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天师道文化与文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龙虎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4102002023000006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天师道文化与文物
分类号: G127.56
页数: 13
页码: 237-2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天师道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本身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天师道文化博大精深,包含了人类、自然与社会、它的文化外延较广,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哲学、伦理道德、养生保健、环境保护、文学艺术以及天师家宝、珍稀文物等学科和门类。本节主要记述饮食、环保、伦理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天师道 文化 文物

内容

天师道是土生土长的中国宗教,本身就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天师道文化博大精深,包含了人类、自然与社会、它的文化外延较广,涉及天文地理、历史哲学、伦理道德、养生保健、环境保护、文学艺术以及天师家宝、珍稀文物等学科和门类。本节主要记述饮食、环保、伦理和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饮食文化
  2000年版《鹰潭市志》载,祖天师张道陵在世为东汉建武十年至永兴二年(34-156),寿至123岁。又有资料表明,前期多数天师寿命较长,如第五代天师张昭成享年119岁,第10代天师张子祥享年120岁,有20余位天师活到90岁左右。这与他们的饮食习惯有关。祖天师创道初期,生活俭朴,一日三餐只求一荤三素和一汤,注重五谷杂粮和果蔬搭配,奉行“清心寡欲,淡泊度日”的饮食生活习惯。嗣后的历代天师,遵从此习,虽菜肴多有变化,但以健身为宗不变,后人称此为天师道的饮食文化。
  第4代天师张盛还居龙虎山后,每逢三元日登坛传箓,以授四方学道之士。天师根据接待对象的身份,或施以体现天师食风的传统家宴,或制作高档宴席,经千百年流传,形成形态各一的天师宴系列。其中天师八卦宴是历代天师宴请贵宾,举行重大活动摆设的宴席,亦称天师御宴。设宴时,取老式八仙桌,按八卦图中的“乾、坤、震、巽、坎、离、艮、兑”设定八个方位,并分别以“马、蛇、猴、龙、猪、虎、兔、鸡”八种动物命名。所上之菜选料精细,制作考究,造型逼真。原始的天师八卦宴已失传多年,改革开放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天师八卦宴亦逐渐被发掘。现今之八卦宴,因虎、猴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分别以独具鹰潭特色的虎斑鳜鱼和猴头菇代替;马,则用珍贵的中药材海马做成;龙,即为假称乌龙的海参。
  天师菜肴,经天师府名厨代代相传,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但因历代名厨都将食品搭配、烹调技术视为维持生计的命根,仅在师徒之间口授身传,没有文字记载。但天师宴一经成名,难免被民间所仿。据行家将流传于上清民间的天师菜肴以及天师府内传的菜谱,与其他道观相比较,认为龙虎山天师宴属赣菜系列,具有赣菜量足、油亮、色艳、味浓、鲜辣等特点。
  天师宴忌吃牛肉、乌鱼、大雁、狗肉。其缘由有三种解释:一是有违天师道“忠、孝、节、义”教规。天师道认为,牛吃青草,却奉献奶、粮食,还犁田拉磨,是农民的命根子。牛如此忠厚,其肉不能吃。母乌鱼产卵以后,两眼昏花,不能觅食,坐以等死,小乌鱼自动游到母乌鱼口中给其充饥,是大孝,故乌鱼不能吃。大雁失偶后,终身不再婚配,宁愿孤苦伶仃,是贞节,故其肉不能吃。狗不嫌家贫,终生随主,讲义气,故其肉不能吃。二是从道家养生和民俗上讲,牛为役牛,除病死、老死者外,民间禁杀,而病死的牛其肉对人有害,故不能吃。乌鱼又名柴鱼,其肉质如柴,远不及上清溪中其他鱼肉鲜美,而且乌鱼食子太残忍,故不能吃。大雁非本地动物,在北往南归过程中不幸落地甚不祥,将其肉人餐有丧偶之兆,故不能吃。狗肉燥热,且扶兴不扶败,食后易导致旧病复发,而且狗以粪便为食,宴席上此物令人倒胃,故不能吃。三是自南宋以后,又有新说。洪太尉游上清宫,误放108妖,导出举“忠孝节义”旗号聚众起义的梁山108将。如果宴席上出现象征“忠孝节义”之食物,会引起不快,故天师宴禁上牛肉、乌鱼、大雁和狗肉。天师宴又一禁忌,是每逢斋戒日(农历正月十五日、五月初五日、六月初六日)的整天和冬至日的半天,只能食素,不得食荤,即使来客,概不破例。
  天师宴的菜肴、酒水,均具有保健功能。菜肴保持自然本色,原汁原味,不少菜肴中佐以具有醒脑通气功效的名贵中药和单味草药;茶水,四季都有不同的加味,可清凉解毒,又可清肝明日,滋阴补肾。用酒,只用天师家中自制的烧(谷)酒。此种家酒含有能养颜长寿的秘制药材。
