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02》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1171
颗粒名称: 教育 科技
分类号: G527.56;G322.756
页数: 10
页码: 279-288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1年鹰潭市的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 鹰潭市 教育事业 科技发展

内容

教育
  【综述】2001年末江西师大鹰潭分院,毕业学生124人,招收新生629人,成教招生120人,在校生1896人;普通中学85所,毕业学生23566人,招收学生25657人,在校生75882人,其中高中毕业学生2588人,招收学生6538人,在校学生14615人;小学426所,在校学生94073人;幼儿园69所(含民办55所),在园儿童8267人;职业高中(含民办)5所,毕业生1150人,招收新生1274人,在校生2298人。专任教师10137人,其中普通高校56人,普通中专260人,普通中学4140人,小学5381人,幼儿园300人,特殊教育3人。
  2001年全市教育系统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围绕年初提出的“抓住一个关键,落实两个重点,开展三项活动,深化四项改革,做好五项工作,力求十个方面取得新进展”的工作思路,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负重自强,团结奋进,不断深化教育各项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加快了教育事业发展,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实现了为新世纪教育开好局,起好步的奋斗目标,为“十五”教育更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以改革为动力,努力促进教育工作的整体进步。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后,加大了教育经费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对全市教师人数及编制进行调查核实和核定,对教师工资发放,进一步明确了以财政拨款为主,强化了县级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责任。至年底,全市除余江县外,基本实现了教育经费县级统筹,稳定了教师队伍,保证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深化了办学体制改革。市职业中专与市旅游局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月湖区第四小学实行了股份制办学;四冶学校实行了民办公助;市三中与市体校实行了联合办学。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县(市、区)中小学校全面推行了“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全市中小学校长全部实行公开竞聘上岗,对落聘、特岗、分流人员进行妥善处置,维护了稳定。市直学校引进竞争机制,面向全市公开选聘教师32名。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一步推进。江西师大鹰潭学院后勤系统从学院行政部门剥离,按市场化进行运作。完全中学、高中学校基本实行后勤食堂、学生公寓的独立经营、独立核算。少数中小学的后勤保障的建设、经营、管理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学校勤工俭学工作取得新进展。为进一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完成了市科教仪器二厂、市幻灯厂的资产清查、评估和产权制度的改革。市勤工俭学办公室,市教育建筑工程公司和校办企业有限公司,减负增效,实行了合署办公。教育结构和农村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5月江西师大鹰潭专科部与鹰潭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江西师大鹰潭学院,优化了教育资源,扩大了办学规模。农村中小学网点布局调整初见成效,全市共撤销村小9所,初中1所,教学点33个,农村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
