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 社会 经济 人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虎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0081
颗粒名称: 卷四 社会 经济 人物
分类号: K892;F127.56;K820.856
页数: 41
页码: 383-423
摘要: 本卷内容涵盖了龙虎山地区的居民、风俗、经济和人物等方面的内容,介绍了该地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并且还介绍了《龙虎山志》和《天师世家》这两部书籍的序言。
关键词: 社会 经济 人物

内容

卷四 社会 经济 人物
  第十章 民情风俗
  繁衍生息在龙虎山地区的人们,在数千年的劳作、娱乐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情风俗,这些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地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轨迹中,如今有的已开发成旅游项目作为传统给保留下来,深受游客好评。
  第一节 居民
  春秋战国时期,龙虎山属百越之地,居住着越族(又称干越、於越)。
  据史料记载,自秦汉以来,长江流域乃至中原地区的不少汉族人为了反抗封建地主的剥削与压迫,逃避战乱,迁至龙虎山区,同越族人民杂居在一起。后来,他们逐渐融合。
  龙虎山区域居民的增多,正是经历了历史上五次大的迁徙而逐渐形成的。
  (一)东汉及西晋末年,北方大批人民因避战乱流徙这一区域;
  (二)唐代“安史之乱”(755-763),北方大批百姓因战乱而被迫南迁;
  (三)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世族大家”,官宦子弟携家南逃;
  (四)北宋的灭亡、宋室南渡。金兵对中原和江南广大地区肆意掳掠,大批北方人民举家逃难,迁徙这一地区定居;
  (五)明代与清代时的内乱外寇,迫使人民迁徙。明代中叶,倭寇由沿海入侵,清代初年福建耿精忠之乱,导致人民生产生活受到严重破坏,大批避乱百姓在这一地区找到了安身之处。
  南迁的百姓找到利于避兵乱、又利于生产生活的地方住下,村落的选址一般是依山傍水。一个村落一个姓氏,有利于团结;有利于共同抗御外部势力的侵害;有利于处理宗族内部的事务。从姓氏来讲,除复姓“诸葛、宇文、夏侯”等外,单姓除“卜、劳、于、诸、卫、东、闵、乔、柳、邝、裴、姬”等外,基本上都囊括。自鱼塘至冷水,大的居民村落有:鱼塘的钱、舒、孔、毕、刘、周、蔡、龚;西源的萧、陆、傅、蔡;上清的张、蔡、李、鲁、干、颜、徐、范、吴、王、何、夏;城门的黄、杨、李、祝;渐浦的刘、薛、倪、卢;圣井的钟、罗、邱、练;泥湾的吴、饶、孔、李;耳口的毛、祝、姚、曾、徐、刘、涂、鲍;冷水的刘、吴、方、华、蒋、琚、罗、杨等。其中曾被称为当地十二大姓的是:张、蔡、李、鲁、萧、倪、陆、薛、吴、王、何、夏。
  居民中除五次因战乱南迁的原因外,还有:
  1.奉王命到地方镇守的官员安家定居。上清的倪姓,其先祖倪亚就是唐代末年来到雄石镇担任镇遏使,卸任后定居下来;渐浦的薛家,先祖薛忠奉命带兵镇守当地,后择地而定居。
  2.辞官不做,隐逸而定居的。如西源的陆家,其先祖陆溥(陆九渊后裔)以明经、举辟为太常博士,后任弋阳县令,脱去官服,来此隐居。
  3.爱龙虎山山水而定居。这一部分居民较多,往往其先祖是个文人,酷爱游山玩水,携家定居下来。如洪武年间迁来冷水洞源的刘姓;乾隆年间迁来耳口的姚家;洪武年间迁来上清泥湾的孔家;唐代中期由陕西京兆迁来的上清渐浦刘姓;宋末定居上清桂洲的吴姓;洪武年间迁来的鱼塘钱家;宋仁宗时迁来的鱼塘舒姓等。
  4.因其他缘由从外地迁来定居的。如耳口的毛姓、徐姓;上清的蔡姓、李姓、鲁姓、熊姓;鱼塘的龚姓、陈姓、萧姓、傅姓、周姓、毕姓等。
  由于先祖迁来的原因不一,居民居住的分布也不同,鱼塘、上清的居民较比密集,耳口、冷水山区则居民居住分散。
  另外,抗日战争时期,一部分暂驻在龙虎山的国民党军士兵没有随部队调走,而在当地成家立业;1954年,修筑鹰厦铁路时,一部分干部职工留在地方工作,与当地妇女结婚成家。但这一部人没有形成居民居住点,只是杂居在村镇中。唯独形成村落的外来居民只有龙虎山镇的新建、上清镇的富岗、新村。这三个自然村的居民都是1970年1月,由浙江淳安、桐庐迁来的移民。他们聚居在一起,保留原有的方言与习俗。
  第二节 习俗
  时令 节庆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的传统大节,新年开端。在没有钟表的年代,人们把鸡啼的遍数定为时间的标准。雄鸡报晓后,天刚见亮,家家户户放鞭炮“开门大吉”。早在门外守候的“秆龙灯”贺年队伍便敲着小锣跳了进来。这种由儿童组织的“秆龙灯”五至七人一伙,从龙头到龙尾,全用稻草扎成。跳至厅堂,由跳龙头的儿童喝彩,其余应彩。彩词为:“伏以,龙头进门来,老板大发财,发财又发福,老板买田又做屋。屋又做得高,银子花边两边抛;屋又做得矮,银子花边两边摆。龙头上一点乌,老板生个儿子会读书;龙头上一点黄,生个儿子状元郎。龙头起个纵,老板打挂爆竹送。”房东看见儿童活泼可爱,开年又得到良好的祝贺,自然要打鞭炮欢送,并用果子或钞票打发。上年建新房的、结婚的,“秆龙灯”要“抢红”或“擂床”,打发的礼也要厚重些。
  民间传说,儿童跳的“秆龙灯”,源于唐代,鲁国公程咬金为营救被诬下狱的功臣薛仁贵(上清渐浦薛家是其后裔),策划与组织了六七个功臣的后辈,利用“秆龙灯”的形式闯进天牢,把所得的食品送到牢内。因此,论资排辈,“秆龙灯”比狮子灯、龙灯、旱船灯、高跷灯等的辈份都大。这种习俗至今在农村流行。
  全家起床后,衣着一新,洗脸水不能泼掉,用一木桶盛装,意为“财水”。长辈给小辈压岁钱,尔后带领儿孙拿着香纸到村前“出行”,然后点香向四方作揖,祈祷四方得利、四季平安。吃早饭时,各家又鸣放鞭炮,主妇在厅堂的香桌上摆上四荤、一杯酒,焚香祭祖,然后开席,长辈居上,团团圆圆,合家相互敬酒祝福,长辈根据晚辈年龄的不同祝愿各异,有的希望儿子长大一岁不再淘气;或教导儿子勤奋好学;或愿女儿嫁一个如意郎君。
  农村的跳灯为节日增添了祥和与热闹的气氛。早饭过后,大人小孩都出门看灯,有龙灯、狮子灯、旱船灯、马灯、罗汉灯、高跷灯等,每个灯队到来之前,都由下帖子的提着大红灯笼先到各家散发,是亲戚的下“全帖”,其余的下“半帖”。是亲戚的要招待吃喝甚至住宿,这种亲戚专指出灯所在村的妇女嫁到外村的。出灯的村庄要做下记录,写下谁家招待,点心名称及菜的种类。但灯不能年年出,中间必须间隔三五年。无论哪种灯来到有门楼的村庄,都要先在门楼前跳。
  正月初一,各家各户不动剪JJ,不用针线,不打骂孩子,体现出富裕与吉庆。初二日,亲戚邻里往来,新女婿上岳父母家“上门”拜年。礼物是熟肉、糖、果子、糕饼等,长辈可以收下肉、糖与果子,但糕饼断然不能收,因为糕与方言“交”谐音,收了糕,就意味着断绝了交情。饼作为凑数的,也不能收。收了礼物,还应备些“回篮崽”的礼物,如捺菜、面条等。外甥向外公外婆、舅父舅母、侄子向伯父、叔父拜年。总之,晚辈向长辈拜年。如带小孩上门的亲戚,主人要送一束线,或一条红布、或钱打送。在酒席上,新女婿可大可小,坐上首不为失礼,坐下首也不算自大。但小孩要照看好,不能打破碗盘,不能讲吃饱了饭是“吃了仂饭”,因为“了”就是结束,不吉利。
  有的大姓村庄,这一天还请戏班子到祠堂里来演戏。按照传统习俗,小丑先上台,因为在行当中小丑最大,唐玄宗李隆基曾扮演小丑角色。第一台戏要求祥和吉庆,所以,剧目由村里长辈或族长点写,开台必须是演《打金枝》(又名《郭子仪上寿》)。全剧围绕唐代功臣郭子仪寿诞期间其子郭暖与公主发生矛盾,而展开情节,从打金枝到金殿面君辩理、夫妻和好如初,自始至终没有挨杀斩首的场面而贯穿喜庆气氛。
  解放后,春节繁琐的习俗渐渐破除。但鸣放鞭炮、贴春联、合家团圆、相互拜年祝福的习俗依然保留。跳秆龙灯、龙灯、狮子灯、马灯、旱船灯、高跷灯等活动在20世纪50~70年代初还盛行,80~90年代这些民间活动几乎消失。农民在家看春节电视文娱节目取代了昔日的习俗。
  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即正月十五日。龙虎山区域没有元宵放花灯的习俗,只是放鞭炮,摆酒席,成为“元宵元宵,酒菜果子都‘销”’。意为前半个月的好日子过去了,此后三餐茶饭,来人来客也可以根据各家的经济条件招待。元宵节晚上,各家灯火通明,为“老鼠嫁女”提供方便,并把粮仓打开,供老鼠享用。当晚,妇女不动针、剪刀,以防一年被鼠咬。现在,农村在元宵节放鞭炮、摆酒席的习俗犹存,但老鼠已成为人们要消灭的“四害”之一。
  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正月初一和元宵节除了放鞭炮外,还有燃放烟花礼炮的,把节日的夜晚点缀得五彩缤纷。
  社日 旧时,各村村口都有一个“社公庙”。人们认为,社公神是把守村口、庇佑一村平安、保护一方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地方神。因此,一年分春、秋两次去祭祀,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逢社日时,全村人聚集在社公前参拜,而后饮酒庆贺,还可以分到猪肉,这种热闹一直到傍晚时才结束,“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种旧俗今已不存。但许多村庄仍有社公庙。
  花朝 农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意为“百花生日”,又名扑蝶会、挑菜节。这一天,无论是婚丧娶嫁都是吉日,乡村少女在这一天穿耳洞,穿好后用茶叶梗透人,以防洞没,待出嫁时可佩带耳环。
  寒食 旧俗以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据说这天扫墓培的新土不会泻落。传说春秋时晋文公回国即位,一些曾经跟从他流亡的大臣纷纷在他面前诉说如何忠心耿耿、同甘共苦,因而都得到重赏和升官。其中只有介子推激流勇退,不愿为官,既没有到晋文公面前诗耀自己,也没有托人说情,而是带着老母隐居绵山。晋文公打听到介子推的下落后,带着车马官员来到绵山,要请介子推下山做官,到处呼叫寻找,介子推就是不出来。晋文公想用烧山的办法逼介子推出山,结果介子推与母亲被大火烧死。晋文公很悲伤,下令每年这一天禁止用烟火,食物提前两天准备好,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各地在这天扫墓,踏青、插柳。解放前后,寒食节不生炊烟的旧俗已不存在。但寒食扫墓的习俗至今沿袭。
  清明节 旧时,乡村都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后七(天)进行“吊亲扫墓”。一些大姓村庄,由族、房集体扫墓祭祖。大开祠堂门,称为“吃清明”,组织机构叫“清明会”。同族、同房之人及出嫁女儿、外甥都可以来“吃清明”。宴席后,众人带着“三牲”、茶叶、米果、香纸、锄头、柴刀、畚箕到祖坟上“吊亲”,晚辈用柴刀砍尽坟上杂草,修理坟沟、打草皮、培新土。族长、房长将三牲、酒具摆到坟前,烧香叩头祭祖。最后,鸣放鞭炮,众人作揖,“吊亲”结束。有的在这一天,立碑于坟前。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的在坟前种树,有的用水泥石块粉砌坟圈,并设有供桌。一些单位与学校组织青少年集体为烈士扫墓,缅怀烈士事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清明节,乡村做“清明果仂”的习俗至今犹存。
  立夏 旧时,乡村把“立夏”这一天看成是下半年收成好坏的关键一天,“立夏不下,高田莫耙”。这天下雨,下半年则风调雨顺;晴空无云,干旱必然发生。如果“立夏”是晴天,各家各户备好饭菜饱食一顿,准备迎接饥饿的降临。这种习俗称为“撑夏”,饭后,解衣秤一下体重,来年“立夏”日再秤,作一比较。新中国成立后,这种习俗已除。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据传这一天是纪念春秋时吴国无辜被杀的功臣伍子胥的日子,伍子胥死后变为涛神,民间形成了迎涛神的习俗。后来,这些民间风俗又和纪念战国时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联系在一起。据传屈原悲愤而投汨罗江自杀后,人们为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食品投入江中,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的来源。
  另外,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口挂葛藤、插艾条、菖蒲以避邪。据传这种习俗从明代开始,朱元璋率军与元军作战时,路遇一个妇人避兵乱,竟背着个年龄较大的孩子,手牵着一个较小的孩子,行走艰难。朱元璋感到很奇怪,妇人哭诉说,背上的孩子是邻居的孤儿,父母死于兵乱;手上牵的是自己的孩子。朱元璋深受感动,交代妇人在门前挂葛藤、插菖蒲为记号,士兵不能进入扰民。这种习俗很快流传开来,至今城乡还保留。
  端午节,家家鸣放鞭炮,并准备雄黄酒洒在房前屋后的墙边,可以驱除虫蛇。父母并把雄黄酒涂点在小孩面部,预防热天生毒长疖,再为孩子腰上系菖蒲一根,可以防止肚子痛。母亲则为孩子编蛋网。妇女在端午节前裹粽子,粽子有包腊肉的、蚕豆的、绿豆的。粽子多为碱水粽,利于存放。为了让孩子玩得开心,有的还裹上“鸡母带崽仂”,即大粽子下面悬挂小粽子。当年有家人亡故的,则不裹粽,迷信裹粽子会裹住亡故者的手脚,造成亡灵无法投胎。亲戚初六日便往来,女婿、外甥、侄女婿带上四提粽子、蒲扇一把、糕点、蛋和糖去长辈家送节。
  划龙船是端午节民间一项主要活动。初一日为“龙船下水”,初五日午饭后,开展赛龙船活动。鱼塘、上清赛龙船是从下游往上游,两岸观看的人呐喊助威。耳口、冷水则因为河道狭小、明礁暗礁交错,没有赛龙船的习俗。
  20世纪50年代末,乡村赛龙船、用雄黄涂面、菖蒲扎腰的习俗已消失,但悬挂菖蒲艾条在门上的习俗至今保留。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日,农家酿制糯米酒以备农忙时食用。有小孩的人家,太阳一露脸时,则用一脸盆水放入端午节的艾叶搁到向阳处晒,直到太阳下山时为孩子洗澡,可以预防长痱生疖。因为“六月六,晒得鸡蛋熟”,利用太阳的热量使艾汁晒泡出来。家家户户在这一天都有“晒箱”的习俗,把箱子里的衣物放在太阳下曝晒一天,消除梅雨季节带来的霉气。
  七月七 农历七月七日的晚上称为“七夕”,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此夜在天河鹊桥相会。旧时,乡村妇女在夜里向着织女星穿针乞巧。所谓乞巧,即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果能穿过七根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巧”了。
  乡村还有女子在白天用小碗盛水晒热,再把针投进碗中,如果针浮在水面,碗底的影子呈剪刀形,则有喜事。也有用器皿盛水里面放人蜜糖,露上一夜,第二日早上,大家去饮食,称之为“巧水”。
  乡村中未出嫁的姑娘,这天晚上相邀到村外僻静处,坐于草地上,拔一种长茎草,两根交叉,每人双手各执一端撕开,如果撕断,喜事不成,姻缘还未到期;未撕断,是出嫁之喜的预兆。旧时的七夕,可以说是“妇女节”了,形式很多,内容广泛。解放后,这种传统习俗也不再存在。
  七月十五日 农历七月十五日亦称“中元”,又叫“鬼节”。当天,家家户户做米果,互相馈送。到晚上,把肉、鱼、蛋、米果放在厅堂香案上,烧化纸钱,细声叫唤已故的亲人回家拿钱用、享受食品。解放后,这种习俗逐渐消失,但吃米果的风气仍然盛行。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正当秋季的正中,故称“中秋”。当晚,月圆桂香,旧俗全家大团圆,备上各种瓜果、熟食等,边吃边赏月。中秋节还要吃月饼。据传,元朝末年,广大人民为了推翻残暴的元朝统治者,便把发动起义的日期写在纸条上,包在月饼中,以便统一行动。大家按约定的日期举行大规模的起义。此后,吃月饼的风俗便广泛流传开来。
  另外,烧“瓦子灯”(又称太平灯)也是中秋晚上的一项活动,这项活动多由孩子参与。晚饭后,孩子们来到下午搭好的“瓦子灯”边上开始放柴火烧灯,待瓦片烧红后,浇上鱼油或煤油,顿时火光冲天,认为这样可以驱邪。
  “摸秋”是乡村儿童又一项活动。当晚,皓月当空,儿童们吃了中秋饼后便三五成群去偷摸别人家的柚子、甘蔗、红薯等,即便主人抓到也不要紧。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水平大有提高,物资充足,“摸秋”的习俗已销声匿迹。但烧“瓦子灯”的习俗在乡村仍较为普遍。