  天师宴的礼仪。贵宾入座,按地位高低排定,身份最高者坐“乾”位,因乾位是天门,为道教之尊,此谓“敬佩首席”。与乾位相对的“坤”位,由东道主张天师坐,称为“敬佩末座”。其他座位则视客年岁或地位依次排定。若接待达官贵人则开最高级的天师八卦宴。席间奏道教音乐,伴道教宴舞。全席共上36道菜点(不含中盘食品)。上菜秩序有严格规定,先上天师养生菜和八道茶点(或称小菜、八冷),中间放一拼盘,内装灯芯糕、寿星饼、捺菜、南瓜籽、茄子干、冬瓜籽、柚子皮、霉豆腐等干菜瓜果,呈太极图案。上正菜分三段,先上八道凉菜,中间放一盘有太极图案的凉菜。再上中间拼有先天八卦图的菜,接着依次上“马、蛇、猴、龙、猪、虎、兔、鸡”八道动物菜,以示定方位。最后上中间拼有太极图案的面粉主食,或上用红枣、糯米等精制而成的八宝饭,称为“先定乾坤,才知方圆。”接着上八大热炒(或称“八大菜”、“八热”)。至此,则与普通天师宴一样,客人可以不分等级辈份,相互敬酒,猜拳行今。
  环境文化
  道教的环境保护思想 道教环境保护思想,集中起来就是天人合一的环保观。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齐物论》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老庄哲学皆以道为世界的本原,认为万物从道生,灭亡之后又复归于道。道法自然。这是先秦道家宗奉的中心理念,也是道教整个思想体系的核心和原则。
  《道德经》中“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说之“道”,究其根本,是指处于永恒运动中的宇宙,它的本质属性是生成天地、万物和人类。“法”,在这里是指遵循、仿效之意。“自然”,是指法则、规律。道法自然,要求作为宇宙之中四大之一的人类,其所作所为应该遵循这个宇宙统一的法则,不能脱离和违背。换言之,人既然来自天地,理应法天则地,遵循大自然的规律,这是道家道教天人合一思想的要害,所以干百年来,中国道教重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然生态,强调自然和人之间、宇宙大生命与个体小生命之间的同构与互动的关系,引导人们从自然哲学转到生命哲学的研究,极大地影响和推动了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许多科技成果及自然和生命奥秘的探研,首先应该归功于道家与道教。
  道教创立之初,即继承了道家天人一体的观念,认为天地之事物皆有三,如元气有三:太阴、太阳、中和。形体有三:天、地、人。天上亦有三:日、月、星。地面亦有三:山、川、平土。人亦有三:君、臣、民。凡此三者,相互依存,不可或缺。这就是道教中的“三合相通”论。
  三合,既指同一物类的合和,亦言天、地、人三才的融合。故道教又有“三才成德”论,这是从更加广阔的视野上揭示人与自然的关系。《三天内解经》指出:人的身体来自天地,故上禀天,下象地。天地和人的关系相互依存,“天地无人则不立,人无天地则不生……,故天、地、人三才成德,为万物之宗。”即在客观上把天地、万物和人类看成是一个互相依存的体系,这个体系以人类为本位,因为人类的道德水准与价值取向,往往左右了自然与社会的命运。
  作为一种宗教,道教将这种有机的自然观神学化,使三才演变成为道教神系中的“三皇”,成为信徒们顶礼膜拜的对象。《三皇经》说,三皇为三洞的尊神,天宝君处于玉清之天,号天皇:灵宝君在上清之域,号地皇;神宝君在太极之境,号人皇,“天皇主气,地皇主神,人皇主生,三合成德,万物化焉。”换言之,作为三皇本体的天、地、人的通力合德,就可使宇宙达到和谐统一,于是万物化生而无穷无尽。在此,道教充分肯定了人类在参与大自然的创造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天人合一的又一观点,是三才相盗的思想。《黄帝阴符经》曰:“天生天杀,道之理也。天地,万物之盗。万物,人之盗。人,万物之盗。三盗既宜,三方既安”。所谓“盗”,即盗窃、危害,也有利用的含义。“三盗”是指天地、万物、人互相盗取,彼此利用。这三者如协调、适宜,则三才皆显安好。
  天人合一环保观的又一体现,是重人贵生的理念。《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曰:“仙道贵生,无量度人”。《五符经》说“天生万物,人为最贵。”类似说法,道书中很多。道教重人贵生的思想要点是:生命是神圣的,无论是天地的至灵——人类,还是遍布山川的禽兽鱼虫,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和大道至尊的显现,都应给予善待和保护。
  道教不仅提出重人贵生的理念,而且还进一步总结出身心并重的健康观。即除倡导追求至善至美的外部生存环境外,还要不断进行自我肉体修炼和自我心灵的完善,自然而然地合二而一,养生与道德修养紧密结合,从而把人的躯体作为显示大道之美德良知的内部环境,由个体性命道德的修持成果,教化民众,渐而衍扩,乃至天下效法,普得道果。
  道教环保观的宗教实践 道教以老庄学说为宗本,践行“济死利物,度己度人”的教化,在维护自然与生存的和谐方面独有建树,使社会组织、生活方式、斋醮仪轨等方面都得到积极的开展,并取得良好的社会作用。
  老子主张赈穷补急,兴利除害,乐善好施,积功累德。庄子继承老子的思想,认为世界万物是齐一的,无所谓是,也无所谓非;无所谓彼,也无所谓此。所以你帮助了别人,也等于别人帮助了你。列子更以“济人”的精神为宗归,强调要在“斋心服形”的基础上去帮助别人。
