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民情风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虎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0082
颗粒名称: 第十章 民情风俗
分类号: K892
页数: 9
页码: 385-393
摘要: 本章主要介绍龙虎山地区的居民、风俗和民情等方面。
关键词: 居民 风俗 民情

内容

繁衍生息在龙虎山地区的人们,在数千年的劳作、娱乐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情风俗,这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地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轨迹中,如今有的已开发成旅游项目作为传统给保留下来,深受游客好评。
  第一节 居民
  春秋战国时期,龙虎山属百越之地,居住着越族(又称干越、於越)。
  据史料记载,自秦汉以来,长江流域乃至中原地区的不少汉族人为了反抗封建地主的剥削与压迫,逃避战乱,迁至龙虎山区,同越族人民杂居在一起。后来,他们逐渐融合。
  龙虎山区域居民的增多,正是经历了历史上五次大的迁徙而逐渐形成的。
  (一)东汉及西晋末年,北方大批人民因避战乱流徙这一区域;
  (二)唐代“安史之乱”(755-763),北方大批百姓因战乱而被迫南迁;
  (三)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世族大家”,官宦子弟携家南逃;
  (四)北宋的灭亡、宋室南渡。金兵对中原和江南广大地区肆意掳掠,大批北方人民举家逃难,迁徙这一地区定居;
  (五)明代与清代时的内乱外寇,迫使人民迁徙。明代中叶,倭寇由沿海入侵,清代初年福建耿精忠之乱,导致人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破坏,大批避乱百姓在这一地区找到了安身之处。
  南迁的百姓找到利于避兵乱、又利于生产生活的地方住下,村落的选址一般是依山傍水。一个村落一个姓氏,有利于团结;有利于共同抗御外部势力的侵害;有利于处理宗族内部的事务。从姓氏来讲,除复姓“诸葛、宇文、夏侯”等外,单姓除“卜、劳、于、诸、卫、东、闵、乔、柳、邝、裴、姬”等外,基本上都囊括。自鱼塘至冷水,大的居民村落有:鱼塘的钱、舒、孔、毕、刘、周、蔡、龚;西源的萧、陆、傅、蔡;上清的张、蔡、李、鲁、干、颜、徐、范、吴、王、何、夏;城门的黄、杨、李、祝;渐浦的刘、薛、倪、卢;圣井的钟、罗、邱、练;泥湾的吴、饶、孔、李;耳口的毛、祝、姚、曾、徐、刘、涂、鲍;冷水的刘、吴、方、华、蒋、琚、罗、杨等。其中曾被称为当地十二大姓的是:张、蔡、李、鲁、萧、倪、陆、薛、吴、王、何、夏。
  居民中除五次因战乱南迁的原因外,还有:
  1.奉王命到地方镇守的官员安家定居。上清的倪姓,其先祖倪亚就是唐代末年来到雄石镇担任镇遏使,卸任后定居下来;渐浦的薛家,先祖薛忠奉命带兵镇守当地,后择地而定居。
  2.辞官不做,隐逸而定居的。如西源的陆家,其先祖陆溥(陆九渊后裔)以明经、举辟为太常博士,后任弋阳县令,脱去官服,来此隐居。
  3.爱龙虎山山水而定居。这一部分居民较多,往往其先祖是个文人,酷爱游山玩水,携家定居下来。如洪武年间迁来冷水洞源的刘姓;乾隆年间迁来耳口的姚家;洪武年间迁来上清泥湾的孔家;唐代中期由陕西京兆迁来的上清渐浦刘姓;宋末定居上清桂洲的吴姓;洪武年间迁来的鱼塘钱家;宋仁宗时迁来的鱼塘舒姓等。
  4.因其他缘由从外地迁来定居的。如耳口的毛姓、徐姓;上清的蔡姓、李姓、鲁姓、熊姓;鱼塘的龚姓、陈姓、萧姓、傅姓、周姓、毕姓等。
  由于先祖迁来的原因不一,居民居住的分布也不同,鱼塘、上清的居民较比密集,耳口、冷水山区则居民居住分散。