  重阳节 我国古代以九为阳,农历九月初九日,正是阳月阳日,故名“重阳”。旧时,民间重阳有做茱萸囊、饮菊花酒、登高、敬老的习俗。因为高与“糕”谐音,因此,重阳节又风行吃“重阳糕”的习惯,向老人馈送重阳糕。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我国政府又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以示敬老。
  除夕 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月小为二十九日,称为过大年。乡村在十二月是紧张而又忙碌的,有十二月十二场事的说法,即娶亲、嫁女、乔迁、收账、还钱、购年货、做糖、酿酒、造果子、杀猪、除尘、看立春,一个月安排得满满当当。
  过大年之前,还盛行过小年,但日子不尽相同,大致在腊月廿四、廿六、廿八的,月份大时也有在廿九的,过小年时,家家户户略备酒菜,邻里亲朋可以往来,划拳行令。
  除尘一般逢单日进行,选好晴天,把厅堂、房间、厨房能搬动的东西都搬到门前空地上,用秆巾或丝瓜囊擦洗得干干净净。屋内则用竹竿绑上竹枝除扫,使得屋内干净整洁。晚上,点香上供,送灶王爷上天,希望他能“上天奏好事,下凡降吉祥”。
  农村的造果子很热闹,印饼崽、打麻片、炒花生、大豆、做米糖等。尤其印饼崽,需要人手多,左邻右舍妇女儿童自带小铁锤,把饼印模里的米粉敲紧,叮叮哐哐,像个家庭作坊。鱼塘有一种特有的果子,即“膨膨”,用糯米和芋像打麻糍一样打烂,然后拌上米糠,像城里人做煤饼一样晒干,抖尽糠后,弄成小块放锅里炒,膨胀鼓起,吃起来爽口香甜。
  杀猪都在“立春”前进行,俗称“放猪”。并请“猪血酒”,相好的邻里都相邀来喝酒。杀的猪由屠户刮净开边,猪头也不例外,屠户用利斧一一劈开。而冷水、耳口至泥湾则不同,屠户对猪头却不劈开。
  大年三十,早上各家各户煮鸡炖肉,中午放鞭炮吃年饭,一家人团团圆圆入席。饭后贴春联,旧时的春联内容多为“福禄寿喜”之类,厅堂两侧四扇房门上固定贴的是“姬子、彭年、苏才、郭福”。祈愿像姬昌那样多子(99个);像彭祖那样长寿(767岁);像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仨那样多才(唐宋八大家,一门占三家);像郭子仪那样洪福齐天(官至极品,子孙昌盛)。大人饭后忙于把粪桶挑到菜地去浇菜,并把初一、初二的菜从菜地里拔好洗尽带回家,女人则交代孩子应该注意什么,拿出新衣新鞋让孩子试穿,不合适的地方加以修改,因为大年初一后便不宜动剪刀与针线。还要准备桶盆装洗脸、洗脚水等,晚饭后,“封门大吉”的鞭炮响过,全家人不再外出。厅堂红烛高烧,室内点灯,全家“守岁”,鸡啼二遍,又烧火热菜,全家“吃岁酒”,一直守到半夜,新的一年来临了,才陆续入睡。
  立春 立春有在年前的,也有在年后的。人们认为新春大于年,因此,在立春的时候,用彩纸扎成年花,在盆中栽上几株青菜,既迎春,又祈盼新的一年四季常青,蓬勃向上。
  尽管旧时的节令习俗也很讲究,吃喝、排场、热闹,但对于穷苦百姓来说,节日也是等闲而过,“有钱时时节,无钱节也闲”,正是百姓生活贫富悬殊的写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乡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一些旧俗也逐渐改变。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的物资丰富,农家不必自造果子,都到店里买果子了。一些困难户和因病返贫的家庭,也有地方政府送温暖进家门,既送物资、也送现金,体现出社会大家庭的关爱与温暖。
  嫁娶
  旧时的男女婚事,一要讲究门当户对;二要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专业的媒婆是旧时社会的产物,凭着一张嘴,“两头不打哄,中间哇不拢。”
  媒婆到男女方提亲,经双方父母初步同意后,再由算命先生看男女双方生庚八字是否相合,有无相克。如相合女方家就商量具体时间,由媒婆通知男方家将去看“主家”(或称看人家)。即女方父母及亲戚三五桌或七八桌不等的人数到男方家去察访田产屋宇,看男方长相人品。男方则约定日期去看婢仂,由媒婆领去,男方到女方家厅堂坐下,要坐西席或东席,女方只是很害羞地从后间走进前间,坐的位置不当,则难以看清女方的身材与长相。女方看“主家”有大看小看两种,如双方同意,可以“吃茶”,否则茶水不动。这种习俗,沿袭了北宋以来“以茶定亲”的遗风。
  双方同意结亲,就在男方家吃“成事饭”。男方要大摆宴席,三四张饭桌并拢,桌上摆放着左邻右舍送来的点心、水果,男方家打麻糍、煮蛋,女方父母上座,吃鸡腿。桌上酒菜丰盛。宴席撤下,新婿认亲,按辈份大小依次喊过去,被叫认的亲戚要事先准备好“红包”。再由女方认男方的亲戚,同样递“红包”,但“红包”的钱要加倍。认亲完毕,女方父母亲戚回去,男方也一一打发,给布料一块,女方父母则是一身的衣料。吃过“成事饭”在习俗中即认为“订婚”成立,男女双方可相互走动;不得反悔,如悔亲又有一套解除婚约的约定俗成的办法规矩。尔后,男方根据女方议定的彩礼定金要付给。旧时彩礼多为大洋,农户则以稻谷几担。结婚的日期由男方请人择定,连同布鞋纸样送交女方,女方应当为男方父母,外公外婆、舅父舅母做新鞋一至二双,显示自己的女工如何。
  结婚前三日,女方向男方写好礼单,注明猪肉、鱼、蛋、面条等的数量及各种礼金,如父母礼、辞堂礼、线面礼、厨倌礼等。结婚前一天,即起嫁日,女方请来是结发夫妻的而且生儿育女多的长辈为女方线面梳头打扮。亲戚前来喝酒送嫁。婚期,男方雇花轿或马,请串堂,扛箱的、挑担的,两个媒婆手夹雨伞、伞柄上扎红布巾。迎亲的队伍带上一床“爷娘席”,吹吹打打,前往女方家迎亲。
  女方家中午的酒席一过,鼓乐响起,催新娘上轿或上马。新娘便要“哭嫁”,从父母到外公外婆、舅父舅母、姨父姨母、姑父姑母等一一哭别。哭词现编,多为新娘感谢父母的养育、亲戚对她的关爱。“哭嫁”时,父母亲戚要一一打好“红包”给予新娘。
  “哭嫁”结束,由女方的舅父抱新娘上轿或上马,新娘不能留恋回头张望娘家,否则,娘家会倒霉。扛箱的先行,花轿或马到男方家门口停下,由一司公一手拿菜刀,一手捉公鸡,割破鸡冠,将血洒在花轿前后,名为“退轿煞”。新娘“榨轿”不出,要“榨轿礼”,如是给了几次礼还不下轿时,两个拦门先生便要用唱词戏激新娘“新人榨轿为何因,总怕娘家有私情。……”戏激得新娘羞愧难当,只好下轿。再由两个牵娘左右搀住进入厅堂,当牵娘的标准很高,必须是选结发夫妻,而且生儿育女多、在地方上很贤惠的人才能担任。
  新娘在牵娘的搀扶下,走过“米筛”和“谷筛”,意为筛尽一切私心杂念。接着抛花生、枣子、莲子、糖,“抢蛋”开始,尔后拜天地、拜高堂、夫妻对拜,人洞房喝交杯酒。
  晚上,红烛高烧,彩灯辉映,宾客划拳行令,闹洞房。三日内无论大小辈份都可以尽情取乐,小辈可以向长辈脸上抹锅灰,气氛热烈而欢闹。
  婚期第二天一早吃麻糍,媒婆主持开箱,男方要把“红包”递给前来陪嫁的、保管钥匙的小舅子。女方父母亲戚送嫁的衣服和压箱钱,由媒婆当众点数,显得女方家的富有与大方。
  第三日,新郎新娘到女方家去上门,叫“三朝会亲”,新姐夫上门,女方家要大操大办。
  在旧社会里,妇女地位低下,神权、族权、夫权压在妇女身上。卖妻、典妻、休妻的现象时有发生,填房、纳妾的恶习严重。甚至年轻妇女丧夫,只好守寡,为赢得身后“贞节牌坊”的荣誉,不知葬送了多少妇女的青春。
  另外,受封建生育观“多子多福”的支配,妇女成为早栽树早遮荫的“树”,16岁圆房的现象屡见。“滴滴哒,生到四十八”的无计划生育、弃婴、溺婴的现象严重。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颁布了两次《婚姻法》,妇女得到了彻底解放。收养童养媳、纳妾、典妻的现象被根除,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男女自由恋爱所取代。《婚姻法》规定了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拖男带女的害处使妇女接受了优生优育的观念。骑马坐轿被步行所代替。20世纪80-90年代开始,乡村姑娘出嫁也用上了轿车,陪嫁品也是彩电、冰箱,招待宾客往往在集镇上吃一顿酒席,减少许多麻烦,而在乡村,也还保留着一些接嫁、吃几天酒席的习俗。
  寿庆
  过生日,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但在旧社会,过生日和政治地位、经济地位密切联系。官绅富商人家,办满月、过10岁、20岁……,逢生日必办。甚至生下婴儿“洗三朝”也要大宴宾朋。过60岁以上的生日,有钱有势人家更为隆重,亲朋好友扛礼箱来贺喜,除送寿帽、寿服外,另备珍珠玛瑙、翡翠钻石等贵重礼物。有的送来贺匾。解放前,上清桂洲村桂得胜过50岁生日,竟请客100桌,放铳开席,不仅吃喝挥霍,还要请戏班子来唱堂戏。
  民间办寿,女儿要为父亲或母亲精心制作衣帽鞋袜,买好鞭炮、蜡烛。生日的头天晚上为“暖寿”,第二天为寿日。亲朋好友送礼贺喜,左邻右舍送来鸡蛋。寿日早上吃麻糍或粉干、面条,中、晚餐则都是丰盛的酒菜,吃了菜的盘子可以层叠,意为喜上加喜,寿上加寿。
  建房
  在建房习俗上,上大梁时,由房东与儿子一大早扛梁到工地上,木匠把大梁接上,用斧头慢慢打进衔口,并喝彩、抛镘头,让大人小孩来抢,图个热闹。新房建好后,亲朋好友来吃酒,中间挂贺联,以朋友居中,外公舅舅不能为大。
  乔迁时,房东一家人一大早就做好准备,扛楼梯、拎米缸(桶)、带柴火,放鞭炮入新居,意为今后的日子步步登高,粮、财(柴)富足。
  丧葬
  乡村把丧葬看成是一件“白喜事”。旧时,丧葬仪式视家庭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而不同,分为厚葬与薄葬两种。但总体上分为发丧、买水净身、人殓、烧香、出殡、人土、送火种、团坟等程序。官绅富商家办丧事,首先要向亲友发丧,再请择日子先生看死者断气时辰,确定买水、入殓、出殡、下葬的时辰,如时辰不利,有的要停棺几日、几月甚至几年。亲友到齐,送白礼祭帐、挽联、奠金,高搭灵棚,请道士或和尚做水陆道场、乃至七七四十九日罗天大醮,为死者超度亡灵。请地方名流写祭文,子孙请人刻下墓誌铭等
  死者停放在地上,口内要装入金银,称为“打口含”,以防死者到阴曹地府被割去舌头。买水净身后,由儿子、儿媳、女儿进行梳洗头面,由从事办丧事的为死者更衣。入殓时,举家哀哭;盖棺时,由办丧事的人钉“关刀锁牌”,钉一锤喝一声彩,钉好后,儿孙要送钱给办丧事的人。出殡头天晚上,亲友到灵柩前烧香,“八抬方(八仙)(即专事抬棺材并造墓的八个人)”搓好草绳,做好哭丧棒后到灵柩前烧香作揖,儿孙晚辈一律跪下,烧香时按照辈份依次而行,整个烧香过程都在喇叭的哀乐声中进行,烧香结束,喇叭声也停止,鸣放鞭炮。当晚合家守灵。
  次日一大早,出殡进行,哀乐齐鸣、铭旌开道,孝子、孝媳头戴麻冠,身穿重孝,分两边手扶灵柩,缓缓前行。有的还请知县莅临手持朱笔为某某“神王”字样上的“王”字上加一点,成为“主”字,称为“开祭点主”。出殡的队伍摆街过村,一路鸣放鞭炮,显示葬礼隆重。
  棺木抬至请风水先生事先择定的安葬处,由孝子跪挖三下泥土,意为“开山”。再由八仙打井(墓穴),井打好后,等待下葬时辰,一般是在未时。最后上井的八仙将自己留在井内的脚印用树枝叶扫平。时辰一到,棺木落入井中,掩土前,由“八抬方”喝彩,孝子要打礼给“八抬方”,尔后,“八抬方”将事先带来的红粮袋放人孝子孝服中,喇叭开路,孝子“兜粮”归来,鞭炮迎接,留在山上的八抬方再慢慢向井中掩泥,堆土成坟。当晚宴席非得八抬方到齐坐好,才能开席,八抬方桌上的菜要双份。孝子、孝媳、孝孙依桌敬酒,并可划拳行令,意为死者人土为安白喜事转为红喜事。出殡的头天晚上不允许划拳。出殡的当天晚上,孝子用稻草扎成绳状,死者享年多少就在上面扎多少箍,然后送到新坟上,把新坟团团围定,点火焚烧,意为“送火种”。第三日早饭后,孝子、孝媳及孙子依然头戴麻冠,身穿重孝、脚着孝鞋到新坟上去“团坟”,为新坟添上新土,再把哭丧棒、孝帽、腰绳、孝鞋放在坟前,丧事基本结束。当晚“扛乩”,用筲箕反置在团箕上,盖上死者生前上衣,由两名妇女各用食指托住筲箕,筲箕翘起,来回在团箕内移动,儿子、儿媳等家人与死者“对话”,多为葬礼是否满意、穴地如何、有何牵挂等。
  孝子虽然料理丧事结束,但要留孝头,在家守孝三年,三年中不会客、不喝酒行乐。有的有钱有势人家,因死者时辰不利,或未找到好的墓地,棺木依然停放在厅堂侧,初一、十五要烧香,有的棺木停放多年,连搁置棺木的板凳都霉烂掉。
  一般穷苦百姓家里办丧事,也须经过买水净身、入殓、出殡、送火种、团坟等程序,但开支较少,也不讲排场。贫寒家庭无钱安葬,只用薄棺一口、或用木板钉合、或用竹床代替棺木、或草席裹尸,草草掩埋了事。
  乡村视死者过了60岁的为“满花甲”,在60岁以下的为“少亡鬼”、“取债鬼”。遭雷击、淹死、分娩致死的、或客死在他乡的,尸体不能停放在厅堂,只能放在闲屋(柴间、磨房),或公共的水碓、碾房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丧葬历经改革,丧礼逐渐简化,20世纪末以来,更是提倡火葬。但丧事办理的基本程序在乡村仍然保留,死者亲友送花圈表示哀悼,有的还在新坟前焚烧纸扎的楼房、冰箱、彩电等“现代化”的居室和生活用品。
  第十一章 经济
  龙虎山历史上以农业经济为主,没有大工业。改革开放以后,旅游业的兴起带动了龙虎山的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民致富。龙虎山的密林绿野中物产十分丰富,美食佳肴,十分有特色,特别是品尝天师八卦宴已成为旅游者十分向往的旅游口福。
  第一节 特产佳肴
  特产
  龙虎山茶 龙虎山茶(注册名称为葛仙茗)产自龙虎山的天门峰和葛家坞。相传东汉时张道陵天师在龙虎山修道炼丹便常饮此茶。天门峰上接云天,长年云雾缭绕,峰峦挺拔的高大松树四季长青,巍峨的山峰中清澈的泉水潺潺流淌,茂密的林木中回荡着阵阵的禽鸟声。是茶树生长繁育的理想之地。青年农民黄梁山慧眼识宝,1997年注册成立江西(龙虎山)茶实业有限公司,在这一古老茗茶的基础上开发和生产有机生态茶叶系列产品。多年来他带领茶农抓住良种更新、茶园管理、茶叶制作等各个环节,努力优化茶叶品质,龙虎山(葛仙)茗茶年年都创新业绩:1999年获江西省优质新产品奖,2000年获江西省优质名茶奖,2001年获国家有机茶转换证书,2002年通过江西省科技重点新产品鉴定,并获国家环保总局有机茶叶基地加工生产证书,2003年被江西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四大无公害茶叶基地,同年获全国“中茶杯”优质茶奖。共青团中央授予黄梁山“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
  上清大米 上清由于气候适宜、雨量充沛,良田万顷盛产早、晚稻,加工后则为优质上清大米,颗颗饱满,营养丰富,畅销鹰潭和周边各地。
  上清竹器 龙虎山盛产毛竹,因而上清历史上有传统的毛竹加工者,名气传遍赣东北,盛产竹床、竹椅、竹席、竹桌等生活、生产用具。
  竹笋 龙虎山以竹笋的量大、质嫩、新鲜而著称,漫山遍野的竹林为竹笋提供了不竭的源头。
  蕨菜 蕨菜是山中野生的,不能种植。每年春天清明前后,山野中一种野草的嫩苗采摘下来晒干即成,也可鲜吃,有降血压作用。
  天师养神茶 天师养神茶相传为祖天师张道陵在龙虎山炼丹修道时所常饮用。茶原料来源于山高雾多,无污染环境的龙虎山区。采摘于清明至谷雨时节,标准为一芽一叶约3厘米,粗壮细嫩。天师养神茶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多种酚类。具有提神消渴、去腻减肥、明目清心的保健功效。
  天师板栗酒 它以清凉甘爽的龙虎山泉水和龙虎山盛产的优质大米,精选上等的天师板栗为原料,采用特殊的加工技术精心酿制而成,无污染,酒体显淡黄色,纯正可口,清香诱人。
  乾隆保健酒 以龙虎山张天师于清乾隆皇帝云游江南时所献,秘法酿造,后辗转流人民间。本酒配方独特,主要以优质的酒基,加入当归、枸杞、人参、川贝、田七、肉苁蓉、杜仲、地龙等19种名贵纯天然中药材,采用科学方法精酿而成。其色泽微黄红,清香浓郁,人口醇和,无苦味。具有扶正固本、滋阴壮阳、补气补血、补肾强身等保健功能。
  倒罐捺菜 广大农村农民自家腌制的一种历史悠久的特色腌菜,以芥菜为主要原料,加入盐、辣椒粉、甘草、黄豆、大蒜籽、洋姜、芋头等调料,经洗、晒、捺、拌、装、压等工序,密封储藏于陶罐中,定时开缸食用。其味道酸、辣、咸、甜兼有,具有生津开胃,发汗祛寒,提神解乏等功效,男女老幼均可食用。是农家积累世代经验研制的一种祛病保健的食疗佳品,也是一种待客常用的茶点。
  茄干 俗名“茄仔干”。选用无污染环境下生产的茄子为原料,用糯米、辣椒、大蒜籽、白糖、盐等为调料,采用民间秘传工艺经科学配方精制而成,具有生津开胃、发汗祛寒之功效,对晕车船及孕妇呕吐等有抑制作用。并含有氨基酸、核黄素、铁等多种营养成分,可作小菜。
  龙虎山矿泉水 龙虎山矿泉水水源地处风景优美的龙虎山风景区内,四周环境优美,无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三公里范围内没有污染水质的工厂、养殖场、垃圾处理场等污染源。