  创教之初,张道陵便坚持以利物利人为本,他带领教民修桥铺路,为人治病,立治布化,收信米五斗作饥年灾荒之用,其所著《老子想尔注》,宣扬重生道,务清静,守道奉戒,积善成功,致太平敬仰天道等思想。
  及至系师张鲁时,行宽厚仁慈之政,以道教化世人,设立义舍于路边,放置米肉于其中,让过路之人量腹而食(《三国志,张鲁传》)。在他的影响下,诸祭酒(早期道教官职)各起义舍于路旁,具置米肉以给行旅(《后汉书,刘焉传》)。
  迨至唐代,第12代天师张恒曾对高宗说:“无为则天下治”;宋时,第25代天师张乾曜答仁宗说:如果能返古之朴,行以简易,念虑清明,那么就会神气完和,奚事冲举;徽宗时,第30代天师张继先弟子王道坚答徽宗问以延年之术时说:“清静无为,轩黄所以治身,多欲求仙,汉武所以罔功,修炼非天子事”(《道家经石略,龙虎山志序》)。张继先主张“弃名利之缰锁,务道德之枢机……恬和养性,合至理于华胥,更宜拯济危难,提引愚下,全真人之德,发挥太上之风”(《三十代天师虚靖先生语录》)。
  道教还从戒律上要求道教中人乐善好施。如《初真十戒》第5戒规定: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中将戒》第三十戒规定:不得多积财物,不思散施;第164戒规定:不得阻人为善事:第205戒规定:所致之处,必先问贤人善人,当亲依之。《智慧度生上品大戒》第2戒规定:见人穷乏,饥寒困急,捐身布施,令人富贵,福报万倍,世世欢乐;第六戒规定:常行善心,愍济一切,放生度厄,其功甚重,令人现世居危得安,居疾得康,居贫得富,举向从心。《太极真人说二十四门戒经》第20戒规定:不得计算三宝,离隔六亲,不念舍施,唯求自饶,言作两心,不行一信,等等。
  道教还著述了许多善书,规劝人们专做好事,互助合作;劝人不要为恶,为恶必遭报应。道教劝善书《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骘文》、《关圣帝君觉世真经》被誉为“善书三圣经”,其中《太上感应篇》被列为“善书之祖”。
  道教诸多戒经都把“戒杀生”作为主要内容。天师道不以“不杀生”为满足,还反对惊吓、虐待动物,呼吁救助动物,认为救助动物的人一定会得到永久的福音。
  道教认为植物和动物一样,且有灵性,在特定环境下,植物也能修炼成仙。我国古代人们将桃、苇、棘等植物赋予神秘的力量,用它们来避邪。后来对植物的崇拜进一步加深,便出现了掌管农作的各种神——社神、稷神、神农氏等。许多经戒都作出不得妄摘花草,不得毁坏园林,不得火烧田野山林等规定。天师道不限于保护植物,还积极主张栽培植物,植树造林,美化环境。所以现在大部分道教宫观均留下了高道大德们栽种的古树,如青城山天师洞内的张天师手植银杏、江西南昌万寿宫内的许真君手植古柏等。对此道教的戒律中有此规定,《太上洞玄灵宝智慧罪根上品六戒经》中的第9条即说:边道立井,植种果林;教化童蒙,与人为善。
  道教还尊重人类和动植物赖以生存的生命环境,如大气、土地资源、水资源等一切生命的源泉。许多戒经规定:不得以毒药投入渊池江海中,不得妄凿地毁山林,不得竭水泽,不得以污秽之物投入井中,不得塞池井,不得在草上及人畜饮水中便溺。
  道教对环境保护的贡献 中国道教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境界和理想生活,是美好的神仙天国和现实人间的仙境。就宗教体验而言,道教美好的理想境界并不完全虚幻,而是具有深刻的实际意义的。首先,它有形无形地影响信众端正生活态度;其次,它给世人以极大的人生和终极关怀,从而使人生感受到欢乐和美好,而不是恐惧和遗憾。道教致力于理想境界的建构,同时还致力于现实人间仙境的营造,这个人间仙境是实际存在的,它从广义上来说是要把整个现实世界建成理想的人间仙境;从狭义上说,道教努力把自己栖身学道修仙的场所营造成现实的人间仙境,这就是道教的洞天福地。
  名道修炼所栖之名山,道教统称为洞天福地。道教洞天福地是别有一番天地的人间仙境,是天地间最灵秀的地方,是体现道意,任万物自然生长的地方。从生态自然保护角度来说,道教的洞天福地就是最早的生态自然保护区,这是道教为人类生态自然环境保护所作的卓越贡献。
  迨至隋唐,道教兴盛发展,当时著名道土司马承祯和杜光庭曾分别编有《洞天福地·天地宫府图》和《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记载了道教十大洞天、十五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具体名称和所在。其中第十五洞天鬼谷山洞,名为贵元思真洞天,就位于今鹰潭市冷水镇境内;第三十二福地就是龙虎山。这些名山,由于是道教的洞天福地,不仅道士们要尽力保护树木珍禽野兽、奇花异草,许多皇帝还颁发诏书,禁止伐木围猎,以保护道教圣地的草木禽兽。
  1995年秋,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继禹,代表中道协应邀出席在日本、英国召开的国际性“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会议,并在会上发表了题为《发扬道教精神,保护生态环境》的演讲,阐发了道教的自然哲学与生命哲学,得到了与会各界人士的赞扬。“世界宗教与环境保护联盟”秘书长彭马田教授提出请张继禹撰写一本能更全面、更系统地阐述道教重视生命与环保的书,启迪世人更加重视和认识当前世界性的环境危机,增进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的使命感与紧迫感。在中道协的支持和李远国先生、张兴发道长的合作下,张继禹欣然接受并完成了这一课题的写作工程。
