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居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虎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008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居民
分类号: K892
页数: 2
页码: 385-386
摘要: 本节主要介绍了龙虎山地区的历史文化和居民迁徙情况,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迁徙原因、姓氏分布、村落形成原因等。
关键词: 龙虎山 历史文化 居民迁徙

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龙虎山属百越之地,居住着越族(又称干越、於越)。
  据史料记载,自秦汉以来,长江流域乃至中原地区的不少汉族人为了反抗封建地主的剥削与压迫,逃避战乱,迁至龙虎山区,同越族人民杂居在一起。后来,他们逐渐融合。
  龙虎山区域居民的增多,正是经历了历史上五次大的迁徙而逐渐形成的。
  (一)东汉及西晋末年,北方大批人民因避战乱流徙这一区域;
  (二)唐代“安史之乱”(755-763),北方大批百姓因战乱而被迫南迁;
  (三)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世族大家”,官宦子弟携家南逃;
  (四)北宋的灭亡、宋室南渡。金兵对中原和江南广大地区肆意掳掠,大批北方人民举家逃难,迁徙这一地区定居;
  (五)明代与清代时的内乱外寇,迫使人民迁徙。明代中叶,倭寇由沿海入侵,清代初年福建耿精忠之乱,导致人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破坏,大批避乱百姓在这一地区找到了安身之处。
  南迁的百姓找到利于避兵乱、又利于生产生活的地方住下,村落的选址一般是依山傍水。一个村落一个姓氏,有利于团结;有利于共同抗御外部势力的侵害;有利于处理宗族内部的事务。从姓氏来讲,除复姓“诸葛、宇文、夏侯”等外,单姓除“卜、劳、于、诸、卫、东、闵、乔、柳、邝、裴、姬”等外,基本上都囊括。自鱼塘至冷水,大的居民村落有:鱼塘的钱、舒、孔、毕、刘、周、蔡、龚;西源的萧、陆、傅、蔡;上清的张、蔡、李、鲁、干、颜、徐、范、吴、王、何、夏;城门的黄、杨、李、祝;渐浦的刘、薛、倪、卢;圣井的钟、罗、邱、练;泥湾的吴、饶、孔、李;耳口的毛、祝、姚、曾、徐、刘、涂、鲍;冷水的刘、吴、方、华、蒋、琚、罗、杨等。其中曾被称为当地十二大姓的是:张、蔡、李、鲁、萧、倪、陆、薛、吴、王、何、夏。
  居民中除五次因战乱南迁的原因外,还有:
  1.奉王命到地方镇守的官员安家定居。上清的倪姓,其先祖倪亚就是唐代末年来到雄石镇担任镇遏使,卸任后定居下来;渐浦的薛家,先祖薛忠奉命带兵镇守当地,后择地而定居。
  2.辞官不做,隐逸而定居的。如西源的陆家,其先祖陆溥(陆九渊后裔)以明经、举辟为太常博士,后任弋阳县令,脱去官服,来此隐居。
  3.爱龙虎山山水而定居。这一部分居民较多,往往其先祖是个文人,酷爱游山玩水,携家定居下来。如洪武年间迁来冷水洞源的刘姓;乾隆年间迁来耳口的姚家;洪武年间迁来上清泥湾的孔家;唐代中期由陕西京兆迁来的上清渐浦刘姓;宋末定居上清桂洲的吴姓;洪武年间迁来的鱼塘钱家;宋仁宗时迁来的鱼塘舒姓等。
  4.因其他缘由从外地迁来定居的。如耳口的毛姓、徐姓;上清的蔡姓、李姓、鲁姓、熊姓;鱼塘的龚姓、陈姓、萧姓、傅姓、周姓、毕姓等。
  由于先祖迁来的原因不一,居民居住的分布也不同,鱼塘、上清的居民较比密集,耳口、冷水山区则居民居住分散。
  另外,抗日战争时期,一部分暂驻在龙虎山的国民党军士兵没有随部队调走,而在当地成家立业;1954年,修筑鹰厦铁路时,一部分干部职工留在地方工作,与当地妇女结婚成家。但这一部人没有形成居民居住点,只是杂居在村镇中。唯独形成村落的外来居民只有龙虎山镇的新建、上清镇的富岗、新村。这三个自然村的居民都是1970年1月,由浙江淳安、桐庐迁来的移民。他们聚居在一起,保留原有的方言与习俗。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龙虎山志》

出版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龙虎山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地理、天师道、文化、居民和经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龙虎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景区景点、天师道文化、文化与文物、民情风俗、经济活动和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龙虎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