  另外,抗日战争时期,一部分暂驻在龙虎山的国民党军士兵没有随部队调走,而在当地成家立业;1954年,修筑鹰厦铁路时,一部分干部职工留在地方工作,与当地妇女结婚成家。但这一部人没有形成居民居住点,只是杂居在村镇中。唯独形成村落的外来居民只有龙虎山镇的新建、上清镇的富岗、新村。这三个自然村的居民都是1970年1月,由浙江淳安、桐庐迁来的移民。他们聚居在一起,保留原有的方言与习俗。
  第二节 习俗
  时令 节庆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的传统大节,新年开端。在没有钟表的年代,人们把鸡啼的遍数定为时间的标准。雄鸡报晓后,天刚见亮,家家户户放鞭炮“开门大吉”。早在门外守候的“秆龙灯”贺年队伍便敲着小锣跳了进来。这种由儿童组织的“秆龙灯”五至七人一伙,从龙头到龙尾,全用稻草扎成。跳至厅堂,由跳龙头的儿童喝彩,其余应彩。彩词为:“伏以,龙头进门来,老板大发财,发财又发福,老板买田又做屋。屋又做得高,银子花边两边抛;屋又做得矮,银子花边两边摆。龙头上一点乌,老板生个儿子会读书;龙头上一点黄,生个儿子状元郎。龙头起个纵,老板打挂爆竹送。”房东看见儿童活泼可爱,开年又得到良好的祝贺,自然要打鞭炮欢送,并用果子或钞票打发。上年建新房的、结婚的,“秆龙灯”要“抢红”或“擂床”,打发的礼也要厚重些。
  民间传说,儿童跳的“秆龙灯”,源于唐代,鲁国公程咬金为营救被诬下狱的功臣薛仁贵(上清渐浦薛家是其后裔),策划与组织了六七个功臣的后辈,利用“秆龙灯”的形式闯进天牢,把所得的食品送到牢内。因此,论资排辈,“秆龙灯”比狮子灯、龙灯、旱船灯、高跷灯等的辈份都大。这种习俗至今在农村流行。
  全家起床后,衣着一新,洗脸水不能泼掉,用一木桶盛装,意为“财水”。长辈给小辈压岁钱,尔后带领儿孙拿着香纸到村前“出行”,然后点香向四方作揖,祈祷四方得利、四季平安。吃早饭时,各家又鸣放鞭炮,主妇在厅堂的香桌上摆上四荤、一杯酒,焚香祭祖,然后开席,长辈居上,团团圆圆,合家相互敬酒祝福,长辈根据晚辈年龄的不同祝愿各异,有的希望儿子长大一岁不再淘气;或教导儿子勤奋好学;或愿女儿嫁一个如意郎君。
  农村的跳灯为节日增添了祥和与热闹的气氛。早饭过后,大人小孩都出门看灯,有龙灯、狮子灯、旱船灯、马灯、罗汉灯、高跷灯等,每个灯队到来之前,都由下帖子的提着大红灯笼先到各家散发,是亲戚的下“全帖”,其余的下“半帖”。是亲戚的要招待吃喝甚至住宿,这种亲戚专指出灯所在村的妇女嫁到外村的。出灯的村庄要做下记录,写下谁家招待,点心名称及菜的种类。但灯不能年年出,中间必须间隔三五年。无论哪种灯来到有门楼的村庄,都要先在门楼前跳。
  正月初一,各家各户不动剪JJ,不用针线,不打骂孩子,体现出富裕与吉庆。初二日,亲戚邻里往来,新女婿上岳父母家“上门”拜年。礼物是熟肉、糖、果子、糕饼等,长辈可以收下肉、糖与果子,但糕饼断然不能收,因为糕与方言“交”谐音,收了糕,就意味着断绝了交情。饼作为凑数的,也不能收。收了礼物,还应备些“回篮崽”的礼物,如捺菜、面条等。外甥向外公外婆、舅父舅母、侄子向伯父、叔父拜年。总之,晚辈向长辈拜年。如带小孩上门的亲戚,主人要送一束线,或一条红布、或钱打送。在酒席上,新女婿可大可小,坐上首不为失礼,坐下首也不算自大。但小孩要照看好,不能打破碗盘,不能讲吃饱了饭是“吃了仂饭”,因为“了”就是结束,不吉利。
  有的大姓村庄,这一天还请戏班子到祠堂里来演戏。按照传统习俗,小丑先上台,因为在行当中小丑最大,唐玄宗李隆基曾扮演小丑角色。第一台戏要求祥和吉庆,所以,剧目由村里长辈或族长点写,开台必须是演《打金枝》(又名《郭子仪上寿》)。全剧围绕唐代功臣郭子仪寿诞期间其子郭暖与公主发生矛盾,而展开情节,从打金枝到金殿面君辩理、夫妻和好如初,自始至终没有挨杀斩首的场面而贯穿喜庆气氛。