  【基础教育】 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坚持“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2001年全市适龄儿童入学率稳定在99%,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4.9%,小学、初中学生辍学率控制在0.6%和2.7%以内,15周岁人口完成初等教育率达98%以上,17周岁人口完成初级中等教育率达85%;全市青壮年非文盲率98%。贵溪市保持了“两基”的全国先进。6月初,余江县在省“两基”年检复查中取得了88.2分,顺利通过了省级年审。2001年全市共扫除文盲2000多人。幼儿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2001年,成立了市幼教研究会,启动了幼教科研工作;加大了创建省级示范幼儿园的步伐,组织对鹰潭市幼儿园新址的勘选,并于6月投入资金动工兴建;通过评估,鹰潭铁路第一幼儿园被认定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幼教科研共有13篇幼教论文获省级奖励,其中市幼儿园江灵英的《浅谈在创造性游戏中实施素质教育》获省级一等奖。为确保“两基”目标的实现,巩固提高“两基”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大了对《义务教育法》的学习、宣传,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规范义务教育学校收费,加强了教育附加费征管工作,中小学办学条件和薄弱学校面貌得到较大改观。2001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治理中小学乱收费工作,全市共清退中小学校各种乱收费102.3302万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此项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减轻农民负担问题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加强了对义务教育经费的筹措、管理和使用,在校舍建设和维护方面,全年投入校舍建设资金2663万元,新修校舍2.42万平方,改造危房1.54万平方。保证了教育教学的开展,维护了广大师生安全。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市教委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和新要求,在全市教育系统广泛开展了“‘十五’开局话教育”、“学校管理年”和“教改教研年”三项活动。全市教育系统广大干部、教职员工思想观念进一步转变,学校管理更上一层楼,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有新的提高,素质教育得到进一步落实。8月份,市教委邀请中央教科所教授、专家和省教育厅领导主讲,举办“21世纪基础教育管理改革讲习班”,全市200多名中小学校长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参加了学习,这是鹰潭市建市以来首次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讲习班。年底,召开了由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乡教办主任、中学校长和市直学校校长参加的全市学校管理现场经验交流会,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委宣传部领导出席了会议,这也是鹰潭市建市以来第一次总结经验,推广典型的学校管理专题会议。年初,向省教育厅申报省级教改实验基地4个,余江一中被确定为省级教改实验基地,申报教改实验课题30个,形成了向教改教研要质量的良好氛围。全年教师参加各类优质课评比,6名教师获省级二等奖,选送各学科论文60篇参加省级评比,分获了一、二、三等奖。学生参加各学科竞赛,共有16人获全国一等奖、38人获二等奖、134人获三等奖,326人获省级奖。市一中学生在全省高三英语竞赛获第一名。2001年高考上省专考生数1716名,上线率达52.4%,第一次高于全省平均上线率3.70个百分点,实际录取考生共计2603人,录取率达58.4%。录取北大、清华等名牌重点大学人数增加,高考水平名列全省第三。2001年投资30万元,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第一个考场电视监视系统,并获得全省招生科研工作一等奖。小学素质教育进一步推进,市教委制订了《窗口学校建设“四星级”标准》,举办了教学窗口小学“教研日”和与农村薄弱学校“手拉手”活动,在全省反映强烈。启动了初中素质教育实验,确定了市二中为初中素质教育综合试验学校,制订了实施方案和阶段性计划并认真抓了实施工作。2001年秋季开始,全市50%的城区小学开设了英语课,60%以上中学和部分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加大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力度,下发了《关于取消小学毕业会考,加强考试管理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中小学考试、测试工作,采取措施刹住了学校节假日、双休日集体补课风。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取得新进展。上半年鹰潭市教委被省教育厅授予“中小学实验室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市一中、贵溪一中、余江一中、鹰潭师范附小、贵冶小学、余江一小,四冶学校、贵溪四中被省教育厅授予“全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达标学校”评选活动。2001年,全市进一步加强了学校的音、体、美和国防教育、健康教育工作。参加全省中小学田径运动会,获金牌1枚、银牌l枚。评选市级三好学生150名、优秀学生干部32名,评选省级三好学生21名、优秀学生干部5名。