  根据1993年江西省地矿局中心实验室水质分析报告显示,龙虎山矿泉水水质优良,含有20多种微量元素。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常饮此水有百利而无一害。该水源储量丰富,昼夜可采量为87吨。
  圣井香菇 采摘于龙虎山山林中的野生鲜香菇,经用木炭火烘烤脱水精选而成,保留了纯天然原质。它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和碳水化合物,味香质嫩,食后精力旺盛,对预防与治疗高血脂、脑溢血、肠胃不适等有显著的功效,故为人们生活中首选的绿色保健食品。
  龙虎山香菇以其个大、肉厚、鲜嫩、沁香而走俏,深受国内外游客的欢迎。
  上清酱油 鹰潭市大上清宫酿造厂生产的上清酱油系自然发酵、催熟,不用人工加热、催化,独具天然风味,以“纯、香、鲜”而驰名,酒家餐馆视为调味佳品,尤受鹰潭市民的欢迎。
  上清酱油采用上等黄豆为主要原料,通过浸泡、过滤、细蒸、上霉、打色等程序加工而成。该产品含有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和蛋白质,具有增进食欲,强身健体之功效。
  “铁拐李”牌灯芯糕 精选优质糯米、白糖为主要原料,配以肉桂、丁香、当归、白芷、甘草等30余种名贵药材,经精工巧艺制成。外观洁白晶莹,形似灯芯,可以点燃。糕点柔软,条形整齐,棱角分明,甜而不腻,香味沁人。常食者有顺气、活血、健胃、生津、延年益寿之功效,为上乘茶点、食品。清代曾是贡品,为江西传统名牌食品。
  龙虎山天师板栗 产于龙虎山景区,具有果大、肉厚、脆而不硬,生食清香爽口,甜味适宜等特点,营养丰富,可生食、糖炒、炖煮、烧鸡、烧肉、磨粉蒸糕、做饼、入药等。
  天师养生茶道 茶生长于名山秀水之间,与青山为伴,以明月、清风、云雾为侣,是沐浴甘露之芳泽、吸纳天地之精华的自然之物,其清灵、玄幽的禀性,与道家淡泊、无为的心境极其契合。所以,道家是以清静无为、自然而然的态度追求着神仙世界,并以茶能使人“轻身换骨,羽化成仙”的信念,用“道茶”实现着“天道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思想,开创了原始的中国茶文化。
  龙虎山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道教文化在这里源远流长,影响广大。龙虎茶道自然也是其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有着深刻的内涵。茶道乃茶中之道;道,乃事物之本质和规律。茶道既指茶的采造烹饮方法和技艺,又指通过茶事活动,反映出深奥的哲学思想和理念。龙虎茶道乃道教祖庭茶文化的精粹。它将饮茶与享受精神生活结合起来,与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以提高个人的品质修养。于是便形成了饮茶的道德要求——茶德。龙虎茶德集中体现在“廉、美、和、静”之中,即“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
  龙虎山道家酒 龙虎山道家酒是由鹰潭潭花酒业有限公司,根据道家养生理论新研制的中度白酒。其酒窖香舒适、口感醇厚、诸味协调、回味悠长,而且包装新颖别致,适合旅途饮用。
  冬笋咸肉丝 龙虎山毛竹资源十分丰富,所产优质冬笋是龙虎山传统的食用土特产品,它个大、饱满、无虫眼,笋肉色白鲜嫩,与新鲜肉或咸肉、鸡蛋等做成菜肴,具有鲜、嫩、甜、爽的特点,成为天师家宴上的佳肴,备受青睐。这道菜就是用上等的冬笋切成丝,用开水稍许煮烫一会儿即捞上来,以去掉涩味,然后与咸肉丝合炒,令人食欲大增。龙虎山的小竹笋炒雪菜、肉末也是一道极受欢迎的佳肴。
  龙虎山苦菜 苦菜是一种野生草本植物,无污染,未施任何人工肥,全靠吸收大自然雨露而长成,食之爽口,并有清凉解毒等药效。现已成为当地百姓餐桌上的物美价廉的菜肴。
  天师牌葛粉 系龙虎山山珍之首,据传乾隆下江南时张天师曾献给皇帝尝用,乾隆食后龙颜大悦命为贡品,使其身价大增,医药界对葛粉的食用和医用价值都有高度评价,认为它具有清热解毒、解渴醒酒、开胃暖胃、降血压血脂等功效。
  特色菜肴:
  荠菜羹 荠菜是龙虎山野生的一种草本植物(也可种植),具有利尿、解热、止血作用。荠菜羹是一道美味佳肴。
  上清河活鱼 “水至清则无鱼”。而清水中有鱼,这鱼一定是特别鲜嫩。上清河里的鱼就是如此。上清河发源于崇山峻岭之中,一路穿山过峡,卵石河床,清澈见底,毫无污染,所以河中盛产的鲜鱼、鳜鱼、黄鱼角肉嫩味甘,没有泥腥味,特别好吃,成为当地的名菜。红烧鲜鱼,先将鲜鱼稍作油炸,然后配以适量的新鲜辣椒、姜片、大蒜等调料,一起红烧。
  香菇活肉 龙虎山的香菇产于深山老林之中,是天然的绿色食品,且品种繁多,营养丰富。这种个个如硬币一般大小带纹的“金钱菇”尤为名贵,香气浓郁,与新鲜的猪肉同煮,特别爽口。这是龙虎山特有的烹调方法:将新鲜的精肉先切成肉丁,然后与干芡粉和在一起,用铘头将肉丁敲成肉饼,使芡粉深入肉中,用清水与香菇一起煮,只放香葱不放辣椒。非常清爽、味鲜。
  清炖石鸡 石鸡生长在深山的水坑或石洞内,不易捕获。其肉质细嫩肥厚,清炖味道很鲜,即使是炎热的夏天,石鸡汤都会结成冻状。加了丝瓜的石鸡,鲜味中还有淡淡的甜味,具有清凉解毒的食疗效果。
  天师板栗烧土鸡 龙虎山出产的天师板栗,个大香甜,淀粉丰富,是历代天师特别喜爱的果品和滋补品,素有“人间仙果”之称。天师栗与当地农家喂养的土鸡相配,在文火中慢慢地烧出来的“天师板栗烧土鸡”,油光发亮,清香四溢,是这里很有名的美味佳肴。这道菜的形成还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说是有一次天师在家宴请宾客,家厨用一般的烹调方式制作,当厨师配好料,将鸡块装入砂钵放炉灶上烧制时,天师的儿子乘厨师不注意,调皮地将去了壳的板栗放入砂钵内。烧熟后,整钵端上了桌,拿掉钵盖后,一股清香扑鼻,只见鸡块色泽淡黄,栗香酥烂,客人一品尝赞不绝口,天师也欣然得意。宴后,命家厨进一步改进,遂成为家宴中常用的菜。而且,这道菜可以滋阴补阳,健脾益肾,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上清豆腐 当地三大名菜之一。这三大名菜是“上清豆腐、泸溪鱼、天师板栗烧土鸡”。制作豆腐在上清有着悠久的历史,至今镇上仍是作坊林立。这里的豆腐因水质好,加上传统的手工工艺十分地道,过滤精细,含水适度,具有白、嫩、香、滑的特点,无论是煎、炸、煮、炖、焖、凉拌,都清香鲜美,柔滑润喉,如果佐以黄鱼角、鲜猪肉、香菇、豆豉、香葱或辣椒,都各有特色,风味十足。而做成油豆腐、霉豆腐、豆腐干、豆腐皮等,也是十分受欢迎的菜肴和小吃。“黄袍拜君王”好吃,关键是上清豆腐细嫩香滑、沁人心脾。
  上清豆腐的由来也有一个故事。据说西晋永嘉年间,当地有一户农家,小两口勤俭持家且感情甚笃。丈夫早晨下地前,妻子常将黄豆磨成豆浆放些盐给丈夫充饥。有一次妻子要回娘家,就多磨了一些,将剩余的装入一个坛子里盖上以备丈夫第二天吃。可丈夫次日下地时却忘了吃。妻子回家时,见坛子里的豆浆结成了块,硬要丈夫尝尝。丈夫为难地说:“你这不是在逗我吗?”没办法只好用勺子舀出一块尝尝,觉得味道很好,“不是我逗你,你有这口福吗?”丈夫一高兴说:“那就管这结冻的‘豆浆’叫‘逗夫’吧!”后来夫妻俩便天天做起了“逗夫”当菜吃。妻子把“逗夫”的做法传授给邻里,经过不断改进,便有了今天的上清豆腐。
  黄袍拜君王 用上清河中的黄鱼角烧上清豆腐,就叫“黄袍拜君王”。它的做法是先将黄鱼角用油略煎,加入米酒酿、生姜片、葱、整干红椒、盐等,倒人高汤,用旺火将鱼烧透,然后放人上清豆腐,微火炖十几分钟,撒上胡椒粉,味道好极了。这道菜的菜名还有一个故事呢。据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来到上清镇,56代天师张遇隆发现紫微星南移,便知皇上驾到。天师先在家设好盛宴,再请这位“生客”来家一叙。席间,上了一道黄鱼角焖豆腐,乾隆觉得味道特别鲜美,便借问菜名,天师一语双关道:“这叫黄袍御史拜君王。”乾隆心里暗暗吃惊:“天师果真厉害!”口中却连声称赞味道好。这道菜也因此成为当地的名菜。
  宫中土鸡 紫砂气钵炖鸡,叫宫中土鸡。这道菜的做法特别,鸡的腹中还有斑鸠,斑鸠腹中又有麻雀。张天师平时饮食非常清淡,但入冬时常用“宫中土鸡”进补。它的做法是先将土鸡和斑鸠整体脱骨,在麻雀腹内放入高丽参,再将麻雀放人斑鸠腹中后加入白莲、板栗、冰糖,然后放人鸡的腹中,填进桂圆、冰糖。在气钵内隔水炖烂,成为绝妙的滋补品。
  腌菜浆蒸蛋 其味酸、辣、鲜、香。其做法是用2-3个土鸡蛋打烂,不加清水,而放农家腌菜的浆水,再放适量的盐、辣椒末,在木制的甑上蒸十几分钟。据说乾隆在天师家吃“黄袍拜君王”时,也吃了这道菜,当天师报出菜名“六月热冻”后,皇上不得其解,又不便多问。回京后,乾隆点名要吃“六月热冻”,可难为了宫中御厨,十几个厨师也不知“六月热冻”为何物。
  天师八卦宴 天师八卦宴是历代天师为宴请宾客,举行重大活动设的大型宴席。宴席的最大特点是,既注意菜肴的品种,更注重菜盘的排列,饮食文化非常独特,道教的寓意也很深刻。
  设席时,使用的是老式八仙桌,按八卦图中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八个方位,先上八个小菜或小吃,如捺菜、茄子干、柚子皮、霉豆腐、灯芯糕、寿星饼、南瓜子、冬瓜糖等,八位客人各人斟上“天师养生茶”。茶过三巡,撤下小菜,再上八大菜。先是上用红枣、糯米等原料精制而成的太极八宝饭,八宝饭放在桌子的正中,定下乾坤,然后,按阴阳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道教八卦规律,依次摆上特制的盘子盛装的八大热菜。按道教方位规定,北为玄武、南为朱雀、左为青龙、右为白虎。所以,代表玄武的红烧龟肉放在上座的正中,代表朱雀的板栗烧鸡放在下位的正中,左右两侧正中分别是代表龙的清炖蛇和代表虎的红烧兔子肉。其它荤素菜肴便在空位摆下,正好围成一个太极八卦图,可谓色、香、味、形俱全,文化韵味十足。
  天师八卦宴菜谱的另一说法是:八大碗——鱼翅、海参、清燉全鸡、香糖莲子、扣肉、四喜丸、糖醋鳜鱼、油鱼卷;八小碗——炒鸡丝、腰花、肚尖、西米、燕窝、江贝、香菇、鱼丸;十二冷碟——甘蔗、荸荠、冰糖、桔饼、海蜇、皮蛋、香肠、火腿、瓜子、花生、柑桔、苹果。据传,张恩溥40岁生日及二女儿出嫁,皆以此菜谱,摆了100多席。
  第二节 经济活动
  工业
  龙虎山景区的工业,大部集中在上清镇。主要有:至今仍在运作的制陶工业,生产缸、罐、瓦等;20世纪50年代开发的瓷土工业,开采牛崽垄、皇封源的瓷土,陶洗、沉淀,印制成瓷砖,运往景德镇作为瓷器生产的原料;还有小型的粮食加工业;80年代由外商投资的锰钢厂。
  造船业 龙虎山因上清河穿境而过,历史上水上交通成为运输量最大的渠道。因此,上清一带造船业的发展曾是三国乃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主要工业,但造船业没有形成大规模的船厂,仅局限在民间工匠作坊的范围。由于上清河面宽窄、深浅不一,弯道多、明礁暗礁交错,船只的往来不过是上下游20多公里的水路,所造的船只不需桅杆风帆,只靠篙撑桨划,船身较小,装载量也不过是500公斤左右,所造的船只没有层次之分,人货混装。造船的工匠无需工厂,放置河边打造。商船为数最多的仅上清蔡姓一家,有商船20多只。除此还有沿河十多个渡口的渡船、村里的龙船、打渔的渔船。造船工匠三五人不等,沿上清河两岸的村落里均有从事造船修船的工匠。河边打造后即可下水。
  机械制造业 西晋时期杜预发明的连机碓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也在龙虎山区域得到改进并广泛应用,取代了“脚碓”。利用水力推动水轮,带动碓杵,用来舂米,既解决了当地百姓生活中的大事,也是生产工具的一次技术革新。水碓的应用,为从事大米贩运的商人提供了粮食加工的场所。从冷水的碧溪到耳口、上清、鱼塘,沿上清河畔都有碓房,小溪、山涧边同样也建造了小型碓房。水轮少则带动1个碓杵,多则带动10个。仅上清就有斗笠山碓、上城门碓、凤儿碓、傅家湾碓、中方殿碓、宝坳碓等,水力最大的斗笠山碓,能带动10个碓杵。水轮轴上还可安装木砻,砻去谷壳,糙米舂成精米。因此,从事水碓机械制造的手工业者遍布龙虎山乡村。
  采矿业 冷水的银路岭蕴藏着丰富的银矿。明代时,龙虎山区域内的人曾在此采矿,清初,耳口务义港人曾进行大规模开采冶炼,而白银的运出也靠水路,对造船业的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至今民间传说在上清的沙湾渡口曾有四只载银的船被风浪掀翻沉没潭中,押钞官逃脱,在岸上的石壁上书刻沉船的经过,可惜20世纪50年代炸山取石,石刻被毁。20世纪80年代,经勘探认定冷水有储量居全国之首的超大型银矿田,已建成冷水银矿开采。
  石灰矿 冷水洞源盛产石灰,从清代开采以来,吸收了大批矿工,分工也明细,有开挖的、煅烧的、出窑的。洞源的石灰矿成为龙虎山区域唯一的石灰供应工业基地。
  陶瓷业 为满足当地人们的生活需要,陶瓷业也应运而生,窑场分布在鱼塘、上清。从事生产缸、罐、壶、钵、瓦等,这种窑场业,实际上是一种手工业作坊,场主出资、窑工出力,一个窑场容纳10至20名窑工,进行生产,采泥、浆泥、拉坯、过釉、煅烧等,工序繁多。鱼塘圩上和上清渐浦,宋元时兴起制瓷业,生产家庭用的碗、盘、碟、盏等,分工极为明确,有开采瓷土的、陶洗瓷土的、印瓷土砖的、筛瓷土的、拉坯的、晾晒的、绘画的、煅烧的、看火的。制瓷业的发展延伸到清代,陶器则至今还保留。
  造纸业 自耳口至冷水的山区里,从明代到解放前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造纸厂(俗称槽坊)。生产的草纸用于取火,即“纸煤子”,搓成小卷条的草纸只要放火钵中一点,用嘴一吹即可燃烧,在没有火柴的年代成为各家取火的必备之物;各地的寺庙长年有不少香客朝拜、许愿、还愿,香纸是必带之物;加上民间丧事的办理要烧化纸钱,这就为造纸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山区的“槽坊”用竹子做造纸的原料,质量好的纸也可以用来书写。山区的造纸业由于交通的不便利,运输艰难。山外的造纸业也发展起来,鱼塘居民则利用小山竹、苎麻作为原料进行生产,徐霞客在游记曾说“鱼塘居民,以造粗纸为业。”龙虎山山区里至今尚有沤原料的“浆窖”遗址。
  为保持龙虎山景区的山清水秀,一直持续到2005年底以前都还没有建设大中型的工业企业,2005年的工业生产总产值为3610万元,比2004年增长16.5%。龙虎山的工业生产主要呈现四多特点:一是以旅游产品为主的企业多,二是以生产销售土特产品的小型企业多,三是以酿制企业多,四是个体手工加工企业多。这里生产的天师板栗酒、山珍等都是旅游特色产品,深受广大旅客欢迎。
  农业
  龙虎山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宜于农业。山谷间的垅田和沿河小平原,适宜水稻,稻米是本区的主粮。上清河每年春夏暴涨,从上游带下的林区泥沙形成大面积洲地。河洲是旱作物的优良适生地,盛产芝麻、花生、马铃薯、甘蔗、萝卜、西瓜、番薯及豆类;沙洲又是栗树生长的理想土壤,从上清簸箕湾至龙虎山鱼塘有大片栗林,板栗成为当地一大特产。
  历史上龙虎山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从三国开始的北方人口五次大批南迁有着密切的关系。
  北方大批人民因逃避战乱迁徙龙虎山区域定居,不仅增加了大批劳动力,还带来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他们与当地人民共同开荒种地,改进生产工具。三国东吴时,沿上清溪山区居住着山越人,吴国多次派兵攻打山越,迫使山越人出山定居。当时的农业生产采用二牛一犁的耦耕方法(《三国志·吴主传》),山越人出山定居后,一部分人编人屯田区从事农业生产,实行“屯田制”。在“屯田制”的作用下,使原未开发的土地得到了大面积的开垦。
  尤其是北宋末年,大批北方人口南迁,“中原士民,扶携南渡,不知其几千万人”(《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其中一部分人定居龙虎山区域,与当地人民共同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他们开山为田,称为“梯田”。水田的面积增加,种植水稻。并由原来的一季改为两季。北方迁来的农民还推广旱田种植技术,大麦、小麦、粟、荞麦、棉花等作物也在该区域内得到发展,同时,茶叶与甘蔗的栽培技术也传播开来;明朝中后期,蕃薯的种植也在这一区域推广。
  历史上五次大的人口迁徙有力地推进了龙虎山区域农业的发展,农耕面积的增多,水利的兴修、农作物的推广、天文历法的应用,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这一区域的农业发展。