  解放后,春节繁琐的习俗渐渐破除。但鸣放鞭炮、贴春联、合家团圆、相互拜年祝福的习俗依然保留。跳秆龙灯、龙灯、狮子灯、马灯、旱船灯、高跷灯等活动在20世纪50~70年代初还盛行,80~90年代这些民间活动几乎消失。农民在家看春节电视文娱节目取代了昔日的习俗。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龙虎山区域没有元宵放花灯的习俗,只是放鞭炮,摆酒席,成为“元宵元宵,酒菜果子都‘销”’。意为前半个月的好日子过去了,此后三餐茶饭,来人来客也可以根据各家的经济条件招待。元宵节晚上,各家灯火通明,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并把粮仓打开,供老鼠享用。当晚,妇女不动针、剪刀,以防一年被鼠咬。现在,农村在元宵节放鞭炮、摆酒席的习俗犹存,但老鼠已成为人们要消灭的“四害”之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正月初一和元宵节除了放鞭炮外,还有燃放烟花礼炮的,把节日的夜晚点缀得五彩缤纷。
  社日 旧时,各村村口都有一个“社公庙”。人们认为,社公神是把守村口、庇佑一村平安、保护一方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地方神。因此,一年分春、秋两次去祭祀,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逢社日时,全村人聚集在社公前参拜,而后饮酒庆贺,还可以分到猪肉,这种热闹一直到傍晚时才结束,“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种旧俗今已不存。但许多村庄仍有社公庙。
  花朝 农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意为“百花生日”,又名扑蝶会、挑菜节。这一天,无论是婚丧娶嫁都是吉日,乡村少女在这一天穿耳洞,穿好后用茶叶梗透人,以防洞没,待出嫁时可佩带耳环。
  寒食 旧俗以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据说这天扫墓培的新土不会泻落。传说春秋时晋文公回国即位,一些曾经跟从他流亡的大臣纷纷在他面前诉说如何忠心耿耿、同甘共苦,因而都得到重赏和升官。其中只有介子推激流勇退,不愿为官,既没有到晋文公面前诗耀自己,也没有托人说情,而是带着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打听到介子推的下落后,带着车马官员来到绵山,要请介子推下山做官,到处呼叫寻找,介子推就是不出来。晋文公想用烧山的办法逼介子推出山,结果介子推与母亲被大火烧死。晋文公很悲伤,下令每年这一天禁止用烟火,食物提前两天准备好,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各地在这天扫墓,踏青、插柳。解放前后,寒食节不生炊烟的旧俗已不存在。但寒食扫墓的习俗至今沿袭。
  清明节 旧时,乡村都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后七(天)进行“吊亲扫墓”。一些大姓村庄,由族、房集体扫墓祭祖。大开祠堂门,称为“吃清明”,组织机构叫“清明会”。同族、同房之人及出嫁女儿、外甥都可以来“吃清明”。宴席后,众人带着“三牲”、茶叶、米果、香纸、锄头、柴刀、畚箕到祖坟上“吊亲”,晚辈用柴刀砍尽坟上杂草,修理坟沟、打草皮、培新土。族长、房长将三牲、酒具摆到坟前,烧香叩头祭祖。最后,鸣放鞭炮,众人作揖,“吊亲”结束。有的在这一天,立碑于坟前。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的在坟前种树,有的用水泥石块粉砌坟圈,并设有供桌。一些单位与学校组织青少年集体为烈士扫墓,缅怀烈士事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清明节,乡村做“清明果仂”的习俗至今犹存。
