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风景旅游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鹰潭年鉴.2002》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0161
颗粒名称: 龙虎山风景旅游区
分类号: F590.3
页数: 4
页码: 33-35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龙虎山景区在2001年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绩,全年实现接待游客数量增加,旅游直接收入和创汇也得到增长。同时,景区还加强了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但是,也存在旅游综合创收和规范化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的问题。
关键词: 龙虎山 旅游业 经济建设 风景区

内容

【概述】2001年,龙虎山景区管委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全面实现预期目标。全年实现接待境内游客60.6万人次,旅游直接收人2104万元,接待境外游客1.96万人次,创汇254.5万美元;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0520万元,完成财政收入108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26元;规划建设工作成绩显著,招商引资有突破性进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旅游经济发展有新突破。市场拓展力度加大,在中央电视台推出《走进幕后》、《挑战主持人》等专题片和《新闻联播》新闻片;在浙江《钱江经济台》连续播放了3个月的龙虎山宣传片;在周边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龙虎山气象广告;邀请主要客源市场旅游界、新闻界人士来龙虎山踩线及配套宣传,举办了“仙都龙虎山”上海摄影家龙虎山创作活动、“中国作家笔下的龙虎山”文化寻访活动及中国书画名家龙虎山采风等活动;先后开行了南京、厦门、合肥等地至龙虎山旅游专列,为争取更多的游客起到了积极作用。旅游产品开发有新突破,在不断丰富完善三大旅游主导产品的同时,配套完善了上清古镇采风、仙人城登山揽胜、九曲洲生态农业观光等旅游项目;推出了正一观、国家地质公园等特色鲜明、内涵丰富、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假日旅游经济有新发展五一”期间,景区接待游客8.5万人次,旅游直接创收29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和2%;国庆期间,景区接待游客5.36万人次,旅游直接创收160.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37%,假日旅游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发展趋势。旅游行业管理得到加强,《旅游投诉管理程序》、《投诉管理人员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相继出台,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活动成效明显,质监力度进一步加大,旅游市场得到净化;严格管理旅游宾馆(饭店)的星评和星级复核,促进了宾馆(饭店)整体服务质量的提高;加强了旅游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在旅游从业人员中广泛开展了“创优质服务,树行业新风”活动;组织举办了全市文明导游员选拔赛,并选送导游员参加全省比赛,荣获全省第一和第三名的好成绩,其中一名导游员被评为全国文明导游员,龙虎山旅游形象进一步提升。
  规划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完成上清古镇总体规划调整,古镇二期工程详规、城门新区详规、上清国家森林公园详规、天门山生态旅游区详规、龙虎山镇无蚊村新村详规等规划编制。全年共投入建设资金5000余万元,完成正一观景点、象鼻山游览区建设并对外开放;上清宫一期建设、上清古镇一期工程、仙人城二期工程、古越民俗文化村、天门山、无蚊村等景区景点正在抓紧建设;正一观大桥、上清路、上清城门小学重建等国债项目已动工建设;排衙石大道硬化工程、龙虎山大道延伸段工程、圣井路上泉段硬化工程、龚资线改线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完成仙水岩旅游厕所、仙人城旅游厕所、正一观旅游厕所建设;完成龙虎山旅游度假区中心广场地面平整和主要路网建设。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优质稻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早稻优质率达90%,晚稻优质率达95%。全年景区新增板栗面积3100亩,低产板栗林高枝换种改造1100亩,天师板栗基地规模达2.3万亩。景区商品蔬菜已初步形成以莲藕、茄果类蔬菜、野生蔬菜等为主导的蔬菜产业规模,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旅游农业快速发展,完善了九曲洲生态农业观光、许家无蚊村探秘等农业旅游项目;围绕旅游要素,农民从事旅游服务增收明显。减负工作力度加大,农民负担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维护了农民切身利益和保持农村社会稳定。
  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全面完成上清供销社改制任务,上清食品公司、粮油加工厂、搬运社、上清镇综合厂等企业正在抓紧资产变现,上清林场已制定改制方案,完成资产底价评估,进入拍卖底价认证阶段。
