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崖墓文化与文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虎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006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崖墓文化与文物
分类号: G127.56
页数: 8
页码: 249-256
摘要: 本文记述了龙虎山的崖墓文化与文物,分别记述了崖墓科考、龙虎山崖墓悬棺的出土文物等。
关键词: 崖墓 文化 文物

内容

崖墓科考
  “悬棺”是我国古代百越民族将祖先棺葬于悬崖绝壁之中的奇特葬俗。龙虎山的悬棺葬是最古老,最神奇的一种。
  第一次科考
  1978年10月8日和1979年1月7日,江西省历史博物馆和贵溪县文化馆的研究人员,对崖墓进行了第一次科学考察。
  1978年11月,考古研究组选择了崖墓比较集中的水岩作为揭开仙水岩之谜的突破点。这里是一座大山断裂的悬崖,下临深河,崖壁断裂倒塌,形成上突下敛的崖屋状。崖壁草木不生或少生,有天然洞穴20余个,大部分洞穴不容易进去。考古研究组请来熟悉当地山崖情况的老药农李国祥(60多岁)作指导,由年轻药农李本兴、李来兴、李元兴、李港兴4人,用4根直径约6厘米的粗麻绳,2根作为探洞者上下的主绳,此绳一头固定在山顶的树上(或木桩上),另一头固定在河中的小船上(下为陆地,则固定在地上)垂直靠洞口。(从山顶到河面垂直距离约200米)另2根一头作成“个”字形的座垫,探洞者坐在座垫上,并用安全带系腰,另一头由一人拉着。探洞者沿着主绳由上向下滑,到达洞口时,如果是上突下敛的洞口,拉绳者停放绳索,探洞者像荡秋千一样荡进洞里,药农先进崖壁较低、容易进的洞穴,以进洞先后为顺序编号。1号洞中仅剩圆形棺木1具,内有少许几何印纹硬陶片;2号洞中发现1只长方形的小木箱,里面有人骨数根,木箱的一侧刻有“仙人遗蜕”四个正楷大字,另一侧书写“万历九年五月初七日临川悔悟道人书。”选择的1、2号洞穴虽然没有得到什么遗物,但却为解开仙水崖之谜提供了重要证据。
  继而又选择了水崖中部两处比较难进去的洞穴。药农进到3号洞中,发现这个洞穴没有被扰乱,厚厚的一层灰尘覆盖在棺上。他们清除了灰土,揭开了棺木,棺内人骨架保存完整,头骨上还残存有头发,尸骨下垫有竹席。墓中出土了木剑,青瓷杯、碗,以及制作规整、火候较高的印纹硬陶罐、硬陶瓮,此外还有黑陶罐、红陶鼎,一些编织精致的竹篮,竹盒,雕花漆的木杯,扁圆的小木鼓,以及印花的丝绸、粗糙的麻布等。洞中还放了1具整木刳成的圆形棺,出土的遗物,丰富多彩,令人赞叹不已。4号洞有棺木2具,人骨架2具,1男1女。殉葬品有陶钵、陶罐、陶鼎、竹席、木牌等。墓中出土的陶罐和青瓷杯,造型和纹饰上与上海戚家墩战国遗址墓葬和江西清江牛头山战国墓出土的相同,木剑与洛阳中州路东周墓、长沙战国墓以及江西沙河街遗址、武宁战国墓等地出土的青铜剑一致。这是一处春秋战国时代的崖墓。
  采取了一些棺木标本,请文化部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进行了碳14测定,结果:3号洞的棺木年代为距今2550+85年,树轮校正为距今2605±135年;4号洞的棺木年代为距今2585±75年,树轮校正为距今2650±125年,证实了此处崖墓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
  清理4座崖墓之后,考古组又沿着上清河两岸,对仙水崖附近的崖墓进行了调查。在龙虎山至仙水崖约2.5公里的地方,发现崖墓约100余座,其中水岩23座,摇铃岩7座,狐狸岩3座,覆盆岩4座,仙岩4座,河岭岩7座,柱石岩1座,鼓崽岩6座,另一部分散布在附近的山崖里。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拍摄。
  进一步发掘考察选择的地点仍是仙水岩,但这里下临深河,悬崖峭壁,没有特殊的设备,考古人员无法进入洞中。经研究,取得九江航运起重队和当地驻军的大力支持,利用水的浮力,购置5000根毛竹,扎成厚约1米,宽约5米,长约8米的平台,上立高达60余米的铁架塔。考古人员身系安全绳,在铁架塔上下爬越,到达崖墓洞边时,架铁天桥进洞发掘清理。这次考古发掘工作历时100天,共清理18座崖墓,发掘了棺木37具,较完好的人骨架16具。出土了陶器、原始青瓷器、骨器、玉器、竹木器、纺织品、纺织工具、乐器等220件,均属春秋战国埋藏的珍贵文物,还弄清了崖墓的葬制。经过国家文物局科技研究所初步鉴定,认为出土的陶器、木剑、篾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随葬品,洞里的“床榻”原来就是棺木,“丹灶”是为了置棺木而平整洞面的黄泥,“仓檀”是崖墓的封门板,“书架”则是二次人葬的“仙人骨盒”而已。
