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2393
颗粒名称: 教育
分类号: G527
页数: 3
页码: 273-275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2年,鹰潭市教育取得了显著成就。教育局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加快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市政府召开了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推动教育工作向县为主体转变,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的持续发展。高考成绩名列前茅,学校安全和教育稳定工作得到加强。职业教育和社会力量办学也得到发展。总体而言,鹰潭市教育在2002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
关键词: 教育 基础教育 教师工资

内容

【概述】 2002年是鹰潭教育紧贴中心,服务大局,实现“小市教育有大作为”的开局之年,更是教育战线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负重自强,开拓创新,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的一年。一年来,市教育局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工作重点,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布局调整为主线,以体制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不断深化教育各项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任务,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实现“鹰潭率先崛起,小市有大作为”奋斗目标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做出了教育应有的贡献。
  【“以县为主”初见成效】 7月29日,市政府召开全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会上下发了《鹰潭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这次会议,对推动全市教育工作落实“以县为主”新体制,确保基础教育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发展,开创全市基础教育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贵溪市、月湖区、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的教师工资全部实行“县统发”,余江县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也从11月开始建立起了教师工资按月足额发放的保障新机制,长期拖欠教师工资的“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各县(市、区、管委会)着手调整完善教师管理新体制,贵溪、余江已实行教师调配、考核聘用、校长任命等管理由职能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全市乡(镇)教办撤销工作于年底前全部完成。
  【贵溪市“两基”工作再获殊荣】 5月25~29日,省政府检查组对贵溪市“两基”巩固提高工作进行复查年检,该市获得总分全省第二的佳绩,再显“两基”工作强市之风貌。
  【高考成绩名列全省前茅】 2002年普通高考,鹰潭市成绩喜人,在全省11个地市中,文理重点上线人数占考生数和占人口数的比例,鹰潭分列第1位和第2位,其中理工类重点上线人数占考生数和占人口数比例均获全省第一,文理本科上线人数综合排名全省第四,稳居高考全省第一集团。同时,鹰潭学生录取清华大学6名,全省排位第四;录取北大5名,全省排位中上。
  【安全稳定工作得到加强】 为切实抓好中小学校安全和稳定工作,5月下旬,市委办、市政府办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安全和教育系统稳定工作的通知》(鹰办字[2002]32号)。市教育局先后三次组织人员深入农村中小学校,就学校的安全工作明查暗访。
  【治乱工作取得成果】 全年全市学校共清退各种乱收费24.19万元,清理违规补习班9个,查处违纪案件1起,处理责任人2名,有效遏制了乱收费行为,得到省检查组的充分肯定。
  【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继2001年师大专科部与鹰潭师范成功合并组建江西师大鹰潭学院之后,经省政府批准,6月6日鹰潭职业技术学院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鹰潭市高等教育的重大突破,并首季招生830人,实现了“开门红”。
  【“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和提高】 对农村中小学辍学问题,市教育局提出了“强化政府行为,实行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在规范农村中小学收费标准、大力实施“希望工程”,加大对薄弱学校和贫困生的帮扶、减轻课业负担、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工作,使农村初中、小学辍学率分别下降至4.36%和0.917%;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率学99.8%,小学升学率达98%。小学“五”改“六”学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全市从一年级开始改制的学校数207所,学生数10092人,各年级已全部实行“六三”制的学校1所,学生2213人。2002年,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12498.96万元,比上年增长31.33%;争取中央和省各项专项补助累计达1000余万元,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约7000余万元。截至11月,全市共筹措资金1800余万元,改造中小学危房32100平方米,市政府对一类危房改造每平方米补助40元。中小学信息教育技术发展较快,全市有学生计算机2964台,比2001年增长72%,每60名学生拥有一台计算机。年内全市新增贵溪一中等11所学校为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中小学校网点布局调整工作步伐加快,各地已制订了学校网点布局调整规划和实施方案。至10月,全市调整中小学校54所,其中初中6所,小学44所,教学点4个,办学规模和效益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水平有提高。市、区两级政府投入130万元新建的市幼儿园已基本完工;加强了示范性幼儿园建设,全市已有省级示范园2所,民办幼儿园中有一级1所、二所9所;全市公办幼儿园基本上开设了英语课。
  【高中阶段教育有了较快发展】 市教育局认真贯彻全省基教会和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会议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充分挖掘现有学校潜力,优化普通高中资源配置,依托示范性重点高中,扩大普高的办学规模。年内全市高中招生11916人(其中普高7219人,小中专1473人,职高3224人),高中阶段录取率达89%(占报考生数52%,较上年增长31.1%)。