  当时的粮食产量不高,即使在丰年,一亩田也不过是能收4担谷,而在山高水冷、日照短的山区,每亩产量要低于4担。加上当时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自唐至民国时期,有记载的水灾就有上百次,仅民国壬戌年(1922),上清圣井的山洪暴发,夹带大量沙石,便使得圣井至沙湾上百亩农田被沙石掩埋。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包产到户,农业的管理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政府持续采取鼓励、支持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发放种粮补助、取消农业税、完善承包责任制等,加以良种及抛秧技术的推广,除草剂、整耕机、收割机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耕作方式,因而粮食产量逐年提高,2005年粮食增产4%以上,农业总产值实现11838万元,比2004年增长9.6%,农民人均年收入达3530元,比2004年增长8.2010。
  由于龙虎山是全国著名的旅游景区,因此,龙虎山的农业主要是抓特色农业和旅游农业。在特色农业方面,以景区天师板栗工程、上清溪两岸的翠竹工程、优质稻工程以及九曲洲的农业观光园等工程为主;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加入了为旅游业服务的第三产业,改变了产业结构,促进了农民增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商业
  上清河水运的方便,使得商埠码头增多,贩客往来,商贾云集。鱼塘、上清、冷水的码头,商船拥挤,大批的山货、地方特产装载上船,如香菇、笋干、药材、草纸、竹纸、陶器等由上清河运往余江、余干、进入鄱阳。上清的竹木行是竹木的集散地,从山里水运出来的杉木、毛竹停泊在河面,“漫河盖港,不见水面”(地方流传语),从余江、余干、鄱阳来的竹木商人与行主洽谈业务,雇请排工放筏,大批的竹木,向建材缺乏的余江、余干、鄱阳源源不断地输送。
  水上交通的便利,为擅于经商的徽州人、樟树人提供了发展空间。上清在明清时,有不少徽州商人来此经商,从事布匹、南北水果等的生意。他们通过经商发财,在上清街上买地建房,定居下来。来自樟树的药材商人则发挥他们的医学专长,开药店,往返山区收购药材。仅上清街樟树人经营的药店就有“天寿堂”、“天源堂”、“惠民药铺”等。天源堂还营建了“栈房”,对药材进行加工炮制,使天源堂成为这一区域的药材集散地。
  由于从上清进耳口、冷水,人火烧关进福建是古代的重要商道,大批靠肩挑的商贩到福建买盐、龙眼、荔枝、冰糖等商品,在路上要往返半月或二十天,因此,上清、耳口、冷水的商道边又开设了众多饭店,为肩挑的小贩提供食宿和存放货物。“客贩往来,昼夜不脱”(地方流传语),商道的开通从明朝一直延续到解放前,为旅店的发展带来了商机。
  鱼塘、上清又是通往金溪的驿道,明代“递铺”的设立,不仅为传递公文的铺兵、差人提供了食宿,还为招待往来商贩提供了店铺。至今,金(溪)贵(溪)交界处还保留着“淳长铺”的原址。
  为了使商人有议事的地点,上清在明代至解放前还设立了“徽州会馆”、“福建会馆”和“南昌会馆”。
  此外,围绕生产生活的商业也纷纷兴起,如锻铁、铸锅、染织和米行、屠行、油行、果子行、杂货行等也分布在鱼塘、上清、耳口和冷水。
  改革开放以后,龙虎山的商贸活动主要围绕旅游展开,各主要景点景区都有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出售,丰富多彩。特别是上清溪中一些妇女、老人划着小竹筏,游弋在上清河中向游客兜售粽子、板栗、茶叶蛋、玉米棒等小食品独具特色,是其他旅游景区所罕有的。
  在上清镇古街,两边店铺琳琅满目,狭窄的街面上人流熙攘,各种生活、生产用品、日用杂品应有尽有,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风味小吃、文物古董、轻巧竹器,为游客平添了情趣。各种服务性行业的兴起满足了游客“吃住游乐行购”的需要,促进了景区旅游业的发展,仅2005年的第三产业收入就达11060万元,比2004年增长21.8%。
  第十三章 人物
  在本章人物介绍中,本应把63代天师的传记列入,但为顾及第五章天师世家内容的完整性,故把所有天师传记放入第五章中。清代《龙虎山志》和《贵溪县志》中也有部分相关人物简介,在此选其重要者记述,或照录原文。当代地方人士指龙虎山籍人在外工作曾任县、团级以上职务者、省级以上劳动模范及在当地有一定影响的人士。
  第一节古代名人(以年代为序)
  倪亚 字由忠,原籍恒州藁城(今属河北省)。唐昭宗龙纪元年(889)授侍御史,为信州防御使迁雄石镇遏使,官至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奉化军开国候,进封奉化郡王。上清镇原名“倪王市”,就是因为倪亚的雄石镇治所在上清的城门与沙湾间,他又长期驻扎于此,治街市、置“灯田”(祭祀祖先的专用田产,旧有庙),后进封郡王,所以得名“倪王市”。
  倪亚生活的年代,已是唐末大动乱的时期。僖宗乾符年间(874)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剧烈地冲击了唐王朝的统治根基。至昭宗时,诸侯割据,拥兵自立,混战不已,已呈土崩瓦解大势。那时倪亚镇雄石,拥有相当的实力,但他是忠于唐室的。景福元年(891),倪亚接唐昭宗密诏,率兵进驻九江,协助杨行密(即后来拥兵自立的吴王)攻打岳州(湖北孝感),开始取得了胜利,攻下岳州城,活捉叛将杜洪,后却“为刘存军所夺”,功败垂成。后来唐昭宗为嘉奖倪亚勤王之功,曾亲自颁布“加都知兵使倪亚制”,称倪亚“从戎岁久,学创名高,深怀料乱之谋,妙尽抚师之术”,“唯尽忠不殉于邪谋,而立业独高于正道。”据有关史料考证,座落在今上清汉浦的“倪亚牌坊”,便是在这几年建造的。牌坊正门两侧书一楹联:“锦江春色盈天地,雄石家声亘古今”,横额“唐藩世胄”。此坊至今犹存。后来,唐昭宗被梁太祖朱全忠所杀,唐王朝名存实亡。倪亚仍“移文诸道,期会兵兴复唐室”,然没人响应,倪亚便散兵归田里,自此隐居汉浦,“终致没没”。
  倪亚在镇守雄石镇期间,除出兵勤王,力图恢复唐室之外,对治所也着重治理,整肃街市、保护农商。当时,有一伙强盗盘踞在附近的清河洞,经常掠夺市民百姓,倪亚曾多次下令攻击。因清河洞地势险要,攻击未得成功。后来改用智攻,派人改名化姓、混入强盗洞中并取得强盗的信任,利用强盗聚餐半醉之机,将平常准备的干柴、马料草堆放洞口燃烧,又用风车将烟吹人洞内,强盗全被熏杀。在唐末大动乱的年代,倪亚利用自身的地位、兵权,保住了雄石一境平静安宁的环境,从而得到贵溪百姓的拥护。倪亚死后,后人誉其为“芗溪名宦第一”,南宋名儒陆九渊为其遗像题词:“功德巍然,声名炬赫;位极人臣,子孙是则;遗像人间,名垂竹帛”;明代蔡天衡专门写了一篇《倪亚论略》,高度评价倪亚的一生业绩。
  倪王墓原葬于上清宫三清殿址。宋徽宗崇宁四年( 1105)奉旨敕建上清宫,遂迁葬于船形山。倪王墓至今保护完好。
  薛忠 字亮工,号南楼,谥靖安,原籍河东,唐乡贡进士。南唐时(960-975)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司徒、上柱国,出为江南西道节度使兼抚信州。奉命西征,屯兵于贵溪县仙源乡。因见渐浦山川土田之美,遂在此安家,号为杨林。支分7族,薛忠为南方数省薛姓之始祖。
  薛忠享年78岁而终,其长子薛佑新复任信州静边节度使。
  蘧瑗 五代南唐时人。其先世自浙江衢州迁居贵溪。蘧瑗仕南唐任都虞侯。保大间(943- 957)因赤岭之战有功,升司徒银青光禄大夫,封西州侯(封地约在今江苏长宁一带)。当时,闽越与南唐各据其地,屯兵守界,蘧瑗受命领兵戍守贵溪与福建交界的边境。因其军纪森严、爱护百姓,民赖以安。他死后,乡人感念他的功德,立祠祭祀,并把他驻守的山岭称为“蘧岭”。
  张宪 字吉老,贵溪县上清人,是汉天师张道陵后裔,30代天师张继先的堂伯。(南宋时期,另有一名将张宪,为岳飞部将,历官观察使,同名而并非一人。)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7)以武举绝伦,科第第一,选为博兴(属山东省、元代改名东昌)巡检。其时,方腊起义军攻克两浙,张宪招募兵士千余人,参加了镇压方腊起义的战争并收复衢州。当时的将领刘光世(后任江淮制置使)向朝廷奏其功,遂拜武义大夫。丫头岩(今址不明)寨兵预谋兵变,被张宪发觉,经审问捕获元凶斩之,保住了当时的郡守,又拜武略大夫。
  不久,金兵掳掠滑州(今河南滑县、延津一带),张宪驱兵勤王,到汴河桥断不能渡,旋即转入亳州。靖康丙午(1126)朝廷急召30代天师张继先赴京,行至泗州(今安徽泗县一带)羽化,张宪适至,遂率士卒葬张继先于龟山之下。又闻二帝(宋徽宗、宋钦宗)被金兵所掳,张宪曾邀集诸部欲行拦截,未能成功。于是趋兵济南,往谒宋高宗。鉴于时局危急,张宪向朝廷荐举了七位文武全才的将领,其中以李纲(福建邵武人,抗金名将,后拜相)、宗泽(浙江婺州人,后为抗金名将)为首。因荐举之功,升江南东路军骑总管。
  建炎四年(1130),江东一带以王则为首的农民起义军声势大振,(注:据《辞海》所载,北宋仁宗朝亦有一名王则的起义首领,因年代不同,显非一人),张宪率兵进驻上饶准备会兵征讨,兵未集而张宪却被农民起义军围困,最后与其子张琳一道战死沙场。
  张宪战死后,事闻于朝廷,敕赠武功大夫。他的另两个儿子也荫封了官职。
  陆九渊(1139-1193):字子静,号存斋,世称象山先生。金溪县青田人,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宋史》卷434有传。
  陆九渊于宋乾道八年(1172)登进士,曾任隆兴府(今南昌)靖安县主簿和建宁府崇安县(今属福建)主簿。淳熙九年(1182)任国子正,改删定官,修订奏章律令。淳熙十四年至绍熙元年(1187-1190)主管台州崇道观,以祠禄官闲居。适值其门人彭世昌到上清镇访友,见上清的应天山“陵高而谷邃,林茂而泉清,”便与诸友商议,结庐延请陆九渊上山讲学。陆九渊慨然应允,并克服重重困难,靠妻子“捐奁中物助之”,建一方丈自居。因见山形如象,故名“象山精舍”,自号象山翁。学子皆绕精舍各自结室,使当时已负盛名的朱熹也很向往,他致书陆九渊说:“闻象山悬辟架凿之功益有绪,来学者益盛,恨不得一至其间,观奇揽胜。”
  陆九渊的教学思想自成体系,提倡“心说”,以“明理、志道、做人”为办学宗旨,认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与朱熹的“理学”思想展开了长期的辩论。陆九渊办学最突出的特点,是不用学规,提倡言传身教。“郡县礼乐之士时相谒访,喜闻其化,故四方学子大集。”他在应天山讲学5年,先后求见问学者“逾数千人”。朱熹说:“今浙东学子多为子静门人”,时有“非从学象山不得为邑寓贤”之说。延至宋绍定四年(1231),陆九渊的再传弟子、江东提刑袁甫迁象山书院于贵溪之南三峰山下,绍定五年得诏赐“象山书院”匾额。与岳麓、白鹿、丽泽书院齐名,称“南宋四大书院”。陆氏心学经明代王阳明继承发展,独成一派;世称“陆王学派”。
  陆九渊于绍熙二年(1191)奉诏知荆门,政声斐然,绍熙四年(1193)逝世,谥“文安”。清乾隆时进士、户部侍郎、临川李绂考其弟子说:“卓然见于史籍地志者,亦七十余人。其中举进士者三十九人。”
  象山书院遗址仍在贵溪市南三峰山下之徐岩,今已辟为贵溪市第一中学,校园内塑有象山先生遗像,三峰山石壁上遗有明武宗诏赐镌刻的“象山书院”四个大字。亭旁立碑,记袁甫迁学院之事。
  陆九渊后裔一支居住在龙虎山镇西源陆家村。据1916年《西源陆氏家乘》(又名《西江名贤谱》《芗溪西源大儒宗谱》)载:五代时陆德迁,避乱由中原徙抚州金溪县青田。其玄孙贺生六子,幼子即为大儒九渊。南宋后期,九渊之孙溥,字灏文,为弋阳令,辞官步行返金溪,经贵溪仙岩,爱其山水,遂迁居于此。其孙文广,太常博士,会稽令,避元兵,由仙岩隐居西源山。西源陆家历来传承大儒家风。现已部分恢复其古建筑如门楼、祠堂等,对外开放,开发农家乐旅游。
  袁甫 字应徽,号蒙宾,南宋时人。嘉定年间(1208-1224)举进士第一,封佥书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又授秘书省正字,累官国子祭酒,权兵部尚书暂兼吏部尚书。
  端平时(1234年前后),江闽一带常有“匪盗”作乱,威迫饶、信二州。袁甫受命提举江东,移师鄱阳行部。他所到之处,“兴利除害,问民疾苦,荐循良,劾奸贪,决滞狱”,得民心,很快就平息了动乱。当时,上饶、贵溪、波阳一带大旱,瘟疫流行。袁甫奏请朝廷“得度牒缗钱以助赈恤”。同时创办“药院”,为民治病。袁甫持节江东,前后达5年之久。“药院”长期为民治病,旧志称其“所治不可数计”。
  贵溪象山书院久废。袁甫曾师从杨简问学(杨简是陆九渊的弟子),系陆九渊的再传,为纪念先贤并宣扬陆子之学,因应天山象山书院远处深山,交通不便,便将象山书院迁至信江南岸三峰山下之徐岩,作《象山书院记》并奏请朝廷赐诏,得“象山书院”匾额。
  袁甫一生好学,以自得为贵,他说:“吾观草木之发生,听禽鸟之和鸣,与心相契,其乐无涯。”死后,诏赠通奉大夫,谥正肃。
  夏原友 元末明初上清桂洲人。夏言高祖。洪武初有一年春,本地遭灾并发疫病,路上多见死人。原友大为悲悯,通告邻村,凡家中无粮者速来领取谷米,打开自家仓门每日发放,周边赖其举火为炊的有数百家。原友唯恐仍有饿病人家未来领粮,就于每日早晚拄着拐杖往来芋荷源,登高遍望,见屋顶没有炊烟的人家,即命家人背着粮袋前往赈济。第二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曾得过原友家救济粮的,纷纷前来道谢还粮,原友一概不受。乡人们就集议,在原友登高望炊的山顶上建了一座亭子,名为“望炊亭”,以志感念。
  朱丹溪(1281-1358) 元末名医,浙江义乌人,名震亨,字彦修,又称聘君,因居所临丹溪,学者尊称为“丹溪翁”,后人习称丹溪先生。拜杭州名医罗知悌为师,继承其学说,博览群书,而有创新,认为人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创立著名的滋阴学说,成为中医学上养阴派代表人物。行医以寒热虚实辨证施治,对症下药,屡见神效,与刘完素、张从正、李杲被尊称为金元四大医家,中国十大医宗之一。其学说传人日本,形成日本汉医中的丹溪学派,近代有“丹溪学社”。朱丹溪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凡有求医,立即前往,雨雪天、百里外,也不推辞。得悉贫困者患病,不请自去,且乐于施赠药品。著有《宋论》、《格致余论》、《伤寒论辨》、《局方发挥》、《外科精要发挥》、《本草衍义补遗》、《金匮钩玄》、《素问纠略》等。朱丹溪墓在义乌东朱村北谷渊坛,1982年重建。
  朱丹溪曾到福建、江西行医。时上清一带痢疾大流行,朱丹溪昼夜不辍施药治疗,救活了许多人命。众百姓为表示对救命大恩的感激,自动集资在上清镇西头“长庆寺”内,特请匠人用樟木雕了一尊朱丹溪像,供奉于殿中,将“长庆寺”易名“朱老爷庙”。上清又是闽盐运人江西要道的必经大埠,驻上清的福建盐商也十分感念朱丹溪在家乡的救死扶伤大德,便把上清百姓为朱丹溪雕刻金身、设庙祭祀的消息传回老家,于是福建人民也纷纷到上清来拜谢。福建盐商遂在“朱老爷庙”上首建造福建会馆,专供前来祭拜朱老爷的家乡人食宿。
  每逢正月十五日,据传是朱丹溪生日,上清百姓都要举行祭祀大典,抬着朱老爷雕像鼓乐游街,沿街各店铺都要设香案拜祭,福建人也要远道赶来朝拜。
  自明至今,上清朱丹溪庙香火长盛不衰,每年正月十五,福建人现还包乘专车前来参拜。但朱丹溪雕像已为塑像所代替,并增塑了朱夫人像。
  夏鼎 字汝梅,上清人。少年从兄侍奉其母,居京师读书,“致养以孝友闻”。明弘治九年(1469)举进士,授严州府(浙江建德)推官。当时的中枢大臣费宏(曾任吏部尚书、入阁辅政)对夏鼎很赞赏,以为用作州府佐吏未免是大材小用,曾对人说:“人材之用于世,犹药物之用于医,时之所值,虽上焉者不免从佐使之列,而非医有意于其间也”。夏鼎任推官期间,明敏练达,屡决疑案。不久擢升临清知州(今属山东省)。临清地处交通要道,常有官员经过或暂驻,供需浩繁,夏鼎一律按制度执行,不得额外供应;对于有些权贵、太监借各种名目胁取民货者,夏鼎约令市面各店家逐日登记并向州衙报告,因而这种害民行为才大为收敛。居官逾年,政誉日起。不久病逝。时人评论夏鼎:以鼎貌伟声厉宜奏对,气刚能言宜台谏,学博才赡宜史局,法律明习宜风宪,而达识宏器,虽卿辅可也。
  夏鼎死后,葬于上清镇桂洲故里,嘉靖十八年(1539),以子夏言贵,赠“光禄大夫上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明世宗还派金城到上清御祭。
  夏鼎墓前原有牌楼,石人、石马侍立两侧。已毁。现存墓碑一块,高一丈有余,宽五尺左右,厚足有七寸。上书:(碑文照录,仅加标点)
  维嘉靖十八年岁次己亥十二月甲子朔十五日戌寅,皇帝遣行人司行人金城,谕祭于赠少傅兼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夏鼎曰:卿江右良士,翘英甲科,初官郡推,晋擢州牧,明刑敫惠,贤能聚声,国尔忘身,劳瘁以殁。民恩通爱,祠祀罔穷,德施未究汇泽令子,焯文累熏,作子良弼,嘉猷忠荩,政机攸赖,益光家学,名重台衡。兹因抗疏陈情,感恩钦寰,爰命所司,为修兆域,遣官谕祭,庸示优恩。英爽如存,尚其承服!