  【职业教育】2001年全市职业学校招收新生2471人,完成招收计划率达137.3%。市职中率先与市旅游局签订了联合办学的协议,拓宽横向联合办学的路子;余江县和贵溪市职业中学采用“双重学籍”办学模式,提高了办学效益。为积极创办示范性骨干职校,贵溪市投入200万元专项资金,购置25亩地,划拨给贵溪市职中,使该校秋季招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招收新生达457人;余江县加快对县职教中心建设步伐,可望2003年前建成。
  【成人教育】农民夜校、电大和各类干校进一步加强管理,办学水平和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2001年参加成人高考人数1787人,比上年增长6.88%,录取1064人,除免试生外,录取率达59.6%,本科层次的报名、录取均创历年最高。
  【民办教育】截止年底,全年新批准民办学校4所,民办学校总数达23所,其中民办中专5所,民办高中8所,在校生数达11115多名。为规范、巩固和发展鹰潭市民办教育,召开了第一次全市民办学校管理工作会议,组织对全市民办学校进行了综合评估。
  【增加投入,改善条件】2001年全市预算内教育事业拨款12498.90万元,比2000年增长31.33%。全市依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7481.5万元,农村教育费附加共征收791.7万元,争取中央和省专项补助817万元。新建、改建、维修中小学校舍面积5.75万平方米。2001年共资助贫困学生420名。学校教学设备进一步完善,现代化教育教学程序不断提高。
  【教师队伍建设】制订实施了《鹰潭市中小学师资培训“十五”计划》和《鹰潭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方案(近三年)实施意见》,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实施师德师风考评一票否决制,突出重点强化对占教师总数80%以上的青年教师的教育管理和对农村困难教师的帮扶,下发了青年教师道德行为“十不准”和教师“应事忌事”、“应语忌语”,邀请省内外教书育人标兵做巡回报告。2001年全市受国家人事部、教育部表彰的“全国模范教师”1人,受教育部表彰的“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受省人事厅、教育厅表彰的省优秀教师和优秀教育工作者4人,受省委宣传部、省总工会表彰的师德标兵1人、师德先进个人4人。全市初中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4.4%,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达96.3%,全市共评审市级职称教师148名。教师工资除余江外,基本实行了县级统筹,离退休教师政治、生活待遇得到较好落实。
  【全市第三次教育工会会议】 4月3日召开了全市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出席了会议,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主要领导,市直学校领导,市直民办学校校长,驻鹰企业子弟学校领导和县、乡党政主要领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规划了5至10年鹰潭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蓝图,出台了《中共鹰潭市委、鹰潭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意见》、《鹰潭市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规范管理社会力量办学的实施意见》和《鹰潭市教委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等三个重要文件,对新世纪初鹰潭市教育改革与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市教委)
  江西师大鹰潭分院
  【概述】2001年5月江西师大鹰潭专科部与鹰潭师范学校合并成立江西师大鹰潭学院。学院广开招生就业渠道,打破区域性招生限制,首届招生470多人,成教招生120人。为强化教育教研这一工作中心,成立了“教学工作委员会”,加强了对教学教研的领导,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先后请进5批共9名教授来学院作专题学术讲座,派出50余人赴省内外高校参观考察,开拓办学眼界;全年共组织教师撰写科研论文10余篇,申报科研课题12项。学院在抓平稳过渡的同时,积极组织各项工作的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共青团鹰潭学院委员会被评为全国“五四红旗团委”,院保卫处被评为“先进保卫集体”,学院逐渐被省内教育界熟知,有了一个良好的起步。(鹰分院)
  鹰潭电大