  【积极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 年内,市教育局制订下发了《关于加强师生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增强了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使德育工作在内容、形式、方法、机制等方面得以创新和改进。市教育局组织全市中小学广泛开展以“弘扬井岗山精神,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为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举办“演讲、命题作文、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实验工作开始启动,制定了推广实施方案,成立了专门领导小组,确立了月湖区为省级课改实验区,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有计划、分层次在全市中小学校同时推进。开展办学水平评估,加强教育质量监控。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市教育局着手制订示范性学校评估方案,力争用2~3年时间,全市创建3所示范性高中、10所示范性初中、20所示范性小学、5所示范性幼儿园。抓好小学教改窗口学校建设,提高其档次和水平,增强辐射示范功能,通过评估有9所小学达“四星级”标准。下半年,市四中、贵溪四中、贵冶中学已列入省重点建设中学行列。
  【以“三项活动”为载体,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市教育局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和新要求,在全市教育系统广泛开展了“学校管理年”、“教改教研年”、“打造品牌争创一流”三项活动。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职员工的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向管理要效益、向教改教研要质量的氛围逐步形成,教育教学质量有了大的提高,素质教育进一步落到实处。教研课题申报和教研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鹰潭一中《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体系》等9所学校的10个课题已经省有关部门批准立项,余江一中《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课题被批准为“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研究中心外语实验学校”。还有,市一中研究性学习引起各级领导和众多媒体的强烈反响。涌现出一批名师名校长,如市一中校长李木生获全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小学生学科竞赛捷报频传,全市共获全国一等奖22名,二等奖45名,三奖146名,省级奖64名。
  【积极发展职业教育】 2002年,职业学校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取得双丰收,全市11所各级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其中职业中学3所,民办职业学校6所,技工学校1所,中专学校1所),仅职业中学(含民办)秋季招收新生3224人,完成招生计划(1800人)的179%,较2001年的2471人增加753人,增长30.5010,创历史最高记录;全市职业学校毕业生1765人,一次性就业率达85%。全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多渠道筹措经费,有效地推动职业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贵溪市在上年投资200万元购置贵溪林业局大院的基础上,2002年又购置南方照明公司用于该市职中扩建,总投资在700万元以上,使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效益和社会声誉大幅提高。余江县政府成立的“余江县职教中心筹备工作小组”通过一年的紧张工作和积极运作,职教中心筹建工作进展顺利。市职中投资100万元,采取市场运作的方式兴建一栋学生公寓。三所公办职中均采取“双重学籍”办学,增强学校招生吸引力,扩大了办学规模。全年全市参加高职院校对口招生考试的“三校生”有211人,专业技能考核合格率达100%,高考录取率达94.3%,其中有12人考入本科院校。
  【社会力量办学成为全市教育的重要力量和有益补充】 年内召开了全市社会力量办学工作会议,促使民办教育向健康有序的轨道发展。全年全市新批或重点核批民办中学4所(贵溪铜南中学、余江桃源中学、聚星学校、创新学校),新批或重新核批民办职业中等学校2所(九龙中专、赣东文武学校)。全市社会力量办学学校27所(不含幼儿园),在校生13385人,教师1044人,学生数占全市学生数的十二分之一。
  【各项招生工作顺利完成】 2002年全市普通大专院校招生报名人数为4734人,达本科线以上人数比上年增加13人,平均上线率为27.65%,高于全省平均上线率2.51个百分点;全市共录取新生2957名(不含人武考生1人和三校生129人),比上年增加894名,录取新生占报名考生的65.39%,比2001年增加6.9个百分点;在录取的新生中,提前院校录取193名,重点院校录取510名,一般本科院校录取706名,二级学院录取340名,专科学校录取1208名。成人招生考试,报名人数2682人,比上年增加895人,增长50%,共录取新生1320人,录取率49.24%。中招工作,坚持“三公开”,强化招考录取全过程监控,社会反映总体良好,初升高率较上年有较大提高。
  【教师队伍建设成绩突出】 全年选送5名完中校长和5名小学校长参加省级骨干校长培训,选送100名教师参加省级“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选送55名中小学教师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培养市级骨干教师600人。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建立了奖惩激励机制和师德师风考评制度,教师职称评聘和评优评先实施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全年全市组织1362名教师参加全省“WTO知识”和“师德师风”统一考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在全年全市创“十佳”活动中,市一中集体和市二中洪生保分别荣获全市十佳职业道德先进单位和全市十佳道德先进个人称号。全市教育系统根据省政府文件要求,全面组织开展了教师资格实施工作和中小学教师编制核定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市需要认定教师资格的3772名各级各类学校教师普通话测试工作。年内市教育局分别组织召开了中学高级教师、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资格评审会,共评审小学高级教师1500名,中学一级教师600名,中学高级教师400名 。
  【学校后勤社会化运作成功】 年内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抓改革、谋创新,统筹规划、正确引导校办第三产业。其次市教育局根据全市教育和勤工俭学发展的实际,走市场化运作之路,通过竞标方式,对原有校办企业进行改革,组建了服务教育的新的民营公司。
  【成功举办鹰潭市中小学艺术节】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3周年,喜迎党的十六大召开,市教育局于9月26日至28日在铁路大礼堂举办了全市中小学艺术节。艺术节集中展示了鹰潭市中小学素质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充分体现了市教育系统广大师生和干部职工勤奋耕耘、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3

《鹰潭年鉴.2003》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真实、客观地反映2002年鹰潭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就、新经验和新发现。

阅读

相关人物

柯一兵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