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经济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虎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008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经济活动
分类号: F127.56
页数: 3
页码: 398-400
摘要: 本节介绍了龙虎山地区工业、农业和商业发展情况。内容涵盖了该地区的制陶工业、瓷土工业、粮食加工业、锰钢厂、造船业、机械制造业、采矿业、石灰矿、陶瓷业、造纸业等工业领域的发展。
关键词: 经济 经济活动 龙虎山

内容

工业
  龙虎山景区的工业,大部集中在上清镇。主要有:至今仍在运作的制陶工业,生产缸、罐、瓦等;20世纪50年代开发的瓷土工业,开采牛崽垄、皇封源的瓷土,陶洗、沉淀,印制成瓷砖,运往景德镇作为瓷器生产的原料;还有小型的粮食加工业;80年代由外商投资的锰钢厂。
  造船业 龙虎山因上清河穿境而过,历史上水上交通成为运输量最大的渠道。因此,上清一带造船业的发展曾是三国乃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主要工业,但造船业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船厂,仅局限在民间工匠作坊的范围。由于上清河面宽窄、深浅不一,弯道多、明礁暗礁交错,船只的往来不过是上下游20多公里的水路,所造的船只不需桅杆风帆,只靠篙撑桨划,船身较小,装载量也不过是500公斤左右,所造的船只没有层次之分,人货混装。造船的工匠无需工厂,放置河边打造。商船为数最多的仅上清蔡姓一家,有商船20多只。除此还有沿河十多个渡口的渡船、村里的龙船、打渔的渔船。造船工匠三五人不等,沿上清河两岸的村落里均有从事造船修船的工匠。河边打造后即可下水。
  机械制造业 西晋时期杜预发明的连机碓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也在龙虎山区域得到改进并广泛应用,取代了“脚碓”。利用水力推动水轮,带动碓杵,用来舂米,既解决了当地百姓生活中的大事,也是生产工具的一次技术革新。水碓的应用,为从事大米贩运的商人提供了粮食加工的场所。从冷水的碧溪到耳口、上清、鱼塘,沿上清河畔都有碓房,小溪、山涧边同样也建造了小型碓房。水轮少则带动1个碓杵,多则带动10个。仅上清就有斗笠山碓、上城门碓、凤儿碓、傅家湾碓、中方殿碓、宝坳碓等,水力最大的斗笠山碓,能带动10个碓杵。水轮轴上还可安装木砻,砻去谷壳,糙米舂成精米。因此,从事水碓机械制造的手工业者遍布龙虎山乡村。
  采矿业 冷水的银路岭蕴藏着丰富的银矿。明代时,龙虎山区域内的人曾在此采矿,清初,耳口务义港人曾进行大规模开采冶炼,而白银的运出也靠水路,对造船业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至今民间传说在上清的沙湾渡口曾有四只载银的船被风浪掀翻沉没潭中,押钞官逃脱,在岸上的石壁上书刻沉船的经过,可惜20世纪50年代炸山取石,石刻被毁。20世纪80年代,经勘探认定冷水有储量居全国之首的超大型银矿田,已建成冷水银矿开采。
  石灰矿 冷水洞源盛产石灰,从清代开采以来,吸收了大批矿工,分工也明细,有开挖的、煅烧的、出窑的。洞源的石灰矿成为龙虎山区域唯一的石灰供应工业基地。
  陶瓷业 为满足当地人们的生活需要,陶瓷业也应运而生,窑场分布在鱼塘、上清。从事生产缸、罐、壶、钵、瓦等,这种窑场业,实际上是一种手工业作坊,场主出资、窑工出力,一个窑场容纳10至20名窑工,进行生产,采泥、浆泥、拉坯、过釉、煅烧等,工序繁多。鱼塘圩上和上清渐浦,宋元时兴起制瓷业,生产家庭用的碗、盘、碟、盏等,分工极为明确,有开采瓷土的、陶洗瓷土的、印瓷土砖的、筛瓷土的、拉坯的、晾晒的、绘画的、煅烧的、看火的。制瓷业的发展延伸到清代,陶器则至今还保留。
  造纸业 自耳口至冷水的山区里,从明代到解放前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造纸厂(俗称槽坊)。生产的草纸用于取火,即“纸煤子”,搓成小卷条的草纸只要放火钵中一点,用嘴一吹即可燃烧,在没有火柴的年代成为各家取火的必备之物;各地的寺庙长年有不少香客朝拜、许愿、还愿,香纸是必带之物;加上民间丧事的办理要烧化纸钱,这就为造纸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山区的“槽坊”用竹子做造纸的原料,质量好的纸也可以用来书写。山区的造纸业由于交通的不便利,运输艰难。山外的造纸业也发展起来,鱼塘居民则利用小山竹、苎麻作为原料进行生产,徐霞客在游记曾说“鱼塘居民,以造粗纸为业。”龙虎山山区里至今尚有沤原料的“浆窖”遗址。
  为保持龙虎山景区的山清水秀,一直持续到2005年底以前都还没有建设大中型的工业企业,2005年的工业生产总产值为3610万元,比2004年增长16.5%。龙虎山的工业生产主要呈现四多特点:一是以旅游产品为主的企业多,二是以生产销售土特产品的小型企业多,三是以酿制企业多,四是个体手工加工企业多。这里生产的天师板栗酒、山珍等都是旅游特色产品,深受广大旅客欢迎。
  农业
  龙虎山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于农业。山谷间的垅田和沿河小平原,适宜水稻,稻米是本区的主粮。上清河每年春夏暴涨,从上游带下的林区泥沙形成大面积洲地。河洲是旱作物的优良适生地,盛产芝麻、花生、马铃薯、甘蔗、萝卜、西瓜、番薯及豆类;沙洲又是栗树生长的理想土壤,从上清簸箕湾至龙虎山鱼塘有大片栗林,板栗成为当地一大特产。
  历史上龙虎山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从三国开始的北方人口五次大批南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北方大批人民因逃避战乱迁徙龙虎山区域定居,不仅增加了大批劳动力,还带来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他们与当地人民共同开荒种地,改进生产工具。三国东吴时,沿上清溪山区居住着山越人,吴国多次派兵攻打山越,迫使山越人出山定居。当时的农业生产采用二牛一犁的耦耕方法(《三国志·吴主传》),山越人出山定居后,一部分人编人屯田区从事农业生产,实行“屯田制”。在“屯田制”的作用下,使原未开发的土地得到了大面积的开垦。