  立夏 旧时,乡村把“立夏”这一天看成是下半年收成好坏的关键一天,“立夏不下,高田莫耙”。这天下雨,下半年则风调雨顺;晴空无云,干旱必然发生。如果“立夏”是晴天,各家各户备好饭菜饱食一顿,准备迎接饥饿的降临。这种习俗称为“撑夏”,饭后,解衣秤一下体重,来年“立夏”日再秤,作一比较。新中国成立后,这种习俗已除。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据传这一天是纪念春秋时吴国无辜被杀的功臣伍子胥的日子,伍子胥死后变为涛神,民间形成了迎涛神的习俗。后来,这些民间风俗又和纪念战国时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联系在一起。据传屈原悲愤而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们为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食品投入江中,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的来源。
  另外,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口挂葛藤、插艾条、菖蒲以避邪。据传这种习俗从明代开始,朱元璋率军与元军作战时,路遇一个妇人避兵乱,竟背着个年龄较大的孩子,手牵着一个较小的孩子,行走艰难。朱元璋感到很奇怪,妇人哭诉说,背上的孩子是邻居的孤儿,父母死于兵乱;手上牵的是自己的孩子。朱元璋深受感动,交代妇人在门前挂葛藤、插菖蒲为记号,士兵不能进入扰民。这种习俗很快流传开来,至今城乡还保留。
  端午节,家家鸣放鞭炮,并准备雄黄酒洒在房前屋后的墙边,可以驱除虫蛇。父母并把雄黄酒涂点在小孩面部,预防热天生毒长疖,再为孩子腰上系菖蒲一根,可以防止肚子痛。母亲则为孩子编蛋网。妇女在端午节前裹粽子,粽子有包腊肉的、蚕豆的、绿豆的。粽子多为碱水粽,利于存放。为了让孩子玩得开心,有的还裹上“鸡母带崽仂”,即大粽子下面悬挂小粽子。当年有家人亡故的,则不裹粽,迷信裹粽子会裹住亡故者的手脚,造成亡灵无法投胎。亲戚初六日便往来,女婿、外甥、侄女婿带上四提粽子、蒲扇一把、糕点、蛋和糖去长辈家送节。
  划龙船是端午节民间一项主要活动。初一日为“龙船下水”,初五日午饭后,开展赛龙船活动。鱼塘、上清赛龙船是从下游往上游,两岸观看的人呐喊助威。耳口、冷水则因为河道狭小、明礁暗礁交错,没有赛龙船的习俗。
  20世纪50年代末,乡村赛龙船、用雄黄涂面、菖蒲扎腰的习俗已消失,但悬挂菖蒲艾条在门上的习俗至今保留。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日,农家酿制糯米酒以备农忙时食用。有小孩的人家,太阳一露脸时,则用一脸盆水放入端午节的艾叶搁到向阳处晒,直到太阳下山时为孩子洗澡,可以预防长痱生疖。因为“六月六,晒得鸡蛋熟”,利用太阳的热量使艾汁晒泡出来。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有“晒箱”的习俗,把箱子里的衣物放在太阳下曝晒一天,消除梅雨季节带来的霉气。
  七月七 农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为“七夕”,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旧时,乡村妇女在夜里向着织女星穿针乞巧。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果能穿过七根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巧”了。
  乡村还有女子在白天用小碗盛水晒热,再把针投进碗中,如果针浮在水面,碗底的影子呈剪刀形,则有喜事。也有用器皿盛水里面放人蜜糖,露上一夜,第二日早上,大家去饮食,称之为“巧水”。
  乡村中未出嫁的姑娘,这天晚上相邀到村外僻静处,坐于草地上,拔一种长茎草,两根交叉,每人双手各执一端撕开,如果撕断,喜事不成,姻缘还未到期;未撕断,是出嫁之喜的预兆。旧时的七夕,可以说是“妇女节”了,形式很多,内容广泛。解放后,这种传统习俗也不再存在。