  【概述】 2001年,鹰潭电大落实教育部《关于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的通知精神,全面启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继2000年秋季首次招收专科小教师资、专科计算机应用专业后,2001年春秋两季招收专科教育管理、计算机应用和本科中文、工商管理学生240名。年底着手准备接受省教育厅对项目研究的中期评估。 (王金山)
  科技
  【综述】2001年,鹰潭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本着“全方位、大视野、高起点、大发展”的原则,狠抓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1、精心组织安排了首届“科技活动周”和举办各类活动8项,印发宣传资料4500余册份,直接参与和接受科技教育的人数达3000余人次;2、认真组织实施了各类科技计划,全年共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52项,其中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2项、省级火炬3项,省级星火7项,省级重点项目4项,推广计划2项,软课题1项,审级计划33项,共投入科技三项费132万元,其中争取国家省级科技三项费46万,同时组织申报2002年度国家级、省级各类计划20项,申请国家农业重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1项,认定一家省级区外高新技术企业,10项省级新产品。3、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和管理,认真组织实施了11项技术成熟、易推广、见效快的科技成果推广项目,鉴定验收了20余项成果水平较高的科技计划项目,评出了2000年度市科技进步奖励项目18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同时组织申报省级科技进步奖10项。4、加强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选拔工作,共申报引智项目7项,引进国外专家3名,并对鹰潭市14名中青年科研带头人进行了年度考核。5、加强技术市场管理,对全市42家技贸单位进行了年检,吊销了5家技贸资格,新登记发展民营科技企业11家,登记四技服务合同48项,成交金额2502万元,其中审定免征营业税的技术合作18项,金额380万元,实际免征营业税20.9万元。6、实施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7月,顺利通过由省委组织部和省科技厅组成的考核小组的考核。10月,以科技进步考核总分第一名被省科技厅作为唯一设区市推荐到科技部参加全国科技先进市的评选。
  【重大科研成果】 市人民医院2001年“干扰素a-2b联合5氟脲嘧啶、顺铂、腹腔化学治疗晚期胃、结直肠、肝癌研究”课题中,对晚期不能手术切除之胃、结直肠、肝癌的化学治疗,改变传统的全身静脉治疗途径,根据有无腹水及腹水量的估计,按不同的溶液容量配给,采用经皮腹腔穿刺置管腹腔内给药,大幅降低了化疗药物对全身的毒副作用,达到抗癌、提高生存期和生存质量的目的。
  【科技合作与交流】10月份与上海杨浦区科委正式签订了《杨浦区与鹰潭市关于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协议书》,11月初,合作内容之一的科技旅游正式启动,杨浦区科委50余人前来鹰潭龙虎山进行科技旅游。
  【无刷无槽永磁直流电动机】 由江西喜泰电机有限公司研制,较美国专利而言,大大降低了制造难度及提高了线圈的填充率,使该类电机向大容量或低压大电流电机发展创造了一定条件。
  【全市科技工作会议】4月6日,全市科技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出台了《鹰潭市科技发展“十五”计划》、《鹰潭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和科技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对全市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民营企业、优秀科技管理工作者进行了表彰。
  (倪佑珍)
  白蚁研究所
  【科研课题】(1)“江河水库堤坝白蚁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经江西省科委核准,鹰潭市白蚁研究所主持的该课题被列为省级重点科研攻关课题。按照项目实施进度,2001年度已完成2002年4月份的工作量,预计可提前半年通过项目鉴定;(2)市白蚁研究所与安徽皖南医学院合作的“白蚁肠痔胶囊研制”项目,2001年度内已完成毒、药理试验和一期临床试验。临床试验127例,疗效显著。该项目预计2002年通过专家鉴定。