  1998年8月,张继禹主编的《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兼论道教济世贵生思想》一书,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道教文化资深研究人员李养正认为,这本书透露了道教界学者在研究道教文化观念方面已产生新取向的信息,亦即从往日沉浸于道教义理研究及史料整理转换到注重道教内涵的现实社会价值,发扬道教优良传统,为新时代文明建设服务。这是可喜的信息,是使道教研究工作更具活力的新气象。李养正还认为“该书将道教的基本教义‘道法自然’、‘仙道贵生’,同当代具有世界意义的环保事业相联系,找准了结合点,站在现代意识的高度,剖析道教资料,筛选基本教义,发扬了道教优良传统,揭示了道教文化中的现实社会价值,也为当世人关注的环保事业提供了思想启迪与借鉴。这对人类、对社会、对国家都是有益的。”
  养生文化
  道教养生文化,也可以说是道教文化的主干和特色所在。其基本内容大致有五:
  追求长生成仙是道教养生文化的核心,也是道教徒的最高目标 张道陵在撰写道教经典《老子想尔注》时,就继承了先秦“重人贵生”的传统思想,大胆地把《道德经》中的“道大、天大、地大、王大”改为“道大、天大、地大、生大”,认为“生”比“王”重要。并以此作为道教宗旨之一。确定了所谓道,即“生生之道”,“求道”即“求生”。“生,道之别体也”。乐生畏死,是人之常情,“死是人之所畏,仙、王、士与俗人,同知畏死乐生。”在他看来,要做到长生不死,肉体成仙,首要应当从爱护、重视和养护自身生命和躯体着手,注意现实的自身锻炼和养护。早期道教的另一部经典《太平经》则大声号召世人“皆当重其命,养其躯,唯思长寿之道”,并指出:“得长寿者,本当保知自爱自好自亲,以此自养,乃可无凶害也。”张道陵更是要求求道之人,要自觉地争取长生,“自威以道诫,自劝以长生,于此至当”,“知道意,贱死贵仙”,明确提倡“结志求生”。由此可见,道教徒将身体的养护发展置于一个极高的尺度之上,终生以求。从张道陵《老子想尔注》来看,养生方面主要有结精、炼气、成神、守一等术,以及后来发展的诸如内丹、外丹、存思、守一、服气、服饵、导引、行跷、胎息、吐纳、辟谷、房中术等养生术,都是围绕追求长生成仙而展开的。所有这些,都反映了一个主题,即以人的主动探索和追求人类体质健康长寿,通过各种实践方法取得人类把握自身生命自由的途径。
  “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养生的主旨 人的生命由自己控制掌握,人发挥自我主体能动性,可以延续生命的长度,提高生命存在的质量。这一口号,首见于《龟甲文》,葛洪在《抱朴子》中曾引用之,“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此后,历代道教养生论著中,都反复提及。如魏晋时的《西升经》云:“我命在我,不属天地。”宋代《云笈七签》卷56引《仙经》:“我命在我,保精受气,寿无极也。”清代柳华阳《慧命经》也一再重复这一口号。宋徽宗视“命”为命运,则称“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祸福无门,惟人自招。”书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追,此之谓也。”意即人的生命之存亡,年寿之长短,命运之好坏,决定于自身,并非决定于天命。这种精神,贯穿于道教养生发展史的整个过程,其核心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去求得自我生命的发展,获得生命的超脱和自由。这种思想无疑包含着一种积极的,洋溢着生命热情的精神本质,它使道教养生不断获得生命之源和动力,促使其不断发展,齐梁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中引用《大有经》说:“夫形生愚智,天也。强弱寿天,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己。始而胎气充实,生而乳食有余,长而滋味不足,壮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始而胎气虚耗,生而乳食不足,长而滋味有余,壮而声色自放者,弱而夭。生长全足,加之导养,年来可量。”这段话,阐明了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含义和道教养生观的真谛。