  七月十五日 农历七月十五日亦称“中元”,又叫“鬼节”。当天,家家户户做米果,互相馈送。到晚上,把肉、鱼、蛋、米果放在厅堂香案上,烧化纸钱,细声叫唤已故的亲人回家拿钱用、享受食品。解放后,这种习俗逐渐消失,但吃米果的风气仍然盛行。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当晚,月圆桂香,旧俗全家大团圆,备上各种瓜果、熟食等,边吃边赏月。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者,便把发动起义的日期写在纸条上,包在月饼中,以便统一行动。大家按约定的日期举行大规模的起义。此后,吃月饼的风俗便广泛流传开来。
  另外,烧“瓦子灯”(又称太平灯)也是中秋晚上的一项活动,这项活动多由孩子参与。晚饭后,孩子们来到下午搭好的“瓦子灯”边上开始放柴火烧灯,待瓦片烧红后,浇上鱼油或煤油,顿时火光冲天,认为这样可以驱邪。
  “摸秋”是乡村儿童又一项活动。当晚,皓月当空,儿童们吃了中秋饼后便三五成群去偷摸别人家的柚子、甘蔗、红薯等,即便主人抓到也不要紧。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大有提高,物资充足,“摸秋”的习俗已销声匿迹。但烧“瓦子灯”的习俗在乡村仍较为普遍。
  重阳节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农历九月初九日,正是阳月阳日,故名“重阳”。旧时,民间重阳有做茱萸囊、饮菊花酒、登高、敬老的习俗。因为高与“糕”谐音,因此,重阳节又风行吃“重阳糕”的习惯,向老人馈送重阳糕。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我国政府又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以示敬老。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称为过大年。乡村在十二月是紧张而又忙碌的,有十二月十二场事的说法,即娶亲、嫁女、乔迁、收账、还钱、购年货、做糖、酿酒、造果子、杀猪、除尘、看立春,一个月安排得满满当当。
  过大年之前,还盛行过小年,但日子不尽相同,大致在腊月廿四、廿六、廿八的,月份大时也有在廿九的,过小年时,家家户户略备酒菜,邻里亲朋可以往来,划拳行令。
  除尘一般逢单日进行,选好晴天,把厅堂、房间、厨房能搬动的东西都搬到门前空地上,用秆巾或丝瓜囊擦洗得干干净净。屋内则用竹竿绑上竹枝除扫,使得屋内干净整洁。晚上,点香上供,送灶王爷上天,希望他能“上天奏好事,下凡降吉祥”。
  农村的造果子很热闹,印饼崽、打麻片、炒花生、大豆、做米糖等。尤其印饼崽,需要人手多,左邻右舍妇女儿童自带小铁锤,把饼印模里的米粉敲紧,叮叮哐哐,像个家庭作坊。鱼塘有一种特有的果子,即“膨膨”,用糯米和芋像打麻糍一样打烂,然后拌上米糠,像城里人做煤饼一样晒干,抖尽糠后,弄成小块放锅里炒,膨胀鼓起,吃起来爽口香甜。
  杀猪都在“立春”前进行,俗称“放猪”。并请“猪血酒”,相好的邻里都相邀来喝酒。杀的猪由屠户刮净开边,猪头也不例外,屠户用利斧一一劈开。而冷水、耳口至泥湾则不同,屠户对猪头却不劈开。
  大年三十,早上各家各户煮鸡炖肉,中午放鞭炮吃年饭,一家人团团圆圆入席。饭后贴春联,旧时的春联内容多为“福禄寿喜”之类,厅堂两侧四扇房门上固定贴的是“姬子、彭年、苏才、郭福”。祈愿像姬昌那样多子(99个);像彭祖那样长寿(767岁);像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仨那样多才(唐宋八大家,一门占三家);像郭子仪那样洪福齐天(官至极品,子孙昌盛)。大人饭后忙于把粪桶挑到菜地去浇菜,并把初一、初二的菜从菜地里拔好洗尽带回家,女人则交代孩子应该注意什么,拿出新衣新鞋让孩子试穿,不合适的地方加以修改,因为大年初一后便不宜动剪刀与针线。还要准备桶盆装洗脸、洗脚水等,晚饭后,“封门大吉”的鞭炮响过,全家人不再外出。厅堂红烛高烧,室内点灯,全家“守岁”,鸡啼二遍,又烧火热菜,全家“吃岁酒”,一直守到半夜,新的一年来临了,才陆续入睡。