  1989年的悬棺仿古吊装
  1989年伊始,由同济大学、江西文博系统及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中国研究中心组成的中国悬棺葬研究仿古试吊课题组,在同济大学陆敬严副教授带领下进行升吊办法的复古试验,制造了仿古木绞车、古代木质土滑轮等原始机械,按照严格的科研方案,仿古试吊1989年6月13日上午正式举行。
  上午9时30分,5位踩吊篮的药农由后山进入吊装现场。10时许,从山顶放下试吊绳索,两位药农随绳荡入试吊洞穴,随着仿古木绞车和土滑轮的转动,一口重达150公斤的棺木徐徐上升,终于到了比崖底水面高20多米的洞口,两位药农迅速把棺木拉进了崖墓洞穴。
  一场模拟古人,运用原始木绞车的崖墓棺试吊顺利完成。美国、日本、新加坡以及《中国文化报》《人民日报》《中国文物报》《瞭望》《文汇报》《江西日报》《鹰潭报》《信息日报》《光明日报》《新民晚报》《南方旅游报》《江西文化报》和鹰潭电视台、江西电视台、上海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对这次悬棺仿古试吊的成功做了专题报道。
  同年9月5日,国家机械电子工业部在上海同济大学留学生楼召开中国悬棺葬学术研讨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会。
  龙虎山崖墓悬棺的出土文物
  龙虎山崖墓研究,出土文物共计220件,其中包括陶器75件,原始青瓷器49件,竹木器56件,纺织器材36件,其他4件。
  崖墓出土的古代乐器
  崖墓发掘时出土两种古代的乐器,有筝二件,残扁小鼓一件。此两种乐器就是春秋战国之际,我国古代南方越族人民的乐器。
  发掘出土竹木器56件,其中两件鱼尾古筝,除缺筝弦之外,筝体完好,经上海民族乐团鉴定,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最大的筝,是研究我国古代乐器的珍品,又为探索中国道教音乐的渊源,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筝为拨弦乐器。据后汉刘熙《释筝器》说:是由于此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铮铮作响,因此名筝。出土二件,原定名为琴。“琴”为七弦,古称七弦琴,面板用桐木或杉木作成。经有关专家鉴定,贵溪崖墓出土的为十三弦筝,面板梓木,桐木木质轻而松,梓木坚实而重。“筝”在战国时流行于秦国,故又名“秦筝”。筝的音箱为木制长方形,面上张弦,每弦一柱支撑,柱可以左右移动,以调节音响,按五音定弦。唐宋时教坊用筝均为十三弦,近代筝为十六弦。现经改革,增至十八弦、二十一弦、二十五弦等。
  出土时,均放在棺盖上,两筝体形相同,系用梓木刳制,筝壁厚2厘米,其中一筝长166厘米,筝面平整,筝头近鱼尾状,向下弧弯,宽17.5厘米,筝尾末端棱起呈“凸”形,宽15.5厘米,下横弦列孔13眼。在筝头起弯处,有弦孔两行,行距3厘米,唯前后端各有一道凸边,隔成长方形音箱,内长134厘米,宽11至12厘米,另一筝尾部断残,残长174厘米,筝身中部有一弧形缺口,口长34厘米,口沿平滑,不像断痕,像这样筝身长,筝弦多、式样富有民族特点的古代大筝,经上海民族乐团鉴定,认为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最古老的筝,是研究我国古代民族乐器和研究龙虎山道教音乐的极好史证。
  纺织品
  崖墓出土了一些纺织品的残片,有绢、大麻布、苎麻布3种,还有一段麻绳。
  绢,丝织品,在79年4号棺内人的骨架上发现,似将绢缠在死者的身躯上,因为有的部位的绢厚达12层之多,也有可能是衣裳,出土的绢有深黑色和棕色两种,多为碎片,是否是原来的染色尚不明。绢的密度每l平方厘米经纱60根,纬纱26根,经丝宽0.12-0.15毫米,纬丝宽0.18-0.2毫米。纱丝无拈,经纬交织而成。经纬密度大致相等,也有经多于纬的,对丝的纤维进行横截面切刀观察,纤维呈钝三角形,它和同期的丝绸密度大致相同。
