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02》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1214
颗粒名称: 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
分类号: F326.11;G322.7
页数: 2
页码: 286-287
摘要: 本文介绍了2001年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以调整农业结构、增加职工收入和稳定农场为三大目标,积极开拓市场,克服不利因素,实现销售收入3607.6万元,上交税金56.7万元。
关键词: 鹰潭市 水稻原种场 科技事业

内容

【概述】2001年,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紧紧围绕调整农业结构,增加职工收入,确保农场稳定三大目标,在党委书记郑宜炎、场长姚建表的带领下,大力开拓生猪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市场,克服了生猪、农产品价格低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销售收入3607.6万元,完成和上交国家税金56.7万元。经济较上年略有增长。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工业呈稳步发展态势,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土地开发成效斐然,各项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职工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文教、卫生、科教等各项事业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入,社会保持了稳定。
  【调整农业结构,强化农业基础】2001年,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加大调整农业结构的力度,一是结合场办企业的需求选种高产优质抗性良好的水稻品种,其种植效益比普通品种高出5-10%,增加了职工收入;二是大力开发有市场、高效益的经济作物。全场种葛、藕、瓜果、蔬菜、苗木等经济作物1000多亩,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场共投入了资金25万余元人民币,工时一万余个,完成土石方5000立方米,清理排灌水沟9000立方米。
  【加大技术和设备改造力度】 邓家埠水稻良种场2001年共投资120万元人民币用于下属企业——精制米厂、食品厂、畜牧场的技术、设备的改进、改造和厂房的维修,夯实了工业发展基础,提高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赴浙江、福建学习、考察】6月11日、17日,邓家埠水稻原种场分别组织了农业分场和机关科室副科以上干部以及8位种植业示范户共65人,分两批赴浙江绍兴、福建龙岩地区考察、学习。高新农业科技开发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是这两次考察学习的主要内容。
  【聘请专家进场指导】 8月23日,针对秋季马铃薯栽培技术问题,邓家埠水稻原种场专门聘请了江西省绿苗公司专家唐春林等来场进行技术培训。来自各农业分场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种植专业户30余人参加了培训。
  【普及抛秧技术,推广机械化操作】 为提高种植水平和效率,水稻原种场增强科技兴农意识,普及了抛秧技术,早稻抛秧面积达88%以上,晚稻抛秧在30%以上。引导和组织配套农机具30余台,对稻田进行机耕、机扎、收割一条龙服务,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农业效益。
  【场、县“城东新区”联合开发成功】经过双方多轮商谈,邓家埠水稻原种场与余江县达成了规划开发“城东新区”550亩土地的协议。9月19日上午,双方在开发“协议”上签字。
  【参加上海“江西优质农产品博览会”】 11月下旬,邓家埠水稻原种场食品厂、精制米厂联合参加在上海举办的“江西优质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产品“绿霸牌”精制米、“五丰牌”珍珠米、“五丰牌”特级丝粘米、“五丰牌”特级丝苗米等系列优质大米;“豆冠牌”腐竹、“龙虎山牌”水磨糯米粉、粘米粉等产品,以其良好的品质获得顾客的青睐。
  【国家级水稻原种场项目建设全面竣工】历时5年,由国家投资1862万元的江西省“国家级水稻原种场”工程项目和江西省“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工程项目,于2001年全面竣工。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2

《鹰潭年鉴.200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收录了2001年鹰潭市的新情况、新发展、新成就、新经验和主要事件。设有大事记、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综合经济管理等24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胡启开
责任者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