  道教强调自我约束和心理修炼是养生的基本方法 在道教养生的实践中,他们主张身心并重,形神兼备,性命双修。修德修心是养生的第一要务。要长生成仙,就必须遵从道诫,要遵从道诫,首要“修心”,“心”乃一身之主,百神之帅。众所周知,人们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名利”围绕着每个人,如何面对人生、面对“名利”,都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和心理稳定程度。一个人完全排除“名利”是很困难的,但必须消除它对心理产生的各种困扰。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他意识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他极言多欲之害。张道陵则要求“求长生者,不劳精思求财以养身,不以无功劫君取禄以荣身。”当欲望不能满足时,要以平常之心待之,若竭精费神,焦思苦想,甚至不择手段,则必然伤心伤神,导致伤身。道教一般是以清静寡欲,恬淡虚无为武器来解决这个问题。张道陵治身是这样的,“治人”亦是如此。在创教之初,张道陵设“治”治众,立祭酒,分领其户。“以廉耻治人,不喜施刑罚,乃立条制,使有疾病者,皆疏生身以来所犯之罪。乃手书与神明共盟约,不得复犯,法当以身死为约,于是百姓计愈。邂逅疾病,辄当首过。一则得愈,二使羞惭,不敢重犯,且畏天地而改。从此之后,所违犯者,皆人为善矣。”所以修道首在修心。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是道教养生的显著特色 “天人合一”观具体来说,就是象天法地,天人一体。所谓天,古代有多层含义,代表天帝、神灵,代表万物主宰,然而更多的是以“天”为宇宙自然的代表。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表明天即是道,也即是自然。老子又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在这里提出“长生”的观念,并解释了“天地”能长生的原因,在于“不自生”,即纯任自然,顺乎自然。老子的这一思想,是道教学说的关键,意思是人们“修道”,也就是象天法地,以天地自然为楷模,做到天人一体,就达到了“道”,也就“不自生”而长生了。总之,道教的修炼,就是道法自然。所谓养性、养心、养神、养气、养生,其核心均在象天法地,做到天人合一。“天人合一”主要表现为“天人相通”与“天人相应”两个方面。所谓天人相通,即人体系统与自然宇宙系统是统一的整体,宇宙自然的巨细变化,无不在人体系统有所反映。所谓天人相应,指人体与宇宙自然不仅相通,而且在构成系统上也是相似。人体器官及气血运行皆与宇宙结构相似。宇宙是一个放大的人体,人体是一个缩小的宇宙。这一观点,揭示了人体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元·陈致虚在《度人经注》中指出:“天地运度,以道用言,则人之身得天地正中之羔,头像天,足像地,故曰人身一小天地。……道生万物,天地乃物中之大者,人为物中之灵者,别求于道,人同天地,心比天,肾比地,肝为阳,肺为阴,一上一下,仰观俯察,可以赜其机,一始一终,度数筹算,可以得其理。”根据这种认识,道教养生家赞同并继承了《黄帝内经》提出的“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以养生治生的主张,并贯穿于养生实践之中。道教的很多养生术都十分强调按季节、月份、时辰进行修炼。
  众术修炼是道教养生繁荣的标志 道教徒在特定的信仰、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以及在长期养生实践基础上,创造了众多的养生术。在历史上流派和类别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
  守一 在身心安静的状态中,将意念集中对“一”(即道)的信仰,以求得长生的养生方法。
  存思 在高度人静的情况下,将意念存放在体内或体外的某处,以求得到长生。
  导引 是伸屈、俯仰、行卧、倚立等各种人的肢体运动。它与气息调节相配合,求得血脉畅通,延年益寿和祛除百病。
  吐纳 是在呼吸调节中,吐出胸中的浊气,吸进新鲜空气,以求长生延年。
  胎息 是呼吸调节达到一定程度时,神气相结,鼻息若有似无,呼吸似在脐部进行,如同胎儿在母腹中一样。
  服食 是通过服用特定的食物和药物来求得长生成仙。
  外丹 是用炉鼎烧炼铅、汞等矿石,炼制不死丹药,以求长生。
  内丹 是以人体比作炉鼎,以人的精、气、神作为对象,运用意念,经过一定步骤,以求精、气、神在体内凝聚成“丹”,以求长生。
  屠中 指男女性生活的节制和谐,还精补脑等房事方法,以求长生。
  起居 指人的生活方式和环境要求,包括饮食、言语、作息、穿着、房舍等等。要求取示自然,适应变化,顺乎天时地理,以求健康长生。
  道教文物
  《留侯天师世家宗谱》 共10卷8册,约100万字,内容丰赡。该谱始修于唐代后期,后又多次重修。明代谱名为《汉天师世家》,由第42代天师张正常主修,共4卷。清光绪十六年(1890)第61代天师张仁最续修。是研究天师道教起源、创建、兴盛、衰落的重要文献资料。
  光绪版《留侯天师世家宗谱》主要内容为:重修序、原序、增删新旧凡例、天师百世谱派、谱学原委考、谱学论略、得姓受氏说、得姓郡望说、龙虎山派考、分迁总说、祠庙府第建置考、历代宫观建置沿革考、龙虎山图、祖像、御制像赞、世传官私印剑考、纶言恩命录、历代墓地考、始祖留侯墓地辨、艺文、本源世系、天师世系、文房世系、行房世系、忠房世系、信房世系、禄房世系、位房世系、孙同世系以及各房养子世系、通脉原委考、会垣家庙记、祠规等。该宗谱现收藏于上饶市博物馆占
  天师法印 天师印玺有两种:(一)皇帝授印、赐印。授印是皇帝按天师在朝廷中所任官职的品级颁给的官印,象征政治地位,用于上下行文;官印可由皇帝收回,亦可另授,品级常有升降。赐印则是皇帝的额外赏赠。这类官印曾有数十枚之多,皆早已毁失于历代变乱之时。(二)家传法印:系天师世代相传的法宝。最重要的法印有3颗,其文皆曰:“阳平治都功印”。“治”为早期政教合一的宗教与行政中心。阳平治为二十四治之首,为治中最高职事,即掌握二十四治的道家首领之意。“阳平治都功印”乃天师祖传,系道法、权力、权威之象征。法印用于符箓表疏、祈禳法事。现存世的法印有11枚:(1)祖遗玉刻小“阳平治都功印”1枚。长9.7、宽9.6厘米,厚4.8厘米。汉安元年元元老君降赐云。