  出土的36件纺织器材,有“刮麻器”、“绕线框”、“纺砖”、“打纬刀”、“剔经刀”、“剔纱刀”、“撑杆”、“杼”“梭”等。我国原始织布机的具体型制,过去只能根据云南晋宁石泰山遗址出土的贮具器上所描绘的几幅原始织机图案与江苏泗洪汉砖画像石的“慈母投杼图”来复现。现在从龙虎山崖墓;发现的纺织器材来分析测定,我国早就有了纺织业,从而把我国古代原始织布机的发明史向前推移了500-600年,为改写《中国纺织史》提供了实物依据。
  崖墓棺内还有纺织器材和纺织品残片。纺织器材36件内有纺织用具和纺织机件,如绕纱、夹布棍、刮麻具、分经棒、清纱刀、撑经杆、挑经刀、打纬刀、刮浆板、提综杆等。纺织品残片经科学鉴定,分别为绢、麻布、苎布三类。绢有深黑色和棕色两种,麻布有黄褐、深棕、浅棕三色,苎布为土黄色,都是平纹组织。土黄苎布和深棕色麻布残长110厘米,宽16至26厘米,从出土的部位观察,绢系胶料,麻布及苎布多系垫尸之物。
  竹木器
  崖墓所出的竹木器比较精致的有59件,加上大件的棺木和竹木制的纺织工具,总共达150余件。
  大件木器主要是指棺木、垫尸板、地梁和封门板。
  (1)棺木
  两次清理崖墓共出棺木41具,木质为樟科闽楠、杉、檫木等,棺木的形制多样。8号出土的圆形棺,全长2.44米,通高0.63米,中宽0.74米,棺壁厚0.05米。这种棺的棺盖与棺身各呈半圆形,制作和设计都比较简单,把树木锯成两半,外壁用弯刀刮除树皮,稍作修整并刨光,内部用凿或板斧(锛)刳空,板壁厚薄比较均匀,以安置尸体。前后两端制作两块半圆形的挡板嵌入,挡板向内收缩7-8厘米,形成外檐凸出,在棺的两端与身的合口处的外檐上各穿一孔,以便用绳穿人孔中,把棺从水面、地面或山顶吊人洞中。棺侧的瓦形板上刻有云雷形。另外尚有2具半圆形。
  竹盒,1件(78年3号:11),盛物用,较小,高约2厘米,径13.5厘米。主筋篾24片,上下交替成放射状,主筋篾宽0.2厘米,上下交替围绕着青丝篾,青丝篾也很纤细,仅0.001厘米,折肩,肩边作绳索状圈边。盖紧套盒身,作法基本与盒身相同。
  竹席,共6件,2号墓、10号墓、4号墓各出2件,有二式:其1是棺底的垫席(79年12号:3),残长1.7米,残宽0.64米,篾宽1—2厘米,用小山竹对劈成2片,以6-7根竹片为线组,经纬交错而织成。其二是棺内垫尸的垫席,残长60-80厘米,残宽38-53厘米,篾皮劈得较细,与篾盘主筋篾一样,宽0.002-0.004厘米,编织成几何图案,几乎可以与现在那些较高水平的篾席媲美。
  竹器残底,1件(79年10号:24),圆底,编织成筛底形,中间由3根竹片交叉支撑,径28厘米。
  青瓷和陶器
  青瓷碟,7件,分2式。圆饼式矮足,施浅黄色釉,釉极薄,有的有脱釉现象。一式3件,其中1件,敛口、短唇、上稍鼓。向下斜收,器高3-4厘米,口径8厘米,底径4厘米。另一式4件,圆口,平底,浅腹,器高3-4厘米,口径11厘米,底径4厘米。
  说明:竹木器出土文物合计56件,陶瓷器出土文物合计124件,纺织品器出土文物合计36件。龙虎山崖墓出土文物总计220件。
  第三次悬棺科学考察
  2005年4月29日至5月7日,由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国家博物馆、美国哈佛大学、韩国国立文化研究所等10余个单位、20多位知名专家齐聚龙虎山,对景区内的千年崖墓进行了我国最大规模的一次古悬棺科考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研究员李毓芳夫妇也参加了这次科考活动。专家们得出的结论是龙虎山是中国江南地区乃至全国崖墓最为集中、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丰富的地区。这次科考的收获:一是经中国旅游地质学会研究员严国胜鉴定,龙虎山的地质年龄判断,应在6500万年以上,也就是说在6500万年以前,龙虎山的这些山峰都是浸泡在水里的。二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刘庆柱确定,这些悬棺应属于东周时期,通过借助专门仪器测定数字显示,这些悬棺均在春秋晚期,距今大约2500年左右,长的超过2600年。其中的十三弦琴经过专家测定,确定其年限为2500年前。中国音乐家协会黄成元介绍,在历史记载中,隋唐以后才有十三弦琴,如果这样,龙虎山出土的这把筝就要比记载早1000年。三是把中国纺织史往前推进500-600年,考古发现我国最早的斜织机和印花织物,将我国成熟的纺织机械史向前推进500年。四是专家们发现悬棺大多都有“防盗门”,充分说明那个时期人们就已经有了防盗意识。五是龙虎山组织的这次科考活动不仅对国内崖墓文化交流是个促进,对国外特别是东南亚一带的崖墓科考也有深远的影响。
