内部管理,简化办事程序,推行政务公开,来提高服务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006年共办理各类房产交易5092宗,交易面积68.71万平方米,交易总金额704亿元,收取交易手续费260万元,其中商品房交易1972宗,面积22.65万平方米;存量房交易1406宗,面积14.23万平方米,抵押贷款交易1512宗,面积30.20万平方米;租赁202宗,登记面积163万平方米。
  【房屋产权登记】 2006年,市局把盘活房地产资产,加快房产权属登记发证工作作为房产管理上作的重点,并以此推动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通过广泛宣传,提高了社会和广大群众的房屋权属意识;通过严格的登记发证程序,准确的面积界定测量,完整的产籍资料,日益完善了本市的房产产权管理体系,利用电脑及相关软件对各类档案科学管理,做到权属登记发证、档案管理、查询一体化。2006年发证率为100%。今年办理各类登记发证5058栋(户),面积90.47万平方米。其中初始登记:公产59栋(户),面积16.50万平方米;私产28栋(户),面积112万平方米。其他各类登记:商品房1572栋(户),面积1791万平方米;买卖750栋(户),面积797万平方米;变更91栋(户),面积744万平方米;拆迁129栋(户),面积108万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386栋(户),面积2.84万平方米;房改售房553栋(户),面积4.56万平方米。
  【营业税代征】 全年代征营业税280万元。
  【房产测绘】 2006年,市局加强了房产测绘工作,严格执行国家新颁布的《房产测量规范》,进一步规范房产测量行为及面积计算,确保了房屋权属的准确性,维护了房屋产权人的合法权益。全年共完成测绘总面积89.52万平方米,其中预售测绘面积30.24万平方米;竣工测绘面积15.77万平方米;自建房测绘面积160万平方米;公房测绘面积6.87万平方米;散户测绘面积35.05万平方米;共收费111万元。
  【白蚁防治】 市局白蚁防治所严格按照国家有关白蚁防治施工技术规范和安全措施,对本市新建、改建、扩建工程进行厂白蚁防治,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全年完成白蚁防治面积49.11万平方米,收取白蚁防治费65.36万元,防治覆盖率达80%。
  【信访工作】 市局监察室增强依法行政的透明度热忱接待群众的来信来访,续聘了社会政务公开监督员,设立了政务公开栏、举报中心、举报电话,公开接受群众监督,真正做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排忧解难。全年共接待来访群众近1000余人次,受理群众来信36件,来电(含市长专线办交办)45件,办结率100%,处理拆迁补偿安置纠纷及协调解决拆迁重大矛盾10余起。
  (何冬霞)
  【市房管局副县级以上干部名录】
  党委书记、局长:林建伟
  党委委员、副局长:熊小毛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勇
  党委委员、副局长:吴泰兴 张海东
  住房公积金管理
  【概述】 截至2006年12月,全市累计住房公积金归集4.21亿元,当年归集101亿元,比上年增长43.62%,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7125.50万元,比上年增长31.84%,实现公积金增收益493.74万元,比上年增长54.15%,全面超额完成省厅及市政府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
  【公积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2006年,中心采取多形式、全方位的宣传政策,积极上门做工作进行催缴等各种办法,使住房公积金制度“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造福于民”的民心工程不断深入人心,使全市住房公积金覆盖率达到85.8%,超过标准值25.8%。主要做法:一是帮助企业核定上缴比例,充分考虑企业承担能力及职工利益,使缴存比例由3%增至5%。二是动员非公有制企业建立公积金制度,2006年新增4个单位,职工1272人,新增缴公积金80.3万元。三是出台一些规范性文件,如《鹰潭市住房公积金提取规定》、《鹰潭市违反住房公积金行政处罚程序》、《鹰潭市住房公积金归集管理办法》、《鹰潭市住房公积金归集业务操作规程》等,使公积金的归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市本级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荣获省市“青年文明号”之后,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2006年又获建设部、团中央颁发2004 - 2005年度“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殊荣;贵溪办事处获“省级青年文明号”称号。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 公积金是窗口单位,2006年在基础设施方面加大了投入,提升了窗口形象。一是市本级中心正式迁入新址办公,增添空调、会议室、办公桌等;二是贵溪办事处办公用房粉刷一新;三是投资3万多元对市本级筹建办公楼外墙进行了亮化修复;四是余江办事处拟建的办公楼地基实现了三通一平。
  【信贷比例不断提高 规避风险手段不断完善】 为使本市的信贷全贷率从2005年的40.9%提高到省建设厅45%的目标考核要求,同时又提高放贷的风险意识,中心在2006年内做了不少工作:一是适当降低信贷门槛,在额度和期限上放宽,搞活政策,基本上满足借贷人的要求;二是与财产保险公司协商,降低了保险费和对10万元10年以上借款户的保险费视情况适当降低;三是建立多形式的信贷担保机制,实现亲朋好友公积金余额联名担保;四是实行新房抵押不评估的政策,为借款人节约0.5%的评估费用;五是开通异地购房贷款;六是开展期房按接贷款。通过以上措施,使本市的公积金信贷个贷比率由40.9%提高到42.6%,信贷同比增长18.7%。
  在信贷风险防范方面主要坚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严格信贷初审手续,相继出台《关于公积金贷款审核中规范商品房购销合同的通知》、《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操作规程》等规定,把信贷风险扼杀在起步阶段。二是加强清逾力度,提高资金回收率,成功地收回几户逾期“钉子户”的贷款,使逾期率下降至4.6‰;三是不断规范财会制度,做到日清月结、帐帐相符、帐实相符。四是做到信贷高效快捷。
  (赵欣)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7

《鹰潭年鉴.2007》

本年鉴主要收录2006年鹰潭市各条战线和各个方面的情况,分为综合情况、动态信息和辅助资料三个部分,内容包括:特载、大事记、专记、市情概览、军事、法治、工业园区、城乡建设等数十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夏永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