  维嘉靖十九年岁次庚子,正月甲午朔初七日庚子皇帝遣行人司行人金城,谕祭于赠少傅兼太子太师、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夏鼎曰:卿子绩厉行,先朝贤牧,德位未称,奄焉长逝未尽之祉,发于嗣人,济美象贤,曰朕左右,庸抑孝情,特加追恤,式彰异数,谕祭再颁,卿其歆承之哉!
  蔡思彦 明代中叶上清人。磊落潇洒,节操卓奇,家中富裕,乐善好施。他为上清人办了一件大事,因而名标青史,明、清《贵溪县志》累于记载。原来,因上清与抚州府交界,历来为闽广通衢,凡朝中巡按御史、提学使等大臣及湖东道官员,每年经常在此经过;加以上清宫频繁修建和举办大型斋醮,钦差大臣和显赫太监也络绎不绝。那些替官员们抬轿、挑担、牵马从外地而来的夫役到此地歇宿时往往乘隙逃脱,于是官吏就在上清临时拉夫抵数,久之竟然成为惯例,称为“排门夫役”,被额外不断驱使当差的上清人常要远离家门,遭受重负、鞭挞之苦,甚至惨死于途中。家家不堪其害。
  蔡思彦目睹此情,常暗自长叹。一日忽然想起自己有个故交,姓李,正在朝中任翰林院修撰,是否可托他想想办法。恰巧,李修撰来信,告以正在杭州家中休假。蔡思彦即千里迢迢奔赴相见,把上清百姓饱受非法的“排门夫役之害”向李修撰痛切倾诉。原来,这李修撰少年家贫,无处落脚,飘泊至上清,蔡思彦把他收留家中,并在私塾上学,经悉心培养,学成后回原籍参加科举应试,竟中大魁。
  李修撰听了恩人的悲情诉说,深为感动,即修书一封致江西林巡按,并出主意要当地百姓到巡按府上诉。蔡思彦马不停蹄赶回上清,命儿子蔡益奇带领乡里代表数人到南昌,再向林巡按面阵恳请。林巡按得李修撰书又从蔡益奇等人呈诉中得悉实情,即出了一道豁免牌,并勒碑于上清官下马亭,严禁过境官员在上清非法派夫。从此,一方积祸一旦消释。时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
  萧纯 西源(今龙虎山镇西源萧家)监生,性孝友,未成年即佐其父料理家政,其家得以温饱。萧氏是上清河流域十二大姓之一,同族有多个村落棋布。明弘治十六年(1503),大饥荒,族中断炊者十之八九。萧纯心焦如焚,召集族众商议,如何渡过难关。他在会上先作调查统计,合族共有多少人口,从三月到新谷登场有多少人口缺粮,每人至少缺粮多少斤;通族现还存余粮的有多少户(会上报出余粮户共20多家),合计有余粮多少石。由此作出判断:余缺相较,足以在族内自筹到出荒的口粮。
  萧纯被族众推选,慨然担任全族平粜总负责人。所以,是年春荒大饥,周边饿死者相藉,而萧氏族无饥民。
  萧纯倡行的由族内以余济缺渡荒之策,随后被其他姓氏仿照,自此数十年一乡数百井不须求助外地,恬然不识凶荒之苦。
  夏言(1482—1548):夏鼎之子,字公谨,号桂洲,上清桂洲村人。明武宗正德十二年(1517)中进士,授行人,擢兵科给事中,机敏善论,以廷辩刚直自许。
  嘉靖元年(1522)明世宗继位,夏言上疏说:“太祖有训,朝堂决政;众论称善,即与施行。正德以来,壅蔽已极。今陛下维新庶政,请日视朝,后御文华殿阅章疏,召阁臣面决。或事关大利害,则下廷臣集议。不宜谋及亵近,径发中旨。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绝壅蔽矫诈之弊。”此议深得世宗的赞赏,夏言奉诏和御史郑本公、主事汪文盛先核实亲军及京卫,淘汰3200名冗员,又条呈9事,“辇下为肃清”。
  嘉靖初,夏言为弹劾宦官赵彬、建昌侯张延龄夺民田产之事,凡七次上疏,“谔谔为人传诵”。时青羊山一带有山民作乱,副使牛鸾缴获“乱民”中交通名册。夏言请皇帝当众烧毁以安民心。
  嘉靖七年,夏言调吏部。当时世宗正着意于向神佛或祖先进行祭祀的典章,认为“天地合祀非礼,欲分建二郊,并日、月而四。”大学士张孚敬不敢决。夏言却上疏请皇帝“亲耕南郊,后亲蚕北郊,为天下倡”。建议皇帝带头,倡导天下重视农桑。自此,夏言深得世宗皇帝的赏识。
  大学士张孚敬颐指百官,朝臣无敢与抗者,夏言持理雄辩,敢于抗疏劾张孚敬及吏部尚书方献夫。夏言还协助世宗更定文庙祀典及各种礼仪,博得世宗的信任。嘉靖十年,夏言被提升为少詹事兼翰林学士掌院事,“直讲如故”。夏言眉目疏朗,美须髯,音味宏畅,不操乡音。讲书时,世宗听得目不转睛。这年八月,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建成,夏言随之升为礼部左侍郎,仍掌翰林院。一个月后,代替李时为礼部尚书。夏言由一谏官未及一年便拜为六卿之一,升迁之快,前所未有。嘉靖十五年十二月擢武英殿大学士,人参机务,当时李时为首辅大臣,而大政皆出自夏言。不久李时去世,夏言遂为首辅。十八年加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有明以来,臣子无加上柱国者,唯夏言始领此衔。
  继夏言出任礼部尚书的严嵩(江西分宜人),原和夏言以同乡称,对夏言甚恭谨,言遂提拔嵩以自代。严嵩内心却十分妒恨夏言,他看出夏言和嘉靖及武定侯郭勋等人的矛盾,并窥透皇帝喜怒无常的秉性,便不断进谗陷害夏言,在嘉靖面前总说夏言的坏话。夏言渐渐失去了世宗的宠信,接二连三地遭受斥责,如“稽缓敕稿之责,不遵用印记之责,入阁晏晚以及禁内肩舆(坐轿子)之责”。小有过失即蒙申斥。
  嘉靖二十一年,因“昭圣太后崩,诏问太子服制,言报制疏中有误字”,夏言被严嵩排挤去官,回江西,并在家乡贵溪象山书院建“象麓草堂”以自适。
  夏言虽于家中养病,但朝内大事多可裁决。后武定侯郭勋坐贪纵不法下狱,世宗对严嵩的贪鄙行为也有所觉察,遂于嘉靖二十四年,重新起用夏言,“尽复少师诸官阶”。同时却又命严嵩为少师,以互制。夏言在朝廷上屡次和严嵩展开激烈的斗争,制止严嵩的奸贪。严嵩所引用的私人,夏言加以斥逐。
  夏言针对河套地区三面凭河,土地肥沃,而不断入侵的鞑靼部正是据此为扰等情形,积极推荐并支持总督三边的兵部侍郎曾铣力主收复河套的奏议。嘉靖二十六年,曾铣率兵出塞袭击,取得胜利,再次提出收复河套的方略。严嵩早就摸清了嘉靖皇帝的昏庸苟安之意,力言河套不可复,由于严嵩屡进谗言,昏庸的世宗不问是非曲直,便把夏言罢官,曾铣下狱,其他支持收复河套的官员,悉遭廷杖或贬谪,从而边势大弱。不久鞑靼可汗俺答谋犯延安、宁夏。严嵩乘机激怒世宗说:“俺答合众人河套,都是曾铣开边衅所致”。于是世宗把曾铣斩首。世宗听信谗言,又欲安抚入侵的俺答,遂于嘉靖二十七年十月,把本来已被夺职放归的夏言,从行至通州的路上逮回,于京师弃市。时年67岁。
  待嘉靖之子穆宗继位,柄政祸国20余年的严氏父子终于败死。夏言家人上书伸冤,穆宗予以昭雪。下诏复其官爵,重祭安葬并追谥“文愍”。夏言有《桂洲集》18卷及《南宫奏稿》传世。
  夏言墓葬于上饶市郊(今秦峰乡)。
  第二节 道教人物
  汉
  王长 祖天师弟子。通黄老,习天文。从天师最早,同居龙虎山炼大丹。负书行歌,不交人事。既而偕至嵩山、西蜀。凡天师所游历,长未尝不侍。天师告诸弟子曰:“尔等俗态未除,其九鼎之要,惟付王长也。”后与赵升同升太乙天中。《九征志》云:王赵二真人,理第六十九福地庐山。
  赵升 附李忠 谒祖天师学道,历七试而得传秘要(事详葛洪《神仙传》,见“世家”)。后与王长随天师同日上升。宋林灵素于西洛遇道士,自言姓赵,授以神霄天坛玉书。书中有神仙变化,并兴云致雨符咒、祛遣百鬼役使万灵等法。次年,复遇于岳阳酒肆。云:吾汉天师弟子赵升也。又李忠者,蜀人,亦祖天师弟子,今上清官是其始创建云。
  唐
  刘迁 豫章大贾也。素好道,受正一箓,奉行甚谨。客金陵,暴死,既而复苏。言为阴司所摄,道逢仙吏,曰:“世人受策不能持戒,汝佩奉至诚,死期虽至,可复延二纪。”遂入龙虎山为道士,后无疾而终。
  按旧志,迁系宋人,今此曰唐,不知何据,伺考。
  宋
  王道坚 贵溪人,本宫道士。学于虚靖真君。政和( 1111-1117)间赴召,馆于太乙宫。徽宗问以轻举延年之术,对曰:“清静无为,黄帝所以致治;多欲求仙,汉武所以罔功。修炼非天子事也。”授太素大夫,号凝妙感通法师。时徽宗预知国当有厄,命禳之。对曰:“修德可以回天,〓禳之事不敢误国。”力请还山。绍兴( 1131-1162)初,高宗复召。先一日,鸣鼓集众,面举颂曰:“无心曾出岫,倦翼早知还。为报长安使,休寻海上山。”比使至,已化矣。
  石自方:字元规,鄱阳人。虚靖真君弟子也。虚靖常语以死生之变,自方曰:“吾得全于天,不知好生,不知恶死,奈何得以死哉!”虚靖曰:“不然,尔谓得全于天,天复得全于何?真宰不明,性识交炽。一真独露,万幻皆空,则天亦无所全。”自方由是有省,住浑沦庵。有与虚靖联句(见艺文)。
  祝永祜 贵溪人,本宫道士。与王道坚齐名。政和间,赐号冲应大师,知神霄宫事。时浙东盗起,将及信境。郡守请檄神兵备御。永秸曰:“无庸,盗逾常山当自还。”顷之,盗至草坪。大风昼晦,若有旗幡戈戟出没山谷间,乃宵遁。郡守以闻,加号通妙。后复召,叹曰:“太素公且将归矣,吾何往为?”称疾不赴。
  王袭明 贵溪人,紫微院道士。精于修炼,得内丹之妙。政和中,屡召不赴。授本山道正,后隐去。乾道(1165-1173)间有遇之于蜀者,计其年已百馀岁矣。
  萨守坚 蜀西河人。少有利物心,尝学医,误以药杀人,遂弃医。闻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道法,步往从之。至峡口,囊资已罄。见一道人,问守坚何所往,告以故。道人曰:“天师羽化矣。”守坚方怅恨。道人曰:“今天师道法亦高,吾与之有旧,当为作字,可往访之。”遂授以咒枣之法。曰:“咒一枣可取七文,咒十枣得七十文,则有一日资矣。”达信州,见天师投书,乃虚靖手书也。嗣天师遂授以秘要。由是道法大显。
  李珏 字双玉,崇庆州人。既得黄房公金丹之道,改名栖真,号太虚。即往武彝潜修半载,道将成,乃之龙虎山。先夕,雩坛有梦真人至者,时久旱,祈祷弗应。次日,珏至,众皆弗知。惟梦者曰:“是此人也。”众请祈雨,应时沾沛。
  李德光 安仁人。礼虚靖真君为师,修炼于壁鲁洞。创崇禧观。随真君北觐。徽宗问道称旨,敕掌河南路道教,改崇禧观为宫,升本宫提点,兼诸宫观事。
  吕惟一 馀干人。行义纯笃,能炼丹砂。绍兴间,授演法观知观,以寿终。度弟子吕保成、郑保和、李保纯。保和授本山知宫,别创寮宇,曰“存正”。保纯有文学,继授道正。弟子六人,朱与贤居本宫,构别室曰“精思”,梁与可、张希然居天圣。馀皆游方,不知所终。
  王洞章 贵溪人。师王鉴义。自幼警敏,博涉经史。工诗文,善琴弈。弱冠从鉴义入朝,即御前赐牒,与王若时同为道士。后敕授冲和大师,若时授冲隐大师。寿六十馀。度弟子蔡元久、倪元简。元久居本山,元简同冲隐居衡岳。
  郭保宁 号岫云,临川人,师王彦宽。性端直耿介,克志道法。工诗能琴,多与方外清修之士交。乾道间授本宫监宫。白玉蟾赞其真曰:“补月手段,来整福庭。嚼冰肺肝,蔚为人英。诗似貌伟,琴似人清,瞻之仰之。”岫云先生度弟子五人。周泰文居本山,黄太和居宝婺,黄泰舆等皆游湖海。
  薛洞真 字远甫,贵溪人。赋性闲雅,寡言笑,美姿致。受法于王鉴义。绍兴间知祈真观,以符药济乡邦,人多感之。弟子王元质、薛元美、李元溢,乾道间授本宫副知宫。筑别室曰“混成”。
  徐处尚 贵溪人。精于术数,尝游岷峨,以经字言人吉凶,辄中。绍兴间授本山知宫事,居紫微方丈。西南之别室曰“迎华”。弟子徐元修、杨元善。绍兴间亦授宫之道士。
  留用光 字道辉,贵溪人。师蔡元久。道貌奇古。既壮,游南岳至临川,逢一道人,自言张辅元,与偕行,行则为张负,止则为张炊。次长沙,张谓曰:“子事吾勤亦至矣。向吾慢子,观子之变,乃久而加敬。吾入蜀,有一编书授予,子其秘之。”遂去。启视之,乃天心五雷法书也。张辅元者,或谓是汉天师云。淳熙丁未(1187),衢州旱甚。郡守沈作砺夜梦神人告曰:“司江南风雨者,留用光也。”又梦黑龙蟠于城隍庙门。旦遣视之,乃用光醉卧也。遂强延祷雨,大应。作砺以闻,诏趣赴朝。道经婺之兰溪、严陵,皆以雨请,悉应如响。至钱塘祷雨又应。时年四十,尚未得牒正道士之名。孝宗即御前赐以冠服,且御书“行业清高,精诚感格”八字。赐之前后五制,授左右街都道录,太乙宫都监,号冲静先生。宁宗为出内帑帛修上清宫,新而广之。特免差徭,复为甲乙奏立长生局。许置庄田饭众,增贲旧规。嘉泰甲子(1204)得请还山。校定黄箓科仪。开禧乙丑(1205)冬,复召,谓使者曰:“归奏天子,治天下者,道德五千言足矣。山林野人,来将奚益?”明年丙寅(1206)元旦,朝真毕,与宫之士会拜。笑且言曰:“奉告珍重。”有问之者,答曰:“一念倏萌,是曰妄想。达人大观,孰来孰往?”遂口授遗表,俾闻于朝。乃升座,挥麈言曰:“自出洞来无敌手。”竟不续下句而化,七日面色如生。宁宗览表,为之嗟悼,遗香赙宣。葬于宫后之方家源,嗣其教者,为紫微派。
  易如刚 字仁甫,安仁人。道法精严,尤工诗文。嘉泰间(1201-1204)赴召。制授三茅山崇禧观左街监义,五迁至左右街都道录、太乙宫都监,赐号通妙葆真先生。理宗立,眷遇益隆。嘉定间(1208-1224)得请还山,卒。
  张希言 字真常。三十二代正应真君之孙。奉祖命度为道士,充正宫监,住持演法观。敕授冲妙大师,江州都道正,管辖洞霄宫。上清宫之毓秀院,其法派也。
  张闻诗 号松隐,贵溪人。景定间(1260-1264)敕赐观妙大师,住持本宫。先是,宫门不称,闻诗别创楼门,面琵琶峰,前临大溪。有以阴阳之说挠之者,闻诗曰:“自后吾教当大昌。山中之盛,应十倍于前也。”预作生坟于石陂渡,得石镜一,石履二。闻诗曰:“此岂吾徒履泰阶而辉耀灵之兆欤?”谓张留孙曰:“恐在尔也。”后十年,宗师在朝。元至元(1264-1294)间,诰封通真观妙元应真人。卒。
  毛允中 安仁人。景定间(1260-1264),赴召,奉敕建紫微宫,理宗御书宫榜。临终召诸弟子曰:“山中之士,于世何补?惟当修身慎行,以报君亲师耳,勉之!”言讫而终。
  张道虚 东隐院道士,素以道法显。咸淳(1265-1274)中敕治钱塘盐精。制授都道录,不就。赐号草亭先生。
  张与槎 张与年:俱张天麟之曾孙也。天麟为三十五代真君之本生父,曾摄教事。嘉定(1208-1224)中,赐号仁静先生。次子必大,子曰宗清,宗清生四子。而与槎、与年俱入上清宫为道士。与槎居栖真,与年居养素。清修雅操,时称竞爽。
  薛应常 字无无,贵溪人,混成道士。咸淳(1265-1274)间赴召,祷雨有应。授太乙宫都录。还山,授管辖。未卒前七日进表曰:“应常以烟霞陋质,叨冒圣恩,死无所报,谨奉表永诀。”上惊异,敕以礼葬。
  孔希岩 金溪人。总角从道,睥睨当世。时汤汉负人士重望,至山中纳交焉,尤与白玉蟾结契。凡游览吟咏,必与之俱。
  张元英 长沙人。景定(1260-1264)间,遇异人授以道法,令为道士。尝祷雨于乡,刻期不应。忽有神凭人语曰:“水南樟柳妖梗雨耳。”元英向空叱雷神火其柳,霹雳一声,大雨沾霈。明日有来自水南者,言雷火昨焚樟柳矣。于上清宫主黄箓醮,一人忽自缚门柱曰:“适在倪洋市饮酒,啖牛肉冒触醮坛,神缚我,急乞师解救。”元英曰:“既知畏神,神宜释之。”以水噀之而醒。其灵异多类此。
  李谨修 金溪人,崇禧院道士。咸淳中(1265—1274),授明远冲妙崇教法师,掌袁州。元至元(1264-1294)初赴召,授道录,左正一,奉敕建繁禧观,升高士,兼领天下道教事。
  黄崇鼎 金溪人。咸淳中,从三十六代天师入觐。敕掌杭州路御前西太乙宫提点。元至元间,升冲素大师,主校文籍。加冲素端靖宏教大真人,兼领道教事。
  曹监临 不知何许人。投三华为道士。常若痴呆,自谓“吾老实,当作监临人。”遂呼之,辄应。嗜狗肉,人呼为曹狗,亦应。尝摘茶醉卧园树下,唤之不醒,至日斜,住持曰:“天已晚,唤曹归吃饭。”众蹴之。起曰:“我在延平人家吃斋,何为呼我?未得终席。”人以为妄。乃出袖中生荔枝数枚,人始异之。后不知所终。
  元
  李宗老 达观院道士。嗣宗师吴全节之师。至元间,授江东道道教都提点,住持本宫。御史中丞崔或见而叹曰:“使朝廷皆得若人,何事不理邪?”旋谢宫事,卒。
  吴元初 龙虎山高士也。尝学于临川雷空山。所著诗文有《元元赘稿》《虞文靖公集》叙之,略曰:“元初服黄冠以自隐,无所营于时,故无所争于人。交游天下名士,诗文往来皆一时之盛。其言温而肆,清而容,杂而不厌。几于道者之为乎?”
  刘思敬 庐陵人。少落魄不羁,嗜酒好长生术。及长,游蜀中,从灵宝陈君受丹砂诀。行混元之法,遍历诸名山。年五十,始入龙虎山为道士,自号真空子。寻主郁和道院,炼铅汞为丹砂,服之者,疾良已。至元十八年(1281),世祖召对称旨。上苦足疾,进六甲飞雄丹,吞之而瘳。复召问曰:“卿寿几何?”对曰:“逾七十矣。”曰:“颜何童邪?”对曰:“无思无虑,勿挠其气。惟一惟纯,以守其真。”上悦,赐葡萄酒饮之,每赐辄醉,醉辄仆地而卧。上尝以真神仙称之。居八年,乞还山,赐以铜简铁笛及百衲袍之属。结八卦庵于琵琶峰右。月夜往往出坐磐石上,持铁笛吹之,依稀鸾凤鸣。二十八年八月,呼陈炼师与之剧饮,曰:“我明日将死,故与子醉别。”明日,扣门无应者,力排而入,已侧卧而逝矣。至正间(1341—1368)赠凝妙灵应真人。
  张留孙 张开府留孙,字师汉,贵溪人。少从伯祖闻诗学道于达观院。既长,修髯广颡,状貌奇古。有道人相之曰:“神仙宰相也。”至元十三年(1276),从天师张宗演入朝。世祖与语称旨。遂留侍阙下。世祖尝亲祀幄殿,皇太子侍。风雨暴至,众骇惧。开府祷之,立止。裕宗在东宫寝疾,上以为忧。命开府往护视疾,寻瘳。驾幸日月山,昭睿顺圣皇后得疾危甚,亟召开府祈祷,既而,后梦有朱衣长鬣人,从甲士导朱辇白兽行草间者。觉而异之,以问,开府对曰:“甲士导辇兽者,臣所佩法策中将吏也。朱衣长鬣者,汉祖天师也。行草间者,春时也。殿下之疾,其及春而瘳乎?”后命取所祀画像以进,视之,果梦中所见者。帝后大悦。诏两都各立上帝祠,赐名崇真宫。俾开府居之,即命之为天师。留孙固辞,乃号之上卿。命尚方铸宝剑以赐,专掌祀事。十五年,授元教宗师,赐银印。又特任其父信州路治中,寻复升江东道同知宣慰司事。是时天下大定,世祖思与民休息。开府因论黄老治道贵清静,圣人在宥天下之旨,深契上衷。及将以完泽为相,命开府筮之,得同人之豫,奏曰:“同人柔得位而应乎乾君臣之合,豫利建侯命相之事也,何吉如也!”及拜完泽,天下皆以为贤相。大德中(1297-1307)加号元教大宗师,同知集贤院道教事,且追封三代,皆魏国公,官阶品俱第一。武宗立,召见赐坐,升大真人知集贤院,位大学士上。寻又加特进,进讲老子推明谦让之道。及仁宗即位,犹恒诵其言,且谕宰臣曰:“累朝旧德,仅馀张上卿耳。”进开府仪同三司,加号辅成赞化保运元教大宗师。刻玉为“元教大宗师”印以赐。至治元年(1321)卒,年七十四。葬南山观。赐额神德宫,诏图其像,命学士赵孟頫赞之。天历元年(1328)追赠道祖神德真君。
