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养殖)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02》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0777
颗粒名称: 种植(养殖)业
分类号: F326.1
页数: 2
页码: 182-1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2001年鹰潭市种植业情况的具体介绍,内容主要介绍了概述、良种良法、科技示范、科技下乡、农业执法、承办全国优质早熟梨鉴评及技术信息交流会等。
关键词: 鹰潭市 农业 种植业

内容

【概述】2001年鹰潭市实现农牧渔业总产值18.9亿元,同比增长5%,农民人均纯收入2475元,比上年增长4%。全年粮食总产49.2万吨,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11万吨,同比增长2.3%;水果总产2.34万吨,比上年增加0.14万吨,同比增长6%;蔬菜总产20.7万吨,比上年增加8万吨,同比增长49.3%;肉类总产7.4万吨,比上年增长4.4%;禽蛋总产1.3万吨,比上年增加0.4%;水产品2.46万吨,比上年增长5.2%,均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
  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较好地完成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在农业生产内部,大力发展养殖业,重点发展了草食畜禽、特种水产,养殖业比重由上年的47,25%上升到50.7%,上升3.45个百分点;在种植业内部,压缩早稻种植面积,与调整前相比,调减早稻面积15万亩,调减23%,同时,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扩种水田花生、商品蔬菜、果用瓜、中药材、玉米、大豆等高效经济作物14.5万亩,使全市经济作物产值达到3.9亿元,占种植业的比重为44%,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调优品质,早稻优质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86%,比上年增加了5个百分点,二晚优质优良品种率达到92%以上,良种猪覆盖率达到95%以上。名优特种水产品产量比重达到25%。农产品品质上了新台阶,塔桥“金水二号”梨在全国优质梨鉴评会上被评为优质梨、“葛仙”茗茶通过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认证。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初具雏形。按照中共鹰潭市委、市政府将鹰潭市建成沿海发达地区优质农产品基地的部署及市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规划,着重抓了18万亩果业基地、年出栏30万头瘦肉型猪生产基地、4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12万亩商品蔬菜、9.6万亩花生和2万亩葛生产基地,完成了市科技示范园区规划,为鹰潭市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开了好局,起了好步。
  粮食作物总产再创新高。2001年全市粮食作物计划播面14712万亩,调减2.3万亩,比上年减少3.6%;总产量49.2万吨,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加11万吨,同比增长2.3%。(1)早稻调减。全市早稻播面55.56万亩,比上年调减5.98万亩,同比减少97%,总产达17,25万吨,比上年略增。(2)二晚小幅调减。全市二晚播面64.26万亩,比上年减少175万亩,同比减少2.65%。(3)增种了中稻及一晚。全市中稻及一晚播面14.21万亩,比上年增加了2.76万亩,总产5.05万吨,比上年增加了117万吨。(4)扩大了旱粮种植。全市种植玉米、薯类、大豆等旱粮作物0.66万亩,总产0.116万吨。
  经济作物发展迅速。新增果树面积2.1万亩,全市果业总面积达到18万亩,水果总产2.34万吨,比上年增加0.14万吨,同比增长6%;蔬菜播种面积达到31万亩,总产达到20,7万吨,新增面积4万亩,总产比上年增加4万吨;新增水田花生4万亩,花生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总产1.6万吨;葛面积2.1万亩,增加1.3万亩,比上年增长150%,总产2.4万吨,比上年增长1.4万吨,同比增长140%;茶叶产量达到220吨,比上年增长4.8%,其中名优茶35吨,比上年增加7吨,同比增长25%。
  养殖业稳步增长。由于加大了科技服务力度,全市养殖业呈现出了特种水产迅速发展、家禽生产较快增长、生猪生产稳步回升的良好势头。水产品总产2.5万吨,比上年增长6.4%;肉类总产7.4万吨,比上年增长4.4%;家禽出笼620万羽,比上年增长3.9%,家禽存笼530万羽,比上年增长3.8%,禽蛋总产1.35万吨,比上年增长2.27%,生猪出栏73.45万头,比上年增长0.3%,生猪存栏58.2万头,比上年增长97%;同时生猪价格已逐步回升,农户养猪积极性逐步提高,生猪生产稳步发展。