  尤其是北宋末年,大批北方人口南迁,“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其中一部分人定居龙虎山区域,与当地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他们开山为田,称为“梯田”。水田的面积增加,种植水稻。并由原来的一季改为两季。北方迁来的农民还推广旱田种植技术,大麦、小麦、粟、荞麦、棉花等作物也在该区域内得到发展,同时,茶叶与甘蔗的栽培技术也传播开来;明朝中后期,蕃薯的种植也在这一区域推广。
  历史上五次大的人口迁徙有力地推进了龙虎山区域农业的发展,农耕面积的增多,水利的兴修、农作物的推广、天文历法的应用,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这一区域的农业发展。
  当时的粮食产量不高,即使在丰年,一亩田也不过是能收4担谷,而在山高水冷、日照短的山区,每亩产量要低于4担。加上当时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自唐至民国时期,有记载的水灾就有上百次,仅民国壬戌年(1922),上清圣井的山洪暴发,夹带大量沙石,便使得圣井至沙湾上百亩农田被沙石掩埋。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包产到户,农业的管理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府持续采取鼓励、支持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发放种粮补助、取消农业税、完善承包责任制等,加以良种及抛秧技术的推广,除草剂、整耕机、收割机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因而粮食产量逐年提高,2005年粮食增产4%以上,农业总产值实现11838万元,比2004年增长9.6%,农民人均年收入达3530元,比2004年增长8.2010。
  由于龙虎山是全国著名的旅游景区,因此,龙虎山的农业主要是抓特色农业和旅游农业。在特色农业方面,以景区天师板栗工程、上清溪两岸的翠竹工程、优质稻工程以及九曲洲的农业观光园等工程为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加入了为旅游业服务的第三产业,改变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民增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商业
  上清河水运的方便,使得商埠码头增多,贩客往来,商贾云集。鱼塘、上清、冷水的码头,商船拥挤,大批的山货、地方特产装载上船,如香菇、笋干、药材、草纸、竹纸、陶器等由上清河运往余江、余干、进入鄱阳。上清的竹木行是竹木的集散地,从山里水运出来的杉木、毛竹停泊在河面,“漫河盖港,不见水面”(地方流传语),从余江、余干、鄱阳来的竹木商人与行主洽谈业务,雇请排工放筏,大批的竹木,向建材缺乏的余江、余干、鄱阳源源不断地输送。
  水上交通的便利,为擅于经商的徽州人、樟树人提供了发展空间。上清在明清时,有不少徽州商人来此经商,从事布匹、南北水果等的生意。他们通过经商发财,在上清街上买地建房,定居下来。来自樟树的药材商人则发挥他们的医学专长,开药店,往返山区收购药材。仅上清街樟树人经营的药店就有“天寿堂”、“天源堂”、“惠民药铺”等。天源堂还营建了“栈房”,对药材进行加工炮制,使天源堂成为这一区域的药材集散地。
  由于从上清进耳口、冷水,人火烧关进福建是古代的重要商道,大批靠肩挑的商贩到福建买盐、龙眼、荔枝、冰糖等商品,在路上要往返半月或二十天,因此,上清、耳口、冷水的商道边又开设了众多饭店,为肩挑的小贩提供食宿和存放货物。“客贩往来,昼夜不脱”(地方流传语),商道的开通从明朝一直延续到解放前,为旅店的发展带来了商机。
  鱼塘、上清又是通往金溪的驿道,明代“递铺”的设立,不仅为传递公文的铺兵、差人提供了食宿,还为招待往来商贩提供了店铺。至今,金(溪)贵(溪)交界处还保留着“淳长铺”的原址。
  为了使商人有议事的地点,上清在明代至解放前还设立了“徽州会馆”、“福建会馆”和“南昌会馆”。
  此外,围绕生产生活的商业也纷纷兴起,如锻铁、铸锅、染织和米行、屠行、油行、果子行、杂货行等也分布在鱼塘、上清、耳口和冷水。
  改革开放以后,龙虎山的商贸活动主要围绕旅游展开,各主要景点景区都有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出售,丰富多彩。特别是上清溪中一些妇女、老人划着小竹筏,游弋在上清河中向游客兜售粽子、板栗、茶叶蛋、玉米棒等小食品独具特色,是其他旅游景区所罕有的。
  在上清镇古街,两边店铺琳琅满目,狭窄的街面上人流熙攘,各种生活、生产用品、日用杂品应有尽有,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风味小吃、文物古董、轻巧竹器,为游客平添了情趣。各种服务性行业的兴起满足了游客“吃住游乐行购”的需要,促进了景区旅游业的发展,仅2005年的第三产业收入就达11060万元,比2004年增长21.8%。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龙虎山志》

出版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龙虎山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地理、天师道、文化、居民和经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龙虎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景区景点、天师道文化、文化与文物、民情风俗、经济活动和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龙虎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