  财税工作进一步加强,招商引资进展顺利。基本确保了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按时发放,实现了财政收支平衡。2001年,组建了龙虎山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江西果喜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客商发起设立了江西龙虎山大上清宫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出让了古越民俗文化村等旅游景点经营权,实现了旅游招商引资的突破性进展。全年共实际引进内资4610万元,引进外资24万美元。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景区社会政治稳定,社会治安状况有明显进步,综治网络建设和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建设得到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稳中有进,计划生育率稳定在90%以上。文化教育、卫生工作进一步发展,全面推行了教师竞争上岗,进一步优化了教师结构;深入开展了教育“三个年”活动,促进了教师队伍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卫生设施进一步改善,龙虎山中学教学大楼竣工投入使用,上清卫生院已正式开张营业。
  龙虎山景区一年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突出表现在:旅游综合创收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设资金匮乏,建设投入不足;农村经济没有突破性进展,农民增收乏力,乡镇财政困难。
  【三级干部大会】2001年1月15日,中共龙虎山风景旅游区委员会、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在龙虎山宾馆召开了景区三级干部大会,会期一天。参加会议的有景区党委、管委会领导,两镇、上清林场、区委各部门、区直各单位、驻区各单位副科以上干部,两镇各村委会书记、主任,上清林场各分场场长及受表彰的先进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先进个人等计130人。会议总结了2000年景区各项工作,全面部署了2001年景区各项工作,表彰了2000年度涌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为全面做好2001年各项工作,景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与各部门、各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定了工作责任状。这次会议对景区的旅游经济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开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景区党委、管委会高度重视,周密部署,成立了以景区党委书记为组长,管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管委会副主任、党委委员为成员的景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领导小组,迅速出台了《景区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教活动着力要解决的问题。一是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努力培植纳税大户,增强乡镇财力,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2001年农民人均收入要求增加100元,力争120元。二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农村税费改革,积极稳妥地进行乡镇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编制,清退不在编人员,压缩财政供养人员20%。三是切实改进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乡镇重点解决干部作风不实,方法简单粗暴,不安心基层工作等问题;区委各部门、区直各单位重点解决“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和“吃、拿、卡、要”等问题。四是进一步加强景区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户、文明村和文明单位活动,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促进景区旅游环境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全市旅游发展工作会议】3月13日,全市旅游发展工作会议在鹰潭宾馆召开,会期半天。出席会议的有各县(市、区)分管旅游工作的领导,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全市各旅游接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以及龙虎山景区管委会全体领导成员及其所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等计180人。市委书记萧茂普、副书记施国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杜德春、市人大副主任王学仁、副市长高金庆、市政协副主席权荣等领导在主席台就座,会议由市委副书记施国强主持,副市长高金庆作题为《加快发展,乘势而上,推动鹰潭旅游经济迈上新台阶》的工作报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杜德春宣读了《鹰潭市2001年度旅游发展工作要点》,市计委、市建设局、市旅游局领导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市委书记萧茂普讲话。这次会议明确了2001年全市旅游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要求全市接待游客22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1.44亿元,接待海外游客1.8万人次,创汇201万美元,其中,龙虎山景区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400万元,增长33.3%。这次会议为全市旅游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
  【旅游黄金周接待】“五·一”旅游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15.8万人次,旅游经济收人达到109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22%和19%,其中龙虎山景区共接待中外游客8.5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29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和2%。上述四项指标均创出了旅游黄金周接待以来的最好水平。