  (2)大“阳平治都功印”2枚,长12.3、宽12.3厘米,厚4.8厘米。传为楚卞和璧同璞分镌者云。
  (3)“神霄云文之章”1枚。长5.3、宽5.8,厚1.4厘米。宋徽宗宣和年间(1120年)所赐铁刻。
  (4)“元始万神雷后之印”,1枚。长11.4、宽11.1厘米、厚5.7厘米。
  (5)“高杆纽铜印”1枚。长7.3、宽7.3厘米,厚1.9厘米。
  (6)“独角兽纽印”1枚。长7.5、宽7.5、厚2.2厘米。
  (7)“云头纽龙凤纹铜印”1枚。长5.4、宽5.3、厚2.2厘米。
  (8)“符咒玉印”1枚。长5.2、宽5、厚2.2厘米。
  (9)“方纽铜印”1枚。长5.4、宽5.1、厚2厘米。
  (10)“天师印”1枚。长5.4、宽5.1、厚2厘米。
  以上天师法印现收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天师法剑 分两种:(一)皇帝赐剑。(二)家传法剑。以上多具宝剑下落不明。现存世的只有清代的鸳鸯七星剑一具,铜制,长63.5厘米。
  附:天师世传官私印剑考
  官印
  国朝(清朝)
  顺治六年(1649)授五十二代正一嗣教大真人张应京银“正一嗣教大真人”印。视一品,上下俱用行移。
  乾隆十七年(1752)改授五十六代真人张遇隆五品“正一真人之印”。
  乾隆三十一年(1766)晋五十七代真人张存义正三品秩。
  嘉庆十年(1805)改授五十九代真人张钰正三品印。
  宋
  大中祥符四年(1011)授二十四代天师张正随银一品印。按:旧传宋锡号先生未受爵。《纂要》云:受封始唐天宝七年(748),老谱老志俱载。宋给银印,陆放翁笔记谓蠲赋役,自乾曜公始;给印,自正随公始。
  元
  至元十五年(1278)授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银印,视二品。
  至大二年(1309)改授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才金印,视一品。
  明
  洪武元年(1368)授正一教主嗣汉天师大真人四十二代张正常银“正一嗣教大真人印”。视正二品,上下俱用行移。三年,给银“掌天下道教印”。
  成化三年(1467)改授四十六代真人张元吉金印,视一品。
  隆庆三年(1569)改授五十代真人张国祥五品印。
  万历五年(1577)改授五十代真人张国祥金印,仍视一品。
  赐印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赐四十三代真人张宇初“正一元坛印”。
  成化三年(1467)赐四十六代真人张元吉玉“阳平治都功印”。
  弘治十二年(1499)赐四十七代真人张原庆牙刻“正一嗣教大真人图”、“法祖心章”。
  嘉靖五年(1526)赐四十八代真人张彦预银“玉清掌法仙卿之印”、银双方“阳平治都功印”、牙“宗传之印”、“龙虎山元坛印”。
  以上赐印外,金玉印记甚夥,皆上锡(赐)也,不数百年尽归乌有。传为康熙丙辰(1676)兵毁后,先代宗器惟法印数匣,想神灵呵护我张氏,所赖以共存者矣。主器者其慎守之!不仅如周室球图,为东序之传宝已也!
  法印
  祖遗玉刻“阳平治都功印”一颗,厚七分,横长各寸半,方纽。治,净室也。阳平,山名。老祖初居此。都功,经箓名。汉安元年(142)元元君降赐云。
  丹印二颗,文同制一。厚七分,横长各二寸一分,五金杂成,传为龙虎丹熟,丹头聚结,斗木犴纽,雷文曰:“天蓬”、“天佑”、“翊圣”、“佑圣”也。
  玉刻大“阳平治都功印”一颗,厚七分,横长各三寸半,全螭纽,白如冰雪,略无瑕玷,望而有异光,真人世稀宝也。传为楚卞和壁同璞分镌者云。
  银刻双纹“阳平治都功印”一颗,厚七分,横长各寸五分。明嘉靖五年(1526)赐也。重二十余两,灵芝如意纽。以上四印符箓表疏经箓用之。
  宣和年(1119-1125)赐铁刻“神霄玉文”之章印一颗,凤箓不可识,赖有镌识。凡捕捉法事,旧用正一元坛印,今或以此代之,符策中亦间用之焉。
  玉刻“五岳真形印”一颗,玉紫色,甚古。文如云霞,传数百年矣,亦不知何代所镌,符中间用厚八分,横长各一寸五分螭纽,高约寸半。
  外,镇山印三颗,一玉大阳平治印,一铁四圣印;一铁小阳平治印。以上印文同制。一凡嗣爵外出,前印携以自随,留此镇山,驱治符章法事亦用之。
  乾隆五十年间,禄房善协公掘地,得一黑石印,文如龙蛇,莫辨方径,八寸高,半尺有奇,眠狮纽。识之者以为玉也,后归金邑下坊李天佑磨砻之,异光灼灼。李携以适粤,有胡贾以重金求之,诘其故,胡先售金,遽使仆持印归,始曰:“此天师辟火印也。”天文箓唯其能辨此,欢忻而去。越数年,李尚羁粤,胡复来,遗以番呢杂物,值百金,曰:“吾居闖阌、阗杂,厄回禄者,月不免。获前印,数岁安枕矣。敢以为谢。”时文房素存公这各鹾,使张万选署稔其事,据此则祖宗法物湮没于荒烟废草。向者可胜慨哉!又嘉庆间,士人获一小铜“都天大法主印”,紫翠斑然,上存。
  右印,同治九年(1870),六十一代清岩真人游粤东,粤人佥求避火符,真人以神霄印代。适有胡生持一印以质。异玉碧黑,质金文,紫缕斑烂,如龙鳞。方径,八寸许,厚四寸,有奇篆,俱云雨形,双螭组。云:乡有小池,池无泉,源水自溢,虽酷旱不少涸。乡人竭,具术穷渔于污厚得之,自是池涸。诘其珍之否。曰:罔知所佃,倍遗以金,有吝容,愿意一符,以印盖符而酬。求者沪城外。西街灾回禄,某茶庄供一符,左右前后皆炬,庄独存,人见有黑而金甲者立庄中,求者益众。致椟中,子丑时作潮声。得毋乾隆间,胡贾所藏其殆。斯乎,抑非斯乎?是所望于后人。