  【经营创收】2001年度鹰潭市白蚁研究所经营创收工作,由于结合实际适时调整发展思路和经营战略,将过去的以科研为归宿点,为科研而科研,转变为以成果转化、经营创收为归宿点。在经营创收上变过去的以白蚁开发利用为着力点为以白蚁防治技术服务为着力点,充分发挥防治技术上的传统优势,并在业务经营过程中,主动出击,开拓市场,将技术服务区域辐射到全省范围的广大城乡,技术服务领域拓展到军事设施、邮电通讯、古建筑文物、水利设施、园林绿化等各行各业,提高了市场占有份额。全年承接白蚁防治业务75家,其中新建预防业务54家,白蚁灭治业务21家,开展复查业务5家,实现技术服务(技术贸易)收入达33万元,同比增长82.3%,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体制改革】(1)鹰潭市白蚁研究所为推进所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筹集资金20万元,通过内部议标方式,一次性买断所属集体企业一市蚁药厂的产权,使该厂资产得以变现,职工安置费得到圆满解决,顺利实现了企业产权转换、职工身份置换、经营机制创新的改革目标。改制后的市蚁药厂实行租赁经营。(2)深化科研院所自身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加大科研和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力度,制定并实施全员业务技术培训计划,为企业化改革奠定人才基础;二是根据市场需要确立科研攻关目标,把科研攻关重点定位在应用范围广,成果转化快,经济、社会效益好的项目上,以适应企业化改制的要求;三是从资金积累上为企业化改制奠定物质基础。
  【增强经济实力】2001年内新增固定资产18万元,主要是购置市蚁药厂房屋和土地使用权。其中新增房屋面积410平方米,土地面积1818平方米。此外,所属科技开发公司经营结余13万元。
  (李国华)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
  【创“鹰优”品牌】 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实行科研与生产相结合,加快了优质稻产业化进程,创立了“鹰优”品牌。市农科所重点试验示范了鹰优早3号、鹰优晚3号以及杂交晚稻,如在洪湖乡新村示范试种的早稻新品种系鹰优早3号,经市科委组织专家测产,亩产500公斤以上,且米质优、抗性强。
  【增强造血功能】2001年市农科所加强财务管理,堵塞管理漏洞,减少开支;充分挖掘场地房屋的潜力,把可利用的场地房屋都出租出去,筹集资金度过难关。同时积极申报课题,争取了项目经费。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申报的《优质稻新品种的选育》、《优质稻产业化工程》、《双季茭白种苗基地建设》等课题,均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论证并立项,得到课题经费。
  (周燕)
  工业技术研究所
  【概述】2001年,鹰潭市工业技术研究所在新的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改革为动力,以更新知识、积累技术为重点,以增收求效和提高技术人员收入水平为目标,进一步放宽搞活,促进科研和技术服务创收工作上台阶。
  年初,面对一无技术成果积累,二无资金投入,并且技术服务手段弱,创收难度大,维持正常运转的公共费用急待“找米下锅”的艰难处境,该所领导与专业技术人员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改革中的问题用改革办法解决的指导思想,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打开了该所科技人员走出去的大门,允许科技人员在上缴创收金前提下,进入企业离岗创收。一年的实践证明:一是科技人员进入企业,不仅为鹰潭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发挥了人才的作用,同时,有力地促进了知识更新和技术积累,促进了人才培训,找到了解决该所存在的人浮于事问题的可行途径。全年先后有9人离岗创收,实现创收约1万元。同时较妥善地精减1名长期临工,节约了开支。
  2001年该所承担了一项“超临界提取麦坯芽油及其微胶囊化”的省级科研项目,课题组人员广泛查阅资料,在没有试验条件的情况下,主动联系外协单位进行小试验,成功地从麦胚中提取出麦胚油。同时,年初还组织人员进行了“半固态金属加工新工业应用”项目的调研,形成了可行性报告。
  面对鹰潭市技术服务市场较为“疲软”,靠技术服务创收出现了“可遇不可求”的状况,该所领导充分发挥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努力开拓市场,承接、完成了余江县制药厂委托的“关于利用超临界提取中药柴胡有效成份”的试验,并取得一定收益。全年实现技术服务性创收约1.6万元(含离岗创收收入)。
  【健全激励机制】2001年该所先后制订了《鹰潭市工业技术研究技术贸易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试行办法》、《管理人员实绩考核办法》、《鹰潭市工业技术研究所离岗创收人员管理暂行规定》、《考勤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等,推行了“绩酬挂钩,奖优罚劣”的运作机制。
  在完善制度的同时,一方面,组织人员对全所资产进行全面清理登记,摸清了家底。该所有固定资产原值124.2万元(其中房产约123.6万元),科研设备2.35万元,基本办公物品资产3.15万元。另一方面,结合资产清理,对所有财务帐目进行了整理和调整,使财务报表更真实,财务管理更加科学有效。
  【“正元养生素”合作项目】 这是2000年的遗留问题,是一个一直未予解决的难题。2001年该所把处理好这个问题作为重点来抓。在市科委党组的关心和直接指导下,对内经过多次反复征求意见,对外进行了多次沟通和两次正式洽谈,终于于9月12日双方签订了正式协议,并在签订履行协议过程中严格按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程序办理。
  (市工研)
