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产业化工程建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03》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1977
颗粒名称: 良种产业化工程建设
分类号: F327
页数: 2
页码: 177-1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2年鹰潭市为发展主导产业,引进推广了100个新品种,其中水稻20多个,并推广了多项农业技术。出栏三元杂交猪36.1万头,特种水产品产量增加。地方优势品种得到了提纯、复壮、培优。推广了旱床育秧、抛秧、免耕栽培等技术,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增加。梨果套袋、高接换种、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得到推广。推广使用早稻饲料配方低成本养殖,防疫密度高。
关键词: 鹰潭市 产业发展 新品种 农业技术

内容

围绕主导产业的发展,按照“快引进、快推广、快上市、快见效”的要求,引进推广了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效益好的新品种100个,其中水稻20多个。全年早稻优质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86%;二晚优质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2%以上;出栏三元杂交猪36.1万头,同比增长22.4%;特种水产品产量5200吨,比上年增加了13.04%。继续抓好鹰优晚1号水稻、赣花5号花生、金水二号蜜梨、天师板栗等地方优势品种的提纯、复壮、培优。推广旱床育秧50万亩、抛秧10万亩,使用包衣剂、壮秧剂5万亩,薄膜育秧率达95%以上;免耕栽培0.55万亩,平衡施肥5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4.3万亩,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25万亩;推广优质高效新农药100余吨,发出水稻病虫情报24期5000余份,准确率达95%以上;推广梨果套袋0.5万亩,高接换种面积0.5万亩,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示范400亩;推广使用早稻饲料配方低成本养殖10万余户,牧畜驱虫保健80万头,全市猪瘟防疫密度达97%,家禽免疫密度达85%;推广以优质品种主养单养的水产养殖模式1万亩,显著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3

《鹰潭年鉴.2003》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真实、客观地反映2002年鹰潭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新成就、新经验和新发现。

阅读

相关人物

周燕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