  赐剑
  国朝(清朝)
  圣祖仁皇帝赐五十四代真人张继宗乾坤玉剑二具。
  宋
  孝宗赐三十二代天师张守真八宝法剑一具。
  元
  仁宗赐三十八代天师张与材杂宝佩剑一具。
  明
  宣宗赐四十五代真人张懋丞金佩剑一具。
  景宗赐四十六代真人张元吉杂宝法剑一具。
  英宗赐四十六代真人张元吉金菖蒲法剑一具。
  宪宗赐四十六代真人张元吉玉镶佩剑一具。
  神宗赐五十代真人张国祥八宝赤铜剑一具。
  法剑
  祖遗法剑二具,即汉安元年正月十五日天师受于元元老君雌雄二剑也。佚一。其一玉靶,靶上两面皆有箓字二行十余字。剑长四尺许,两面皆紫金法箓。其一面有法书“〓”分亥分亥分口◇月内有兔,春夏秋冬。其下为三台北斗号。其一面字不能辨,下作云雷电三字。剑两面俱锋如新,无缺蚀。
  光绪癸未,六十一代清岩真人入蜀,径重庆。先是布贾宿客舍,掘地得剑,长三尺许,宽寸余,光芒灼烁,冷气逼人,睨之隐有鳞影。贾得剑亿乃亨业,寝剑常作剥啄声,骇不祥,以故祷娥眉神。告:“三年后遇异人,赠之吉”。真人至,如期剑复鸣。贾忆神告,易一符以赠。往代天师铸剑,常多间有归蜀者,毋乃祖宗灵物所凭,还其故而不湮耶。
  (录自清光绪十六年[1890]《留侯天师世家宗谱)
  道教铜镜 道士在道场中的法器。现珍藏的铜镜有近三十面,其中最珍贵的为宋代道教八卦铜镜。镜面圆形,直径17.6厘米,镜面平光锃亮,照见人影。镜背有内外两个圆圈,圈内铸有精细的图案和文字。圆内圈直径8.3厘米,上端铸有象征北斗七星和二十八宿共35颗星点图。中心为拱形纽,内有孔,可穿线悬挂,上面直书“四三太上老君大负护人”10个字,右有“真皇”、“四真星白”两行6字,左有“四三”、“籍君司命定华”、“参星皇大帛”三行13字。外圈分铸成8格,形似八卦,每格铸有道教符箓和山水雷电图案。为道教超度亡人所用。
  铜镜内圈文字假托“真皇”“四真星”等天神和星官的口说:“四御”(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中央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承天效法皇土后地祗)、“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是负责保护人生的。并特别铸有被道教尊为天神的“太上老君”字样,更具有浓厚的道教色彩。内圈周边所铸“司命”,古代为我国南方民间供祭的星官。屈原根据楚国民间祭神乐歌的素材,曾写有《大司命》、《少司命》两篇。后来道教将“司命”演绎为主宰人的生死寿夭和灾祥的天神。道教宣扬人死后灵魂可以升天,故我国民间遇人亡故,都穿白衣丧服,戴白布丧帽,镜中所铸“大帛”二字就是这个意思。“参星皇大帛”实际上反映了我国古代的葬礼。该镜于1979年12月,在龙虎山附近口上舒家,水利冬修沙洲工地的沙地里挖掘出,经鉴定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
  其他铜镜 还有近30面,主要是(1)四乳四螭永字1镜:明代,直径11.3厘米,重0.32千克。(2)十二地支禽曾:规矩镜:明仿汉,直径16厘米,重0.75千克。(3)明镜:汉代。直径11.5厘米,重0.41千克。(4)菱形龟鹤人寿镜:明仿宋。直径18厘米。(5)带柄龙纹葵边镜:宋代,直径8.5厘米。(6)小八卦镜:清代,2个,直径6.2厘米。(7)斩妖避邪八卦镜:清代至民国,直径4.9厘米。(8)符箓压胜镜:清代。(9)八封十二生肖镜:民国、直径4.5厘米。(1①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镜:明代,直径8.3厘米。
  天师法器 天师家传宝物除印、剑、符外,尚有玉笏、玉冠、令牌(天皇号令,五雷号令)、天蓬法尺、召雷旗、拷鬼桃木杖、忍光叉、灯叉、将架、锣鼓等,都是道场中不可缺少的法器,迄今道场中仍用之,但天师家传法器均被毁,现用的已不是真品。
  元代八卦道教铜钟 江西省重点保护文物。原悬挂在上清宫钟楼内,后因钟楼年久失修,自然倒塌,1983年移人嗣汉天师府内。铜钟铸于元顺帝至正十一年(1351)九月庚申,成于第二年闰三月,在浙江富阳用紫铜铸成。铜钟重9999斤,钟高3米,钟中直径1.5米,钟厚0.2米。钟顶端铸有双龙(“文化大革命”中被割断),钟外上端铸有篆字铭文“大道兴行,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皇图巩固”颂词,铸有双龙、金鸡、玉兔、八卦图等吉祥物,钟外下端一侧有临川进士朱夏撰文、元代著名书法家方从义所书的隶书铭文450字。另一侧铸有“杭州路富阳县”、“正一教主嗣汉四十代天师太乙明教广玄体道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箓掌江南道教事张嗣德”等字样。
  铜钟铸于第40代天师张嗣德掌教期间,从此开始,每逢大年初一,天师都要前往“太上清宫”击鼓撞钟,顶礼膜拜,进行祭祀。
  道教碑刻和墓志
  (1)《龙虎天关》石匾。元代。原为道教“正一观”遗址中“龙虎观”的匾额。“正一观”被毁后留下的唯一遗物。长199厘米、宽60厘米、厚6厘米。