  立春 立春有在年前的,也有在年后的。人们认为新春大于年,因此,在立春的时候,用彩纸扎成年花,在盆中栽上几株青菜,既迎春,又祈盼新的一年四季常青,蓬勃向上。
  尽管旧时的节令习俗也很讲究,吃喝、排场、热闹,但对于穷苦百姓来说,节日也是等闲而过,“有钱时时节,无钱节也闲”,正是百姓生活贫富悬殊的写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乡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一些旧俗也逐渐改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的物资丰富,农家不必自造果子,都到店里买果子了。一些困难户和因病返贫的家庭,也有地方政府送温暖进家门,既送物资、也送现金,体现出社会大家庭的关爱与温暖。
  嫁娶
  旧时的男女婚事,一要讲究门当户对;二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专业的媒婆是旧时社会的产物,凭着一张嘴,“两头不打哄,中间哇不拢。”
  媒婆到男女方提亲,经双方父母初步同意后,再由算命先生看男女双方生庚八字是否相合,有无相克。如相合女方家就商量具体时间,由媒婆通知男方家将去看“主家”(或称看人家)。即女方父母及亲戚三五桌或七八桌不等的人数到男方家去察访田产屋宇,看男方长相人品。男方则约定日期去看婢仂,由媒婆领去,男方到女方家厅堂坐下,要坐西席或东席,女方只是很害羞地从后间走进前间,坐的位置不当,则难以看清女方的身材与长相。女方看“主家”有大看小看两种,如双方同意,可以“吃茶”,否则茶水不动。这种习俗,沿袭了北宋以来“以茶定亲”的遗风。
  双方同意结亲,就在男方家吃“成事饭”。男方要大摆宴席,三四张饭桌并拢,桌上摆放着左邻右舍送来的点心、水果,男方家打麻糍、煮蛋,女方父母上座,吃鸡腿。桌上酒菜丰盛。宴席撤下,新婿认亲,按辈份大小依次喊过去,被叫认的亲戚要事先准备好“红包”。再由女方认男方的亲戚,同样递“红包”,但“红包”的钱要加倍。认亲完毕,女方父母亲戚回去,男方也一一打发,给布料一块,女方父母则是一身的衣料。吃过“成事饭”在习俗中即认为“订婚”成立,男女双方可相互走动;不得反悔,如悔亲又有一套解除婚约的约定俗成的办法规矩。尔后,男方根据女方议定的彩礼定金要付给。旧时彩礼多为大洋,农户则以稻谷几担。结婚的日期由男方请人择定,连同布鞋纸样送交女方,女方应当为男方父母,外公外婆、舅父舅母做新鞋一至二双,显示自己的女工如何。
  结婚前三日,女方向男方写好礼单,注明猪肉、鱼、蛋、面条等的数量及各种礼金,如父母礼、辞堂礼、线面礼、厨倌礼等。结婚前一天,即起嫁日,女方请来是结发夫妻的而且生儿育女多的长辈为女方线面梳头打扮。亲戚前来喝酒送嫁。婚期,男方雇花轿或马,请串堂,扛箱的、挑担的,两个媒婆手夹雨伞、伞柄上扎红布巾。迎亲的队伍带上一床“爷娘席”,吹吹打打,前往女方家迎亲。
  女方家中午的酒席一过,鼓乐响起,催新娘上轿或上马。新娘便要“哭嫁”,从父母到外公外婆、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等一一哭别。哭词现编,多为新娘感谢父母的养育、亲戚对她的关爱。“哭嫁”时,父母亲戚要一一打好“红包”给予新娘。
  “哭嫁”结束,由女方的舅父抱新娘上轿或上马,新娘不能留恋回头张望娘家,否则,娘家会倒霉。扛箱的先行,花轿或马到男方家门口停下,由一司公一手拿菜刀,一手捉公鸡,割破鸡冠,将血洒在花轿前后,名为“退轿煞”。新娘“榨轿”不出,要“榨轿礼”,如是给了几次礼还不下轿时,两个拦门先生便要用唱词戏激新娘“新人榨轿为何因,总怕娘家有私情。……”戏激得新娘羞愧难当,只好下轿。再由两个牵娘左右搀住进入厅堂,当牵娘的标准很高,必须是选结发夫妻,而且生儿育女多、在地方上很贤惠的人才能担任。