  【良种良法】根据结构调整的需要,按照“快引进、快推广、快上市、快见效”的要求,鹰潭市全年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效益好的新品种90多个,其中水稻25个、蔬菜果业等经济作物40多个、畜牧水产20多个。同时挖掘了一批市场销路好、经济效益高的地方特色品种,如红芽芋、土鸡、土鸭、苦菜、脚板薯等。大力推广优质优良品种,早稻优质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86%,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二晚优质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2%,良种猪覆盖率达95%以上,特种水产品产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9.7%。大力推广了低成本高产种养技术、设施栽培技术和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旱床育秧技术推广了30万亩,抛秧达到5万亩,壮秧剂育秧5万亩,推广高效低毒农药80余吨,水稻统防统治面积18万余亩,实现平衡施肥56万亩,中低产田改造4万亩;保护地蔬菜面积达1.2万亩,果树高接换种达到0.5万亩,水果套袋0.5万亩,推广了以优质品种主养单养的水产养殖新模式面积1万亩,机耕面积达到38.34万亩。同时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较好的起步,生态农业技术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科技示范】鹰潭市农牧渔业局(简称市农业局)农技人员结合各自的专业,发挥各自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三高”农业为目标,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领办了具有一定规模、一定特色、较高科技水平的农业科技示范项目120余个,其中市局示范项目15个,与29户农户建立了科技联系,常年为农户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服务。
  【科技下乡】2月下旬市农业局组织了10多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带着信息、技术、资料及良种,深入贵溪、余江、月湖、龙虎山7个乡镇,开展了送科技下乡服务,解决了许多农民群众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和市领导的肯定。
  【农业执法】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鹰潭市继续按照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农民合理负担“一定三年不变”的规定,认真做好了村提留乡统筹预算,开展了农民负担专项检査和督查,做好农民负担突出问题的地基治理以及农民负担信访工作。全市农民承担的村提留、乡统筹费预算总额为4138.41万元,人均负担56.37元,占上年人均纯收入的3%,比1997年人均减少1.27元,比上年人均减少0.9元。通过农民负担执法检查和专项治理,责令有关部门向农民清退各种乱收费约150万元。受理农民负担上访案件2起,比上年有大幅度下降,较好地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有效地维护了农村社会的稳定。同时,按照农业部和省农业厅的要求,加大了农业行政执法力度。
  全年共组织了3次联合执法行动,联合公安、工商、技术监督、卫生等部门,对种子、化肥、农药、兽医兽药、词料及其添加剂、渔药、农机具及其零配件、肉产品等市场进行了治理整顿。共检查农资生产企业、经营户300家,查获无证经营,销售假劣、变质、违禁农资经营户110家,补办经营许可证74个,培训农药经营人员80人,查封,没收,销毁假劣、变质、违禁农药700箱(件)、兽药2000合(包)、种子30包、非法渔具22台(套)、鱼藤精60公斤、农机零配件200件,标值5万元。对25个养猪场、8个肉品市场、5个冷藏库进行多次不定期监督检查、无害化处理病死、变质肉品400公斤,处理违规基层检疫员一名。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秉公执法,对假劣、变质农资和病死、变质肉品经营行为绝不手软,严厉打击,取得明显效果,有效净化规范了鹰潭市农资、肉品市场。市农业局取消行政审批、审核、备案项目21项,下放县(区)8项,保留18项。同时实行公开办事制度,在市局办公大厅公示办事程序、办事要求、收费标准、完成时限,实行挂牌上岗,接受群众监督,杜绝了吃、拿、卡、要行为。
  【承办全国优质早熟梨鉴评及技术信息交流会】7月24日至27日市农业局在鹰潭市华侨饭店承办了由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举办的全国优质早熟梨鉴评及技术信息交流会。与会人员共160余人,都是来自全国18个省、地(市)、自治区的果树专家及教授,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中心主任俞东平、副主任邢文英,中共江西省委常委、省农工委书记彭崑生、副省长孙用和,市委书记萧茂普、市长缪兵、副市长肖伏芝,省农业厅副厅长刘极灿及省厅经作局的领导参加了会议。会上安排了日本梨树专家小豆泽齐、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沈德绪讲课,组织了现场参观,并对全国122个早熟梨果样进行了专家鉴评,共评出了37个全国优质早熟梨品种,鹰潭市塔桥园艺场选送的金水2号获全国优质早熟梨称号。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2

《鹰潭年鉴.200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收录了2001年鹰潭市的新情况、新发展、新成就、新经验和主要事件。设有大事记、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综合经济管理等24个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