  蛇伤防治研究所
  【定期举办技术培训班】2001年鹰潭市蛇伤防治研究所分别与中国蛇协、江西省林业厅野生动植物管理局联合在鹰潭、南昌、吉安、上饶等地举办了四期蛇伤防治与养蛇技术培训班,学员主要来自江西省林业部门野生动物管理的执法人员和野生动植物经营户,共计360余名。
  【蛇伤治疗】2001年市蛇研所共抢救各种蛇伤病人320余例,患者分别来自19个县市区,其中危重患者占80%以上,经过全所医护人员的积极抢救,无一例死亡,总有效率达100%,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解答疑难问题】 市蛇伤防治研究所是中国蛇协的挂靠单位,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声誉,有关寻医问药的来信络绎不绝。该所为了处理好这些信件,规定了专人负责收信、复信、存档,使来信者及时地得到满意的答复,解决了他们的疑难问题,从而使蛇伤患者得到及时的医治和康复。2001年,该所共回复各类信件470封,有利地推动了该所精神文明建设。
  【科技攻关结硕果】 为了使青龙蛇药片生产达到工业化生产目的,进一步满足蛇害多发地区蛇伤治疗的需求和支援国防建设,援外出口创汇,2001年9月,市蛇研所同江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生产协议书》。
  年内,由该所承担的省级重点科研攻关项目“蛇伤早期诊断与治疗电脑软件的研制”已顺利完成,并有待于向全国推广。
  年内,由该所承担的市级星火项目“蛇油美容霜”进展顺利,已完成配方,蛇油脱腥、去色等试验。
  【综合开发利用蛇类资源】 蛇全身是宝,蛇胆、蛇肉目前均得到开发与利用,唯独蛇骨被废弃掉。据古典医籍和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蛇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且含钙质及人体必需的铁、锌、磷等。为此,鹰潭市蛇伤防治研究所以蛇骨为原料研制新一代钙强化剂-蛇骨粉。年内已圆满完成了产品包装设计、设备定型以及编制了产品的企业标准等工作,并将产品送江西省产品质量检测中涯测试,结果质量符合要求。
  【拓展蛇药营销渠道】青龙蛇药片以往采取被动的方式进行销售,销售的对象主要是蛇协会员及蛇伤患者。为了充分利用青龙蛇药片是目前国内最好的中成蛇药及已装备我国航空兵部队的这两大优势,2001年,市蛇研所积极地开展对外宣传工作,并由单一的急诊用药逐步地转为急诊用药与备用用药两者兼顾,同时跨地区跨部门地进行产品销售。作为备用药,该药已打进了江西省林业和外贸两个部门,从而跳出了以往销售模式,拓展了思路,为今后开展产品全方位的营销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开展学术交流】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科技体制改革发展的需求,市蛇研所立足科研、面向经济、面向市场,利用厦门特区“窗口”和“辐射”作用,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引资工作,加快科研成果的转化。2001年5月该所派人参加了在南京召开的“华厦商人大会”,结交了朋友,宣传了产品,树立了该所形象,争取了合作伙伴。
  【科技体制改革】2001年市蛇研所以蛇伤诊所为试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工资与效益挂钩,制定了激励制度,从而充分地调动了该所干部职工的积极性。通过改革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他们的自身长处,创造了较好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年内该所通过蛇伤治疗、技术培训、舒氏蛇酒和青龙蛇药片的营销,已圆满完成年初市科委下达的完成创收18万元的任务。
  (市蛇协)
  科技情报研究所
  【概述】2001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该所的实际情况,组织全所人员认真学习和贯彻江泽民的“七一”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了完善所内奖励分配制度新的方案,使所内分配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积极为本市经济发展出谋献策,年内完成3000字左右的报告三篇;对2001年市科委下达的项目进行了前期论证,其中对“鹰潭市国民经济信息数据库建设五年规划”已经进行了网上调研,网站建设也已开始系统规划。在扶贫建设中该所注意做实事,讲实效,所长亲自下乡了解情况,听取乡民政所和村委会的介绍,最后确定与对口扶贫村的杨龙强结成扶贫对子,除了力所能及的解决该户一些实际困难之外,还与他共同制订了脱贫计划,实现扶贫目标。该所全年完成电脑培训100余人次,资料翻译15万字,外派人员15人。
  (斯继武)
  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