  吴全节 吴宗师全节,字成季,号闲闲,安仁人,世居寿栎山。宋咸淳己巳( 1269),其家有泉出东楹之础润,洽之脉理,直如贯绳,上升梁间,达于西楹。乃生灵芝光彩,眩目而不坏。是岁十一月七日,宗师生,丹光盈室。生七月而能言,四岁能诵诗,七岁其叔父教之,日记千言,十岁从其兄游仙岩,有遗世之意。十三学道于龙虎山之达观堂。临川有雷空山者,深明易老,以其学著,为成书达观堂。李君宗老,宗师之师也。避舍延之,而宗师遂得以专礼受其业。年十六度为道士,从天师宗演入朝,以贞静文雅受知世祖。世祖欲易其褐而簪缨之,不可。至元二十六年(1289),奉诏祀南岳。二十八年从张留孙遍祀岳渎。二十九年赐崇真宫于浙西,奉诏宣谕江浙行省。三十一年成宗即位,召见,赐碉玉蟠螭环一。敕每年侍从行幸所司,给庐帐车马衣服廪饩著为令。元贞二年(1296),授冲素崇道元德大法师、大都崇真万寿宫提点。三年,大上清正一宫灾。与近侍驰驿,命江浙更作之。请与宫之人,各以私财佐有司之不及。四年,命有司作三清殿及观门廊庑,于崇真宫设醮庆成,上斋而临幸。五年,召天师与材,过扬州为守臣祷旱雨。至京师,为答刺罕丞相、哈喇哈孙王祷旱,又雨。八年,父母皆七十,赐对衣尚尊为寿。九年作崇真宫于安仁县,赐名曰“万寿崇真观”。十年,授江淮荆襄等处道教都提点,崇文宏道元德真人;铸银为印,曰“元教嗣师之印”,视二品;封其父克已翰林学士、中顺大夫。至大元年(1308)赐七宝金冠织金之服。仁宗在东宫所赐冠与衣贵重华异,如上所赐。从驾之东都,中秋锡宴;上顾其貂裘敝,改赐黑貂三百以为裘,缕金文之锦以为禄。三年,赠其祖鉴昭文馆大学士,封饶国公,谥文靖;祖妣陈氏,封饶国夫人。父翰林学士克已,加授荣禄大夫、大司徒饶国公;母舒氏饶国太夫人,仍赐对衣尚尊。命公归乡荣其亲。敕翰林学士元明善修《龙虎山志》成,表以进。改赐“崇真观”额为“崇文宫”。延祜元年(1314)请归,庆其父母八十寿。四年名其乡曰“荣禄乡”,里曰“具庆里”。六年饶国公讣至上京,奉敕给传奔丧。十一月,太夫人殁。十二月,开府张公观化于大都,有旨归其丧于山,百官送诸上东门外;请归执丧,不许;命弟子真人陈日新、薛元羲奉丧还。至治二年(1322)授特进上卿元教大宗师,崇文宏道元德广化真人,总摄江淮荆襄等处道教,知集贤院道教事,元教大宗师,玉章一,一品银印一。敕台司百官谕以传宗之事。三年大上清宫又灾,公率其属更作之。泰定二年(1325)加赠饶国公、光禄大夫、大司徒。自仁宗三年(1314)至至顺二年(1331),先后奉敕设醮于龙虎、阁皂、句曲三山者各三,于安仁县者一,于长春宫者二。宗师尝代祀岳渎还,成宗问曰:“卿所过郡县,有善治民者乎?”对曰:“臣所过洛阳太守卢挚,平易无为,而民以安靖。”成宗曰:“吾忆其人。”即曰,召拜集贤学士—成宗崩,仁宗至自怀孟。有狂士以危言讦翰林学士阎复者,事叵测。全节力言于李孟,孟以闻,仁宗意解,复得以老去。当时以为朝廷得敬大臣体,而不以口舌伤贤者,全节盖有力焉。又尝奏正衍圣公世袭宗法,上宋儒陆九渊语录,论时宰,不合,听吴澄去。建议侃侃,非仅以道法显也。雅好结纳士大夫,推毂善类,惟恐不尽其力。至于赈贫周急,不以恩怨异。所著诗文曰《看云集》二十六卷,揭侯斯叙以行,又删定道书类为《灵宝玉鉴》十卷。晚岁作《环枢堂画》、《先天图》于壁。题诗曰:“要知颜子如愚处,正是羲皇未画前。”御书“闲闲看云”四字赐之。敕改“崇文宫”为“龙章宝阁”,“达观院”为“玉像宝阁”。命儒臣为之记。年八十二卒。葬明成观之左山。
  陈日新 字又新,安仁人。弱不好弄,静居若思。昆弟三人,既丧父,伯氏以儒显;仲氏能治家,以为养;其母知日新志,使从师龙虎山,玩志希夷,为学日约。人莫测其所至,而其所造亦莫自知也。及至京师,好读书,不乐接世务。其居在宫中最幽迥处。庭中草木,无所剪治,花实时成,云以观化。好为诗,清丽有足传者;手校道书、丹经、大洞玉诀、灵宝、黄箓、斋科,皆极精诣。尝过杭,杭方旱,遍祷,弗应。行省丞相答刺罕候日新以为请,坐为致雨,杭人称之。又能论人生,甲子推之,以言其祸福寿夭,奇中,人异之。日新不以为事,亦未尝言也。开府张公留孙受知元世祖,肇设道教,身为大宗师,择可以受其传者。吴宗师全节大德中为天子祷祀名山,见日新于上清正一万寿宫,回告开府,遂召见,深得开府心。岁从车驾行幸察罕海,有旨祷雨,大应。授崇真万寿宫提点,封真人兼龙兴玉隆万寿宫,又领杭州宗阳宫。天历二年(1329)四月四日卒,年五十二。虞道园集与方外交三十年,最知日新。日新没,为之铭其墓。今《道园学古录》载“陈真人道行碑”是也。
  汪集虚 广信人。元守国大元帅纽林公之孙。元帅自宪宗时以兵取蜀,有大功。君少入龙虎山学道,修汉天师法,持戒甚严。饮食起居之坚苦,自其徒有不能堪。既而游青城,会大旱,吏民走以要集虚,集虚以其法立为致雨;大水,又以要之,雨立止。岁以不害疫疠鬼怪之挠其民者,得集虚指顾,皆帖息如常。集虚每出,男女老幼见之者皆拜伏车下,如见神人。自行中书省肃政廉访司,凡官府郡县,咸信尚焉。成都守陕摄度地于城中之西偏,与前守共构室处之,远近之军民商贾送竹木瓦石、金币米粟,与百工操其技自献者,四面而至矣。构宫广若干亩,制屋为殿者二,一祠“天帝”,一祠“汉正一天师。”为堂,为圆庵及东西屋,以居修真者。而所居曰“草堂”,为屋若干间,门庑庖滔库庾悉具。经始于延祜元年(1314)二月,成于三年八月。翰林学士虞集,被旨岁祀江渎还,以其事告吴宗师全节。宗师曰:“此吾龙虎山中学道弟子也,西游青城十馀年矣。”未几,成都守臣上其事,集贤院以闻,敕赐名成都路正一宫,命翰林学士虞伯生集为记。文载伯生集中。
  薛元羲 字元卿,号上清外史,贵溪人。为学宏博,好古书。尤工于诗,四方传诵。风日清美,辄赋诗以自娱。虞道园称其诗有飘飘然凌云之气。延祜中(1314-1320)制授渊德致虚辅教真人。张开府卒,与陈日新奉丧还,卒。所著有《上清集》。
  陈义高 张开府留孙弟子。授大都崇真万寿宫提点。卒,追赠粹文中正明教真人。
  刘致和 字立中。本儒家子,为上清宫道士。筑室于仙城之下,面象山作楼三间,藏书万卷,颜曰“本心”。焚香读书其中,倚然自远。吴草庐为之记。
  张嗣房 张留孙之徒孙也。恢廓慷慨,刚直自立。人有过,辄面折,人有急,周之无吝。好读书,能诗。建元禧观于仙岩之阴。从留孙入觐。仁宗授体道通元渊静法师,主潭州路岳麓宫。泰定三年(1326)卒。
  李奕芳 偕嗣宗师吴全节在朝。大德中(1297-1307)授明远冲妙宏教法师、南岳庙提点,兼潭州路衡山昭圣万寿宫、寿宁观住持提点。
  夏文泳 贵溪人。达观院道士,吴全节弟子也。砥砺清节,树立峻整。赵文敏拟之以陶贞白,侍武宗于东朝。大德间敕建元成宫以居之,升元成文正中和真人、江淮荆襄等处道教都提点,赐银印,视二品,领天下道教事。
  吴与顺 紫微院道士。好修勇退而乐于为善。鬼谷山洞真观倾圮已久,与顺与其徒金兰重修之。又筑天乐道院于观之东,涤烦亭于观之外。有郑万休者,家故儒也,闻与顺名,往从之,为弟子。
  毛颖达 达观院道士。偕吴全节祀岳渎,授纪素宏道冲妙法师,上都崇真万寿宫提点。皇庆初(1312),加正德宏仁静一真人。与马祖常、揭曼石、陈敬交,三人集中各载“送毛真人还龙虎山”诗是也。
  孙景真 字德宏,号文轩,贵溪人。崇禧院道士。大德中从天师入朝。授通真凝妙宏道法师,掌真元宫提点。延祜间(1314—1320)奉敕建崇禧宫,升高士,兼领道教事。尝铸大钟,起钟楼,施田益宫中。
  余彦纲 字叔纪,福建人。有文学。大德中(1297-1307)作道藏室于上清宫,复买田以食其众,且备修茸。
  金蓬头 号野庵,永嘉人。游龙虎山,居先天观,复构蓬莱庵于圣井山。每风月良夜,露坐磐石上。蛇值其前,悉逶迤避去。岁旱,叩井召龙与语,龙出听,逾时渐小,跃入神中,复腾奋入水,雨随滂沛。后隐武夷山。人以毒药饮之,凿地伏而吐出,今名吐丹井。方方壶、殷破衲、李西来皆其高弟也。
  赵元阳 安福人。初习进士业,梦神语曰:“汝神仙中人,何必求尘世利达。”遂弃家学道龙虎山,得金蓬头内外丹诀。洪武初,遍历名山,还谒冲虚天师。天师礼敬之。上清学者多师事焉。后于云都紫阳观尸解去。诗词若干篇行于世。
  何斯可 张嗣房之徒也。嗣房建元禧观,未成而化,斯可继葺之,复买田以饭众。至正中(1314-1368)授明素通元隆道法师。
  汪道一 世为龙虎山人。学法于金蓬头。与人祛邪治病,无不灵验。元末往盱江,岁旱祷雨,穴地而坐,烧松烟为云,须臾雨大注。远近争迎。乘竹兜,从歌童数十,所过处雨辄随之。时以火烧砖抚身,自谓以补真阳也。后结庵金船峰,或数日不食,或一日累食。忽谓众曰:“予归矣。”端坐而逝。
  张彦辅 龙虎山道士。从吴全节学道。妙龄逸趣,特精绘事。虞道园尝见其作《江南秋思图》,赋诗曰:“石壁苍松含爽气,江沙翠竹弄晴晖。”然自矜贵,人罕得之。虽游从之久者,不能强求也。鲁国长公主,好名画,以自娱玩,欲得其画,而彦辅终不肯。尝为方方壶作《圣井山图》,危太仆为之序。
  蒋雷谷 字同寿,贵溪人。幼游上清宫,叹曰:“凡骨岂能居此?”即投洞观院,礼练太素为师。元教秘法悉得其传。后游蜀得掌心雷秘。明洪武(1368-1398)初,授神乐观知观。寻升五音都提点。永乐(1403-1424)初还山,度弟子颜福渊、吴嗣育。
  明
  张友霖 字修文,明远院道士。洪武初赴召,授教门高士,寻升提点,掌大上清官诸宫观事。
  张仲毓 龙虎山道士。嗜学,工诗,尤善鼓琴。
  李仲冶 号了庵,龙虎山道士。闻祝直清创陆文安公祠于其里,从之游,忽觉有省。一日,往金溪会黄殷士,讲学于半山,相与剧谈本心之说,一座尽倾。咸曰:“此小鹅湖也。”
  吴葆和 明远院道士。洪武初授道录司左至灵兼朝天宫住持。
  林靖乐 字纯素,福建闽县人,崇禧院道士。永乐初赴召,授道录司左演法,加武当、太岳、太和山大圣,南岩宫提点,都督武当事。
  方从义 字无隅,号方壶,贵溪人。出家于混成院,学仙于金蓬头,结社于张孟循、卢伯良。工诗文,善古隶章草,而画尤冠绝一时。写山水极潇洒,兴之所至,不问姓名,亦漫与之。否则,虽一笔不轻焉。故传世者不多。尝言:“居庸、太行,天下之严险,其雄杰奇丽,皆古之名画,余所愿见者,今皆见之,而有以慊吾志,充吾操。吾非若世俗者区区而至也。”李存称之曰:“方壶盖学仙之颖然者,由无形而有形,虽有形而终于无形。画能如是,其至矣乎。非仙者,孰能与于斯?”真人张宇初亦称之曰“壶仙”云。
  卢大雅 贵溪人,混成院道士。工诗,有《石矼樵唱》。其“舟中寄散木张外史”诗云:“棹郎催蹋春溪舫,阻我辞君散木亭。江水未应春去涨,乡山偏向别时青。烟波钓艇新冲雨,河汉仙槎旧犯星。输与仙都吉居士,一帘山雨听鹅经。”顾元言云:“大雅为张外史所知,定非庸人。”
  刘渊然 赣县人,祥符宫道士。有道术,清静自守,不干世事,故为累朝所礼。真人张宇初之道术,其所授也。
  傅同虚 字虚堂,崇元院道士。以道法著名。洪武初,授格神郎、五音都提点、左正一仙官,主领神乐观事,掌天地坛事。卒,赐祭葬。
  曹大镛 字希鸣,仙隐院道士。洪武间(1368~1398)赐号光岳先生,授道录司左演法。道法为当时所称。
  祝元衍 号丹阳,贵溪人,上清宫道士。能大字。
  张迪哲 字如愚,号朋山,福建长乐人。篆隶书俱精。洪武十七年(1384)为上清宫提点。
  邓景韶 三华院道士。永乐中,授道录司左演法。奉敕改“芝山堂”为“楼碧堂”,御制诗并额以赐之。
  吴伯理 号巢云子,龙虎山道士。永乐中(1403~1424),任上清宫提点,随四十三代真人访张三丰,遂入蜀,居鹤鸣山。博通经史,工诗文,精篆隶,亦能作枯木竹石。
  欧阳楚翁 字无尘,龙虎山道士。善画山水、枯木竹石、墨梅花、四时之景,尤工画龙。
  周愚 字蕴古,与吴霞同为龙虎山道士。俱善画龙。
  张留绅 龙虎山道士。有诗见临川胡琰《大明鼓吹》。
  连克章 金溪人,学道浴仙观。成化(1465~1487)初赴召,授道录司左至灵,加太常寺寺丞,升太常卿钦差取经。卒于京。
  王绍通 字用之,金溪人。大司徒禹锡之后,出家凤栖院。道法灵应。天顺间(1457~1464)赴召,赐冠剑法衣,圣眷优渥。四十六代真人请绍通还山论道,待以师礼。授赞教兼掌真人府法箓都提点。
  操克宏、颜福渊、黄嘉佑、龚继宗 操克宏,佑圣院道士。颜福渊,洞观院道士。黄嘉佑,繁禧院道士。龚继宗,紫微院道士。宣德九年(1434),同被召。奏对称旨,俱授道录司左至灵。
  李伯芳 洞观院道士。以传道致一真人邵元节,赠宏范真人。
  黄太初 邵元节之师也。嘉靖间(1522~1566),追赠清微安恬养默抱一履和守顺凝虚体元翊教真人。
  段文锦 字素练,安仁人,洞观院道士。道法显应,祈祷如响。成化间(1465-1487)赴召,廷对称旨,授真人府赞教。
  周应瑜 字恒夫,凤栖院道士。成化间敕授赞教法箓都提点。号明诚文节先生。所著诗文曰《皆春集》。
  邵元节 字仲康,号雪崖,安仁人,达观院道士。从其师范文泰、李伯芳、黄太初,咸尽其术。宁王宸濠召之,辞不往,放浪江湖间。嘉靖三年(1524)征入京,见于便殿。雨雪愆期,祷有验。授清微阐教辅国妙济守静修真凝元衍范志默秉诚致一真人,统辖朝天、显灵、灵齐三宫,总领道教。锡金玉银象印各一。有事南郊,命分献风云雷雨坛。赐紫衣玉带,敕建府于城西。岁给禄百石,以校尉四十人供洒扫。赐庄田三十顷,蠲其租,又遣中使建道院于贵溪,赐名仙源宫。乞还山,舟至潞河。命中官迎入,赐蟒及阐教辅国玉印。先是,以皇嗣未建,数命元节修醮,以夏言为监礼。使文武大臣日再上香。越三年,皇子叠生。上大喜,数加恩,眷拜礼部尚书,赐一品服。十八年八月,上躬视显陵,元节留京师。一日晨起,召其徒语之曰:“我殆将逝矣,安得走行在一见皇帝耶?”言讫卒。帝为之恸,赠少师,赐祭十坛。遣中官锦衣护丧还。有司营葬,用伯爵礼。礼部拟谥“荣靖”,不称旨。再拟“文康”,帝遂兼用之,曰:“文康荣靖”,追赠三代及师皆真人。所著有《太和文集》。
  邵启南 号小溪,元节侄也。学道仙源宫,从元节入朝授道录司左正一,寻升太常寺丞,再授中宪大夫,本寺少卿,加一品服。
  陈善道 号石泉,南昌人,仙源宫道士。嘉靖间从邵元节入朝。授道录司左正一,寻授清微演教崇真卫道高士,掌道录司事。元节卒,赐太和府以居,并八里庄。又赐一品服,兼朝天、显灵、灵济三宫住持。
  王用佐 安仁人,浴仙观道士。嘉靖中(1522~1566)从邵元节入觐。上嘉其忠诚,授元福宫住持,赐八里皇庄。
  张定汉 贵溪人,紫微院道士。嘉靖初,授本宫提点。奏请重修上清宫庙宇。
  陶隐贤 安仁人,浴仙观道士。嘉靖初从四十九代天师入觐。授上清宫提点,申明旧制,奏免差徭。
  吴尚礼 馀干人,达观院道士。偕邵元节赴召,授道录司左至灵,升左正一。卒于京。敕归葬。
  王时佐 号独峰,安仁人,达观院道士。授道录司左正一兼龙虎山大上清宫住持,寻升高士。
  方定相 号一山,余干人,达观院道士。偕师王时佐赴召,上爱其文雅,授道录司左至灵,升右演法。
  邓贵甫 进贤人。能诗,成一家言,有集传世。
  朱俊卿 金溪人,浴仙观道士。精于道法。岁旱请祷,无不响应。
  罗日文 精思院道士,道法为时推重。河南伊王召论道要,临还赠文以宠其行。
  欧阳彦富 安仁人。岁大旱,金溪令礼延祷雨,刻期沾沛,结幡示应,民咸感之。
  周济世 贵溪人,混成院道士。神宗时,为法策局提举。道法日显,岛帅、毛文龙及唐藩先后延致论道修醮。既复游蜀,留保靖司者数年。归而卜筑先天山以老焉。
  何海曙 字四和,安仁人,混成院道士。崇祯间(1628~1644)入觐。沈相国尊重之,待以师礼。任本宫提点。五十三代真人尝访道焉。
  清、民国、当代
  高惟泰 字凌云,环秀院道士。为上清宫提点。年八十馀,随五十三代真人入觐。值著勒拖亲王病,有邪为祟。世祖章皇帝命惟泰出口治之,日驰三百里至其地。飞符驱治,王疾顿瘥。复命赐银币,还山。年九十卒。
  何其愚 字特生,安仁人,海曙侄也。出家紫微院,性耿介,不苟取与。时巡抚董公尊重之,尝以千金为寿,其愚却不受。尤亢直,遇事无所回避。五十四代真人之少也,遭家多难,其愚为之维持调护,以迄成立。真人年十六,例应袭爵,而地方大吏沮格不以闻,其愚走京师,诉于礼部。其言慷慨悲激,闻者皆为感动,而真人竟以此得袭。上清宫门楼毁,其愚募修之。真人《世家》自五十代后无续辑者,其愚私集五十代至五十三代事迹为一册,今《世家》赖之得以传其事焉。年九十三,无病卒。
  周大经 字子篆,南城人,三华院道士,妙正真人娄近垣之师也。明习五雷正法、诸家符秘,任本宫提点。好行其教于四方,度弟子数百人。江浙间羽士之精于道法者,不问知为大经弟子也。苏郡之潘元硅允章、松郡之邱从高天山二人,道法尤为苏松之冠,并伊弟子云。年七十卒,葬富潭。
  (以上据清娄近垣编著的《龙虎山志》卷七“人物”照录)
  娄近垣(1689~1778) 字三臣,号郎斋,松江娄县(今上海市松江县境)人。其祖、父皆道士。娄近垣自幼就在龙虎山学道,拜提点周大经为师。娄“冲龄昧道,涉爰云松,至性精虔,博综符箓”,对道教理论,道规道法有很深的造诣。雍正五年( 1727)随55代天师张锡麟例觐人京,八年(1730)授四品龙虎山提点钦安殿住持。十一年敕封妙正真人,赐大光明殿开山正住持。乾隆继位,封通议大夫,食三品俸,掌道篆司印务,住持北京东岳庙。清代正一道士中,娄近垣著作最丰,其中有重修《龙虎山志》16卷。