  “十一”旅游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中外游客8.85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942.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4%和34%,其中龙虎山景区共接待中外游客5.36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160.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37%。
  【景区三项国家级殊荣】1月,龙虎山景区首批通过国家旅游局4A级景区验收,获国家旅游局颁发的《国家AAAA级旅游区(点)证书》。
  3月6日,龙虎山景区被国家国土资源部首批批准为《江西龙虎山丹霞地貌国家地质公园》。
  6月25日,龙虎山景区仙水岩崖墓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央和省、部级领导来景区视察】4月4日,国家交通部副部长洪善祥考察了龙虎山景区。
  4月14日,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对龙虎山景区进行了视察。5月1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孙孚凌对龙虎山景区进行了视察。5月13日,省委书记孟建柱对龙虎山景区进行了视察。
  【仙都龙虎山风光摄影活动】6月9~15日,由上海影协、江西影协主办,上海市影协旅游公司、龙虎山景区管委会、新民晚报、东方电视台、江西卫视、江西日报、江南都市报、鹰潭电视台、鹰潭日报等协办,上海徐汇区影协、鹰潭市影协具体承办的“仙都龙虎山风光摄影活动”在龙虎山景区举行。这次龙虎山风光摄影的优秀作品已于7月11-16日在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大厅展出。
  【地质公园揭碑仪式在龙虎山举行】6月20日,“江西省龙虎山丹霞地貌国家地质公园”揭碑仪式在龙虎山景区桃花洲举行。出席揭碑仪式的有国家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君以及国家国土资源部相关厅、司领导、省国土资源厅领导、省地勘局领导,市委、市政府,景区领导及各界人士计500余人。揭碑仪式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华人民主持,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寿嘉华和省政府副省长王君在揭碑仪式上讲了话并为地质公园揭碑。揭碑仪式结束后,前来参加揭碑仪式的领导、嘉宾游览了龙虎山国家地质公园。
  【龙虎山旅游(集团)公司成立】6月27日,江西省龙虎山旅游(集团)公司正式通过省工商局注册登记;7月28日在景区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12月21日,集团公司内部职能的六部一室,一实体正式设立;至此,龙虎山旅游(集团)公司组建成立全面到位。经市委同意,李志坚、周佐明、李惠蒙分别兼任鹰潭市龙虎山旅游(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及监事会主席。
  【景区首次开办硕士研究生班】9月,由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龙虎山景区管委会联合举办的产业经济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班正式开课,学制2年,共招收学员30名。这是景区首次与高校联合办班,旨在大面积提高景区在职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
  【中国“作家笔下的龙虎山”文化寻访活动】10月26~27日,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上海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徐俊亚等10余名著名作家组成的“作家笔下的龙虎山”文化寻访团,在龙虎山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创作采风活动。市委、市政府、景区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圆满完成了活动各项议程;省、市各大新闻媒体作了专题报道。这次名人名家寻访活动对深入挖掘龙虎山文化内涵品味,提高龙虎山在文化圈内知名度将起到积极作用。
  (江水平)
  龙虎山景区县级领导机构负责人名录
  中国共产党龙虎山风景旅游区委员会:书记李志坚,副书记周佐明、黎云,委员李惠蒙、吴建辉、陈晓萍(女)。
  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周佐明,副主任吴建辉、陈晓萍(女)、李涛,助理调研员丁闪亮、易建。
  中共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李惠蒙。
  龙虎山景区各镇主要负责人名录
  龙虎山镇:书记李增兴,镇长杨金辉。
  上清镇:书记童光洲,镇长彭新太。

知识出处

鹰潭年鉴.2002

《鹰潭年鉴.200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年鉴收录了2001年鹰潭市的新情况、新发展、新成就、新经验和主要事件。设有大事记、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综合经济管理等24个栏目。

阅读

相关人物

江水平
责任者
邓小平
相关人物
客商
相关人物
萧茂普
相关人物
施国强
相关人物
杜德春
相关人物
王学仁
相关人物
高金庆
相关人物
权荣
相关人物
洪善祥
相关人物
白立忱
相关人物
孙孚凌
相关人物
孟建柱
相关人物
寿嘉华
相关人物
王君
相关人物
李志坚
相关人物
周佐明
相关人物
李惠蒙
相关人物
徐俊亚
相关人物
黎云
相关人物
吴建辉
相关人物
陈晓萍
相关人物
李涛
相关人物
丁闪亮
相关人物
李增兴
相关人物
杨金辉
相关人物
童光洲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鹰潭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