  新娘在牵娘的搀扶下,走过“米筛”和“谷筛”,意为筛尽一切私心杂念。接着抛花生、枣子、莲子、糖,“抢蛋”开始,尔后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人洞房喝交杯酒。
  晚上,红烛高烧,彩灯辉映,宾客划拳行令,闹洞房。三日内无论大小辈份都可以尽情取乐,小辈可以向长辈脸上抹锅灰,气氛热烈而欢闹。
  婚期第二天一早吃麻糍,媒婆主持开箱,男方要把“红包”递给前来陪嫁的、保管钥匙的小舅子。女方父母亲戚送嫁的衣服和压箱钱,由媒婆当众点数,显得女方家的富有与大方。
  第三日,新郎新娘到女方家去上门,叫“三朝会亲”,新姐夫上门,女方家要大操大办。
  在旧社会里,妇女地位低下,神权、族权、夫权压在妇女身上。卖妻、典妻、休妻的现象时有发生,填房、纳妾的恶习严重。甚至年轻妇女丧夫,只好守寡,为赢得身后“贞节牌坊”的荣誉,不知葬送了多少妇女的青春。
  另外,受封建生育观“多子多福”的支配,妇女成为早栽树早遮荫的“树”,16岁圆房的现象屡见。“滴滴哒,生到四十八”的无计划生育、弃婴、溺婴的现象严重。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颁布了两次《婚姻法》,妇女得到了彻底解放。收养童养媳、纳妾、典妻的现象被根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男女自由恋爱所取代。《婚姻法》规定了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拖男带女的害处使妇女接受了优生优育的观念。骑马坐轿被步行所代替。20世纪80-90年代开始,乡村姑娘出嫁也用上了轿车,陪嫁品也是彩电、冰箱,招待宾客往往在集镇上吃一顿酒席,减少许多麻烦,而在乡村,也还保留着一些接嫁、吃几天酒席的习俗。
  寿庆
  过生日,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但在旧社会,过生日和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密切联系。官绅富商人家,办满月、过10岁、20岁……,逢生日必办。甚至生下婴儿“洗三朝”也要大宴宾朋。过60岁以上的生日,有钱有势人家更为隆重,亲朋好友扛礼箱来贺喜,除送寿帽、寿服外,另备珍珠玛瑙、翡翠钻石等贵重礼物。有的送来贺匾。解放前,上清桂洲村桂得胜过50岁生日,竟请客100桌,放铳开席,不仅吃喝挥霍,还要请戏班子来唱堂戏。
  民间办寿,女儿要为父亲或母亲精心制作衣帽鞋袜,买好鞭炮、蜡烛。生日的头天晚上为“暖寿”,第二天为寿日。亲朋好友送礼贺喜,左邻右舍送来鸡蛋。寿日早上吃麻糍或粉干、面条,中、晚餐则都是丰盛的酒菜,吃了菜的盘子可以层叠,意为喜上加喜,寿上加寿。
  建房
  在建房习俗上,上大梁时,由房东与儿子一大早扛梁到工地上,木匠把大梁接上,用斧头慢慢打进衔口,并喝彩、抛镘头,让大人小孩来抢,图个热闹。新房建好后,亲朋好友来吃酒,中间挂贺联,以朋友居中,外公舅舅不能为大。
  乔迁时,房东一家人一大早就做好准备,扛楼梯、拎米缸(桶)、带柴火,放鞭炮入新居,意为今后的日子步步登高,粮、财(柴)富足。
  丧葬
  乡村把丧葬看成是一件“白喜事”。旧时,丧葬仪式视家庭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而不同,分为厚葬与薄葬两种。但总体上分为发丧、买水净身、人殓、烧香、出殡、人土、送火种、团坟等程序。官绅富商家办丧事,首先要向亲友发丧,再请择日子先生看死者断气时辰,确定买水、入殓、出殡、下葬的时辰,如时辰不利,有的要停棺几日、几月甚至几年。亲友到齐,送白礼祭帐、挽联、奠金,高搭灵棚,请道士或和尚做水陆道场、乃至七七四十九日罗天大醮,为死者超度亡灵。请地方名流写祭文,子孙请人刻下墓誌铭等