  汪月清(1888~1962) 谱名汪彩和,贵溪上清人。出身道教世家,其先祖汪道一为30代天师张继先的法官,以后代代相继,形成“张不离汪,汪不离张”“汪无张不灵,张无汪不显”的道医结合关系。故月清从小跟父亲既学《道德经》又学医术,尽得家传。长大后,精于道法道术,特别是符法,兼通中医。被63代天师张恩溥聘为法官,经常随天师外出建醮作法,时而亦自率弟子在外做法事,时而亦自率弟子在外做法事,闻名于当时。新中国成立后,负责天师府文物保护工作。1956年11月,作为正一派代表应邀参加了在北京西苑饭店召开的中国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会议。同年,任江西省政协委员。1957年4月中国道教协会成立,当选为副会长。并和会议代表一同与朱德委员会长合影。嗣后主动承担天师府的经书资料搜集整理工作,积极贯彻第一届全国道协会议精神。1962年,当选贵溪县人民代表。同年8月病故,年74。全国政协、道协来信吊唁。丧葬费由中央拨付。
  曾习勤(1897~1968) 法名宏省,贵溪余家乡人。天师府法官。生于道士世家,父亲曾仁修,乃62代天师张元旭授箓法师。习勤自幼习儒,及长随父习天师道法。民国8年( 1919) 22岁,随父拜谒祖庭天师府,蒙62代天师亲授法箓。后被63代天师聘为法官,常随天师外出建醮作法,祈福禳灾,足迹遍及沪、浙、闽、鄂等地。民国38年2月天师去台湾前曾邀他一同前往,他因不愿背井离乡而未同行。1957年4月中国道协成立,当选理事。1961年11月在第二次全国道协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理事。同时任江西省政协委员、贵溪县人民代表,为保护上清宫和天师府文物作出一定贡献。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1980年改正。“文化大革命”中,1968年被迫害自尽,年71。
  何灿然(1920~1996) 法名鼎焕,贵溪人。幼习儒,兼悉儒、释、道及百家之言。11岁过继给叔父何贯臣(正一派道士、民间知名高功)为子,13岁从其学道,20岁人天师府授职(高功法师),熟谙道教斋醮科仪,在道教界享有声誉。1949年后,在家务农。1982年参与抢救、整理正一科仪道乐,并组织12名民间老道长举行正一派科仪演奏活动,受到道教界好评。1989年5月,重返天师府,任授箓传度师、高功、法师,培养了一批青年道徒,现天师府的道士大多是他的弟子。1994年,被选为龙虎山道教协会副会长。1996年5月8日因患脑溢血病仙逝,享年76岁。
  汪少林(1915~1994) 贵溪人。16岁从父汪星辉学道。22岁从师于名道邓鹏程和黄辉臣。27岁求学何贯臣名下,后转拜天师府著名法官汪月清为师。1949年后在家务农。1985年重归天师府,主要教授青年道徒演法。曾任授箓传度师。1994年病故,年79岁。
  汪德文(1924~1983) 上清人,汪月清三子。小时随父学医,结合老子的医学理论研究中草药,游历龙虎山、大上清宫,“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1982年10月28日,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道教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回来后,举荐天师后裔到北京白云观深造,并根据自己的记忆,整理写下17张稿纸寄往北京,题为《上清与张天师》,就上清宫附近的名山岩洞、老子的医学理论和分解,张道陵的祖公张良与黄石公、中国道教的始由及其作用,汪家与张天师的关系等作了简要说明,为龙虎山的旅游业发展、天师府的修复提供了文字依据。至今天师府的楹联、布局修复也是依据汪德文的记忆而还原的。
  1983年3月,汪德文在上清病故,时年59岁。
  第三节 当代地方人士(以出生年月为序)
  张青剑(1922~2006) 道号“柔弱”。河南洛阳人。大学文化。
  1949年随人民解放军南下。贵溪解放后即任县税务局局长。20世纪90年代初受聘于龙虎山嗣汉天师府,同年人道,从事道教文化研究,多有心得和建树,先后协助天师府主持张金涛道长完成了《中国龙虎山天师道》、《道教文化管窥》、《道教祖庭嗣汉天师府》的编纂工作。1998年4月担任天师府民主管理委员会第一届主任,2001年任第二届管委会顾问,成为较早参与天师府重建工作的老道长。
  张行之 1925年2月生于上清镇,系63代天师张恩溥侄子。民国37年(1948)毕业于江西省立贵溪师范学校,1949年参加教育工作,1986年退休。多年来,热爱业余创作,担任《鹰潭日报》、鹰潭广播电台、鹰潭电视台、《贵溪报》通讯员,10多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多篇新闻通讯被评为好新闻。《情洒青山》一文,荣获《中国林业报》全国征文三等奖。1984年首次教师节,荣获江西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1994年加入鹰潭市作家协会,1995年加入江西省民俗研究会,1996年受聘为贵溪县政协文史撰稿员,1998年,荣获文史撰稿二等奖。
  2001年,专著《龙虎风情》一书出版。文革后期把家中珍藏的天师道两件珍贵文物送给天师府,一件是乾隆皇帝御赐的金匾“教演宗传”,另一件是明代著名画家蒋予检的“墨兰”。
  倪金生( 1928.11~2000.) 上清镇汉浦村人,唐奉化郡王倪亚后裔。幼年读过三年私塾,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任乡干事、乡办公室主任、中共上清镇委副书记等职。1974年任贵溪县鱼塘乡(现龙虎山镇)办公室主任。1979年配合贵溪县文化馆收集整理龙虎山传说故事,1982年参与贵溪县人民政府组织的龙虎山风景名胜资源普查,并率先在龙虎山仙水岩组织开发水上旅游,退休后又参与嗣汉天师府的维修与开放工作。倪金生曾先后任鹰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和顾问,先后搜集整理编撰了很多与龙虎山张天师有关的文稿。其中传说故事《龙虎山》、《莲花石》、《仙桃石》(与熊少达、谢才胜合作,笔名:倪少才)1980年被《民间文学》刊用,同年《莲花石》被译为日文在《人民中国》杂志发表,1984年该篇故事获江西省人民政府庆祝建国35周年文艺创作一等奖。
  傅才胜 民国22年(1933)7月23日在上清镇泉源村一个雇农家庭出生。上清第三中心小学高小毕业。1951年人青年团,195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解放后在泉源村任村文书,1950年6月任上清区桂洲乡民兵指导员(不脱产)。1951年11月在上清区人民政府脱产正式参加革命工作。历任上清区人民政府统计干事,贵溪县人民法院书记员;中共贵溪县委组织部统计、组织、干部干事;贵溪县人民委员会人事科科长;中共贵溪县塘湾区委副书记兼区人民政府区长;中共上饶地委肃反办公室专职干部;中共贵溪县委候补委员、县委文化部副部长;中共贵溪县委候补委员、贵溪县人民委员会办公室主任;中共贵溪县委委员、共青团贵溪县委第一书记;中共贵溪县委委员、县委办公室主任;中共贵溪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中共贵溪县委常委、上清区工委副书记兼耳口公社书记、上清公社书记;中共贵溪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1977年11月调任中共乐平县委常委、县革委会副主任;1980年12月当选县人民政府常务副县长;1984年3月起任乐平县第八届、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90年3月任政协乐平县常务副主席;1992年乐平撤县设市,任乐平市政协正县级调研员;1994年8月退休,现任政协乐平市老委员联谊会常务副会长。
  吴样才 1938年生,上清人。大学文化。高级工程师。历任景德镇制冷设备厂厂长(华意电器总公司前身)、华意电器总公司总经理、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西华意电器集团董事长(副地厅级),华意电器总公司党委书记,是省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市企业家协会会长、连任江西省第六届和第七届政协委员、中共江西省第十次党代会代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制冷工程学会常任理事,是景德镇陶瓷学院兼职教授。自1990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历年来荣获“中国机械工业优秀企业家”、“全国机械工业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江西省优秀企业家”、“江西省劳动模范”等70多项殊荣。2000年后一直担任景德镇市政府参事。
  何宝湘 贵溪上清人,1941年9月出生,初中文化。先后担任过上清镇街道主任、贵溪县人民法院上清法庭人民陪审员。系贵溪县第八、第九届人民代表。贵溪由县改市后,又当选为贵溪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并当选为多届上清镇人民代表。龙虎山旅游开发初期,何宝湘于1984年率先在上清至仙水岩开展竹筏旅游,任上清旅游竹筏公司负责人。他经营“醉仙楼酒店”,因热情豪爽,结交了很多文化界人士及社会名流。他爱说爱写,对龙虎山一带的民情风俗颇为了解,被江西省民俗学会吸收为会员,并当选为鹰潭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主要作品有《乾隆与天师》一书。
  蔡卫东 1954年2月出生,上清人,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中共鹰潭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蔡卫东多年来,一贯关心支持家乡建设,全心全意致力于鹰潭市的财政工作,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强化财政监管,主导和参与了会计委派、政府采购、工资统发、部门预算和农村税费等多项财政改革,全市财政收入快速稳定增长,财政活力进一步增强,多次获得省、市先进工作者、先进个人和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认真撰写了10多篇关于鹰潭市财源建设、财政改革和财政监管方面的调研报告,其中《铜经济对我市财政收入的影响及对策》一文,先后荣获“把鹰潭建成我国新兴铜都”研讨会优秀论文二等奖、鹰潭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和江西省第三届财政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孔繁员 1954年2月出生于上清泥湾村,中共党员,1972年从贵溪上清林场入伍,1977年恢复高考后考入江西师范大学,分配在鹰潭二中任教,嗣后又调入环保部门工作,1986年调入金融系统工作,从科员到科长干起,2004年4月任建设银行鹰潭分行副行长、党委副书记。
  杜德春 1958年2月18日(正月初一夜)出生于上清镇,祖籍浙江东阳。6岁启蒙,就读上清小学,中学就读鱼塘中学;初中毕业后,学医、行医6年,就职贵溪县上清镇卫生所;1979年9月考入江西大学中文系学习;1983年8月大学毕业,分配至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工作,任干事、副主任科员;1988年6月任中共贵溪县委宣传部副部长;1989年8月调任中共鹰潭市委办公室工作,历任科长、办公室副主任、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市委秘书长等职;1998年12月起任中共鹰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傅志刚 1960年11月出生,上清镇泉源村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政法大学研究生。1978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曾当过战士,从少尉、中尉、少校、中校、上校升至大校军衔,历任团电影队放映员;军政治部文化处电影队队长;空军第一研究所(师级单位)政治部组织科干事、副科长、科长;空军装备部政治部组织处副处长、保卫处处长、组织处处长;现任空军装备部政治部大校副师级研究员。
  张继禹 1962年9月25日出生于上清古镇,天师后裔,大专文化。1983年被选荐到北京中国道教协会道教知识专修班学习,毕业后以品学兼优留北京中国道协工作,为图书管理员。1986年中国道教协会召开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常务理事兼第一副秘书长。1987年再人中国道教学院道教知识进修班进修。1992年在中国道协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常务理事兼第一副秘书长,并任《中国道教》主编至今。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道教协会研究室主任。1996年10月参加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习。1998年在中国道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第一副会长,兼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1999年国庆50周年大典应邀出席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台就座。2001年10月当选为江西省第一届道教协会会长。2005年在中国道教协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上再次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第一副会长,兼中国道教学院副院长。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七届、第八届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2000年7月在第九届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一次全委会上当选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2001年春被入选为“可能影响21世纪中国的100名青年人物”之一。2003年春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2004年3月当选为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
  主要著作有《天师道史略》《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1997年开始,历时6年之久主持编修国家“十五”重点古籍整理项目——《中华道藏》。参与编撰《道教知识手册》《道教文化丛书》、《道教大辞典》,发表论文多篇。先后出访意大利、英国、日本、塞浦路斯、哈萨克斯坦、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多次率团赴我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进行友好交流。参加过“世界宗教和平会议”、“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会议”暨“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首脑会议”、“世界信仰与发展会议”、“宗教与文化”世界会议、“第一届世界与传统宗教大会”、“中国宗教界世界和平问题研讨会”等会议,并作演讲。
  在繁忙的工作中,他还经常回到鹰潭,一直十分关心和支持宗教事业和家乡建设,特别是对龙虎山天师府的建设与正一祖庭的道教事业的发展给予极大的关心和支持。
  薛冰峰 1963年3月出生,上清镇渐浦薛家村人。1979年12月入伍,历任战士、文书,军校学员,管理排长,助理员,学员队长,副科长,科长,部长等职务。先后取得解放军南昌陆军学院中专文凭,福州大学经济管理专业大专文凭和解放军军事经济学院军事财务本科文凭,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军队管理学研究生进修班毕业。连续多次受到上级嘉奖,多次被部队党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因成绩显著,曾荣立三等功一次。现任南京军区73630部队后勤部部长,部党委书记,上校军衔。