  附:鉴定意见:
  《中国悬棺研究》课题组通过两年零九个月的工作,很好地完成了研究任务。
  课题组对中国悬棺进行了总体研究,除查阅文献,全面掌握以往研究情况外,对我国十省区悬棺进行实地勘察,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将我国悬棺分成各有特点的几大片,综合悬棺的年代,葬式,民族迁徙及各地文化传统,科技水平等,寻找我国各地悬棺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发展源流的规律性,提出了一系列创见,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研究成果。
  关于悬棺的谜中之谜——升置技术问题。古往今来曾有许多人提出过种种设想,但所提想法或失之过简,未经分析验证;或不甚科学,在这种情况下,悬棺升置问题成了人们长期迫切希望解决的一个学术悬案。研究人员先提出了十几种升置方案,在实验室进行模型实验,判断各种升置方法的可行性、适用范围和地区,认为:由于各悬棺所在地条件及年代不同,升置方法也不尽相同。课题组选择江西贵溪县内,年代较早,又具有代表性的悬棺现场,采用比较典型的提升法,利用仿古工具,延聘掌握传统技艺的当地药农成功地进行了模拟试吊,一举揭开了这千古之谜,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成为文化史上的一项重大成果。
  本课题学科跨度大,难度高,课题组成员思想活跃,作风严谨,占有资料系统全面,工作扎实细致,所提出的观点有独创性而又确有根据,使研究达到了高水平,澄清了悬棺研究上旧有的迷信和过份神秘色彩,研究方法上摆脱旧有窠臼,引导人们更科学、更全面地看待这一历史奇观,是学术的重要创举,对科教史、民族史、民俗史、传统工艺研究,提高人们的民族自尊心,进行爱国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教育都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为今后这些领域里的继续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据此评委会建议向有关单位呈请重大科技成果奖。
  希望今后能从与民族史、民俗史的结合方面,继续深入研究,有关悬棺葬的起源和传播等问题还可作进一步的探索。
  鉴定技术负责人陶亨咸
  1989年9月5日
  附:有关龙虎山崖墓研究的部分专著和论文:
  《贵溪崖墓》 李科友著,文物出版社,1990年7月出版
  《江西贵溪崖墓发掘简报》 江西省历史博物馆等撰 载《文物》1980年11期
  《江西文物》1991年1期集中刊文4篇:
  ①《中国悬棺升置技术研究》 作者:陆敬严、[美]程贞一
  ②《贵溪悬棺吊装实施过程》 作者:曲利平
  ③《贵溪崖墓族属考证》 作者:门渝生、杨长锡
  ④《贵溪龙虎山崖墓》 作者:王陵波、谢健根
  《试析仙水岩悬棺之谜及其地学研究价值》 作者:方谢全,载《江西历史文物》1987年第二期
  《江西贵溪崖墓发现一些纺织品和纺织用具》 作者:程应林、刘诗中,载《中国纺织科技史料》,北京纺织科学研究所出版
  《浅谈贵溪崖墓出土的纺织器材和纺织品》 作者:李科技,载《江西历史文物》1987年第二期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龙虎山志》

出版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龙虎山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地理、天师道、文化、居民和经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龙虎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景区景点、天师道文化、文化与文物、民情风俗、经济活动和人物等。

阅读

相关地名

龙虎山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