  【概述】2001年,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紧紧围绕调整农业结构,增加职工收入,确保农场稳定三大目标,在党委书记郑宜炎、场长姚建表的带领下,大力开拓生猪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市场,克服了生猪、农产品价格低等不利因素影响,实现销售收入3607.6万元,完成和上交国家税金56.7万元。经济较上年略有增长。农业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工业呈稳步发展态势,第三产业加速发展,土地开发成效斐然,各项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职工生活水平有所提高,文教、卫生、科教等各项事业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深入,社会保持了稳定。
  【调整农业结构,强化农业基础】2001年,江西省邓家埠水稻原种场加大调整农业结构的力度,一是结合场办企业的需求选种高产优质抗性良好的水稻品种,其种植效益比普通品种高出5-10%,增加了职工收入;二是大力开发有市场、高效益的经济作物。全场种葛、藕、瓜果、蔬菜、苗木等经济作物1000多亩,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场共投入了资金25万余元人民币,工时一万余个,完成土石方5000立方米,清理排灌水沟9000立方米。
  【加大技术和设备改造力度】 邓家埠水稻良种场2001年共投资120万元人民币用于下属企业——精制米厂、食品厂、畜牧场的技术、设备的改进、改造和厂房的维修,夯实了工业发展基础,提高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赴浙江、福建学习、考察】6月11日、17日,邓家埠水稻原种场分别组织了农业分场和机关科室副科以上干部以及8位种植业示范户共65人,分两批赴浙江绍兴、福建龙岩地区考察、学习。高新农业科技开发和农业结构的调整是这两次考察学习的主要内容。
  【聘请专家进场指导】 8月23日,针对秋季马铃薯栽培技术问题,邓家埠水稻原种场专门聘请了江西省绿苗公司专家唐春林等来场进行技术培训。来自各农业分场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种植专业户30余人参加了培训。
  【普及抛秧技术,推广机械化操作】 为提高种植水平和效率,水稻原种场增强科技兴农意识,普及了抛秧技术,早稻抛秧面积达88%以上,晚稻抛秧在30%以上。引导和组织配套农机具30余台,对稻田进行机耕、机扎、收割一条龙服务,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农业效益。
  【场、县“城东新区”联合开发成功】经过双方多轮商谈,邓家埠水稻原种场与余江县达成了规划开发“城东新区”550亩土地的协议。9月19日上午,双方在开发“协议”上签字。
  【参加上海“江西优质农产品博览会”】 11月下旬,邓家埠水稻原种场食品厂、精制米厂联合参加在上海举办的“江西优质农产品博览会”,展销产品“绿霸牌”精制米、“五丰牌”珍珠米、“五丰牌”特级丝粘米、“五丰牌”特级丝苗米等系列优质大米;“豆冠牌”腐竹、“龙虎山牌”水磨糯米粉、粘米粉等产品,以其良好的品质获得顾客的青睐。
  【国家级水稻原种场项目建设全面竣工】历时5年,由国家投资1862万元的江西省“国家级水稻原种场”工程项目和江西省“国家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库”工程项目,于2001年全面竣工。
  (胡启开)
  市专利局
  【概述】市专利局加大专利宣传力度,强化服务,专利申请代理工作又上新台阶。全年完成专利申请代理108件,比上年增长20%,授权专利70件。成功举办首届“三川”杯优秀发明人评选活动,共有10位发明人获“优秀发明人”称号。此外,市专利局还及时处理专利纠纷一起,打击假冒专利行为一起,保护了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12月初,在市中心广场举办专利成就展,有40余家单位和发明人参加展览。
  (倪佑珍)
  鹰潭市技工学校
  鹰潭市技工学校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隶属鹰潭市劳动局的副县级事业单位,是一所为企、事业单位培养熟练技术人才和劳动力后备军的综合型公办学校。校园东连梅园大道,西邻信江,园内绿树掩映,四季常青,环境清幽。学校设有国家职业技术技能鉴定所,并被鹰潭市劳动局定为劳动预备制培训基地,承担全市在职专业技术工人的培训与鉴定工作及新生劳动力的岗位培训工作。自1994年创办以来,学校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添置了大量的教学仪器设备,建设了一支精干的教工队伍,为社会培养了成千上万名精通理论、善长操作的技术型人才。学校注重校企共建,与深圳、珠海、福州、惠州、上海、苏州等地的多家大中型中外合资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入校即可签订就业合同,解决毕业生的后顾之忧。从2000年起,该校与江西省建设技术学院联合办学,开设大专班。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2

《鹰潭年鉴.200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收录了2001年鹰潭市的新情况、新发展、新成就、新经验和主要事件。设有大事记、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综合经济管理等24个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