  死者停放在地上,口内要装入金银,称为“打口含”,以防死者到阴曹地府被割去舌头。买水净身后,由儿子、儿媳、女儿进行梳洗头面,由从事办丧事的为死者更衣。入殓时,举家哀哭;盖棺时,由办丧事的人钉“关刀锁牌”,钉一锤喝一声彩,钉好后,儿孙要送钱给办丧事的人。出殡头天晚上,亲友到灵柩前烧香,“八抬方(八仙)(即专事抬棺材并造墓的八个人)”搓好草绳,做好哭丧棒后到灵柩前烧香作揖,儿孙晚辈一律跪下,烧香时按照辈份依次而行,整个烧香过程都在喇叭的哀乐声中进行,烧香结束,喇叭声也停止,鸣放鞭炮。当晚合家守灵。
  次日一大早,出殡进行,哀乐齐鸣、铭旌开道,孝子、孝媳头戴麻冠,身穿重孝,分两边手扶灵柩,缓缓前行。有的还请知县莅临手持朱笔为某某“神王”字样上的“王”字上加一点,成为“主”字,称为“开祭点主”。出殡的队伍摆街过村,一路鸣放鞭炮,显示葬礼隆重。
  棺木抬至请风水先生事先择定的安葬处,由孝子跪挖三下泥土,意为“开山”。再由八仙打井(墓穴),井打好后,等待下葬时辰,一般是在未时。最后上井的八仙将自己留在井内的脚印用树枝叶扫平。时辰一到,棺木落入井中,掩土前,由“八抬方”喝彩,孝子要打礼给“八抬方”,尔后,“八抬方”将事先带来的红粮袋放人孝子孝服中,喇叭开路,孝子“兜粮”归来,鞭炮迎接,留在山上的八抬方再慢慢向井中掩泥,堆土成坟。当晚宴席非得八抬方到齐坐好,才能开席,八抬方桌上的菜要双份。孝子、孝媳、孝孙依桌敬酒,并可划拳行令,意为死者人土为安白喜事转为红喜事。出殡的头天晚上不允许划拳。出殡的当天晚上,孝子用稻草扎成绳状,死者享年多少就在上面扎多少箍,然后送到新坟上,把新坟团团围定,点火焚烧,意为“送火种”。第三日早饭后,孝子、孝媳及孙子依然头戴麻冠,身穿重孝、脚着孝鞋到新坟上去“团坟”,为新坟添上新土,再把哭丧棒、孝帽、腰绳、孝鞋放在坟前,丧事基本结束。当晚“扛乩”,用筲箕反置在团箕上,盖上死者生前上衣,由两名妇女各用食指托住筲箕,筲箕翘起,来回在团箕内移动,儿子、儿媳等家人与死者“对话”,多为葬礼是否满意、穴地如何、有何牵挂等。
  孝子虽然料理丧事结束,但要留孝头,在家守孝三年,三年中不会客、不喝酒行乐。有的有钱有势人家,因死者时辰不利,或未找到好的墓地,棺木依然停放在厅堂侧,初一、十五要烧香,有的棺木停放多年,连搁置棺木的板凳都霉烂掉。
  一般穷苦百姓家里办丧事,也须经过买水净身、入殓、出殡、送火种、团坟等程序,但开支较少,也不讲排场。贫寒家庭无钱安葬,只用薄棺一口、或用木板钉合、或用竹床代替棺木、或草席裹尸,草草掩埋了事。
  乡村视死者过了60岁的为“满花甲”,在60岁以下的为“少亡鬼”、“取债鬼”。遭雷击、淹死、分娩致死的、或客死在他乡的,尸体不能停放在厅堂,只能放在闲屋(柴间、磨房),或公共的水碓、碾房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丧葬历经改革,丧礼逐渐简化,20世纪末以来,更是提倡火葬。但丧事办理的基本程序在乡村仍然保留,死者亲友送花圈表示哀悼,有的还在新坟前焚烧纸扎的楼房、冰箱、彩电等“现代化”的居室和生活用品。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龙虎山志》

出版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龙虎山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地理、天师道、文化、居民和经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龙虎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景区景点、天师道文化、文化与文物、民情风俗、经济活动和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龙虎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