  (2)仁靖真人碑即《敕赐大宗师张公碑》。元代,原竖立在贵溪县城西南2公里处的浮桥左家村,1981年已搬迁至天师府保护。该碑高2.3米、宽1.0米、厚0.33米,碑底座长2.5米、高0.75米、宽0.73米,系元代大书法家赵孟烦遵旨所书,以彰扬辅成赞化保运玄教大宗师、大真人张留孙之德,此碑全文1639字,详尽记载了张留孙的家世和生平业绩,为研究元代道教提供了可贵的难得的资料。该碑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3)《元玄教大宗师张公壙记》。青石阴文凿刻。碑长1.12米、宽0.84米。记文共399个字,题名为:《道祖开府玄教大宗师张公墳记》,正文共分6段,由39代天师张嗣成撰写玄教大宗师张留孙墓志铭,由张的徒孙余以诚书写。
  张留孙即仁靖真人,为天师弟子,学道龙虎山中,官秩二品,尊为上卿,加号为志道弘教冲玄仁靖大真人。至治辛酉(1321)十月在大都(今北京)端坐而化,第二年灵柩运回江南。
  (4)张天师、天师夫人瓷墓碑:共两块瓷墓碑。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立碑。两碑均为长39厘米,宽25厘米,题写烧制均出自同一人,同一时。碑文为:
  ①佳城丑山朱向兼癸丁一公为辅,
  诰封淑人六十代夫人张母苏太元君墓,
  皇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十二月十二日墓。
  ②佳城丑山朱向兼癸丁一公为辅,
  袭封六十一代大真人张公清岩府君墓,
  皇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十二月十二日墓。
  其他道教遗物 62代天师张元旭的道袍1件。天师玉枕1个。
  附:龙虎山新出土的稀世古物
  龙虎山崖墓之奇的千古之谜还未破解,目前仙人城上出土的文物又给这座仙风缥缈的道教名山增添了多道谜题。
  2004年4月上旬,民工们在仙人城兜率宫北侧的仙逸馆进行施工时,从30厘米深的地底挖出了一口石质大坛。这个外观呈微鼓状的大石坛从外到里“剥笋”般打开后竞有7层之多。最外层有垫脚、坛身和盖子,三个部分均用整块石头镂空雕凿而成,几个成年人费力地搬开盖子,只见盖子的穹窿内侧环刻着“宝月行(源)心记净空”8个阴文汉字;第二层也是一口石质坛子,形状酷似个大南瓜,有8条凸出的瓜棱,顶部拱桥型把手中间有拇指大小的孔,穿上绳子用力一提,坛子对半分开,正中摆放着一口精制美观的瓷质坛子,轻轻揭开这个色泽洁白的瓷坛,里面整齐有序地叠压套置着4个暗褐色陶碗,陶碗中仍残留着许多白色粉末和胶状物质。当地人都不知此为何物,民工们几经周折才把这个约400公斤重的“宝贝”从海拔224米高的仙人城上抬了下来,途中压断了好几根大竹杠子,个个累得气喘吁吁。
  在中国道教发源地龙虎山的核心景区,特别是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仙水岩崖墓群附近惊现稀世古物,引起了考古界的极大关注。4月9日专程赶来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放经多方考证,初步判断此物是灵函(宗教教徒用于存放骨灰、袈裟等物件的器物的称谓),这个灵函供有外函、中函、内函三层,外函高96厘米,由函底、函圈、函顶三部分组成,石壁厚度达5厘米,用火成岩石整体雕凿而成,有8个面,其横截面为相当规则的八角形。南瓜形的石坛是中函,也用整块火成岩雕凿而成,外径48厘米,内径44厘米,总高度为48厘米,其中上盖高25厘米,有桥形提纽,中间穿孔,便于开、合,由于采用了子母扣密封技术,因此上盖和下底合成几乎没有什么缝隙。内函如“奁”,用白釉瓷精制而成,通高21.2厘米,直径23.6厘米,底径12厘米,有子母口,密封性更好,里面放置的4个陶质碗口径分别为19.8、17.2、14.4和12厘米,做工精细,制作工艺非常考究。有着20多年考古经历的李放副研究员说,这个灵函体量之大,内涵之丰富,构造之精细,在江西省当属首次出土,在全国也极为罕见,闻所未闻。
  据李放初步推断,此灵函的年代上限到宋,下限到元,应与曾在龙虎山修行、在佛教历史上享有盛誉的宝月禅师有关。在清《龙虎山志》有这样的记载,“宋熙宁年间,有宝月禅师自浦城来,缘石至岩,人往视之,见禅师燕坐岩中,自是往来人众,传灯授徒……”这正与外函顶盖内侧环刻的“宝月行(源)心记净空”8字相吻合,“行源”是修行发源地的意思,“净空”是禅师修行的一种境界,这8个字应是弟子或后人打造灵函藉以纪念禅师所刻。
  那么出土古物具体用什么砌成?为什么从内到外分为7层?穹顶环形排列的8个阴文汉字到底该如何断句排序?(源)字为何把三点水写在右边?外函、中函均有8个面意味着什么?以及陶碗中盛放着的白色粉末和胶状物是何物等等至今仍是一个谜,有待进一步考证和研究。

知识出处

龙虎山志

《龙虎山志》

出版者: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介绍龙虎山的旅游和文化资源。内容涵盖了地理、天师道、文化、居民和经济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龙虎山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景区景点、天师道文化、文化与文物、民情风俗、经济活动和人物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弛
责任者
任江华
责任者

相关地名

龙虎山镇
相关地名