  张金涛 贵溪人,1964年生,大学文化,系道教张天师的血胤后裔。1983年人中国道教学院学习,毕业后回到天师府从事道教工作。1986年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理事,同年当选为江西省政协委员。1987年任天师府主持,同年当选为鹰潭市政协常委、市人大代表、江西省青联副主席、中华全国青联常委。1991年,被授予“大法师”称号。1992年在中国道协第五届代表会议上当选为常务理事。1994年被推选为龙虎山道教协会会长,同年被美国夏威夷中华文化大学授予“道学硕士”学位。2001年任天师府管委会主任,连任中国道教协会常务理事,同年当选为江西省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鹰潭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市台湾同胞联谊会副会长。2003年3月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同年,当选为鹰潭市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月湖区政协副主席。2005年2月,鹰潭市道教协会成立,当选为会长。6月,出席中国道协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当选为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并出任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
  20余年来,他致力于天师道文化的抢救、恢复与重建,先后主编《中国龙虎山天师道》《张天师传奇》《道教文化管窥》《道教祖庭——嗣汉天师府》《留侯天师世家注》等书籍,参与编辑了《龙虎山道教音乐谱集》《天师道音乐磁带》及天师府风光VCD光盘。同时,在《中国道教》及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10余篇。
  多年来,他以其特殊的身份,广结善缘,募集资金,先后主持修复了天师府内绝大部分建筑,使其恢复并超过了明清鼎盛时期的规模;重新组建了天师府道乐团,数次率领天师府道乐团出访东南亚各国及台、港、澳地区,使天师府的道教法务成为连接海内外道缘的纽带。从1991年以来,每年主持道教授箓科仪,为海内外正一弟子授箓近2000人。2005年10月,广邀海内外11个国家和地区的高道大德、知名人士千余人,举办了规模空前的“嗣汉天师府建府900周年庆典”和“两岸三地护国佑民世界和平大法会”,影响广远。
  王富生 1967年8月出生,大学文化,中共党员,上清人,现任贵溪市人民政府助理调研员、市长助理。
  历任贵溪县上清中学教师、团总支书记;贵溪县陶器厂(普钙厂)厂长助理;贵溪县建材公司政工干部;贵溪县西窑乡副乡长;贵溪县(市)古港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贵溪县罗河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贵溪县古港乡党委书记、人大主席;贵溪市雄石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贵溪市雄石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贵溪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周坊镇党委书记、镇长;2004年10月至今,任贵溪市人民政府助理调研员、市长助理、周坊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
  蔡江 女,1968年3月出生,上清人,研究生学历,中共党员。现任中共余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鹰潭市青联第四届委员会副主席。曾任贵溪市(县)雷溪乡副乡长,白田乡乡长、书记、人大主席及贵溪市科委党组书记、主任等职务。2000年8月调任余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2002年8月改任余江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先后获鹰潭市“先进乡镇党委书记”、江西省“三八”红旗手、全省妇女环保先进个人、全省妇女界抗洪救灾先进个人、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2000年被评为鹰潭市第五届“十大杰出青年”。曾当选为鹰潭市第四届人大代表,鹰潭市第五届党代表、人大代表。
  李希 1968年8月出生,上清镇泥湾村上李自然村人。研究生学历。1989年8月参加工作,1994年10月加入民革。现任润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董事长兼院长,并担任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广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江西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广东省政协委员、民革广东省委会常委、民革广东省委会孙中山书画社社长、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广东省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广东省青年商会会长、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理事、广东省青年志愿者协会副理事长、广东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央团校)客座教授、中国管理科学院特约研究员等职务。2000年及2005年李希作为民革全国先进个人曾两次受到民革中央的表彰,2005年被评为江西省劳动模范。
  李希积极参与及支持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捐赠“希望工程”并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设立“李希自强之友助学金”,累计资助300多名同学完成学业;为方便家乡父老生产致富,捐资60万元修建长达6公里的公路,在江西鹰潭市上清镇泥湾村捐资建设高阳小学;2002年,被授予“广东希望工程十周年贡献奖”。
  在短短10年里,李希就将他所属的润都集团发展为涉及新药研发、制造、销售、教育产业、酒店业、文化传播事业及国际贸易等领域的多元化企业。
  罗先有 1970年6月出生于上清,大专学历;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1997年创建鹰潭市鼎先旅游实业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兼董事长。
  20世纪80年代,罗先有在上清河中打渔、放排;1994年,办起了竹凉席加工厂,小小竹席厂,掘来他事业上的第一桶金;1997年他在上清河上搞起了私营的皮艇漂流,因为经营有方,两年后先后兼并了两家公办旅游公司——上清泸溪竹筏公司、上清竹筏公司,企业规模迅速壮大。
  2003年,他办起了冷水大峡谷漂流。冷水大峡谷有华东第一峡谷之称,全长达20公里,相对落差120米,可供漂流的河段有近8公里。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冷水大峡谷漂流引起了许多人冲浪、探险的兴趣,年接待游客量大幅上升。
  罗先有在上清河旅游业发展上激情创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先后当选为鹰潭市工商联执委、鹰潭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理事;贵溪市第二、第三届政协委员;鹰潭市第五、第六届政协委员。
  第四节 景区主要负责人(以任职先后为序)
  黄水龙 生于1941年8月,江西余江县人。1984年3月调鹰潭市负责龙虎山风景名胜区开发建设的筹备工作,同年11月任龙虎山旅游开发公司经理、党委书记(副县级);当时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与旅游开发公司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
  黄水龙在龙虎山工作的6年中,完成了龙虎山风景名胜资源普查工作,主持编写出了3万多字的文字资料,拍摄照片1000余张,测量地形图20平方公里,请省电视台拍摄龙虎山风光片4部,请各种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了“龙虎山地质考察报告”、“龙虎山水文气象报告”、“龙虎山环境质量报告”、“龙虎山古树名木调查报告”。请同济大学园林系司马铨教授等完成了100多平方公里总体规划和4个景区的详细规划。完成了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资料和龙虎山风景名胜资源汇编,1986年上报建设部申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88年8月,龙虎山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为龙虎山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丁闪亮 1945年5月出生,江西贵溪人,1964年6月参加工作,1972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先后在贵溪文化工作队工作、在部队服役、任贵溪采茶剧团副团长、贵溪新田公社党委副书记、贵溪县鱼塘公社党委书记,1983年12月至1989年9月任鹰潭市纪委常委、纪检处长,1989年9月至1993年5月任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局长(副县级)。
  在主持龙虎山工作4年中,请江西省规划设计院调整完善龙虎山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小景区由4个增加到6个。扎实开展旅游产品开发,1989年由同济大学陆敬严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程贞一教授会同江西省文博系统组成“中国悬棺研究”课题组,对龙虎山崖墓悬棺进行专题考察研究,初步揭开崖墓悬棺千古之谜,最后在龙虎山当地请了5位采药农进行了悬棺仿古吊装演示,自此一直将这一表演作为旅游产品展示给游客观赏;积极宣传龙虎山,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成功地举办了第一、第二、第三届中国龙虎山道教文化活动周。1992年被评为全国风景名胜区系统先进工作者。致力于理顺龙虎山管理体制,提出了按景区总体规划实行区域管辖和责、权、利相统一的“三位一体”的管理体制,并于1993年5月由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关于理顺龙虎山管理体制的决定》,从此开创了龙虎山新的一页。现为龙虎山景区助理调研员。
  李志坚 1955年2月出生,江西贵溪人,1972年参加工作,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于江西大学中文系,曾任中共贵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现任鹰潭市科技局局长、党组书记。
  自1993年至2004年在龙虎山景区主持工作,任景区党委书记、局长等职。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带领景区的广大干群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一是理顺了体制、组建了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局(后更名为龙虎山景区管委会),形成了一个三位一体,职权分明,相对稳定完整的经济区域;二是开展了大规模的景区建设,通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市政府拨款、景区贷款、招商引资和其他部门的投资,用于景区的基础设施、接待设施和景点建设,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旅游线路;三是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年接待量与收入均以两位数增长,经济产业链不断延伸。通过积极的市场营销,龙虎山知名度日益提高并成为华东地区的热点旅游景区之一;四是景区经济和社会得到全面发展。
  卢越明 1958年12月出生,浙江淳安人,1980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物理系,2001年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现任鹰潭市审计局局长、党组书记。曾担任过上饶师院物理系教师,贵溪县政府办公室秘书,鹰潭市委办公室副科长,贵溪县高公乡、雄石镇党委书记,贵溪县委办公室副主任、机要科长、主任,鹰潭市乡镇企业局副局长等职。1996年至2001年担任龙虎山管委会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在龙虎山工作期间,通过招商引资和争取上级财政、国债资金支持,显著地改善了龙虎山公路、游步道、景点、宾馆、公厕等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加强旅游行业管理,加大公众宣传和旅游推介力度,成功举办4届道教文化旅游节,大大地提高了龙虎山的知名度,促进旅游人数和旅游产业迅速发展,使龙虎山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佐明 1959年3月出生,江西余江人。1980年9月参加工作,198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1996年5月至2005年7月,先后任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局(管委会)副局长(副主任)、主任、景区党委副书记、龙虎山旅游集团公司总经理。任职期间,通过“外塑形象拓市场、内抓管理上水平”,龙虎山旅游事业日益兴旺,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注重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优美环境和构建景区和谐社会,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和群众的安居乐业。工作之余勤于笔耕,撰写了近百万字介绍龙虎山文化,出版了《碧水丹山龙盘虎踞——龙虎山旅游概览》和近30万字的旅游文学专著《畅游龙虎山》。
  杨金红 1964年10月出生在江西余江,中共党员。江西师大政教系毕业,先后在余江县委办公室、县委宣传部、鹰潭市委宣传部任职,2001年11月任鹰潭市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2005年7月任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委会党委书记。
  吴塘顺 1963年10月出生于贵溪,研究生学历,1986年1月入党,1981年江西省森林工业技工学校毕业后在贵溪冷水林场任技术员、司法员,然后在贵溪的冷水林场、冷水乡、双圳乡、上清林场等单位担任主要领导职务,1997年后担任贵溪市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2002年8月任贵溪市副市长、党组成员,2005年7月任龙虎山管委会主任、党委副书记并兼贵溪市副市长。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龙虎山志》

出版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龙虎山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地理、天师道、文化、居民和经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龙虎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景区景点、天师道文化、文化与文物、民情风俗、经济活动和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龙虎山镇
相关地名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